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力劳动者都因为工作压力大,用脑较多,时常感觉越来越累。脑力劳动者体力消耗不大,对热量的需求理相对不高,因此,不宜过多摄入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以免体重过高。建议脑力劳动者每天食用下列食物: (?)豆制品。大豆含40%的优质蛋白质,脂肪中85.5%是不饱和脂肪酸,可预防高脂血症和高胆固醇,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2、钙、磷、铁等,经常食用大豆制品对健康极有利。  相似文献   

2.
本刊综述 《创造》2014,(8):83-83
正长期大量摄入胆固醇会使血清胆固醇升高,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胆固醇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它不仅作为身体的组成成分,还是合成许多重要物质的原料。长期大量摄入胆固醇不利于身体健康,会使血清胆固醇升高,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并诱发脂肪肝。根据美国每日健康网报道,通过长期研究,美国洛玛琳达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已经患高胆固醇血症的人要常吃以下10种食物:玉米:含有丰富的钙、磷、硒和卵磷脂、维生素E等,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天津政协公报》2011,(4):58-58
<正>1、餐前喝两杯水美国科学家发现,每顿饭前喝两小杯水,能减少饥饿感和食物摄入量,比节食减肥的效果更明显。餐前饮水的人,一天能少摄入近300卡热量。2、复合维生素饭后吃生活中吃得精细、清洗蔬菜、烹饪等,都可能减少食品中维生素含量。这时,补充复合维生素就像上了一道"保险",而且最好饭后吃。叶酸、维生素B、C等水溶性维生素如果饭前空腹吃,很快通过胃进入小肠吸收,还没完全被人体利用,就通过尿液排出体外。维生素A、D  相似文献   

4.
美国《预防》杂志日前评出"2011年十大健康新知"。1、无脂食品并不那么健康。即便是减肥的人也需要在饮食中添加脂肪,不过脂肪摄入的种类很关键,要做到限制饱和脂肪,不吃反式脂肪。2、他汀类药物不是心脏健康的必需品。他汀类药物可减少肝脏的胆固醇分泌量,但英国一项针对2100名志愿者长达6年的调查显示,正常血脂水平的人服用他汀类药物,根本不会对心脏起到保护作用。3、社交广泛延长寿命。美国杨百翰大学研究发现,与生活习惯健康的人交朋友,寿命延长的几率增加50%。  相似文献   

5.
胖人吃什么菜好缘豆芽含水较多,被身体吸收后产生热量较少,更不易形成脂肪堆积在皮下。韭莱含纤维素很多,有通便的作用,能排出肠道中过多的营养。黄瓜含有醇二酸,能抑制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在体内转化成脂肪。萝卜含有芥子油等物质,能促进脂肪类物质更好地进行新陈代...  相似文献   

6.
《人民公安》2012,(18):39-39
梨是很多人喜爱的水果,它不但鲜嫩多汁,并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和钙、磷、铁、碘等微量元素。经常吃梨,不仅能预防便秘,还能促进人体内致癌物质的排出。 研究人员对吸烟者进行了试验,让他们在4天内连续每天吃750克梨,并测定吃梨前后尿液中多环芳香烃的代谢产物1-羟基芘含量。  相似文献   

7.
食醋减肥法     
食醋中含有挥发性物质、氨基酸及有机酸等物质。由于氨基酸可以促使体内过多的脂肪消耗变为体能,还可以使摄入的糖与蛋白质等新陈代谢顺利进行,因而具有良好的减肥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兴起食醋热,如美国一些肥胖者纷纷喝醋减肥。日本也制造一种“糙米醋精”。上海生产一种保健醋,市场畅销。据研究,吃醋对中老年人有以下好处:1、吃醋对消化不良和缺乏胃酸的老年人一经开胃,加强消化功能。  相似文献   

8.
四法控血脂     
人的血脂水平会因季节影响而产生变化,一般而言,秋冬季节会偏高一些.当天气转凉时,人们总会不自觉地摄入热量较高的食物,运动量却较春夏有所减少.中老年人身体代谢慢,当脂类摄入过多而消耗减少时,易出现血脂异常.因此,高脂血症患者秋季更要注意控制血脂,以免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 自制山楂酸奶.山楂和酸奶富含维生素C,能参与脂类在体内的代谢,促进排出胆固醇,软化血管.  相似文献   

9.
《就业与保障》2005,(7):53-53
一、均衡营养。脂肪类食物不可多食亦不可不食,因为脂类营养是大脑运转必需的,缺乏脂类将影响思维。维生素要多吃,当人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时,所消耗的维生素 C 将显著增加;补充灵芝与钙,可安神。工作中难免与同事、客户产生矛盾,研究资料表明,钙和灵芝具有镇静、防止攻击性与破坏性行为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膳食指导     
1 .平衡膳食———注意酸碱平衡、主副食平衡、荤素平衡、寒热平衡、精杂平衡、摄入与排出平衡、情绪与食欲平衡、饥饱平衡等原则 ,每日进食必须包括谷类、薯类、蔬菜、水果、禽畜肉蛋 ,奶类及奶制品 ,豆类及豆制品 ,调味品 ,以中国平衡膳食宝塔结构为准。   2 .高蛋白饮食———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基本材料 ,能调节人体生理功能 ,补充蛋白质 ,可以增加肌体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补足代谢的消耗。   3.高维生素高矿物质饮食———一个人要想获得良好免疫能力 ,需要摄入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微量元素 ) ,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B、叶酸…  相似文献   

11.
在沙漠中缓缓行进的骆驼队中,骑骆驼人的肩上挂着一种盛满了羊奶的皮囊。有时,羊奶在皮囊中干涸凝结,会产生一种新的食品,他们称之为:“凝固了的奶”。实际上这便是天然奶酪。奶酪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有各种必须的氨基酸和维生素A、B、D、E、K,还有钙、磷及高比例的脂肪  相似文献   

12.
保健之页     
糖尿病患者应限盐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只注意限制糖的摄入,而对盐的摄入不太留意。最近,有关专家通过实验发现,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方面,除了应认真控制热量及脂肪外,还应当限制食盐摄入,每日摄盐量应低于6克以下。实践证实, 低盐饮食不但有利于血糖控制,还有利于防治糖尿病的心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冻豆腐可减肥 为了减肥,一般人已注意到日常饮食的搭配。冻豆腐具有较好的减肥效果,在北方地区,每到冬天,人们常吃这种食品。冻豆腐营养丰富,价格又低廉,市场供应普及,它可炒可炖、老少皆宜。因而是一种大众化的美味佳肴。 豆腐经过冷冻后,形成蜂窝状体,坚韧多孔,易于吸收水分。当它进入肠胃后,能吸收其中的脂肪并排出体外,从而减少脂肪在体内的积蓄,有利于减肥。另外,冻豆腐经过冷冻后,能产生  相似文献   

14.
《天津政协公报》2012,(8):34-34
<正>1、痛风患者:高脂饮食会减少尿酸排出,加重病情,所以痛风急性发作期应禁食花生,痛风缓解期也只能适量进食。2、胆囊切除者:胆汁对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有重要意义。人吃饭后,胆囊收缩,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以利消化吸收。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食物对胆囊刺激最强,使胆汁大量排放。胆囊切除后,胆汁无法储存,势必影响对花生等油料作物中脂肪的消化。  相似文献   

15.
张敏 《现代领导》2014,(8):50-50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7月17日报道称:一项新研究暗示,有一种简单但尚未被意识到的方法可以增加睡眠的益处:把温度调低一些。凉爽的卧室可以改变人体的"褐色脂肪"储备(最近人们开始认为这是"好脂肪").从而改变能量消耗和代谢健康.效果甚至可以持续到白天。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飞机更轻,飞得更远,为了国家的航空战略安全,他和岳麓山下聚集的一群科技精英,默默奋斗了20年,谱写了一曲动人的辉煌乐章——黄伯云简介1945年11月出生,湖南南县人。1969年毕业于中南矿冶金学院特种冶金系,1980年至198年在美国爱阿华州州立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随后进入美国田纳西大学和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88年回国。1997年7月任中南工业大学校长,2001年12月至今任中南大学校长。199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党的十六大代表。“自尊、自信、自强,我们就是要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主创新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7.
《上海支部生活》2020,(2):60-61
这7种食物最伤大脑。大脑堪称最重要的人体器官,其功能也与我们曰常吃的食物有关。吃错食物会伤脑。美国“有机食物网”载文,盘点出最伤大脑的七种食物。反式脂肪。大量摄入反式脂肪会导致认知能力、脑容量和记忆力下降。研究发现,大量食用含反式脂肪的人造黄油、烘焙食品、薯条和饼干、冷冻和罐装食品的人,罹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明显更局。  相似文献   

18.
《中国保安》2006,(22):34-35
英国健康专家日前指出,最近50年来西方饮食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是导致该国心理疾病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专家呼吁,应将膳食营养作为改善心理健康状况的方法之一。专家们指出,近年来,营养价值低和不均衡的膳食导致了诸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多动症以及阿耳茨海默症等心理疾病的增加。农业生产引用杀虫剂、肉食中的脂肪结构的改变等因素,已经使某些关键营养物质严重流失,如必需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专家们还强调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们日常摄入的omeg a-3脂肪酸量正在降低,而对含有omeg a-6脂肪酸的食物消耗量却在急剧上升,这不仅导…  相似文献   

19.
意大利研究人员在最新出版的《美国流行病学杂志》上报告说,通过食用植物类食物摄入过多铁元素的人更易患帕金森氏癌。  相似文献   

20.
《劳动保障世界》2006,(11):63-63
油条、油饼 一是油炸类食品,脂肪含量高,胃肠难以承受,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还易诱发胆、胰疾患,或使这类疾病复发、加重。对于那些消化吸收好的老年人,往往由于脂肪摄入过多而易引起肥胖。二是多次使用的油里往往会有较多的致癌物质,如果常吃油炸的食品,可增加患癌症的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