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资讯     
《法人》2014,(6):8-11
正财经大势瑞士告别几百年银行保密传统在5月6日举行的欧洲财长会议上,瑞士同意签署一项有关自动交换信息的全球新标准。这是一次决定性的举措,象征着瑞士将告别几百年来坚持保护银行客户隐私的做法,向其他国家交出外国人账户的详细资料。一直以来,瑞士银行业坚守保密原则,一度使得全球打击逃税工作面临瓶颈。数据显示,瑞士的财富管理行业总共管理着2.2万亿美元的离岸资产。  相似文献   

2.
时事评点     
《法人》2014,(6):12-13
正5月7日,瑞士政府声明,就其在经合组织签署的关于实施银行间自动交换信息标准的宣言表示支持,这意味着瑞士银行业将打破保密传统,依照该标准提交外国客户的账户信息。瑞士"泄密"无助中国反腐瑞士银行的让步,仅能对反腐起到些微助力,而无法起到核心作用,更无助于我国良性反腐体制的形成。之所以如此论,一是因为瑞士银行业对客户信息的不再绝对保密,仅限于与涉嫌逃税相关,而不是涉嫌贪腐的资金,至于贪腐行为有可能经由追究逃税而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前期,瑞士实行严格的银行保密法律。根据1934年11月8日通过的《关于银行和储蓄银行的瑞士联邦法》,当客户不同意披露身份时,银行就不能向监管者和执法官员提供相关信息。如果违背了保密关系,则要承担民事赔偿。《瑞士刑法典》也规定只能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客户身份信息。不正当的披露行为可能会被处以监禁和罚款。在这一阶段,反洗钱立法中关于披露客户信息的本质和要求是明显与瑞士银行法和刑法的法律原则相冲突的。瑞士银行业所奉行的严格为顾客保守金融秘密原则加上全面周到的服务.  相似文献   

4.
正80年前的1934年,瑞士制定了西方第一部银行法——《银行保密法》。这部法律中为储户设置的"绝对保密"制度吸引着各国政要、商界巨子和演艺明星把大把大把的钱存在瑞士各家银行,客户名单中包括萨达姆、卡扎菲和乌克兰前总统克托·亚努科维奇。换句话说,瑞士银行业保密制度屡屡与政客腐败、恐怖分子和政治独裁联系在一  相似文献   

5.
赵吟 《政治与法律》2021,(2):92-107
开放银行模式下,数据共享过程中的信息披露存在对象和内容两方面的特殊性,个人客户的知情权保障面临信息不对称与信息过载的双重困境。我国有关开放银行的规范将视线聚焦于技术标准,涉及信息披露之核心操作环节的规则处于空白状态。在我国,实践中,各家银行并没有足够的动力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有必要对开放银行数据共享中的信息披露义务进行系统构建,这需要结合银行和第三方机构在数据共享不同阶段承担的不同角色,对信息披露义务的具体内容及形式予以明确,并从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的角度对各类违反信息披露义务的行为分别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6.
谈李荣 《河北法学》2004,22(10):130-134
以英美国家的判例法为基础,分析银行对客户的保密义务规则的冲突与制衡,最后针对这些利益冲突提出制度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我国银行业专利申请量逐年增多,商业方法专利的出现使专利成为银行业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美国"州街银行案"判决以来,商业方法专利申请对各国银行业产生了很大影响。通过对我国银行业专利特别是商业方法专利的保护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我国银行业专利保护的特点及其问题,进而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由于我国法律制度不健全,银行业市场监管不到位等种种原因,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纠纷频现。纠纷的主要类型包括银行欺诈、重大误解撤销合同、违反客户评估义务以及银行信息披露不当等。根本解决此问题需从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各方面和各环节着手。  相似文献   

9.
相对于日内瓦、卢梭和手表,瑞士这个位于欧洲中部的国家更让人熟悉的,似乎是其富人"避税天堂"的名号。不过,也许"天堂"正在消失。2013年1月3日,瑞士最古老的私人银行——韦格林银行因帮助100多位美国富人逃避税收12亿美元,遭遇美国纽约曼哈顿地区法院5780万美元的巨额罚款后,宣布永久终止运作。这不仅给瑞士银行业带来巨大冲击,也使瑞士  相似文献   

10.
王晓云 《政府法制》2010,(14):12-13
把"一元官司"折腾成向省政府和21个地级市政府申请公开信息,再到提起15宗行政复议,二级残疾人夏楚辉终于松了口气——广东省政府作出复议决定,称政府超期回复行为违反《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这个结果出乎意料,政府拿出了承认错误的勇气,让我感受到了阳光政府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美国银行对客户信息保密制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岳彩申 《现代法学》2000,22(3):99-102
本文以研究美国有关的判例法为主,分析了美国银行对客户信息保密的法律制度;银行对客户信息保密义务的性质和法理基础、银行保密义务的适用范围、宪法对银行保密的限制以及银行保密义务与信息披露义务的冲突,尤其就上述四个方面美国已经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分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辛颖 《法人》2014,(10):29-31
正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资本外逃国,提升监管理念与措施势在必行2014年5月7日,瑞士作为全球保密级别最高的离岸中心,承诺向世界各国提供个人账户的详细资料,其坚持了几百年的保护银行客户隐私的传统在全球化的税收之战中逐步瓦解。离岸中心作为这场"避税"战役的要塞之地,成为各方势力角逐的焦点。虽然在各国法律中,避税并没有被明确规定为非法行为,但当下全球合作致力于打击与限制避税的政策与措施,为那些所谓的"避税天堂"笼上了乌云。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银行立法面临入世的挑战及其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入世给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银行业尤是如此。本文首先分析了 WTO规则及其有关协议对我国开放银行业提出的一般与具体要求,结合这些要求进而分析了入世对我国现行银行立法提出的挑战,这种挑战具体表现为它们面对 WTO的相关开放要求所暴露出来的诸多弊端和缺陷,随后针对存在的弊端和缺陷作者进一步提出了完善我国银行立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周游 《法制与社会》2011,(15):104-105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按揭"一词已经为广大老百姓所知晓。本文拟通过分析我国房屋按揭贷款中的各种法律关系,探究我国银行业可能遭遇的各种法律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这一阶段主要是各国对其境内银行的管制,以美国为例,对银行业实行严格监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导致的大萧条。由银行和投资公司的不良行为、信息不完全披露、内幕交易、欺诈等导致公众对银行信心的丧失,股票市场的崩溃最终导致成千上万家银行破产和经济大萧条。在这场空前的经济危机中,对银行业放任自由和监管不力被指责为一个重要原因。因此,  相似文献   

16.
金承钰 《刑警与科技》2013,(19):186-189
<正>许多安防新产品融合了IP与安防等领域新技术,在银行系统管理应用的改造建设中受到许多银行业客户的喜爱,正成为时下银行安防系统改造的首选。银行业客户经过一段时间对高清、智能等安防新技术产品的尝试应用和了解,对这些产品都给予了高度评价,未来新技术产品必将激发出更庞大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7.
《商务与法律》2006,(5):35-36
2006年10月31日,建设部正式发布了《中国房地产经纪执业规则》。明令禁止房地产中介“吃差价”。业内人士表示,该规则出台,确实保护了消费者权益。同时,界内人士预测,伴随“吃差价”禁令的推进,整个中介行业大洗牌序幕即将拉开。规则要求,“房地产经纪机构不得赚取差价及谋取合同约定以外的非法收益;不得利用虚假信息骗取中介费、服务费、看房费等费用。”并且,规则规定。房地产经纪机构未完成经纪合同约定事项,或者服务未达到合同约定标准的,不应当收取佣金,但可以依据合同约定。要求委托人支付从事房地产经纪服务已支出的必要费用。如果房地产经纪机构事先未与委托人就经纪服务费用达成约定的,不得要求委托人承担经纪服务费用。交易资金监督也成为管理的—个重点。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表示,经纪机构不得管理客户交易资金,以杜绝挪用、占用客户的房地产交易资金的行为。保障交易资金安全。同时。建设部还发布了包括出租出售委托协议、承租承购委托协议在内的多种《房地产经纪业务合同推荐文本》。据悉。今年7月以来。各地加大了对不规范经营机构的整顿力度。今后将实行信息真实披露制度,经纪机构要对信息真实性负责。吃差价现象非常普遍,北京数千家经纪公司中,真正能做到不吃差价的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18.
陈美姣 《法制与社会》2013,(29):197-198
银行业的有效监管则强调的是对银行监管的效率和有效性。改善信息披露制度、引入市场约束机制,准确、及时并充分地获取和处理各种信息是对银行业实施有效监管的一个基本前提。信息披露制度作为银行监管的必要补充,银行的有效监管也为信息披露制度的有效执行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保障。本文将对两者之间的关系作出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9.
赵进一 《检察风云》2012,(15):61-63
信息是个宝。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就看你能不能慧眼识宝,有没有本事驾驭它,让它为你所用。外来妹沈婕就有这个本事。就凭着一条支离破碎的信息,她掘到了第一桶金,并由此起家,经过短短三四年的奋斗,从一个身无分文的农村丫头一跃成为拥有数百万资金的"富婆"。此后,又经过十多年的经营,成为一个拥有外贸、物流、餐饮等多家跨行业公司的女企业家。善于捕捉、运用信息的沈婕可真称得上是"信息女王"。  相似文献   

20.
张春丽 《法学》2015,(2):111-121
量化信息不足、信用信息模糊和资产支持证券信息错置凸显出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规则的主要问题——风险揭示不健全和风险预警缺失。这两大问题表明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规则对资产证券化功能的不适应,其背后蕴含着信息披露规则对资产证券化风险发生机制和风险传导机制的偏离。量化资产证券化杠杆率、评估发起人和证券化主体的信用扩张维度、准确对资产支持证券进行风险定价,既是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要求的逻辑根源,也是对证券化风险发生机制与风险传导机制的回应。所以,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规则的完善应以证券化风险约束为目标,既要完善基础资产、流动性安排和资产支持证券的信息披露规则,也要针对发起人和证券化主体的信用扩张,建立以风险预警为核心的信息披露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