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8年前的7月7日,在北京西南郊的卢沟桥,日军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驻军第29军官兵英勇反击,打响了八年抗战的第一枪.  相似文献   

2.
正陕北战局的艰难时刻1947年7月21日至23日,转战陕北的中共中央在靖边县小河村召开了扩大会议,史称小河会议。小河会议是在全国内战爆发一年后召开的,会上总结了解放战争第一年战绩,确定了第二年作战基本方针,首次提出用五年(1946年7月起)时间打败蒋介石集团。会议决定原定开赴陕北的陈谢(陈赓、谢富治)纵队,改为南渡黄河挺进豫西,与刘邓(刘伯承、邓小平)、陈粟(陈毅、粟裕)三军并发,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相似文献   

3.
<正>洛川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以制造卢沟桥事变为起点,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全国人民日益高涨的抗日运动影响下,国民党军第二十九军广大爱国官兵奋起抵抗,拉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全国人民同仇敌忾,纷纷起来支援第二十九军抗战,国内很快掀起了抗日救亡、支援前线的热潮,使前方  相似文献   

4.
1946年7月13日至8月31日,时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的粟裕将军,在苏中地区面对12万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的疯狂进攻,指挥华中野战军主力3万余人,创造了七战七捷的战争奇迹。在短短的一个半月里,粟裕率部出敌不意,宣(家堡)泰(兴)首战告捷;迅速转兵,如(皋)南再度奏凯;创造战机,以15:1的敌我伤亡三胜海安;出奇用兵,四克李堡;诱敌就范,五捣林梓;攻黄(桥)救邵(伯),六胜黄桥;坚守运河,  相似文献   

5.
1937年7月7日,日本关东军炮轰卢沟桥,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行全民族抗战。经过8年的浴血奋战,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中国人民这场反侵略的正义  相似文献   

6.
1953年 7月 28日至 2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在结束板门店停战协定签字仪式之后,到开城前线秘密视察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四十六军的前沿阵地。由于历史的原因,彭总视察开城前线的具体活动情况至今仍鲜为人知。近日,我们访问了当年陪同彭总视察开城前线的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四十六军军长萧全夫将军,请他回忆了当时的有关具体情况。   问:萧老,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 50周年,您作为当年战争的亲历者,请为我们介绍一下有关彭总在朝鲜前线的情况吧。   答:好的。 1950年 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  相似文献   

7.
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发生的卢沟桥事变,是甲午战争和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中国侵略的继续与扩大,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卢沟桥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是中国全面抗战的开端。1937年6月上台的日本近卫内阁立即接受了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的意见,利用对日有利的国际形势,迅速扩大侵华战争  相似文献   

8.
《党建》2015,(7)
<正>"习总书记给我们回信,让我们非常惊喜,更让我们振奋的是,总书记的回信如此情深意切……"2015年7月1日,邵世坤接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后激动地说。这一天,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在西安隆重召开纪念建党94周年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座谈会。6位写信的老党员与新一代优秀党员代表一起,共同学习总书记回信,畅谈思想体会。他们表示,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忠于党、忠于  相似文献   

9.
三、巩固抗日民主阵地 (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倡 导和促成 1941年爆发的苏德战争和太平洋 战争,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发生 深刻变化,对中国抗战产生了重大影 响。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突然对 苏联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苏联军  相似文献   

10.
刘志青 《党史纵横》2013,(3):44-48,51
1946年7月上旬,国民政府徐州绥靖公署第一绥靖区司令官李默庵指挥五个整编师15个旅约12万人,完成了对苏中解放区的进攻部署。国民党军企图首先攻占江苏省如皋县(今如皋市)、紫石(今海安)县,巩固沿江一线阵地。然后,继续沿通榆公路(南通—赣榆)和运河线北犯,策应由津浦铁路(天津—南京)徐州至蚌埠段东犯的国民党军,会攻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淮安县(今淮安市楚州区)。  相似文献   

11.
第四回卢沟桥事变阎锡山公开联共联络站改称办事处挂牌办公1937年7月7日,日军蓄谋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的侵华战争。7月IO日,日军向我驻守平津地区的原西北军第29军发动了总攻。29军广大官兵对日军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但未能遏止日军的进攻势头。战斗中到军长格勒阁和师长赵登禹壮烈牺牲,7月29、3O日,北平、天津相继失陷。平津失陷的次日,彭雪枫和阎锡山会晤。阎锡山一反过去对中共及红军顾虑重重、若即若离、或明或暗的态度,对彭雪枫说:从今日始,你可以用红军和中共代表名义公开活动了。此时的国民党、蒋介石还未公开…  相似文献   

12.
金宕莳 《求贤》2011,(9):26-26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蓄意制造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激起了天津人民乃至全国各族人民的强烈愤慨。天津各级党组织在市委书记姚依林的带领下.承担起领导天津人民支援第二十九军抗战.进行抗日救国的英雄斗争。  相似文献   

13.
党史知识     
《湘潮》1993,(5)
国民革命军是1925年7月在广州成立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所属各军的统称。1925年7月8日,国民政府决定将所属各军统一改称为国民革命军,并在国民革命军各军中设立党代表和政治部。7月26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所属各军取消原有的名称,并一律改称国民革命军。8月28日,在黄埔军校和其他各军的基础上组成了国民革命军8个军。1926年2月26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任命汪  相似文献   

14.
1937年7月7日晚上,太原山西国民师范礼堂内人声喧哗,气氛热烈。牺盟总会正在举行欢送军政训练班王镛等13名东北籍学员北上抗日的大会。同一天,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阎锡山对战争是有预料的,他把薄一波请回山西和共产党建立统一战线、成立牺盟会、办“军政训练班”,都是为应对战争做的准备。但阎锡山的嫡系们并不了解他的一番苦心,纷纷要求把薄一波赶走。当阎锡山看到东花园官邸跪了一地“请愿”的晋绥军将领时,大为恼火,他骂他们“目光短浅,糊涂”……阎锡山还是要用薄一波的。芦沟桥事变刚爆发,阎锡山就急…  相似文献   

15.
一、廉政反腐的时代背景 1937年7月7日夜晚,驻守卢沟桥的日军在没有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的军事演习,并且扬言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遂向卢沟桥一带开火,向城内的中国驻军第29军发动进攻,第29军奋起抵抗.这就是著名的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也从此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16.
1951年7月,经过五次战役的较量,朝鲜战场敌我双方形成拉锯阵势,中朝两军基本上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企图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侵占朝鲜的计划宣告破产。为了避免长期陷入这场战争的泥淖中,影响以欧洲为重点的全球战略,美国主动表示出进行停战谈判的意向,中朝方面对此作了积极响应。在苏联的建议和磋合下,双方于7月10日在我方控制的开城地区(后移至板门店)举行停战谈判,朝鲜战争随之出现了为时两年之久的边谈边打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岳西谈判 抗日战争爆发后,安 徽各地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努力推动 安徽地区的国共和谈,实现国共合作, 共御外侮。坚持鄂豫皖边区三年游击 战争的红二十八军政委高敬亭于1937 年7月13日,主动向国民党鄂豫皖边区 督办公署发出“停战谈判,共同抗日” 的倡议。经过几轮谈判,7月27日,双 方在岳西县青天畈达成停战协议。协 议生效后,红二十八军陆续下山接受 改编,踏上了抗日征途。  相似文献   

18.
1951年7月,经过五次战役的较量,朝鲜战场敌我双方形成拉锯阵势,中朝两军基本上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企图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侵占朝鲜的计划宣告破产。为了避免长期陷入这场战争的泥淖中,影响以欧洲为重点的全球战略,美国主动表示出进行停战谈判的意向,中朝方面对此作了积极响应。在苏联的建议和撮合下,双方于7月10日在我方控制的开城地区(后移至板门店)举行停战谈判,朝鲜战争随之出现了为期两年之久的边谈边打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决定在上海开辟新的战场,使中日战争成为全面持久的战争来拖垮日本。蒋介石向上海投入了70万大军,迫使日本向上海派出了以松井石根大将为司令的上海派遣军来与中国军队抗衡。为了打开上海战线的胶着局面,日军又派出以柳川平助中将为司令的第十军在杭州湾登陆夹击中国军队。1937年11月5日第十军在杭州湾登陆后,使中国军队面临腹背受敌的局面而被迫撤退。1937年11月9日,上海失陷。  相似文献   

20.
<正>7月27日晚,陆军官方公众号"中国陆军"报道了陆军承办"国际军事比赛—2017"并召开发布会的情况,陆军政治工作部宣传局副局长谭英帅首度以"陆军发言人"身份亮相,引起舆论关注。事实上,2013年11月,解放军和武警部队7大单位就设立新闻发言人。空军发言人为申进科,海军发言人为梁阳和邢广梅。他们多兼任所在军种外宣部门领导。廉政瞭望记者发现,具备较高新闻素养,丰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