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6月1 5日上午9时,2012年第2场《辽海讲坛》·名人讲座在我院举办。南京海军指挥学院教授张晓林以"当前南海形势和我国海上战略通道安全"为题,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讲座由我院巡视员陈汉洲主持,来自社会各界的120余人听取了讲座。张晓林,南京海军指挥学院军事战略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多次随海军编队出访远航和到海南调研,对我国海上军事战略有独到的见解和认识。报告首先以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石油、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海洋安全形势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当前,我国海洋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军事安全压力有增无减,军事测量对我海洋安全威胁加剧,海上通道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海上跨国犯罪对我海洋安全威胁上升。21世纪中国的和平发展能否得到保障,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海洋方面的安全。为维护国家海洋安全,应树立正确的海洋安全观、加强海防安全建设、研究并制定海洋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3.
索马里海盗对我国海上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索马里海盗事件频发,对亚丁湾一带海上通道的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从而引起国际社会和我国政府对海上安全通道的普遍关注。打击海盗,护航亚丁湾,维护世界和平,确保海上通道安全,不仅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且是我国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索马里海盗问题,着眼点应是我国的海上安全利益。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海上利益的不断拓展及海上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加剧,执行海上战略通道护航任务将成为我海军建设转型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重要形式。政治工作必须把握海军部队在海上战略通道护航行动的特点,为有效完成任务发挥服务保证作用。  相似文献   

5.
印度洋通道安全对于中国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印度洋通道在安全上,是中国能源和资源运输通畅的充分条件;在政治上,是中国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良好保障;在经济上,是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有力支撑;在外交上,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印度和美国的海洋战略对中国的不利影响以及南海岛屿争端的复杂局势,使得中国在维护印度洋通道安全问题上面临着挑战。中国应充分利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契机,经略印度洋,构建中国的印度洋战略。  相似文献   

6.
南海海盗事件频发已对这一地区的航行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虽然目前相关的法律制度和合作机制正逐步建立,但南海海盗治理问题仍多。南海海上安全对我国意义重大,因此我国应积极参与南海海盗治理,完善相关立法,加强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7.
南海问题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问题的内涵是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等国对中国南海领土与海域的占领和控制;围绕中国南海领土与海域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占有、开发和利用问题;涉及对南海这一重要海上战略通道的控制与影响。南海问题对中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与挑战,它使中国领土主权安全遭到破坏,使中国对被别国占领的中国南海领土与海域面临一种进不能攻、和不能取的两难局面;危及中国海上石油运输,多方面影响中国经济安全;多层面对中国军事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和严重影响。对此,中国应该把"搁置主权、共同开发"改为"搁置主权、限制或冻结开发",准备南海战争,这是确保中国南海主权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8.
南海问题的实质是南沙岛礁主权和海域管辖权争议,涉及“五国六方”。近年来,受美国全球战略调整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南海问题持续升温,有关争端国不断加大权益声索和实际管控力度,地区局势愈演愈烈。南海是我国国防安全海上屏障、发展制海权的重要战略出海口、经济和能源安全的海上运输要道及未来的能源和资源基地。新阶段,南海局势将继续保持升温态势,因此我国需要从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全局出发,把握并延长战略机遇期,通盘考虑国际和国内影响因素,长远谋划妥善处理南海问题战略和战术决策,有效化解面临的巨大挑战,确保整体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黄岩岛事件引起了广大民众对我国海上领土主权受到挑战的严重关注。一方面,在法理上,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固有领土;另一方面,由于周边国家多年的蓄意蚕食侵占,我国的南海形势正变得十分严峻和复杂。解决南海问题,需要多管齐下,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两岸要尽早开展积极的合作,共同捍卫祖先留下的海上领土安全:一是围绕共同目标,各自管控好实际控制的区域;二是在相关具体项目上进行直接有效的合作。  相似文献   

10.
当今,美国仍然是世界头号霸权主义国家,对国际社会,尤其是我国的安全有着综合性的影响。近年来,美国在“重返亚太”的战略指导下,对我国的周边安全产生了更为深刻而复杂的影响。为了便于普通大学生理解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意图、看清当前形势、理解我国在外交上的应对之策,文章将结合当前的新状况、新变化,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1.
海上执法模式有综合执法模式与分散执法模式之分,不同的执法模式具有不同的功能,适用于不同的国家实践.从海上执法力量构成及其活动开展分析,我国南海海上执法仍为分散执法模式,但从执法环境、执法对象等方面考虑,南海海上执法应选择综合执法模式.为此,我国应从建设机构、统一规范、明确权限等方面推进南海海上综合执法模式的建设,而三沙市也应积极参与南海海上综合执法模式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中国海洋安全与新时期高校国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安全是新时期中国沿海地区安全和国家和平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当前和今后长时期内中国国家安全的重心。当前中国海洋安全形面临着海岛归属、海域划界争议、海洋资源争端、海上通道安全、台湾问题等一系列威胁与挑战。在新时期高校国防教育中加强海洋安全教育刻不容缓。这需要在高校国防教育中同时加强海洋安全忧患教育、海洋安全责任教育、海洋安全知识教育和海洋安全防卫教育。  相似文献   

13.
中美海上冲突与互信机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鹏鸿 《外交评论》2010,27(2):30-37
基于联合国建立海上信任措施的相关理念,本文认为,近些年来发生的中美海上冲突,具有非故意性、非暴力性、非战略对抗性和非挑战性等基本特征。中美海上冲突低度对抗的特征,是两国建立海上信任和海上安全合作的基础。《中美海上安全磋商协定》属于一种特别的武器控制机制,符合联合国海上信任措施建设的基本理念和要求。但是,中美建立海上信任措施的理性探索还不够,这一机制也还存在有待改进和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4.
能源问题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石油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其供应的稳定和安全是各个国家首先要解决的战略问题。面对日趋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各国争夺石油资源竞争加剧的态势,加快构筑南亚石油进口通道,是确保我国石油供应安全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张宇 《工会论坛》2010,16(5):145-146
从地理位置上看,南海处在“两洋”“两洲”的十字路口,扼守太平洋与印度洋海运要冲,是多条国际海运线和航空线拘必经之地,也是扼守马六甲海峡的关键所在。南海问题涉及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台湾六国七方,争议由来已久,情况复杂多变。区域内外各方战略利益在南海地区重叠碰撞致使南海海域成为区域内外关注的热点地区。日本因历来把东南亚地区看作其传统的战略势力范围和海上“生命线”,所以,比其他域外大国,日本更加积极介入南海争端,这对中国试图解决南海争端的努力形成一定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非传统安全问题因其诱因多样隐蔽性、破坏力影响广泛外溢性、应对机制综合性和公共产品性等特点,对主体间达成非传统安全合作兼具积极与消极作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囊括中国-印度洋-非洲-地中海、中国-大洋洲-南太平洋和经北冰洋连接欧洲的三条蓝色经济通道,在推进过程中,面临海盗和海上恐怖主义、海洋自然灾害和生态恶化、区域金融危机、非法移民和毒品走私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威胁。在安排松散、覆盖地域广阔的海上丝路规划战略下,要寻求建立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务实合作机制与安排,需要协调好主导化和多元化、自治化和国际化、多重主体和社会力量参与三大基础问题。沿线相关国家应从战略高度加强政治互信,实现经济联系和安全合作相互促进,注重发展双边-多边机制并存、政府-社会力量多层参与、法律权利-责任不断明晰的非传统安全合作安排。  相似文献   

17.
《外交评论》2015,(4):45-60
当前,南海地区正处于"脆弱的平衡"态势被打破、新的战略均衡尚未形成的历史阶段。南海问题的特性和南海危机情势的发展决定了南海冲突难以避免。为有效、适度地管控长期处于不安全状态、不确定性有增无减的南海危机,加强各方对预防性外交的共同认知,从目标、风险、手段、规范和机制等方面入手,着眼于地区视野开展南海预防性外交尤为必要。作为南海争端的声索方和地区安全的利益攸关方,中国应改变以往被动反应的行为模式,综合运用"消极"的预防性外交与"积极"的地区合作两种方式,以议程为导向,构建多元、多层的结构和进程。  相似文献   

18.
从2009年开始,随着南海问题的升温,南海研究成为西方学术界地区安全研究的热点.相关文献的分析和解读表明,此轮南海问题研究起因于中国崛起、美国战略调整、能源安全等三大因素.其主要议题及方向集中在制度建设、法律途径、危机管理机制及中国角色等四个方面.为应对挑战,加强对话与交流,中国的南海问题研究要积极提出新主张,构建南海研究的“中国话语”,帮助推动化解当前的南海困局,寻找南海问题走向和平合作解决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中国边防警察是我国人民警察警种之一,也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一个警种.其主要职能就是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安全,维护沿边沿海地区社会治安秩序.近年来,由于我国边疆局势呈现新的态势,特别是南海的不稳定因素日趋复杂,在这样一种情形下,为了更好的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建设和完善与边防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加强海上执法力量的建设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从2009年美国军事战略报告中,我们可以对未来25年中国国家安全环境的总体特点和局部问题作出某种判断。未来中国国际战略安全环境总体平稳,但周边地区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中东与中亚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可能成为未来影币我国国家安全的两个热点地区。另外,未来我国国内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威胁我国国家安全的内部问题较多。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未雨绸缪,思考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