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林 《新湘评论》2010,(14):52-52
爸爸爱整齐,爱干净,穿衣简单、朴素、老一套。除了早年在法国、苏联等地他穿西装,以后,他从不穿西装。冬天出门散步,不爱戴帽子,不爱戴围巾,下身只穿两条单裤,一条布衬裤、一条涤卡裤:上身一件衬衣、一件毛衣、一件中山装,有时候再套件大衣,下雪天也是一样。谁劝他多穿件衣服,他会说:“没那个福气。”或者反问:“你冷不冷?你不冷干嘛让我多穿?”他不喜欢毛手毛脚,丢三落四。  相似文献   

2.
邓林 《学习导报》2010,(14):52-52
爸爸爱整齐,爱干净,穿衣简单、朴素、老一套。除了早年在法国、苏联等地他穿西装,以后,他从不穿西装。冬天出门散步,不爱戴帽子,不爱戴围巾,下身只穿两条单裤,一条布衬裤、一条涤卡裤:上身一件衬衣、一件毛衣、一件中山装,有时候再套件大衣,下雪天也是一样。谁劝他多穿件衣服,他会说:“没那个福气。”或者反问:“你冷不冷?你不冷干嘛让我多穿?”他不喜欢毛手毛脚,丢三落四。  相似文献   

3.
现在在某些地方,有这样一种现象,无论征求对班子的意见,还是征求对个人的意见,群众的意见都是越来越少。即便是有,也是类似“不注意身体”等发噱式的意见。对此,也有人沾沾自喜,以为工作做得不错,群众无意见,但我却感到一种莫名的担忧。“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的工作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也就是说,工作中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群众的意见也一定是有的,只是人们不愿说罢了!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是在洪学智那里。 “彭老总那个人啊,下起棋来,总是‘拴绳子’!” 说完老将军笑得特别开心。我很是不解,下棋怎么“拴绳子”?细问起来,才知道这里有不少的故事。 彭德怀一生的业余爱好不是很多。他不喜欢唱歌,更不喜欢跳舞,也不爱打牌,唯一的爱好恐怕也就是下下象棋了。特别是在战  相似文献   

5.
谎言三叶草     
人总是要说谎的,谁要是说自己不说谎,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有的人一生都在说谎,他的存在就是一个谎言。有的人偶尔说谎,除了他自己,没有人知道这是一个谎言。谎言在某些时候只是说话人的善良愿望,只要不害人,说说也无妨。在我心灵深处,生长着一棵"谎言三叶草"。当它的每一片叶子都被  相似文献   

6.
每当我读到一位伟人的事迹,我就喜欢思考:他(她)是怎样成为伟人的?——林语堂托夫勒是谁?你可能不知道托夫勒是谁,但你一定知道“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第三次浪潮”等等说法,这些说法就是托夫勒首先提出来的。托夫勒是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他对世界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美国政府定期要邀请他到白宫征询意见,以决定美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最著名的例子是:托夫勒在上世纪80年代就向美国政府提出了未来战争是信息战的观点,促使美国军方制定了信息战的一整套战略。在十年后的海湾战争中,美国就是用了信息战把伊拉克打得一败涂地。在上世纪80…  相似文献   

7.
常听到一些领导同志评价下属说:这个同志工作不错,就是爱讲‘牢骚话”。我认为,讲‘牢骚话’奖一个人的缺点,但“牢骚话”里也有真话、实话,不可一概否定。实事求是地讲,“牢骚话”不是那么中听,谁听了。G里都不舒服,所以,爱讲“牢骚话”者大多是得不到领导的偏爱和重用。其实,一个领导干部如何看待“牢骚话”,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政治水平和思想觉悟。一个单位“牢骚话’哆,是不是可以说这个单位的民主风气不是太浓,领导工作中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不然,群众的意见有处提,疾苦有人理,领导各方面的工作都做得很…  相似文献   

8.
22、风趣而真诚的爸爸听老人们讲过这样一段往事:当年,爸爸无论是在什么时候,总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同战士们在一起,与他们接触,和他们谈话拉家常。他一会儿问这个战士是什么地方的人,一会儿问那个战士是什么时候参加队伍的,再问家里还有什么人……他和战士们说得贴心、打得火热。因为爸爸那时常爱穿便服,人们都觉得爸爸随和,有的战士看爸爸身材高大、魁梧、有力气,又不认识他,便认为爸爸是个老百姓,是个民伫。一次行军,他走在战士们中间,有一个战士走累了,就对爸爸说:“你帮我扛会儿枪吧”爸爸冲他笑笑答应了。把战…  相似文献   

9.
虚掩着的门     
一天,某公司总经理叮嘱全体员工——“谁也不要走进8楼那个没挂门牌的房间”,但他没解释说为什么。在这家效益相当不错的公司里,员工们都习惯了服从,大家牢牢记住了总经理的叮嘱,谁也不去8楼那个没挂门牌的房间。  相似文献   

10.
随风 《求贤》2008,(12):24-24
那个学生答:“不重要,讨厌死了!”老师说:“但是10个好朋友留不住你,你却为了他一个人离开。你说,这个人重不重要呢?”敌对的关系有时要比爱的关系来得更深沉,恨一个人要比爱一个人付出更多的情感。你若一直处于跟某个人的抗争中,慢慢就会失去自己:当你把整个焦点都集中在那个人身上时,他就涵盖了你的整个世界,成为你生命的重心。这样的结局,是你愿意的吗?  相似文献   

11.
原广东省普宁市委书记丁伟斌,因受贿被捕后,在看守所里写下长达万言的《悔过书》。他承认自己所犯下的罪行,更谈了自己与行贿者的进攻所做的种种努力,但他最后还是发出无奈的感叹:“我一个人难于撑破这张已成社会风气的巨大的关系网。我为此深深苦恼”。事实果真如此吗?不错,行贿者心怀鬼胎,软磨硬缠,拉人下水,是够烦嫌的,所以法律同样要惩办他。但受贿者,谁叫你明知是“毒药”,又张口吃下肚呢?或者你认为此“毒药”味美可口,吃下无妨。丁伟斌说他为拒贿也曾采取过四种方式。然而,他到底又“做”得如何呢?“事后回赠”,其…  相似文献   

12.
在鲁迅的书信中,有一封是1936年8月18日给王正朔的,信中说已收到他14日的来信“并拓片一包,共六十七张”。这些拓片拓的都是河南南阳的汉画像石和画像砖,不过因为水患,南阳北关魏公桥的桥基石刻未能拓出,鲁迅于是嘱他“于水消后拓出,迟团无妨也”,鲁迅太喜欢这些文物拓片了。这封信,鲁迅用的是“周工材”这个名字,因为他的名字“鲁迅”在国民党“文化围剿”中是很犯忌的,而鲁迅原名就是“周豫才”,他取了谐音来保障书信的平安传达。鲁迅夙喜古代美术,曾倾力于搜集和整理,他编有《汉画像》的图集,可惜在他生前未能问世,只是…  相似文献   

13.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齐桓公非常喜欢穿紫色衣服。随后,大小官员,全国百姓也都竞相仿效,造成了铺张浪费。对此,齐桓公忧虑重重,便问大臣管仲该怎么办。管仲进言说:“大王想纠正这个风气,有两个办法:第一,大王从即日起带头不穿紫服。第二,大王要向身边的文武百官说自己厌恶穿紫色衣服。”齐桓公  相似文献   

14.
我看命运     
俗人爱讲命运,尤其求财求官不得时,便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或者得官得财,心中窃喜,也认为“命中有时终须有”。倘若有人说命运就在自己手里,一定会遭到嘲讽,因为连电话、轿车都要选吉祥号的“市场经济”时代,命运似乎更加波谲云诡,谁不信命,谁一定是撑着了。  相似文献   

15.
普通人的2012     
叶倾城 《廉政瞭望》2010,(12):46-46
姐姐当年执意要嫁的时候,爸是掀了桌子的。谁也不知道,姐姐是几时爱上那个西部来的少年。总之,就是有一天,她带他回家,说:“我要跟他走。”爸什么也不肯听,揪着男孩的衣领,要赶他出门:  相似文献   

16.
在内蒙古兴和县店子镇,提起潘宝这个名字,认识他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因为他不仅是位一心为民的好干部,还是一个痴心造林的好支书。80年代初,店子镇葛胡夭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一处500多亩的集体林地成了村干部争论的焦点。有人建议把它与耕地一起承包给农户,有的说干脆拍卖算了。当时,年轻的潘宝还是一名普通村干部,他说:“集体林还是归集体吧,以后,说不定成为集体的摇钱树哩。”潘宝心里清楚,这片林地土质很肥,如果到了人均耕地不足半亩的村民手里,就很可能会毁林造田。村里采纳了潘宝的意见,那个又苦又累的护林员的担子自然也就落在了…  相似文献   

17.
表白     
快乐大叔 《党课》2020,(3):97-99
快乐大叔小时候,男女搞对象,先表白的肯定是男方。后来进了企业,发现情况有些不同了。女工里有大胆的,但亦并非上去就说“我爱你”,而是采取“曲线救国”的方式。比如她们会比照自己喜欢的男青年的穿衣尺寸,给他织一件毛衣或者围巾,再不济是一双毛手套。  相似文献   

18.
《福建党史月刊》2013,(21):34-34
1997年2月,全体政治局常委都接到通知不要出京,留在家中待命。邓小平走到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医院的报告说他已经病危。自从1994年春节以后。他就再也没有公开露面了.境外的媒体就像那个总是高喊“狼来了”的孩子,至少100次说他“病危”.他却在京城里自己那个四方形的院落中,过得既舒适又洒脱。这一次没有谁说什么.可是“狼”真的来了。  相似文献   

19.
我喜欢台湾电视节目主持人凌峰,他这个人有学问,有思想,是一个学者型的主持人。他常说一些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话,或者富有诗意,或者富有  相似文献   

20.
《福建党史月刊》2013,(21):35-35
在周恩来博大精深的思想中,蕴含有丰富的协商民主精神。他说,“有不同的意见要进行充分讨论”,要“发表各种不同的意见,彼此讨论、研究、切磋,以求得更好的认识”:他还指出,“议事精神不在于最后的表决.主要在于事前的协商和反复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