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很多人都知道,毛泽东与蒋介石曾是一对"老对头"。但鲜为人知的是,被誉为毛泽东最佳"参座"、一代"儒帅"的叶剑英与蒋介石也曾是一对"老冤家"。本文主要阐述便是叶剑英与蒋介石纠斗的几则故事。黄埔军校初识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在广州发动叛乱,以4000名士兵围攻广州观音山(即越秀山)前的总统府,炮轰孙中山的住所越秀楼,总统府顿时成为一片火海。孙中山在广州蒙难55天期间,蒋介石与叶剑英都护卫着孙中山,但因职务不同,蒋介石  相似文献   

2.
一 1931年2月28日傍晚。 掩映在林荫深处的蒋介石的中山陵园官邸,灯火辉煌。 蒋介石宴请的客人陆续到来,戴传贤、于右任、居正、孔祥熙、宋子文、吴稚晖、朱家骅、张继……济济一堂,兴高采烈,谈笑风生。 他们随行的侍从人员也先后被带到侍从室休息。 时间快过去半小时了,还不见蒋介石露面,据说他还在楼上忙碌。 过了一会儿,蒋介石的侍卫长王世和走进侍从们的休息室。  相似文献   

3.
自称"渔叟" 叶剑英为何被称为"渔叟"呢?这还与他的一首诗有关.1979年7月11日下午4时,时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的叶剑英来到颐和园昆明湖垂钓,他发现不远处的藻鉴堂有不少人聚在一起,便问随行的T作人员他们在干什么.当得知是全闰七省市部分画家在聚会切磋画艺时,已经82岁的叶剑英显得十分高兴,便走上前去看望画家们,并与他们一起座谈,还应邀乘兴写下一首诗:  相似文献   

4.
袁小伦 《党史纵览》2013,(12):35-38
在党的十大召开前,毛泽东谈到了中国历史上的儒法斗争,其目的是针对当时社会中那些怀疑以至否定“文化大革命”、主张恢复“文化大革命”前许多做法的倾向。  相似文献   

5.
叶剑英的口才素来闻名遐迩.从抗战期间叶帅在一次军事会议上的表现,可以充分领略其雄辩风采. 1940年3月,蒋介石在重庆召开各战区军级以上参谋长会议,企图公开向我党我军发难,进而发动更大规模的反共高潮.中共方面被通知参加此会的是十八集团军参谋长叶剑英和新四军参谋长张云逸.当时,张云逸远在华中,不能前来.而几天前叶剑英也因不慎摔伤了胳膊,按理说也不便参加.但在和南方局的负责同志商量后,他决定带伤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6.
1925年3月21日,叶剑英被广州留守大元帅府任命为梅县县长。他在梅县执政时间虽然不长,但他的廉政政绩至今仍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7.
顾育豹 《党史天地》2009,(11):36-37
1979年秋,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的办公桌上,放着20多张由全国各地演员扮演的毛泽东的彩色照片。叶剑英拿着放大镜,凝神注目地一张又一张审看,后又好一阵地比较。总是难下决断。  相似文献   

8.
1947年3月党中央机关撤离延安后,根据解放战争的需要,中央政治局三月清涧会议决定:以毛主席、周恩来副主席和任弼时组成中央前委,留陕北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由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组成中央丁委到晋察冀边区的平山县西柏坡一带驻守,  相似文献   

9.
《实践》2018,(10)
正叶剑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人、共和国元帅、军事家,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威望和地位。抗日战争期间任八路军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解放军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南军区司令员、监察部部长、军委副主席兼秘书长、国防部长、中央政治  相似文献   

10.
在新中国十大元帅中.叶剑英进入党政军高级领导岗位的时间是比较晚的,直到1966年,虚龄70岁的他才进入中共中央书记处和政治局。1973年,在中共十大上,叶剑英当选为党中央副主席。在“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岁月中,叶剑英多次身处逆境、低谷,甚至险象环生。  相似文献   

11.
最近,接待一位来自台湾的老同学,偶尔谈到我们现行的简化字,带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趣闻。他说,蒋介石曾两度意欲规范和公布简化字,一次是在上世纪20年代末,一次是撤退到台湾的1952年秋……以后共产党政府进行文  相似文献   

12.
常家树 《廉政瞭望》2007,(10):41-41
1949年初,蒋介石下野回到溪口。经过3个月的思考与探讨,蒋介石意识到国民党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国民党内部存在着种种腐败行为。蒋介石承认:国民党军队"表现出来的贪污腐败,真是无奇不有,简直难以想象。这样的军队就不能不走向失败"。他认为,国民党军队的腐败根源又在于国民党  相似文献   

13.
蒋介石召见将领有三种情况:一是职务升迁时面试才干;二是犯有重大错误时面斥并治罪;三是大战前夕的面授机宜。他看人有一套标准,据说一般不会走眼。首先,蒋介石认为作为将领最重要的是沉着、冷静,不慌不乱。有一次,他想提升一位旅长,但这位仁兄呢,  相似文献   

14.
钟河 《廉政瞭望》2006,(9):54-54
自今年3月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正式对外公开蒋介石1918年至1931年的日记起,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杨天石教授就在潜心研究——早年神往苏联,曾学马恩著作蒋介石早年对苏联非常神往。早在1919年,蒋介石就萌生了赴俄考察的愿望。当年1月1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近年拟学习俄语,预备赴俄考察一番,将来做些事业。”此后,他经常研究俄国形势,注意俄国革命的消息,把俄国革命看成是“一个新纪元”,并且还说过“如果有人攻击俄国革命,必与之力争;如有人攻击共产党,必竭力为之辩护。”1923年蒋介石终于圆了访苏梦,作为孙逸仙代表团的团…  相似文献   

15.
游宇明 《求贤》2006,(5):45-45
我认识这样一个女人,此人表面上对谁都非常热情,内心却分得清清楚楚。她家里常年准备了三种茶叶,领导和对她有用的人来,泡两百多块钱一斤的碧螺春;同事、朋友来,泡三四十块钱一斤的本地毛尖;与她关系相对疏远的人去,则只能喝三四元一斤的乡间土茶了。她后来调离了这座城市,但前往送行的人很少,大家都说这种势利小人不值得尊敬。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国民政府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究其原因,除了蒋介石认为“中国武器不如人”、“抗日三天就亡国”和“依赖国联公理裁决”外,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攘外必先安内”.这里的“攘外”即是对日军的侵略妥协退让;“安内”则是压迫各异己力量和民众的抗日运动,“围剿”苏维埃红军,而“剿共”被当作抗日的前提.“攘外必先安内”作为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理论依据,从提出到确立,有个过程.早在1927年春,蒋介石与日本天皇互派心腹密谋,达成默契:蒋介石反共,日本支持蒋统治长城  相似文献   

17.
陈民 《党史纵横》2012,(1):58-59
北平和平解放后的一天,在市军管会办公室里,叶剑英对联络部副部长王雷说:“我们缴获成干上万亿的国民党金圆券,在北平已是废纸一堆。为了加快国民党政府的经济崩溃,党中央指示我们要把这些金圆券送给江南地下党。”  相似文献   

18.
说“跑”     
时下社会上“跑”风日盛。跑资金、跑项目、跑课题、跑位子,似乎无跑不成事儿。孩子上学要跑,毕业分配要跑,升官要跑,处分也要跑;原告要跑,被告也要跑;催账的要跑,赖账的也要跑;无理的想要“跑”到袒护,有理的希望“跑”到公平。好一个“跑”的世界!  相似文献   

19.
“跑”财     
2006年7月末,周六,上午9时。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下简称桓仁县)北甸子乡长春沟村党支部书记刘启家正在家琢磨事呢,一个十分熟悉的身影映入了眼帘。他就是桓仁县财政局长王忠智。虽说从县城到长春沟的道是山路十八弯,可王忠智几乎每月都要来一次。“王局长,坐下来歇歇吧!”刘启家说。“不了,赶紧带我去看方塘吧!”王忠智回答说。王忠智所说的方塘,距离刘启家住处有1500多米,是山道,不能走车,并且一路上坡。为什么会建这个方塘,说来话长。1996年,王忠智已任局长的桓仁县财政局和当时桓仁县最穷的村长春沟结成了帮扶对子。那时候的长春沟,真…  相似文献   

20.
位于台湾桃园县大溪镇与复兴乡交界处的慈湖,原名“埤尾”,本是一个呈牛角形的人工水库,水碧山青。1961年,蒋介石到这里视察,发现这里与自己的故乡浙江省奉化县溪口镇的景色十分相似,便动了思乡之情,决定把这里改为“总统行宫”。第二年,蒋介石将这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