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1年11月,东南亚国家联盟通过了《东南亚中立化宣言》,并就在经济领域对外采取共同行动和在与西欧共同市场、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加拿大等进行经济协作关系方面采取共同行动问题进行了协商,取得了一致的意见。东南亚国家联盟曾就合成橡胶问题和日本进行了谈判,便是这种共同行动之一。在这种经济合作的思潮中,东南亚国家联盟各国也提出了在区域内进行经济协作的设想。1976年2月,东南亚国家联盟在巴厘岛召开了首脑会议,会议除通过《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之外,还发表了联合公报,为区域经济合作指出了方向,其主要内容有:  相似文献   

2.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成立于1967年8月8日。其成员国包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等五国,1984年1月,文莱获得独立并宣布加入东盟。东盟是一个区域性合作组织。自发表了《曼谷宣言》以后,东盟的合作起初常常表现在政治和安全方面;经济上真正的合作还是在1976年2月在印尼巴厘岛召开的第一届东盟国家首脑会议以后才开始。东盟各国大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获得独立的国家,在发展本国民族经济上困难  相似文献   

3.
巴厘岛首脑会议得出了什么结论?东南亚国家联盟和印度支那的关系今后会怎样发展?为此,日本应当发挥怎样的作用? 褪了色彩的和平中立路线由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五国所组成的区域性合作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于成立后的第九个年头(1976年)的2月23日,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国家联盟经济部长会议于第一次首脑会议结束之后刚两星期就在吉隆坡召开了。这次会议对关于区域合作的巴厘宣言的有效性是一个考验。部长们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商定兴办五项建设工程——一个柴油机厂(新加坡)、两个尿素厂(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一个过磷酸钙厂(菲律宾)和一个纯碱厂(泰网)——这些将作为东盟(共同的)工业项目。这些工业项目享受优惠贸易安排的形式  相似文献   

5.
一、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发端东南亚国家联盟于1967年组成,它的目的是由东盟五国共同努力来谋求东盟的和平和稳定,并共同努力来实现东盟的经济发展。但是在东盟成立时,东盟五国的愿望各不相同,因此东盟成立初期,它的活动无论从政治方面看,还是从经济方面看都是不大活跃的。联合国在1973年发表的题目为《东南亚国家联盟的经济合作》的报告书是东盟合作、特别是经济合作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越南如同一个狮身人面怪物,给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未来覆上一层阴影。推动东盟五国于1976年2月制定较具体的合作计划的主要动力,是由于1975年4月南越和柬埔寨落入共产党手中,随后共产党在该年底又在老挝取得了最后胜利。1978年底1979年初,越南征服柬埔寨,促使东盟五国把政治和外交合作提高到迄今最高水平。越南侵略东盟的前  相似文献   

7.
经济合作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作为东南亚区域性组织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经过长期不断的努力,东盟在内部贸易、投资、金融和工业等方面的合作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然而就在乐盟成立30周年之际,泰国于1997年7月爆发了金融危机,并迅速波及整个东南亚。东盟主要创始  相似文献   

8.
面积:十二万七千六百七十二平方英里人口:一千二百零三万国民生产总值:八十六亿九千万美元每人平均国民生产总值:七百二十美元马来西亚正在国内开展一场坚决的,也是颇有成效的反对共产党颠复的运动,但是在与外部世界的交往方面它却采取一种温和的、不结盟的姿态。在东南亚建立和平、自由、中立区,是马来西亚外交政策的出发点。在1976年巴厘首脑会议上,主要由于马来西亚的坚决要求,这一观念才被写进《东南亚国家联盟协调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以下简称东盟)于1976年8月成立,是作为现在的五个联盟国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之间的区域性合作组织而建立的。但联盟建立以来,经过八年多的时间,频繁地召开了八次定期的部长会议,三次临时性的特别外长会议和联盟所属各种委员会会义,东盟才成为其成员国相互间坦率自由的“交谈场所”而固定下来。  相似文献   

10.
1982年东南亚国家联盟经济部长一共举行了三次会议,比正常情况多开了一次。会议期间,经济部长们就东盟经济领域中的各种问题广泛地进行了讨论,并取得了显著的合作成果。 (一) 1982年1月14日至16日东盟经济部长会议第十二次会议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此次经济部长会议所涉及的议题以及取得的成果,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1976年2月24日,东盟各国政府首脑在巴厘岛签署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基于尊重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主权,在巴厘政府首脑会议(Bali Summit)上签署的条约提出了地区关系的行动准则。它还为和平解决争端预先作好安排,即设立一个最高委员会,以便一旦未能通过直接谈判来解决问题,就可以通过该委员会在签约国之间促进上述目  相似文献   

12.
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7年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时,其纲领虽然也明确规定要“本着平等及友好合作精神,通过各成员国共同努力以促进经济增长”,但从最初10年的情况来看,该组织政治合作明显强于经济合作。直到1976年第一次东盟首脑会议以后,其区域经济合作才真正开展起来。特别是最近几年,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日益明显,东盟国家经济也因此面临强有力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东盟各成员国也纷纷提出了一系列合作构想,今年1月东盟国家首脑会议更是以文件和协定的形式将这些构想固定下来,从而把这种区域性经济合作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本文拟对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沿革及前景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一、合作的动因及背景对外贸易是东南亚国家联盟(以下简称东盟)经济发展的一个动力,它在各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畸形发展的经济结构使这些国家的对外贸易具有如下特点;1、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占很大比重.独立前,东盟五国是旧宗主国的原料供应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战后几十年来,这种殖民经济的痕迹仍然遗留了下来。1976年,  相似文献   

14.
东盟——利益和存在的理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时常被引证为第三世界国家进行合作的杰出榜样。1967年东盟成立时宣告其主要目标为推进各成员国间的经济合作。可是,对它过去25年的业绩进行仔细考察的结果表明,东盟在外交及政治领域的成就要远远超过其经济合作方面的成  相似文献   

15.
《东南亚》1992,(3)
东南亚国家联盟(以下简称东盟)于1967年成立,迄今为止已有25年的历史。长期以来,东盟不断加强在政治、安全、对外政策等方面的合作,为该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对此,各国的东南亚问题专家、学者均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东盟各国政府领导人也为此感到自豪与骄傲。然而,各国学者对该组织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的表现却存在许多不同的看法,有的全盘肯定,有的全盘否定,观点分歧甚远。笔者打算谈谈对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的银行界已表示支持拟议中将成立的东盟汇划结算同盟(ASEANCU)。但他们的支持是有条件的:提出加入汇划结算同盟必须是自愿的。建立东盟汇划结算同盟的计划是于1976年8月25日结束的第一次东盟银行家会议探讨的中心议题之一。该计划预期将于明年(指1977年)最后确定下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的银行家协会的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这些协会属下的  相似文献   

17.
国际最高级会议、部长会议和友好条约常常使用夸张法。因此,东南亚国家联盟秘欧洲共同体各国外交部长上星期在吉隆坡举行的会议引起了大量的宣传。这次会议签订了一个经济合作协定,并通过谴责对阿富汗和柬埔寨的侵略而轻而易举地显示出它们的团结一致,有许多新闻记者使用了“历史性”这个字眼。  相似文献   

18.
日本外务省主编的《经济与外交》月刊于1976年二月号上刊登了《泰国的外资情况和外资政策》一文。并将陆续刊登东南亚国家联盟其他四个国家(即新加坡、马西来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的外资情况和外资政策。本刊将分别予以译载——编者。  相似文献   

19.
1995年12月14—15日,第5次东盟首脑会议在泰国首都曼谷召开。这是东盟接纳越南以后的首次首脑会议,是东南亚10国(包括非东盟成员国)首脑齐聚一堂的首次会晤,也是东盟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一次会议。 会议背景 东盟成立28年来,历次首脑会议均在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旨在确定东盟中长期发展方向。1976年巴厘会议是在越战结束、印支3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不久召开的,中心议题  相似文献   

20.
(一) 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1967年8月根据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五国外长曼谷会议发表的《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正式成立,1984年1月接纳新独立的文莱加入。其宗旨是发展相互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合作关系。东盟各国独立后,致力于发展经济,重视吸收外国投资。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各国先后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投资法规。有泰国1954年制定的外资法规,1960年《外国企业法》;马来西亚1986年《投资鼓励法》(后多次修订),1986年《投资促进法》;印尼19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