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解放战争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段时间,张震曾较长时期在粟裕直接领导下工作。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张震与粟裕朝夕相处,共担重任,结下了深厚友情。新中国成立后的和平年代,尽管屡有政治运动乃至诸如"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他们的战友情历久弥坚,始终不改。战争岁月的珠联璧合  相似文献   

2.
吴东峰 《学习导报》2012,(19):20-20
●邱维达,国民党七十四军中将军长,与张震将军是平江同乡。1948年冬,张震将军作为华野副参谋长,协助粟裕,力围黄百韬兵团。邱维达率部奉杜聿明之令,钻隙迂回赴潘塘,解黄百韬之围。两位平江老乡相识于淮海战场。是时,邱维达见大势已去,毅然率部起义。新中国成立后,邱任南京军事学院高级指挥系军事教员,张震将军任该院副院长。某日,张震将军拜  相似文献   

3.
钳击吴淞;引敌到郊外决战正值粟裕等研究攻取上海作战方案时,中共上海地下组织多次向中央报告,敌人正加紧劫运上海的金银等重要物资至台湾。5月6日,毛泽东亲拟电文以中央军委名义致电粟裕、张震并陈毅等人:“即行部署于辰灰(5月Ic日一笔者注,下同)以后,辰删(5月15日)以前数日内,先行占领吴聪、嘉兴两点,封锁吴漱口及乍浦海口,断绝上海敌人逃路,使上海物资不致大批从海上逃走……。”“占领吴油、嘉兴,并不放弃推迟占领上海的计划。何时占领上海,仍需据我方准备工作完成的程度来决定。”中央军委这一指示,与粟裕的想法不…  相似文献   

4.
恽前程  朱楹 《湘潮》2013,(6):35-38
粟裕在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上曾遭受到无端的批判。1994年,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张震联名发表经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审定的文章,指出“1958年,粟裕同志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受到错误的批判,并因此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这是历史上的一个失误。  相似文献   

5.
正近代以来,我国饱受来自海洋的困扰。作为一位伟大的战略家、军事家,毛泽东出于对国家安全的考虑,决定组成"一支能够保卫沿海、沿江的海军"。1949年4月4日,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参谋长张震奉中央军委命令,到达江苏省泰县白马庙乡,建立渡江战役指挥部,接受国民党起义投诚舰艇,组建一支保卫沿海沿江的海军部队。4月23日,  相似文献   

6.
1 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暮春。 1949年4月1日,第二、第三野战军总前委在邓小平的主持下制定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毛泽东在纲要中批示: “渡江后,第三野战军主力切断宁沪铁路、宁杭公路,围歼南京、镇江、杭州之敌。”总前委书记邓小平和陈毅司令员在合肥附近统一指挥,主持全局,而第三野战军4个兵团全托给了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和参谋长张震直接指挥。八、十兵团为东集团,在张黄港至三江营段渡江作战;副政委谭震林率领第七、九兵团为中集团在棕阳至裕溪口段渡江作战。夜幕将长江两岸严严实实地遮住。为了实现总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由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和市政协文史委选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日月新天——上海解放亲历者说》于近日问世。5月24日,该书出版座谈会在市政协召开。《日月新天——上海解放亲历者说》共收录包括粟裕、张震、迟浩田、张承宗、张祺、吴学谦等在内的36位当年直接参与上海解放、接管的亲历者回忆与口述,向读者展开了解放上海、接管上海、建设上海的壮丽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陈毅元帅和粟裕大将都是在江西这块红土地上参加过南昌起义、井冈山斗争和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的开国将帅。红军主力北上抗日后,陈毅在赣粤边,粟裕在浙南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陈毅和粟裕又同在抗日劲旅新四军中浴血奋战。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取他俩的长处(陈毅资格老,粟裕会打仗),把他二人搭配在一起,组成陈粟大军,驰骋华东战场,屡建奇功。1975年陈毅元帅的第三个儿子陈小鲁与国防部长粟裕大将的小女儿粟惠宁结婚。2004年的金秋10月,他俩从北京来到江西,从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到永新、宁冈、井冈山、兴国、宁都、…  相似文献   

9.
正回顾淮海战役,张震将军(曾任华东野战军参谋长)一语中的:"淮海战役既是与敌人斗力,又是与敌人斗智。" "毛主席十分重视了解下情和发扬集体智慧,善于集中下级的正确意见,充分发挥前线指挥员的主观能动性,并给他们以临机处置的权力,使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得到更好的贯彻,这更证明了毛主席的伟大英明。"纵观淮海战役决策全程,就如何彻底歼灭国民党军徐州"剿总"刘峙集团,人民解放军统帅毛泽东与华东野战军(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粟裕斟酌损益,高度互补,最终打响淮海大战。  相似文献   

10.
陈毅元帅和粟裕大将都是在江西这块红土地上参加过南昌起义、井冈山斗争和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的开国将帅.红军主力北上抗日后,陈毅在赣粤边,粟裕在浙南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陈毅和粟裕又同在抗日劲旅新四军中浴血奋战.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取他俩的长处(陈毅资格老,粟裕会打仗),把他二人搭配在一起,组成陈粟大军,驰骋华东战场,屡建奇功.  相似文献   

11.
许述  张冬梅 《党史纵览》2006,(11):40-43
1947年5月13日至16日,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以下简称"华野")发起著名的孟良崮战役,歼灭了包括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四师和整编第八十三师的1个团在内(以下省略"整编"二字)的国民党军3.2万人,使山东战场的国民党军40天内不敢发动进攻,开创了华野在敌重兵集团密集并进的情况下,割歼其进攻主力的先河,可谓"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堪称粟裕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2.
鞠开 《新湘评论》2012,(5):44-45
今年1月10日是淮海战役胜利63周年,特写此文纪念我的老首长粟裕,表示我对他深深的怀念。"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这是毛泽东同志对粟裕的极高评价,也是对他光辉一生战功的一个总结。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当时的总前委,有五位同志: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为什么单独提粟裕立了第  相似文献   

13.
凌辉 《湘潮》2005,(5):22-24
1937年7月17日晚,在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一处简陋的窑洞里,正在油灯下攻读毛泽东《辩证唯物论》讲义的学员张震,突然接到校部要他速去中央组织部报到的通知,并规定离校时凡有红军字样的东西一点儿也不能带。素有记日记习惯的张震,只好将多年记下的日记本交给老领导和老乡吴自立(时任军委四局局长),匆匆赶到中组部报到。他原以为会马上奔赴抗日前线,没想到组织上却分配他一项新任务——去太原做秘密联络工作。这可让一直做军事工作的张震心里不免犯嘀咕。组织部的领导看出端倪,开导他说:“做秘密联络工作同样是为了团结抗日,没有经验可以边…  相似文献   

14.
鞠开 《学习导报》2012,(5):44-45
今年1月10日是淮海战役胜利63周年,特写此文纪念我的老首长粟裕,表示我对他深深的怀念。"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这是毛泽东同志对粟裕的极高评价,也是对他光辉一生战功的一个总结。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当时的总前委,有五位同志: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为什么单独提粟裕立了第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县城西南的丁里镇,有个群山环抱、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蔡凹.1948年12月15日至1949年1月11日,淮海战役华东野战军指挥部就设在这里.时任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的粟裕在这里运筹帷幄,指挥华东野战军围歼杜聿明集团,为淮海战役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16.
赵劲 《党史文苑》2014,(9):40-43
粟裕是我军卓越的领导人,杰出的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全国抗战爆发后,粟裕率领浙闽边抗日游击总队加入新四军战斗序列.先后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江南指挥部和苏北指挥部副指挥、新四军第一师师长、苏中军区司令员、苏浙军区司令员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他亲自指挥了几次重要的战斗,打出了新四军的威风。  相似文献   

17.
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旧址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犀溪乡甲坑村郑家坑。1935年10月5日,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师长粟裕、政治委员刘英率挺进师一部与闽东游击区领导人叶飞、范式人在寿宁郑家坑村会合,并召开联席会议。鉴于当时双方都与党的上级机关失去联系,为了能在战略上互相协调、互相策应,共同反击国民党军的"清剿",会议决定成立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和省军区,刘英任临时省委书记  相似文献   

18.
1939年冬,新四军挺进纵队(原为江苏抗日义勇军)在泰兴一带袭击日伪后转移到扬中一带。一天,参谋长张震东突然接到了陈毅指挥捎给他的信:“震东同志,关于你和你纵卫生员高英同志的婚事,组织上同意你的申请”,张震东遵纪到高英,把组织上的意见告诉了她,高英羞答答地说:“陈毅指挥和粟裕副指挥工作那么繁忙,敌们不能再让组织和领导  相似文献   

19.
少华 《党史文苑》2015,(7):21-29
<正>刘少奇向中央推荐粟裕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粟裕一生之中,有幸遇到了朱德、陈毅、毛泽东和刘少奇4位伯乐。刘少奇与粟裕相识于1940年11月7日。这天,时任中原局书记刘少奇,与八路军第五纵队司令黄克诚来到海安。陈毅、粟裕率苏北党政军机关干部聚集到海安中坝串场河码头迎接。粟裕没有见过刘少奇,这是第一次。他静静地打量着这位面容清癯、略显严肃的中央首长。  相似文献   

20.
<正>我军一代名将张震,在抗战全面爆发后,先后任新四军游击支队、新四军第六支队、八路军第四纵队、新四军第四师参谋长和四师第十一旅旅长,相继辅佐彭雪枫、张爱萍驰骋淮北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参与了党领导的敌后19块抗日根据地之一的淮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解放战争时期,他曾任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副司令员、副参谋长和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协助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挥戈华东战场,参与指挥了从宿北战役、开封战役、济南战役到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一系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