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实施以来,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对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采取“提前介入”方式,即政府在制定规范性文件时,就把草案送交人大常委会进行审查。对此,有人认为提前把关,  相似文献   

2.
《浙江人大》2011,(12):54-55
监督法实施以来,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对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采取"提前介入"方式,即政府在制定规范性文件时,就把草案送交人大常委会进行备案审查。对此,有人认为提前把关,可规范政府行为,减少失误,应该推广。但也有人认为,"提前介入"与备案审查即备查的法律规定相悖,不宜提倡。  相似文献   

3.
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是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重要工作和职责。笔者认为,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中采取的“提前介入”方式,看似合情合理,但实质上并不可取。  相似文献   

4.
王娟 《公民导刊》2011,(7):32-32
按照《监督法》和《立法法》规定,对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人大常委会的审查是在政府报备之后,因此,提前介入审查于法无据。对此,笔者毫无异议。但“提前介入”与提前审查并不是一回事。笔者认为,备案审查“提前介入”并无不妥,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一些地方在开展规范性文件审查工作时创新性地采取“提前介入”的方式,印在政府有关文件出台前,将文件草案提交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机构或相关委办进行审查.经审查没有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情形后,再由文件制发机关发文。这种提前介入的审查方式很受一些地方政府的欢迎。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把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范围,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这对新时期人大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和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是宪法赋予各级人大常委会的法律监督职权,是法律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人大常委会经常性监督的一种工作形式,  相似文献   

7.
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能,对于维护法制统一、充分发挥人大监督职能、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具有重要意义。监督法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专门进行了规定,并授权省级人大常委会对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作出具体规定,标志着地方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制度的正式确立。2013年9月26日,湖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湖北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的制定有利于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中的各项制度,明确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职责分工和责任机制,有利于推动全省各级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  相似文献   

8.
《人大论坛》2011,(6):40-40
据《大众日报》5月14日报道,山东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日前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备案审查工作。明确提出。力争今年内全省17个市的人大常委会全部成立备案审查工作机构,对政府出台的规范性文件俗称“红头文件”进行备案审查,以确保政府文件规范合法。  相似文献   

9.
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作为人大常委会开展法律监督的一项重要形式,一直以来是基层人大常委会的“弱项”,甚至在有的地方至今还是“空白”。随着依法治国进程和民主法制建设步伐的加快,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急需摆上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日程,真正发挥好法律监督职能,在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国进程中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2月19日,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召开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会议,就贯彻落实《山东省各级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做出部署。会议学习了山东省有关法规的主要内容,就如何做好市、县(市、区)两级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进行了研究探讨,准备制定关于市和区县两级人大备案审查的规定,统一备案审查工作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1.
2012年6月18日~21日,河南省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会议在栾川县召开。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程锋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通报了近年省人大常委会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情况,总结交流了备案审查工作经验,就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省政府法制办、省高级法院、省检察院、省辖市人大常委会,郑州、洛阳市政府,  相似文献   

12.
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是宪法赋予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法律监督职权,也是监督法规定的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经常性监督工作形式。把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作为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的经常性监督方式之一,是新形势下完善人大监督制度,增强人大监督实效的重要举措。由于这项工作目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地方人大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为了充分发挥人大对规范性文件的监督职能,本文结合地方人大常委会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的工作实际,就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中的几个问题做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浅谈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监督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平 《人大研究》2008,(8):36-39
根据立法法和监督法的有关规定,福建省十届人大常委会先后通过了《福建省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规定》和《福建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两个具体规范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地方性法规。笔者结合福建省地方立法情况,试就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有关问题做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为学习贯彻新形势下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新战略、新要求、新任务,提升区人大常委会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能力,近日,泰安市岱岳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专题学习。为办好这次专题学习,区人大常委会与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备案审查处积极联系对接,并得到了其大力支持。备案审查处特意发放《山东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标准文本和关于《山东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修正案(草案)》的说明电子版,  相似文献   

15.
<正>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能,对于维护法制统一、充分发挥人大监督职能、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具有重要意义。监督法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专门进行了规定,并授权省级人大常委会对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作出具体规定,标志着地方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制度的正式确立。2013年9月26日,湖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湖北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的制定有利于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中的各项制度,明确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职责分工和责  相似文献   

16.
这次全省人大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座谈会很重要,对我们进一步贯彻落实监督法和《山东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以下简称省备案审查规定),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推动全省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监督职能,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地方各级监察机关通过制定和执行监察规范性文件,履行监察专责.如何通过备案审查机制,监督这一新的制度规范合法,保障监察权正确有效行使,成为当前的一个新课题.《法规、司法解释备案审查工作办法》(以下称《工作办法》)授权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对本级监察委员会制定的有关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此后,省级人大常委会开始修订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部分地方将监察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范围[1].《法治中国规划(2020—2025)》明确提出,"强化对地方各级政府和县级以上政府部门行政规范性文件、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监察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目前,地方"一府一委两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已基本纳入同级地方人大常委会备案范围,接受人大监督[2].但是,地方监察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制度建设较为迟缓,制约审查工作的开展.地方监察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应当基于其制定目的、规范内容与地方监察机关独特的领导体制,建立三重备案审查机制,从而实现全面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18.
<正>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职权,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近年,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作为人大监督的重要职责,积极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夯实工作基础依法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加强组织领导。郑州市人大常委会把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作为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的一项重要制度来抓,作为新时期建设法治政府的一个重要载体来抓,作为依法制约公权力运行的一种重要措施来抓。主任会议分工1名副主任主管该项工作,法制部门  相似文献   

19.
地方人大常委会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是地方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的重要内容,完善地方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客观要求。日照市东港区人大强化监督,完善体制机制,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黄磊 《人民政坛》2011,(2):32-33
2010年9月29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福建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执法检查报告,并作出审议意见。我省各级行政机关高度重视,积极落实执法检查报告和审议意见,大力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推进了法治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