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3月26日,“夜郎历史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座谈会”在中共贵阳市委党校召开。来自省内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部分县市科研人员共5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就夜郎文化的研究方法,夜郎文化的地域、主体民族,古夜郎品牌与创意旅游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夜郎自大”语出《汉书·西南夷列传》。按其记载为:夜郎国在汉时是西南邻国中最大的,但只有汉朝的一个州县那么大,有一次夜郎王却问汉朝的使臣,汉朝与夜郎哪个大。古之夜郎在今贵州境内的西南一带,地处辟野,交通阻塞,文化落后,经济不发达,实在不可与疆域广大,文化先进,经济繁荣的汉王朝相比。因此,夜郎自大通常便比喻为妄自尊大。然而,从辩证思维的角度去分析,敢于夜郎自大也决非坏事,须有一定的勇气而才能为之。倘若有这样的勇气,又能正确地分析对待、调整发展思路,就有希望自强自立,奋发向上,最终将由自大走向强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秦汉以前夜郎古国历史作了考察;并对春秋至唐宋期间石阡夜郎文化古迹及其经济进行了实证考究。  相似文献   

4.
从"夜郎"之争乱象指出,当前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开发的过程中,文化内涵已被掏空,是经济利益的主导叙事的资本逻辑外行形式。在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尊重历史文化,对后现代技术条件借优屏劣,对资本、文化观念、旅游文本推介等,提出平衡后现代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湖南省新晃县不断加大对"夜郎"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抢占"夜郎"文化品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研究了新晃开发"夜郎"文化资源和申改"夜郎"县名的由来及其所产生的效应,并据此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毕节历史文化资源古老厚重、丰富多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如夜郎文化、古彝文化、红色文化等,都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针对毕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现状,可以通过加强数字化存储与开发、科学规划文化线路、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和打造历史文化品牌等措施,提升毕节历史文化资源的影响力和利用率,从而推进毕节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7.
实施夜郎文化品牌战略,发展相关文化大产业,繁荣贵州大文化,促进贵州大发展,既是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贵州实现历史跨越的必由之路,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世纪伟业。  相似文献   

8.
区域文化的互动与合作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路径。夜郎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具有区域广阔性、区域差异性和区域互补性等特征。夜郎文化开发的现状表明,建设优势互补的大平台,用区域发展的新视野打造区域文化圈,是区域文化互动与合作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神秘的夜郎,曾经拥有辉煌的历史,虽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至今其魅力弥久愈新,引起人们对夜郎千古之谜持久不衰的关注和解谜的孜孜以求。最早记载夜郎历史的权威性史籍文献是司马迁的《史记》,此后班固的《汉书》、苟悦的《汉纪》、常琚的《华阳国志》、范晔的《后汉书》等均有记载。新中国成立前,在贵州境内就不断有夜郎时代的文物被发现。新中国  相似文献   

10.
夜郎国在哪里是一个学界争论不休的课题,北盘江是否牂牁江也值得细加考证。根据贵州古代春秋以前的"牂牁国",战国时期的"夜郎国"传承的历史名称链,去探源古代贵州的历史,去觅寻它的历史踪迹,方能得出历史的源头与历史的流链,这样才能形成贵州古代完整的历史。据《三国志》记载"南至盘江,东接牂牁(江)",汉武帝曾在思南置牂牁郡并授夜郎王印领十七县,可见古代贵州东部的牂牁江就是今天的乌江。  相似文献   

11.
夜郎国在哪里是一个学界争论不休的课题,北盘江是否牂牁江也值得细加考证。根据贵州古代春秋以前的"牂牁国",战国时期的"夜郎国"传承的历史名称链,去探源古代贵州的历史,去觅寻它的历史踪迹,方能得出历史的源头与历史的流链,这样才能形成贵州古代完整的历史。据《三国志》记载"南至盘江,东接牂牁(江)",汉武帝曾在思南置牂牁郡并授夜郎王印领十七县,可见古代贵州东部的牂牁江就是今天的乌江。  相似文献   

12.
夜郎国在哪里是一个学界争论不休的课题,北盘江是否牂牁江也值得细加考证。根据贵州古代春秋以前的"牂牁国",战国时期的"夜郎国"传承的历史名称链,去探源古代贵州的历史,去觅寻它的历史踪迹,方能得出历史的源头与历史的流链,这样才能形成贵州古代完整的历史。据《三国志》记载"南至盘江,东接牂牁(江)",汉武帝曾在思南置牂牁郡并授夜郎王印领十七县,可见古代贵州东部的牂牁江就是今天的乌江。  相似文献   

13.
神秘的夜郎,曾经拥有辉煌的历史,虽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至今其魅力弥久愈新,引起人们对夜郎千古之谜持久不衰的关注和解谜的孜孜以求.  相似文献   

14.
李白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他的诗歌和事迹,一千余年来在人民中广为传颂。李白生活在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转折时期,他虽怀有“济苍生”、“安社稷”的远大志向,也唱出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激昂之曲,但玄、肃两朝统治集团给予他的却是接连不断的排挤和打击。获罪流夜郎,是他第二次参与政治活动的悲惨结局。关于李白流夜郎,唐诗研究专家及研究李白的学者,多从李白的行踪、诗意及天宝未,至德、乾元间的政治形势作探讨。本文试从唐律的角度,对李白流夜郎这一历史事件,略作分析,或许对李白研究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15.
龙泓口的历史文化价值位于乐山岷江东岸九龙山坳中的龙泓口,虽仅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其历史文化价值却非常高,这一点,很多乐山人还未意识到。龙泓口的历史文化价值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龙泓口是汉代通西南夷的著名“五尺道”及唐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汉武帝为西征夜郎,叫人在“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开凿约五尺宽的驿道,用于输送军士和粮草,这就形成了著名的汉“五尺道”,五尺道的南安段即平羌江(岷江)东岸从板桥清溪驿至龙泓口一线,再下就出南安到棘道(今宜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推进镇远县域经济的发展,县里从战略的角度把发展旅游业作为突破口,得到普遍共识,但是如何打造镇远旅游这个品牌,以什么来定位呢?镇远本身具备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美丽而古老的山城、有国家级风景区——舞阳河和活泼多姿的纯自然景区——铁溪等。与其它地方相比较,我认为应突出历史文化主题。镇远历史悠久,战国时期属夜郎国,秦为黔中郡属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化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土地的本性最根本地决定着中国文化的属性.就中国传统农业与文化的关系看,中国文化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所谓“天人合一”根本地体现为农耕生产方式对土地或自然的高度依附性,而中国文化的人本精神、伦理取向和对自然时空审美价值的发现,均直接来自农耕文明的孕育.在中国历史上,农业的发展与中国文化的传播具有协同关系,劝农传统、移民政策和屯田制度等,是中国文化确立其影响力并外向扩张的最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陶锡良同志发表在《法治论丛》一九九○年第三期上之《从唐律析李白流夜郎》一文(以下简称陶文),从唐代法律角度,对李白从璘、长流夜郎的犯罪性质、适用唐律和服流遇赦等问题作了探讨,别开生面,颇有新意。不过陶文也有未尽与欠妥之处,今特提出我们粗浅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秦汉时期,在今广西西部和云南东部有一个骆越人建立的句町国,与滇国、夜郎国并立于我国西南地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曾被汉初中央王朝册封为异姓王。滇王和夜郎王常反抗汉王朝统治,很快被汉王朝平定。句町国始终与汉王朝保持正常关系,曾协助汉王朝平定滇国和夜郎国,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和西南地区社会的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如果哲学家讲的自由与法学家讲的自由不是同一个自由,那么,人们就可以相信,哲学家讲的规律、本质、社会、人类、历史、国家、自然等,与法学家讲的也不是同一个东西.但是,在讲社会、历史、规律这些概念时,法学家并没有声明"我说的社会不是哲学上的社会","我说的历史不是哲学上的历史","我说的规律不是哲学上的规律".所以,法学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