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校"两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面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和新要求,"两课"要进一步增强教育教学的吸引力和实际效果,就必须突出方向性、时代性、规范性、针对性、渗透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2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 ,“新历史小说”成为最有影响力的批评概念之一 ,但同时也带来了对“新历史小说”这个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模糊不清。所谓新历史小说 ,是指那些极力还原不同于官方历史的历史 ,叙事话语修辞中烙上作家个人历史判断印证的小说。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是对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是新形势下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切实加强团的建设,是新的历史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新任务和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加强对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监督,既是对干部监督工作提出的新课题,也是对干部队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明确地提出了“新唯物主义”的概念,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这里的“新唯物主义”其实质是什么呢?长期以来人们有着分歧很大的理解。根据国内外一些学者对新唯物主义的理解,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的实质作进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6.
吴雪 《外交评论》2006,(5):80-84
近年来,对美国“新保守主义”的研究成为我国对美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在涉及新保守主义的发展演变、内涵特征、代表人物与相关机构、主要观点及政策影响等方面都取得了大量的学术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和评述,旨在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论"新失业群体"的特征及其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失业问题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我们的社会中存在着一个特殊的失业群体,即"新失业群体".""新失业群体"的存在带来许多的社会和家庭问题.文中从对"新失业群体"的界定入手,分析了其特征,提出了解决"新失业群体"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郑保国 《外交评论》2007,81(5):80-86
"9·11时代"美国对外战略的危险"创新"是:以"布什主义"为基本原则;以建立"新帝国"为最高目标;为实施"新帝国"战略而严重夸大外部威胁;以对"流氓国家"的"预防性战争"、"政权更迭"和"民主化改造"作为"新帝国"扩张基本手段。这些"创新"相互影响,其危险是:践踏国家主权平等、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当代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原则,加剧国际军备竞赛和"安全困境",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型政党制度提出了许多新思路、新理论、新论述和新战略。特别是对民主党派做好中国共产党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的崭新论述,阐明了中国与时俱进的新型党际关系和新型政党制度的性质、特色、独特优势和实践要求,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发展明确了方向。要深刻理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内涵,明确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新型政党关系,切实提高"六种能力"。  相似文献   

10.
于幼军 《理论前沿》2007,495(6):5-9
“三个代表”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新贡献在于:它集中体现了我们党阶级性与人民性、先进性与广泛性的高度统一,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性质的科学定位和创造性回答;集中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对党的建设的新要求,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执政兴国的行动纲领;集中体现了当今时代主题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大趋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我们党面向21世纪的政治宣言。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政治文明建设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最大贡献和特点就在于准确把握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内在的三层关系:一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二是这三者的有机统一与政治文明的关系;三是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从而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规律,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把世界理解为“存在”而不是“不存在”,并通过“存在”概念探求并界定世界的本质,是西方哲学传统的基本问题和思路。同时,“无”与“不存在”的问题几乎与“存在”问题同时产生,而且在对本质和终极问题的探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存在”与“无”的辩证法应该是哲学和宗教哲学最深奥、最重要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警察"一词比"公安"一词更准确,更能体现行业特点.从概念上看,"警察"的外延比"公安"大;从语用角度看,"警察"比"公安"更有表现力;从使用范围看,"警察"比"公安"更能与国际接轨;从使用年代看,"警察"比"公安"更有历史渊源.因此,宜以"警察"一词代替"公安"一词.  相似文献   

14.
“课程”与“精品的课程”:“精品课程”解读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将"精品课程"划分为"精品"与"课程"两个关键词,分别探究其意义,并最终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整合起来考察,赋予时代特点与先进理念,这将有助于人们厘清"精品课程"的真实意蕴,建构高质量的"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15.
市场无极限,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应当满怀信心,从有限做到无限,在复杂的市场竞争格局中赢得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徽州女人》借助系列物象,积极使用象征艺术,"井"和"蛙"是系列物象中的两个代表。"井"之象征物象,不仅给主人公"女人"提供了活动平台,而且象征着她处境的封闭,生活的单调,思想的守旧;"蛙"之象征物象,类比"女人"形象,预示着其前途的暗淡和命运的忧伤。象征艺术的积极使用,提高了剧本的艺术表现力,增强了剧本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17.
“理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的大环境逐步进入法制化的时候,应当明确“理”在组织行为中的重要作用,进行“理管”。“理”在企业不同管理层次包含不同内容,只有实行“理管”,并辅之以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将人治与法治相结合,才能较好地达到“管理”目的。  相似文献   

18.
海德格尔的"此在"的观念不同于传统的古希腊和基督教关于"人"的概念。虽然古希腊强调人是理性的动物,基督教强调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的,但这两者有着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构成了西方传统的关于人的普遍观念的基础。而海德格尔则要解构这种基础,为显现"此在"的意义扫清障碍。一旦做了这项工作后,对此在在其当下性中的"实际性"的分析便成了首当其冲的任务,而这种分析必然会涉及到时间上的"今日"。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变”与“不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昭奎 《外交评论》2009,26(5):6-11
民主党取代自民党执掌政权之后,日本的“变”与“不变”及其变化的程度,大致取决于三个因素:其一是民主党与自民党的“同”与“不同”,以及两党间的区别有多大;其二是日本国内政治潮流的“变”与“不变”及其变化的程度;其三是民主党自身的“变”与“不变”及其变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文章意在研究“公民宗教”对于卢梭“社会契约论”的意义。从自然状态过渡到公民社会的“瞬间”,就形成了公意,但学者们在解释公意的形成和实质时,通常过分强调了契约观念的重要性。通过对《社会契约论》文本的细致解读,作者指出,“立法者”和“公民宗教”比契约观念对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更为重要和根本,并指出了卢梭的“立法者”和“公民宗教”与古代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