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最早从事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人。他的宗教观是伴随着其成长和革命的经历而形成的,是一个历史逻辑的演进过程,经历了萌芽、形成、成熟和完善三个时期。五四运动前后到大革命时期是其宗教观形成的萌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是其宗教观的形成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的宗教观进入成熟和完善时期。  相似文献   

2.
统一战线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统一战线理论依次经历过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统一战线、土地革命时期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四个时期。与此同时,毛泽东的统一战线思想也相应的经历了从萌芽、形成到成熟再到深入发展四个阶段,这对进一步指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以及丰富和完善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马克思自由观的转变来考察其自由时间思想的形成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萌生时期、初步形成时期及成熟时期。在第一时期,马克思还未关注到自由时间,但他的自由观为后两个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第二时期,自由时间开始进入马克思的视野,自由时间思想初步形成;在第三时期,他系统地阐述了自由观,自由时间思想也逐渐成熟与完善。  相似文献   

4.
陈栋 《理论导报》2013,(9):34-36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形成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占有特殊的地位。在整个哲学史上,尤其是近现代,对于宗教本质、表现、根源等问题的讨论也由来已久,并不少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不仅体现出马克思和恩格斯世界观的转变,同时也标志着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的萌芽。本文将就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及异化问题的论述观点进行梳理,并提出一些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当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经历了两个主要发展时期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时期 ,实现宗教工作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 ,奠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基础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时期 ,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 ,确立了跨世纪宗教工作基本纲领。这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本质,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根本前提;正确处理共产党员与宗教的关系,把充分尊重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与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武装党员的头脑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现中国化的一条基本原则;从中国宗教的实际状况和特点出发,始终把宗教工作同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路线和根本任务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实践基础;正确处理宗教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三农"思想经历了一个由萌芽、形成与初步发展到成熟、继续发展的历史轨迹,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邓小平"三农"思想始终都是我们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指南.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从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阐明社会主义时期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起步,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勇气,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宗教问题的特点与规律、与改革开放的实践紧密结合,形成了  相似文献   

9.
毛国庆 《学习论坛》2008,24(11):22-26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我们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形成的理论依据和指导原则.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形成是基于对宗教工作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不断发展的具体体现.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为"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指明了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校没有开设专门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课程,虽然高校"两课"教育中涉及到了一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方面的知识,但这些知识并不具有体系性和针对性,而且高校中涉及到宗教观教育的讲座也甚少,导致很多学生没有充分的渠道正确地了解和认识宗教,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还是一知半解,对我国当前的宗教政策和法规也不了解,不能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宗教及宗教问题.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卓越贡献○陆美珍大革命失败以后,新民主主义革命进入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是民主革命阶段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斗争最复杂的时期,也是党经过极端艰苦曲折的斗争达到成熟、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周恩来胆识超群...  相似文献   

12.
张闻天经济伦理思想经历了萌芽、形成和丰富发展三个阶段。"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前夕,是这一思想萌芽时期;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是这一思想初步形成时期;建国后,这一思想又得到了进一步地丰富和发展。探析这一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对当今的经济建设与改革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的宗教观从初探、深入走向成熟完善。关于宗教的根源,列宁提出"恐惧创造神",并指出解除经济奴役和政治压迫,消除让人捉摸不定的恐惧才能消除宗教的源头。列宁从批判的角度看待宗教的社会作用,认为其在俄国有精神麻醉和维护压迫统治的作用。关于无产阶级对宗教的态度:列宁认为宗教对于国家来说是私人的事情,但对无产阶级政党来说不是私人的事情。要与宗教进行思想斗争,而不是行政强制;反对将反宗教斗争放在首位,忽视无产阶级政党的主要任务;着手于触动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而非向宗教盲目宣战。列宁的宗教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避免了宗教政策"右"的软弱和"左"的生硬,对当代中国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是经历长时期演变的过程,在各个历史时期,根据历史任务的不同,其内容和形式也有所变化.本文根据对历史脉络的梳理,从纵向分析,把一国两制理论划分为萌芽、雏形、形成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熊轶欣 《世纪桥》2020,(1):18-20,69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建军思想,萌芽于大革命时期,发端于八七会议,相对成熟于古田会议,包含了独立领导武装力量、开展人民战争、建设人民军队、建设革命根据地、红军作战指挥原则等思想。本文从历史文献特别是毛泽东著作的角度,对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余翔 《广东党史》2007,(4):53-56
中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正确处理宗教问题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中面临的重要课题。周恩来非常重视宗教问题,在长期的实践中运用马列主义宗教观,对宗教特征、宗教作用、宗教政策及工作方针等方面作了系统而精辟的论述。一、关于宗教特征(一)长期性。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它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马克思说:"宗教将随着社会主义发展而消亡,社会发展的结果,必定会促使宗教消亡。"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社会主义实践,未能对社会主义的宗教状况作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研究了宗教,深刻地指出了宗教产生的认识论根源和社会根源,并从宗教的特点和它与社会的关系上,揭示了宗教的本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明确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对待宗教问题的基本态度和原则,从而第一次在人类历史上建立起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宗教观。毛泽东在其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全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并将其与中国社会的客观实际相结合,既在理论上,又在实践上发展了并且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社会资本思想是对社会资本辩证发展规律的科学揭示。马克思社会资本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从萌芽、形成到成熟、完善的发展过程。《法兰西内战》是马克思社会资本思想创立之后的重要著作,体现了马克思社会资本思想的发展和完善,其中的一些观点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宗教与科学属于人类精神活动的两个不同范围和层次。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宗教科学的相互关系曾经历了融合共处——分化对立——新的共处这样三个辩证发展的阶段。它们相互影响,共同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 (一) 从上古到中世纪末,是宗教支配科学、科学为宗教服务的时期。那时的科学尚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形成科学试验的证明体系,更没有象今天这样的科学理论。科学知识是和宗教、神话、巫术等混杂在一起的。比如,原始的巫术认为,同类事物可以感应相生。这一方  相似文献   

20.
《世纪桥》2016,(11)
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理论经历了萌芽、形成、成长、成熟四个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析了毛泽东党的建设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理论来源以及探索历程,在思想上、政治上、作风上作了深入剖析,阐释出新时期如何加强党的建设以及如何继承和发扬毛泽东党的建设理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