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海聪 《法商研究》2007,24(6):129-133
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关系,美国对华待遇也一直是美国政府和产业各界所关注的焦点。为缩小与中国的贸易逆差,美国实施了一系列出口扩张措施和进口救济措施,然而这些措施对中美贸易发展方向的影响是有限的。中美之间的贸易额不是由政府的调控措施所决定的,而是由中美两国经济间存在的比较优势以及互补性的经济结构所决定的。美国给予中国永久性最惠国待遇为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美贸易额在未来将会继续增长,中美贸易关系仍将在美国贸易法和WTO的法律框架下持久而平稳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管弦乐 《法制与社会》2011,(15):140-141
奥巴马时代的中美关系下,分歧和摩擦还将继续存在,美国对中国的遏制和提防也将在美国的外交战略中得以延续,但总的来说,中美关系将在合作与冲突中长远持续发展。中美两国应当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加强交往,深化合作,谋求友好共处和互惠双赢,努力推动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不断取得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中美建交后的五年多时间里,两国贸易以百分之四十五的高速度递增,目前美国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继续保持第三位,美国的直接投资居于各国在华投资的首位。中美之间各种形式的经济关系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在赵紫阳总理和里根总统成功的互访之后,中美两国关系史上又揭开了新的篇章,也为两国经济贸易关系展开了广阔的前景。一九八四年初赵总理访美期间同里根总统签署的中美工业技术合作协定,后来得到了双方的积极执行。四月,里根总统访华期间,中美两国政府签订了五项协定和协定书,其中包括避免双重征税,核合作(草签)等重要协定在五月上旬中美联合商务贸易委员会二届会议期间,双方又签署了两项工作计划和四项协议,涉及冶金、电子、电讯、石油和天然气开发以及现有企业技术改造等许多领域。七月,负有美国总统使命的贸易代表团来华同中国有关部门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并就两国在航空与航天方面的合作签署了工作计划。此外,两国政府高级官员  相似文献   

4.
中美经贸关系中的重大法律问题邹立刚1997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江泽民主席应克林顿总统的邀请,对美国进行了为期8天的国事访问。中美发表了联合声明,认为两国在国际关系和两国关系的广泛领域,“都存在巨大的合作潜力”,宣布“共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  相似文献   

5.
人物     
胡锦涛:低调访美4月1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踏上了访美的旅程。如同以往历次中国的国家元首访美一样,中美两国的官方和媒体都使出浑身解数,力图将这次访问装点成为中美关系的一段“蜜月期”,“里程碑”、“新阶段”等字眼频频见诸报端。与两国媒体的热情相对比,两国的国家元首则都显得冷静而低调。布什4月10日上午在华盛顿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一如既往地用既“积极”又“复杂”来描述中美关系现状,而胡锦涛则刻意将美国仅仅作为其五国访问行程中的一站。冷静的观察者已经能够嗅出其中的政治气味——台湾问题、人民币升值…  相似文献   

6.
付宇骄 《法制与社会》2010,(26):235-238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每个国家都进行了战时宣传,但总体而言,由于战火的影响,新闻传播业的发展普遍不明显,甚至在某些国家出现停滞和倒退状态。然而,这一时期的美国以传播效果的研究为突破口,不仅在传播学研究上有巨大突破,并且在战时新闻宣传方面打出了漂亮的"攻坚战"。从历史上来看,对于美国,从经济到政治到文化(包括新闻传播事业),二战都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而对于中国,二战结束后中国的胜利虽然奠定了政治的独立,但经济和文化(同样包括新闻传播事业)都遭受到不小的打击。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在二战时期新闻传播事业的比较,探寻美国新闻事业在二战期间和之后产生巨大飞跃的原因,明确"新闻"与"传播学"的重要联系,强调媒介更新的作用,找到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可以从美国新闻界发展中提取的可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维护阶级统治的工具,在中美两国都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中关两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总结出了美国的公民教育理论中有益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智慧.  相似文献   

8.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中美两国关系发展的政治和法律基础。《上海公报》确立了指导中美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和战略框架,虽然不构成国际法上的条约,但为建立在《中美建交公报》和《八一七公报》基础上的中美外交实践提供了有效的法理基础和解释依据,具有重大意义;《中美建交公报》和《八一七公报》坚持了《上海公报》确立的发展中美关系的各项基本原则,构成了国际法上的条约,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政治基础和国际法基础,为中美两国确立了在两国关系中的具体权利和义务。中美双方积极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所确立的发展中美关系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不仅有助于中美之间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而且也有助于促进国际法的发展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相似文献   

9.
钟敏 《法制与社会》2011,(27):28-29
商标是指"对特定的文字、短语、或符号的一种限制性的财产权利"。对于商标权利人通常享有绝对、排他的权利。商标的合理使用则是允许其他人在特定条件下自由使用权利人的商标。这是对商标权人和其他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平衡。商标的合理使用制度在美国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而我国对之规定较不完善,实践操作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结合最新案例,对中美两国商标合理使用制度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美国对我国商标合理使用制度完善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李学武 《法治纵横》2012,(24):16-17
中美犯罪资产追缴研讨会11月29日在北京举行。中美两国专家、执法官员首次以犯罪资产追缴为主题,对中美两国合作追缴犯罪资产、资产没收、返还和资产处置、管理的法律制度以及执法实践中的热点、难点进行了专题研讨。  相似文献   

11.
中美两国执行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潇剑 《河北法学》2011,29(4):31-37
中美两国均是《纽约公约》的缔约国,但因两国在司法体制、法律渊源以及法律方法论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因而它们对该公约的适用也有较大区别。我国法律将仲裁裁决分为国内裁决、涉外裁决及外国裁决三种,法院在承认与执行时对不同种类的裁决进行司法审查的标准亦各不相同。美国法律则并未明确区分国际仲裁与国内仲裁,联邦法律和各州法律都可以适用于国际仲裁案件。中美两国对《纽约公约》中规定的"非内国裁决"理解不一致,该公约在中美两国法院的适用范围也不尽相同。但中美两国促进、鼓励国际商事仲裁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宗旨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主导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进程的不是经济方面的因素。而是国际政治方面的原因,国际政治对该地区经济合作的决定性影响主要表现在负效应上。朝鲜岛安全局势是影响东北亚地区国际经济合作的核心因素,大国关系是影响该地区经济合作的根本因素,领土争端、历史问题都通过对国家关系的影响而成为东北亚地区国际经济合作的障碍国素,美国是该地区安全局势及经济合作的最大的破坏性因素,为促进东北亚地区国际经济合作,该地区各参与国应精诚合作、平等互利,建立有效的政治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提起1979年 1月 ,历史翻开举世瞩目的一页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应美国总统卡特的邀请 ,率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赴美利坚合众国访问。在这次划时代的高峰会谈中 ,两个伟大国家在经过 30年对峙后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与此同时 ,还有一项意义深远的议程 :两国领导人签署了中美恢复邦交后的第一个政府间合作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科学技术合作协定》(以下简称《中美科技合作协定》)。这不是历史的偶然 ,而是战略的选择。它向世界昭示 :早在 2 0世纪 70年代末 ,在中美两国战略蓝图上 ,科学技术已经…  相似文献   

14.
丛华 《法制与社会》2013,(2):118-121,124
本文首先指出中美刑事司法合作是中美双边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社会共同打击犯罪的大背景下,中美两国也日益增强在刑事司法领域的合作。进而从社会秩序本位与个人权利本位、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具体正义与形式正义、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顾及民意与严守法意等五个方面,阐释了中美两国在刑事司法理念与实践上的差异,论述了产生这些差异的社会环境、法治背景、以及司法体制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探讨了中美各自不同的司法理念与实践的优点与缺欠。继而指明双方相互影响,不断融合的大趋势,并就消除差异,推动中美刑事司法合作的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李勤 《法制与社会》2013,(12):37-38
2009年1月26日,历时近2年的"美国向WTO诉中国影响知识产权保护和实施措施案"终于产生了专家组报告,在中美双方都不决定上诉之后尘埃落定。自中美两国开展贸易以来,双方关于知识产权的争端经历了二十多年,对中美两国的国际贸易和知识产权立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美国对中国的高压政策推动了中国知识产权立法的进程。目前,我国知识产权立法中存在的缺陷仍需要从立法和执法层面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16.
1999年11月.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双边谈判达成协议,2000年美国众参两院先后通过了《中美永久正常贸易关系法案》,2000年十月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这一法案,使之成为法律.从而为中国加入WTO扫清了一大障碍.世界贸易组织的大门已向中国敞开,预计中国将于年内完成“入世”工作。  相似文献   

17.
今年二三月间,中美两国经济法律界的专家们,先后在上海、天津和北京举行了三次大型的国际技术转让法律专题讨论会。这是中美经济法律界交往史上一次盛大的会议,对于增进中美双方对两国经济法律制度的相互了解,促进双方对技术合作领域中存在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发掘双方在经济交流和技术合作方面存在的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在以下方面对中国和美国的家庭法进行比较:基本法律,基本原则和家庭关系。其中家庭关系将从家庭关系的成立、存续、解除等方面进行探讨。通过比较,本文认为中国和美国的家庭法都体现了家庭自治和国家干预两大原则的相结合。但是中美两国由于国情不同,这两大原则有着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19.
石油关系是沙美经济关系的核心内容,两国的石油关系基本上是在这样的循环中互动:美国得到沙特的石油,沙特则获得了外汇,然后沙特又用数千亿美元的石油收入从美国购买武器装备,民航飞机和机械设备等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专利,其中所购买的武器装备占了很大的比重。这样,美国通过发展与沙特的石油关系成功地在海湾地区推行其石油战略乃至政治和军事战略,凭借高科技的优势获取了巨大的经济年利益;沙特则赢得了国家的高速发展,从而使王室政权得到巩固。  相似文献   

20.
中美贸易源远流长,自中国入世之后,中美贸易争端日趋频繁。梳理总结中美在WTO下的已有贸易争端,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两国的贸易关系和美国在WTO中的参与实践。同时,中国也正是在和美国不断“交手”的过程中日渐成长。但是迄今为止,美国在WTO中的参与能力仍是中国所难以企及的。展望中美贸易未来,贸易争端还将不断上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