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舒尔茨看来,农业经济学就是“穷人的经济学”。因为世界上大多数贫困人口都集中在农业部分。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回答记者有关“三农”问题的提问时,引用了舒尔茨的一段话。舒尔茨关于“穷人的经济学”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欠发达国家某些现实情况,也揭示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发展的某些规律,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处理好工业化过程中工业与农业统筹发展及城乡统筹发展关系具有借鉴意义。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在中国“丰裕社会”中的贫困及治理的问题上,要懂得“穷人的经济学”,更要首先做到不歧视穷人。  相似文献   

2.
贺珍佑 《大连干部学刊》2006,22(1):23-24,25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答记者问上曾引用了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的“穷人经济学”的话,并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对舒尔茨关于“穷人经济学”观点作了新的阐释,其内涵极为深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温家宝总理的“穷人经济学”观,是中国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3.
“感恩门”背后的荒谬逻辑 “感恩门”,这是捐助者与受捐者之间,甚至于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又一次尴尬。  相似文献   

4.
陈抗行 《小康》2005,(5):3-3
教育的问题由来已久,对于教育的审视正在不同层面和角度展开并深化,但没有哪一种角度比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记者招待会(3月14日)上的一番话更贴近当今中国的现实——温总理说:“我想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位经济学家叫舒尔茨的一句话,他说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温总理进而补充:“世界大多数贫穷人口当中,又主要是以农业为生计的。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温总理没有直接提教育,但舒尔茨的“穷人经济学”的精髓正在于通过教育以提升穷人的…  相似文献   

5.
我一直以为穷人是最缺钱的。我有一个表叔,穷人,侍弄土地,修理地球。我还有一个表舅,富人,开一家大厂子,身家千万。因为亲戚家办喜事,他们聚在了一起。整一天,表舅不断地打电话,内容大体是收款、入账、要钱之类的。声音高得吓人,表情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又哭笑不得。倒是表叔,脸上没看出喜,也没看出忧,规规矩矩地迎来送往,全天没说出一个钱字。那一天,我觉得,富人看起来好像比穷人更缺钱。  相似文献   

6.
飞鸿 《今日广西》2007,(12):37-39
高贵不是富人的专利,快乐也不仅仅属于有钱人。古诗云:“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穷人的“穷”,有的与生俱来,无法选择;有的一时潦倒,难以摆脱。但我们总不能因为穷就放弃宝贵的人生,放弃本可以改变的命运,更不能放弃属于自己的那份尊严。 事实证明,穷人作为群体,活得既艰辛又乐观,既委屈又坚强。不少人通过努力翻了身,梦想成真;更多的人则在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中表现出闪光的高贵的品质,创造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  相似文献   

7.
大师的回答     
有人问柏拉图:“一个贫穷的国家为什么也有富人?”柏拉图回答:“如果你把一个国家当做一个纯粹的国家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任何一座城市都是两座城市:即富人的城市和穷人的城市。”城市是富人的城市,也是穷人的城市。而且到任何时候,穷人都会多于富人,城市的领导者在作决策的时候,一定要首先想到穷人。  相似文献   

8.
基于“穷人经济学”的矿业发展新命题,必须就矿难生成的利益博弈,寻求国家与集体与个人、中央与地方、矿主与政府部门和官员之间的合理均衡,有效维护矿工的生命权。  相似文献   

9.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李华芳撰文认为,缩小贫富差距的当务之急是给穷人以机会,而从法律上保障穷人可自由支配自己的资产,则是重中之重。前不久,英国的《金融时报》中文网挑起一个关于中国中产阶级问题的讨论,其中不少文章提到贫富差距不是问题,而且过于强调贫富差距拉大会对富人的致富积极性造成打击。单纯从经济学的激励理论而言,如果国家可以随时将富人的财富拿走,那么富人的积极性会受损是有道理的。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不少人反对“劫富济贫”。不过上述观点的问题在于这是一种比较静态的分析,只是比较了初始状态和“劫富济贫”后…  相似文献   

10.
<正>在美国,根据家庭收入的高低,可以分为三个明显的阶层:富人、穷人和中产阶级。一般将年收入在3万到几十万美元之间的家庭视为中产阶级,低于3万美元的为穷人阶级。与我们通常理解不同的是,在美国日子最艰辛、生活压力最大的并不是穷人,而是占美国总人口80%左右的中产阶级。目前,中产阶级的贫困化  相似文献   

11.
通常意义上是富人赞助穷人的,但在很多时候确实是穷人在赞助富人。一个典型的赞助例子就是富人做广告,穷人买产品。在跟下的中国,能上著名媒体广告的人,大概相对可以称为富人,他们几秒钟的“闪亮出场”画面足以顶穷人几辈子的收入。可是稀罕的是,往往穷人会  相似文献   

12.
以国家助学金为代表的“教育免费午餐”,以撒胡椒面似的平均方式分配,致使贫困生较少的热门文科专业也分得过多的名额,出现了经济学上所说的“富人搭穷人便车”的现象.为此,建议“教育免费午餐”名额应最大限度地向贫困生比例最高的“做蛋糕”性质的艰苦工科专业倾斜,使将来“做蛋糕”的贫困生成为“教育免费午餐”的最大受益者.  相似文献   

13.
随感录     
现在社会上为穷人说话的人很多,替富人说话的人很少。另一方面为富人办事的人很多,为穷人做事的人很少。  相似文献   

14.
2月23日,新德里,数万示威者高喊反对通货膨胀打击腐败的口号,从四面八方聚拢到首都。最新的数据显示,印度食品的通胀率为11.05%,去年这一数字最高一度达到20%。示威者说:“政府已经忘记了穷人,他们只顾着帮助富人。”  相似文献   

15.
《创造》2009,(5):6-6
近些日子,看到主流媒体纷纷在讨论关于“穷人统计”与“穷人政策”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只为少数人打造的……”“以自然的绚丽盛景渲染名门宅邸的显赫气质……”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地产广告致力于打造一种“奢华、富人独有”的小区氛围。然而,专家认为,我国尚未自然形成“富人区”,这样人为地大打富人牌,用广告堆砌出字面上的“富人区”。必然给社会带来一些不和谐因素。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大陆,"穷人经济学"之说,其实是作为 "富人经济学"的对立面出现并迅速流行的。这种"富人经济学"早已悄悄地出现,人们已早已赋予其特定的内涵,即替富人着想、为富人说话的"经济学"。比如说, 用所谓"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来排斥对穷人的"怜悯、帮助";用"富人消费多了,穷人就少"来为富豪们的挥金如土辩解,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样的"经济学", 缺乏客观科学性,因而被人视为利益驱动受富人牵制的  相似文献   

18.
每年有400多次的高档次会议在世界著名的会议圣地达沃斯举行,包括参会人员在内而光顾达沃斯的游客在70万人次左右。作为会议圣地新生代的博鳌,去年举办的大大小小会议次数不多,单纯作为游客而光顾博鳌水城的人数却已经接近400万人次。对博鳌来说,大量游客的光顾非但不是好事,还会大量减少举办高档次会议的机会,并将直接影响到博鳌向中国式达沃斯的发展进程。因此,博鳌利益各方目前必须在欢迎“富人”还是欢迎“穷人”之间作出方向性的选择。博鳌选择“穷人”得不偿失博鳌小镇有一条不足1公里长的主街道——海滨路,呈丁字形直通海边。过去,没有一家商店的博鳌小镇寂静、祥和。现在仍然是原来的百户人家,但几乎每家每户都把庭院开成了铺面,35家大小不一的餐馆几  相似文献   

19.
有此一说     
邓伟志批评『富人理论』对社会生活勿『片面关注』全国政协常委邓伟志教授在引述舒尔茨《穷人的经济学》中关于“一个社会的消费者中穷人太多、富人太富,迟早要出问题”这个观点时说,贫富差距各国都有,并将长期存在,问题是差距不能太大,因为贫富悬殊会成为社会的振荡器。邓伟志  相似文献   

20.
《干部人事月报》2011,(5):21-21
富人在道义上有义务把他们的一部分财产分给穷人。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