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两岸关系》2008,(11):F0002-F0002,F0003
11月3日至7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率海协会协商代表团赴台北进行“第二次陈江会谈”。这是两会领导人首次在台湾会谈,标志着两会制度化协商新里程的开始。访台期间,陈云林和江丙坤分别代表两岸签署了空运、海运、邮政和食品安全四项协议,并就改善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措施、共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以及两会下轮协商议题达成了诸多共识,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又掀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2.
公共事     
《民主与法制》2014,(20):4-4
国台办主任首访台湾 6月25日至28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应邀赴台湾参访,这是1949年以来大陆对台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首度访台。访问期间,张志军参与20多场活动,四分之三行程深入台湾最基层,倾听民众多元呼声,受到各界高度关注。舆论称,张志军此行意义不亚于当年“汪辜会谈”。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此前亦表示,张志军访台是“两岸关系划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访台札记     
访台札记王德恩应台湾“中华文化复兴。总会·宗教研究委员会”和“中华佛学研究所”的邀请,笔者有幸于1994年7月下旬赴台北市出席了“佛教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会议”。在会议内外,会见了台湾宗教学术和教育文化界的部分人士,耳闻目睹了台湾省的文化状况及台湾经济...  相似文献   

4.
王珂  鲍量 《台声》2013,(6):62-64
5月6日至13日,刚刚卸任海协会会长的陈云林,首次以私人身份访台,展开了8天的访台行程。他表示,此行是卸任公职后首次来台湾,心中充满感谢,还不忘引用星云大师送给他“情义人生”四个字,自认为情义而来,祝福台湾风调雨顺、人民幸福安康。  相似文献   

5.
陈星 《台声》2009,(10):24-25
莫拉克台风给台湾带来重大的财产和生命损失,在马团队正为救灾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民进党又展开了政治突袭。8月26日,高雄市长陈菊、嘉义县长陈明文、屏东县副县长钟佳滨等台湾南部民进党县市长,召开记者会,宣布所谓达赖“愿访台为灾民祈福”的消息。随后,台北行政当局在经过了紧急商讨后,马英九拍板决定同意让达赖以“宗教领袖”身份赴台参加法会。在邀请达赖“访台”事件的背后,显示了民进党精于政治算计与政治斗争的性格。  相似文献   

6.
回首往昔,那是几年前的事情了,2004年4月,在台湾“大选”刚刚结束的动荡时期,我作为青岛中山书画院赴台文化访问团的联络秘书,踏上了访台交流的路程。  相似文献   

7.
2008年11月,中共湖北省委及省政府一行7人赴台进行农业交流活动。这是湖北省委、省政府现职领导首次率团赴台,也是湖北省最高级别的访台交流团组,所到之处受到了台湾农业主管部门、相关组织、企业的热情欢迎。为期8天广泛深入的实地参访、考察及座谈,不但达到了预期的成果,也拓宽了未来交流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李贺 《两岸关系》2009,(9):15-17
月30日,“藏独”头目达赖喇嘛受民进党县市长之邀,展开第三次赴台活动。达赖打着“宗教之旅”、“为台湾灾民祈福”的幌子,频频与绿营人士会见,“藏独”、“台独”公开勾结意图明显。正如8月27日,国务院台办发言人已就台湾民进党部分势力邀请达赖访台一事所言:  相似文献   

9.
孙升亮 《台声》2008,(12):12-12
11月初,两岸同胞及国际社会一起见证了陈云林会长首次访问台湾及海协会,海基会在台北举行本年度第二轮协商的历史性时刻。陈云林访台“不辱使命,不负重托”,获得成功,两会达成了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及食品安全等四项协议,就继续促进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合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强两岸经济交往开展了对话,并就下一阶段两会协商议题等取得共识。这不仅标志着两岸同胞殷殷期盼数十载的直接“三通”已基本实现,而且深化了两岸制度性化商机制,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访台杂记     
访台杂记山东省济南市台办主任王启玉去年8月,应台湾裕台传播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邀请,我作为“济南市广播电视学术交流访问团”特邀顾问,赴岛内进行了为期十几天的交流访问。在台办工作多年,终于有机会踏上祖国宝岛这片神奇的土地,了却了心存多年的夙愿。我们交流团...  相似文献   

11.
马丽 《两岸关系》2009,(10):52-53
“就要启程去祖国的宝岛台湾了,大家开不开心?”“开心!” 由中国文化管理学会及今晚传媒集团主办的“小记者联通宝岛行”活动,于8月17日启程赴台,拉开了大陆首个小记者团赴台采访的新篇章。在台的9天时间里,小记者们与高端人士对话,走访媒体单位,和岛内小朋友联欢,饱览秀丽的风景,还向台湾受灾地区的孩子们自发捐款。此番访台,小记者们收获颇丰。  相似文献   

12.
应台湾“中国青年大陆研究文教基金会”的邀请,中央电视台银河少年电视艺术团一行45人,于今年2月23日到3月5日赴台,从台北、台中、南投、到高雄、垦丁,共进行了5场、为期互1天的巡回演出。所到之处,受到台湾各界的热情欢迎和款待。小演员们精湛的演技,良好的精神风貌,给台湾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精心准备不负众望银河少年艺术团是中央电视台的业余少年艺术团。曾出访过印尼、新加坡、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并经常到祖国大陆各省、市演出,是一个充满童真、活泼的艺术团体。此次是该团首次赴台演出。为了这次访台演出,“银河”的老师…  相似文献   

13.
书法家张仲愈访台归来许妍“翰墨遇知己,挥毫传丹青,两岸同携手,共扬民族情。”书法家张仲愈先生访台归来,十分兴奋地回忆这难忘之行,并告诉笔者,在台湾当众挥毫赋诗的情景。张先生介绍说,此行是应台湾中国研究文教基金会的邀请,于1993年11月29日至12月...  相似文献   

14.
阳春三月,我们应台湾台中县大甲镇澜宫的邀请,随“福建莆田妈祖庙赴台参访团”访台,在参加大甲妈祖绕境活动和浏览台湾风光名胜期间,许多见闻令人难忘。屏东农民兄弟送真情赴台第二天,我们乘大巴正往南投县埔里镇行进,导游杨思蜀先生说:“屏东有一个人打电话来找你们,说要送莲雾来给大家品尝。”原来,台湾屏东县里港的黄树福、黄顺益先生于去年农历三月十三日曾到莆田文峰宫进香并请了一尊妈祖神像回台。这次听说文峰宫参加团队到台湾来,就打听好了本团的行程,从200多公里远的屏东驱车赶上我们的大巴,送来了10盒台湾南部特产——黑珍珠莲雾…  相似文献   

15.
郑巧 《两岸关系》2014,(12):45-46
<正>睽违13年,中央芭蕾舞团(简称中芭)11月再度访台,为观众带来经典芭蕾舞剧《吉赛尔》,将芭蕾这一顶尖艺术近距离地呈现给了台湾普通民众。11月2日,应台湾海峡两岸文教经贸协会的邀请,中芭团长冯英带领103人的超强阵容抵达台北,这是继1992年、2001年后,中芭第三次赴台演出交流。冯英表示,此次访台,我们希望更接近台湾普通民众,让大家近距离感受芭蕾世界的美好,感受两岸交流的蓬勃生机。  相似文献   

16.
吴亚明 《黄埔》2011,(3):22-24
2月一、大陆游客赴台过年火热5天涌入2.5万人次台湾"交通部观光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初一至初五,共计约1043个大陆观光客团次、约24609人次赴台观光。二、2月1 5日辽宁省长率团访台展开"关东风情宝岛行"辽宁参访团此次访台,主要是通过与台湾知名人士、企业及文化界人士的交流,增加了解,增进共识,充分展示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革发展的新成就和辽宁人民开放、进取的新形象,深化辽宁与台湾的交流与合作。在台期间,参访团举办了"关东风情宝岛行"系列经贸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7.
《台声》1994,(1)
以首都师大艺术系教授刘福芳为团长、北京画院画家纪清远为副团长的北京画家赴台艺术交流访问团一行10人应台湾财团法人华冈文教基金会和中华安亲会邀请,于去年十月赴台参加“1993年中华书画交流研讨会”和“海峡两岸书画家作品联展”.这是大陆专业美术家首次组成大型团队赴合交流,也是两岸分割四十多年来书画家艺术的盛会,在台湾全省造成相当轰动的回响.  相似文献   

18.
6月下旬,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首次率团访台,展开4天3夜的“走基层”密集行程,并与台湾“陆委会主委”王郁琦会晤。张志军此行受到岛内外高度关注,虽然少数“极独”势力仍抗议叫嚣,但受到岛内主流民意的欢迎,不仅蓝营积极评价,甚至民进党也罕见地释出善意。  相似文献   

19.
朱玉华 《台声》2002,(11):22-23
2002年9月9日至15日,海南省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交流团一行29人,应台湾原住民文化艺术永续发展协会邀请,前往宝岛台湾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交流活动,这是海南省少数民族同胞首次组团赴台交流。9月9日,代表团乘坐的飞机抵达台北桃园机场,台湾原住民知名人士林春德先生(泰雅族)早已等候在飞机舷梯口,接机大厅挂着“热烈欢迎海南省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代表团来台湾访问交流”的横幅,当天晚上还举行了非常隆重的欢迎晚宴。虽然已是初秋时节,但台湾朋友的热情却让访问团的成员感到春天般的暖意。9月10日,“…  相似文献   

20.
李启龙 《两岸关系》2003,(10):35-37
范丽青是新华社高级记者,已从事涉台新闻报道长达20余年。1991年,她首次赴台湾采访两岸渔事纠纷“闽狮渔”事件,成为海峡两岸隔绝42年后,第一位到台湾采访的大陆记者;1993年,她赴台采访国民党第十四次“全体代表大会”,这是大陆记者第一次入台采访岛内的政治事件;2001年,她又成为首批驻点台湾进行采访的记者。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