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晖 《党史纵览》2007,(9):32-35
彭雪枫是我党德才兼备、智勇双全的军事将领.抗战时期,他率领部队转战豫南、豫东、苏北等地,屡屡重创日军,立下了卓越功勋.在抗日的烽火硝烟中,彭雪枫还得到了一份意外的收获,那就是结识了妻子林颖.  相似文献   

2.
彭雪枫,河南镇平县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著名的德才兼备、智勇双全的军事将领。抗日战争时期,彭雪枫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等职,他率领部队转战豫南、豫东、苏北等地,屡败敌寇,立下了卓越的功勋。在抗日的烽火硝烟中,彭雪枫还得到一份意外的收获,那就是结识了妻子林颖。  相似文献   

3.
刘少奇与彭雪枫曾一起在华中抗日根据地工作,在炮火洗礼的革命斗争生涯中建立了亲密友好的革命情谊。1939年1月,彭雪枫和刘少奇在河南竹沟会合后,被派往豫东边区领导开展游击战争,多次成功解决了抗日统一战线中出现的摩擦问题,发展壮大了革命队伍,卓有成效地领导开辟了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军长驱直入,大片河山沦入敌手。在这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发动了广泛的游击战争。为了唤起民众抗日救国,1938年91月,时任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彭雪枫,在率部出征豫东皖北的前夕,酝酿创办一张属于淮北抗日军民自己的报纸。  相似文献   

5.
正综观抗日战争的全过程,地处北京西南的丰台(包括卢沟桥、宛平城、南苑、长辛店等地)在全国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大体有以下四个方面。一、丰台事件是引发全民族奋起抗战的重要诱因1935年后,华北危急!其危机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日伪频繁在丰台制造军事摩擦事件。主要包括1935年的"夺占丰台"事件和1936年的两次丰台事件。这三次事件,一次是由汉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敌后开辟了广阔的战场,建立了众多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了抗日的前线,取得了节节胜利.但在抗日战争的大部分时间里,国民党对中共控制区实行了严密的封锁,并利用其掌握的宣传工具对中共形象进行了污名化宣传.如散布谣言称中共为"土匪""赤匪""共匪""暴匪""强盗"等,丑化中共及其领导的...  相似文献   

7.
彭雪枫是我军杰出的军事家,他投身革命20年,领导革命武装三次进军淮上地区,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创建豫皖苏抗日根据地,被毛泽东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淮上地区指的是淮河以北,津浦铁路以西,宿蒙公路以东,浍河以南广袤的平原地区。彭雪枫率领的新四军游击支队正是以此为依托,一步步发展为豫皖苏边界五十余县的广阔区域。淮上抗日根据地是豫皖苏边区重要组成部分,是淮北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源头之一。在淮北抗日根据地建立80周年之际,回顾彭雪枫将军三次进军淮上的历史,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彭雪枫(1907~1944),南阳镇平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的指挥员和军事家,也是功绩卓著的统战工作者。他在开辟豫东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过程中,模范地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收编地方武装,壮大抗日队伍,创造性地开展党的统战工作,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  相似文献   

9.
图说天下     
<正>《伟大胜利历史贡献》主题展览在京开幕从7月7日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始举办"伟大胜利历史贡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展览",主题展览将作为基本陈列长期展出。展览共分"中国局部抗战""全民族抗战""中流砥柱""日军暴行""东方主战场""得道多助""伟大胜利""铭记历史"等8个部分,总面积6700平方米,展出照片1170幅、文物2834件。这是展览中展出的"狼牙山五壮士"雕塑。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彭雪枫任新四军四师师长,1944年牺牲于河南省夏邑县八里庄战场上。他自1938年从河南确山竹沟率队东征,到睢(县)、杞(县)、太(康)同地方党的武装汇合后,便为建立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而战斗,直到为党为人民贡献出自己的生命。  相似文献   

11.
彭雪枫对剧团的建立与发展、对剧团成员的成长倾注了大量心血。 “你们简直忘记了自己是个革命文艺战士!” 1938年9月,时任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委的彭雪枫率部从河南确山县竹沟地区出发东征。11月,部队在进军豫东鹿邑县途中,遇到一批朝气蓬勃、能说会唱、抗日热情极高的年轻学生前来参军。彭雪枫十分高兴,他与政治部主任肖望东协商了一下,决定充分发挥这批  相似文献   

12.
全国抗日战争于1944年进入战略反攻阶段。5月,根据剧变的军事形势,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毛泽东及时作出发展河南、绾毂中原的重大战略决策。邓小平和滕代远等北方局和前总领导人,坚决贯彻执行并创造性地实施这一重大战略决策。他们周密部署和悉心指导战略支队开辟豫北、挺进豫西、扩大豫东、东下冀鲁豫,广泛发动和武装群众,建立和扩展抗日根据地,为抗日战争全面反攻准备了重要的前进基地。  相似文献   

13.
曾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好榜样”的彭雪枫,是我党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1938年春夏之交,徐州、开封相继失守,豫东皖北沦陷,日军打通了津浦线,并控制了三条交通线。党中央、毛主席及时提出了向鄂豫苏皖四省敌后发展的战略方针。在这种情况下,彭雪枫奉命组建新四军游击支队(后改为六支队、新四军第四师),从河南竹沟开赴豫东皖北,进行敌后游击战争,为创建豫皖苏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和淮北抗日根据地作  相似文献   

14.
正在全民族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敌后根据地军民创造的麻雀战、地雷战、地道战等游击战法,成为了打击和牵制日本侵略者的有效战术,让企图速战速决的日寇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之中。徐深吉巧战击败日军,刘伯承起名"麻雀战""麻雀战"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和地方武装最常用的以弱胜强、集小胜为大胜的游击战法。1937年9月,八路军129师771团  相似文献   

15.
在全面抗战的八年中,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中国共产党和它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河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仇敌忾,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表现出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怕牺牲的伟大的民族气节。  相似文献   

16.
刘学礼 《党建》2014,(9):24-26
正中国共产党最早号召全民族抗战,始终高举全民族抗战旗帜,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始终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始终艰苦奋战在抗战最前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彪炳史册的历史贡献。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和全民族的代表者,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和坚强意志,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相似文献   

17.
潘泽庆 《党史博览》2007,(12):17-22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全面全民族的抗战路线的指导和推动下,广大敌后军民积极投身于抗日救国的斗争,创造了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围困战、水上游击战等一幕幕精彩的战争活剧,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中国人民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其中,沁源围困战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在抗日战争中的一个伟大创举。  相似文献   

18.
滕海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安徽省金寨县人,1930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曾担任新四军的团长、旅长,在彭雪枫的指挥下战斗近6年,两人结下深厚的战斗情缘.直到晚年,滕海清还常常回忆起自己与彭雪枫相识相知的一件件往事.  相似文献   

19.
新华 《党建文汇》2011,(7):38-38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局部抗战从东北地区开始 中国的抗日战争,经历了由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的过程。局部抗战是从东北地区开始的。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三省,除各种抗日义勇军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  相似文献   

20.
<正>1944年9月11日,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在河南省夏邑县八里庄战斗前线不幸被流弹击中,英勇牺牲。1945年2月7日,毛泽东出席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在延安中央大礼堂举行的追悼彭雪枫大会,明确指出:“雪枫同志在与敌人斗争中牺牲了,全民族和全党都悲痛这个损失。为了补偿这个损失,应该学习雪枫同志的英勇精神……”彭雪枫的亲密战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