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本属有四种细菌,其中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于1926年由Murray等人在英国首先查明,现世界各地均有报道。该菌可使50多种畜、禽和人致病,部分野生动物、鱼和甲壳类均能自然感染。我们从南京W牧场相继发生两例李氏杆菌病育成乳牛脑及肝组织中分离到1株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鉴定结果表明与已知李氏杆菌特性一致,现将分离过程和鉴定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自四川省汶川县黄牛体表采集长角血蜱的饥饿或半饱血成虫,带回实验室感染除脾牛。血液涂片检查发现,感染后第10 d,病牛血液中出现一种大型巴贝虫,感染后第24 d,出现一种小杆形的泰勒虫。形态学观察和18 S rRNA基因测序和进化关系分析证明,它们分别为卵形巴贝虫与瑟氏泰勒虫。  相似文献   

3.
从2009-2012年多个奶牛场送检的5份以奶牛化脓性炎症为特征的病料中分离出5株细菌,根据其革兰氏染色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化特性以及16SrRNA基因序列的BLAST分析,确定分离菌为化脓隐秘杆菌(Trueperella pyogenes),并对分离菌的主要毒力因子基因进行了PCR鉴定和动物试验。结果显示,5株分离菌的16SrRN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收录的11株牛源化脓隐秘杆菌16SrR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9%以上。HLJ-1005株分离菌基因组中缺失胶原结合蛋白(CbpA)基因,但包含溶血素(PLO)基因、神经氨酸酶H(NanH)基因和神经氨酸酶P(NanP)基因,且HLJ-1005株分离菌的致病力明显弱于其他4株分离菌。证实,化脓隐秘杆菌的致病力与cbpA基因和nanP基因的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4.
采集福州市北郊某番鸭场接种过 1型和 2型鸭疫里氏杆菌 (RA)双价灭活疫苗而发病死亡的雏鸭肝 ,从中分离到 1株RA ,经对分离菌培养特性、形态观察和血清型鉴定 ,属 3型RA。  相似文献   

5.
为了确定实验室筛选的6株芽胞杆菌(Bacillus spp.)的种名,利用形态学、DNA促旋酶A亚单位基因(DNA Gyrase Subunit A,gyrA)和DNA 促旋酶B 亚单位基因(DNA Gyrase Subunit B,gyrB)序列的单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和PCR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6株芽胞杆菌...  相似文献   

6.
1996年10月至1997年5月,在陕西合阳、麟游、洛南、汉中、宝鸡、凤县疑似牛猝死症疫区采集到14份猝死的牛病料。经厌氧培养和细菌学检查,在12份病料中分离到21株疑似魏氏梭菌。从每头牛各选择1株形态、培养特性较典型的菌株,经肠毒素、生化试验、动物试验和培养物离心上清液毒素检查及菌型鉴定等,确定其中9株为A型魏氏梭菌(毒素),其它3株因毒力较弱未进行定型。  相似文献   

7.
从剖检表现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的病死雏鹅脑内分离到 1株细菌 ,定名为G0 2 0 1B株 ,经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及血清型鉴定 ,确定为 2型鸭疫里氏杆菌。经人工感染试验 ,表明该菌对雏鹅有极强的致病力 ,致死率高达 10 0 %。  相似文献   

8.
牛白血病自从1878年由德国学者报道以来,在丹麦、瑞典、美国及苏联一些国家相继发生。最近十余年,疫情不断扩大。美国、智利、古巴、以色列、日本曾先后有发病的报道。我国于1976年在安徽合肥首次发现本病,之后上海、江苏、广东、陕西、新疆、北京、湖北、浙江、黑龙江等省(区)相继有发病的报道,且有逐渐扩大蔓延的趋势。作者自1980年对牛白血病病毒作了分离与鉴定。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给牛白血病的诊断及免疫工作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为监测新疆地区自然环境中蓝舌病流行情况,并分离蓝舌病毒(BTV),本研究在巴州尉犁县设置10头牛为哨兵动物,自2016年5月~11月期间每周采集哨兵动物的血清和抗凝血,各采集了280份。用竞争ELISA(c-ELISA)方法对所有血清样本进行BTV抗体检测,并将所有抗凝血样本接种于C6/36、BHK21和Vero细胞,盲传5代,有4份细胞出现病变,对这些病变细胞液进行BTV抗原捕获ELISA(Ac-ELISA)检测、BTV血清型群特异片段VP7基因PCR鉴定和免疫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所有细胞病变样本的BTV抗原检测均为阳性;经RT-PCR扩增,在1 156 bp处均获得目的基因片段;免疫电镜观察到蓝舌病毒粒子。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在新疆首次成功分离到了牛源BTV。  相似文献   

10.
针对海南牛猝死的现象 ,采集 2 3头病牛的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从菌落、菌体的形态、细菌生化特征、动物试验、细菌动力学试验等方面对病原菌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 ,病原菌为革兰氏阳性粗短杆菌 ,严格厌氧 ,β 溶血 ,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蔗糖和含铁牛乳 ;厌气肉肝汤培养物滤液 0 .1~ 0 .2mL皮下注射可致死小白鼠。根据试验结果鉴定其为产气荚膜梭菌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验室检验 ,从福建省 2个送检猪场猪的肝、脾病料中分离出 2株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结合临床表现 ,推断它们均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2.
对从山东某獭兔养殖场病死仔兔肺中分离的1株疑为巴氏杆菌菌株进行了菌落形态学观察及培养特性、革兰氏染色、生化反应、仔兔致病性回归试验、小鼠毒力试验,并采用PCR方法对该分离株进行了种属及荚膜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革兰氏染色阴性,生化试验及PCR鉴定结果显示为F型多杀性巴氏杆菌,能引起獭兔仔兔肺出血、坏死,并致部分仔兔死亡。表明该分离菌株为比较少见的兔F型多杀性巴氏杆菌。  相似文献   

13.
2020年11月贵州毕节某猪场一头经产母猪突然发病死亡,为鉴定导致其发病死亡的致病菌,试验无菌采取病死猪病变肺组织,通过细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16S rRNAPCR扩增等方法进行鉴定,并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血清型鉴定、毒素基因鉴定、耐药基因检测及毒力试验.结果显示,从病变肺中分离到1株病原菌,分离菌的菌落...  相似文献   

14.
猪源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福建省某猪场疑似猪瘟的发病仔猪采集病料,处理后接种于牛肾细胞(MDBK),分离到1株病毒,并对其进行了系统鉴定.结果显示,病料接种MDBK细胞72 h后产生了明显的细胞病变;该分离毒株可以被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阳性血清中和,中和效价为1:106;该分离毒株对氯仿、乙醚、胰酶、酸敏感,不耐热,56℃30 min...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从奶牛、产蛋鸡、屠宰场的猪、舍饲的绵羊和山羊的粪便及肠内容物分离空肠弯杆菌的试验结果。从肠内容物取样,猪分离率为32.61%;粪便材料,猪、鸡、奶牛、山羊和绵羊分别为26.47%,13.04%,9.76%,13.33%和6.82%。利用改良的布氏半固体培养基,接种新分离株后置37℃保存,解决了弯杆菌新分离株保存难题。5株新分离株分别于10、20、30和40天检查,全部存活,效果可靠。这一方法对分离鉴定弯杆菌时菌株的短期保存,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阐明口蹄疫病毒在肺部复制的遗传机制,并为口蹄疫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细胞模型,对牛肺泡上皮细胞进行了体外分离培养,最终得到纯的牛肺泡上皮细胞。试验采用2.5 g/L胰蛋白酶和Ⅰ型胶原酶消化法,用局部画圈法逐步去除成纤维细胞,并分离纯化牛肺泡上皮细胞,通过细胞免疫荧光试验、细胞增殖曲线、核型分析鉴定纯化后的牛肺泡上皮细胞。结果表明,采用酶消化法能够成功培养牛肺泡上皮细胞并稳定传至第11代,得到的牛肺泡上皮细胞经广谱角蛋白(Pan-Cytokeratin)鉴定为阳性,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为正常二倍体(2n=60),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的牛肺泡上皮细胞呈现典型上皮样形态,单层细胞呈铺路石状排列;培养至第12代及以后,牛肺泡上皮细胞出现生长停滞、胞体空泡、细胞变大等特点,但仍未从瓶底脱落。试验成功建立了牛肺泡上皮细胞的培养方法,并得到纯的牛肺泡上皮细胞,为后续研究口蹄疫的发病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牛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新型保护性抗原,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牛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Pm CQ 2基因组中功能未知基因进行分析,从中筛选出22个具有信号肽的蛋白编码基因进行克隆表达。以Pm CQ2基因组D N A为模板,22个基因经PCR扩增分别克隆到载体p ET-30a(+)或p ET-32a(+)上,转入E.coli BL21(DE3)中进行IPTG诱导表达,经SDS-PAGE检测,22个基因均获得表达。W estern-blot检测发现有8个重组蛋白与感染Pm CQ2的犊牛血清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以其制备抗原免疫昆明小鼠,经ELISA检测免疫小鼠血清抗体水平后,采用2 LD50的Pm CQ2腹腔攻毒测定其免疫保护效果。结果表明,8个重组蛋白均能诱导小鼠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其中3号和9号蛋白免疫小鼠后抗体效价达到1∶12 800,且3号和9号蛋白免疫保护效果最好,免疫保护率均为30%,其余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18.
甘南地区畜禽空肠弯曲杆菌分离鉴定吴国学,格桂花,王文枫(甘肃省甘南州畜牧兽医研究所合作747000)金巴,陈如田卢淮江,仲者(碌曲县畜牧兽医工作站)(玛曲县畜牧兽医工作站)空肠弯曲杆菌(Can1pylobacterfetusjejunj)是弯曲菌胎儿...  相似文献   

19.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Actinobacilluspleuropneu moniae ,APP )可引起猪以纤维素性肺炎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胸膜肺炎 ,该病具有高度传染性 ,是规模化养猪场猪的主要呼吸道疾病。APP自 195 7年由英国的Pattison首次报道以来 ,现已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养猪国家 ,且各年龄的猪均易感。在我国 1990年杨旭夫正式报道了APP的存在 ,近年来其流行日趋严重 ,给养猪业造成了较大损失。1 流行及发病情况据笔者所在院校兽医门诊病例资料统计显示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以秋冬季多发 ,2~ 4月龄的幼龄猪最易感染发病。 2 0 0 3年 11月~ 2 0 0 4年 3月该病…  相似文献   

20.
为确诊黑龙江省某种猪场母猪发生的严重流产的病原,选择2头刚流产的胎儿剖检并无菌采取病料,结果从胎儿的肝、脾和肺组织中检测出PRV和PRRSV核酸阳性,同时还分离到1株革兰阴性细菌,对其理化特性进行鉴定,并对其进行16S r RNA测序分析。结果显示,该菌与鲍曼不动杆菌理化特性相符,并与菌株DENMARK 1O的同源性为99.2%,所以确定该菌为鲍曼不动杆菌,并命名为HLJ-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