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近代中国,在世界工业化潮流中落伍,逐渐沦为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附庸。面对西方国家的侵略,中国无数仁人志士痛定思痛,开始探索实现国家富强、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困苦的历程。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相比,近代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呈现出被动的后发性,面临着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技术和观念落后的国情,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发展时断时续,模式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交,朝着现代化方向迅速迈进的中国,面临着一项非常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这就是时代精神的建构。一个民族只有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建构了自己的时代精神,才有可能真正完成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在人类历史上,首先实现现代化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纵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近代以来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可以看出正是在确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程中,率先完成了时代精神的重建,尔后才实现经济腾飞,以及社会政治的有序发展。固然,由于中西方经济文化上的历史差异,中西方民族在走向现代化进程中在建构时代精神时必然呈现不同的风貌,但是可…  相似文献   

3.
<正>近代以来,西方文化伴随着工业革命成为一种强势文化,这种强势文化也影响到东方国家。在中国近代,认为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二元对峙的观点曾十分流行,当时不少人认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只能批判自己的文化,走西方之路。这种西方文化优越论掩盖了一个基本历史事实,即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曾长期互相影响,东方文化也曾是西方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是在19世纪西方国家取得了世界发展的主导权后,它们将西方文化标榜为人类最优秀的文化,不断向外传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和方案,对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具有重要启迪借鉴意义。一、现代化不是只有西方一条路现代化是近代以来发展中国家致力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共同追求。纵观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历程,苏东剧变之后许多国家都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始于清末,全面移植西方法律成为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主要手段.作为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开篇之作--1904年晚清<公司律>移植法特点过于浓烈.清末商人强烈要求修改<公司律>,以适应当时大力发展公司经济的需要.这场发生在20世纪之初的商人自觉行动的最终成果--<商法调查案理由书>成为近代中国公司法的奠基之作,深刻影响着后世的立法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刘志国 《理论学刊》2007,4(2):110-112
德国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被公认为现代化理论的重要奠基人,他认为现代化的核心或者说最能体现现代化的指标是理性化。韦伯在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及《儒教与道教》等文章中,对近代的理性资本主义与新教伦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进而对中国何以没有产生近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两个命题,即“韦伯命题”和“中国命题”。“韦伯命题”的意义在于寻找西方理性主义及近代西方文明形态的独特性,由其衍生的“中国命题”的基本内涵是:尽管中国拥有各种外在的有利于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却无法抗衡家产制国家结…  相似文献   

7.
李颖 《探索》2007,23(6):150-153
作为当代中国追求的一种新的现代性理念和现代化模式,和谐理念延续了中国百余年来既久远又日新的现代化追求,扬弃了西方经典的现代性理念,续写了中国近代以来的"反现代性的现代化理论",展示了清晰的中国现代性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8.
一五四运动既开创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希望之路,又在实际上处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之中,成为中国现代化运动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发展阶段,可以说,现代化的得失成败都和五四运动密切相关。所谓现代化,指的是一个社会摆脱传统形态,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生革命性变革的整体过程。它始于16、17世纪的西欧,最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英、法两国则率先实现了现代化。对东方国家来说,现代化是近代西方国家的冲击与东方国家内部回应两者相结合的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始于洋务运动,并大致循着器物技能  相似文献   

9.
李强 《党史文汇》2004,(12):2-7
近代以来中国有两大历史任务:反对外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使之臻于富强.这两项任务无一不与西方国家有着直接紧密的联系.如何处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是关乎中华民族命运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重新梳理近代以来中国的现代化运动,是解释中国道路、建构中国自身普遍性的必要性工作。它是后现代的现代性,是中国的现代化运动研究,也是一种基于整体主义的后西方式现代化研究。中国的现代化运动研究需要从历史中发掘思想资源,从近代寻找现代化运动的动力,在当代总结中国的现代性。中国现代化运动能够走出中国独特的道路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外在的原因,既有传统文化的贡献,又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同时又参考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中国的现代化运动贡献了与欧洲不同的现代性的思想,重新诠释了现代化理论,开拓了新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1.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采用什么样的现代化理论才能最快最有效地达成中国的现代化目标,实现民族复兴。围绕这一问题的解决,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在中国社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以实现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为核心,以西化为基本路径;第二阶段以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核心,以俄化为基本路径;第三阶段以中国特色现代化为核心,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基本路径。以现代化为核心、以西方现代化理论为逻辑中介、以中国具体国情为出发点的"现代化—中国化"逻辑结构的生成、发展及其在实践中的展开编织了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发展的历史图像。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在长期实践探索中走出的成功道路、形成的鲜明特色、积累的宝贵经验,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现代化道路,体现为对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强烈追求,承载着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庄严责任。  相似文献   

13.
梁漱溟心怀振兴中华的热愿,通过深入开掘儒家文化资源,重新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从而为近代中国开出一条超越西方的现代化新路。在他看来,文化是一个国家强弱与否的本原。近代中国之所以落后,其根源在于文化的失调。早熟的中国传统文化尽管在价值方面超过西方文化,但是在征服外物、应对国际竞争等方面却是不及西方文化。尽管如此,复兴中华民族却是既不能也无法走西方化的路子,只能从中国的文化传统出发,兴发儒家学说的真意,重建民族文化。总体来看,梁漱溟的文化民族主义主张具有明显的文化决定论倾向、儒家中心主义倾向、中体西用倾向和天下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4.
问:西方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也实现了现代化,为什么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答:历史已经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也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坚持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她能够担负起领导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人们之所以产生疑问,主要是在与国外一些现代化国家的对比中,没有充分认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独特道路。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独特道路决定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主要表现在:一、中国现代化面临的历史环境和社会条件既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又与当代一些发展中国家有所区别,这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一场  相似文献   

15.
《探索》2016,(2)
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法治中国建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同时国家治理现代化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坚实的土壤。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法治中国建设还面临着来自西方国家近现代治理模式、中国传统治理模式和当下中国治理问题的挑战。针对这些挑战,需要把法治中国建设放到整个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域下来思考,通过提高对中国法治建设规律性的认识、凝聚社会共识和培育公认的法治理念、有效制约与监督权力、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培养公民精神等五个方面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6.
打败日本帝国主义 ——开通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前提 中国作为一个后现代化国家,在近代走上现代化道路,带有外来压力和挑战的明显特征。作为爱国主义者的毛泽东,他首先是从回应西方现代化浪潮的冲击和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的视角展开他的现代化思想,揭示了工业化、现代化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存亡发展的历史主题。 从世界历史和地缘政治的双重因素来看,现代化浪潮是一个自西向东、由远而近的逼进过程和包围过程,也是落后  相似文献   

17.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即现代化这样两项根本性的历史任务。只有能够把这两项历史任务自觉地担当起来并带领人民为此而进行胜利斗争的政治力量,才能成为中国人民的合格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是一个颇具争议且纠结复杂的过程,中西方既存在共同的方面,差异性也是非常明显的。现代化是基于技术变革、经济发展引发的明显区别传统的一种综合性变革历程,其实质在于更加契合于现代需要。我国的现代化发轫于近代对于西方先进技术的学习,现代化一开始就与西方具有特殊的联系。我国的现代化在经历了革命、改革、发展三个阶段后,明确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在自身探索与实践中,历经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西方叙事、本土传统的理性反思基础上对于自身发展建构的全新理论体系,是新时代中国经验的总结与智慧的彰显。  相似文献   

19.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雪华  孔凡义 《探索》2006,(3):56-60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动力机制与西方国家不同。政治现代化的动力,在中国源于外部西方的冲击,而在西方则源于内部的压力;政治现代化的动力主体,在中国主要是政党和国家,而在西方则主要是公民社会;中国传统社会缺乏政治现代化的动力资源,而西方则较充足。从激进主义革命模式转变到渐进主义改革模式,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动力完成了从单一动力到复合动力的变迁。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是众多发展中国家挥之不去的诉求,但随着现代化理论兜售的西方化论调以及搭乘资本的快车侵入各发展中国家文化版图的西方文化与价值观念却着实破坏了它们本土文化的生存状态,对其文化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在要求每个发展中国家都给出答案的同时,现代化是否就是西方化的问题也将各国的文化安全推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是我国对现代化与西方化问题最好的回答,也是国家文化安全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