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1周年,美国ALPHA(阿尔法)公司通过深圳悍马经贸有限公司联合浙江省"爱老兵志愿者"探望抗战老兵,为老兵们送上冬装。衡阳保卫战、常德会战、淞沪战役、台儿庄战役、中国远征军缅甸战役……参加这些战役的抗战老兵虽然年事已高,但每次谈起那些峥嵘岁月,却依然激情满怀。深圳市悍马经贸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抗战老兵是一个我们所尊敬的群体,正是他们在七十多年前的奋勇杀敌,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2.
张定胜 《黄埔》2020,(3):2-3
南京保卫战发生在全面抗战初期,战役惨烈,中国军队牺牲巨大。时至今日,在世的经历过这场战役的老兵已凤毛麟角,采访他们对还原真实历史、让后人铭记历史、更好地走向未来都有着重要意义。我对南京保卫战的兴趣来自于少年时听到的亲历者的讲述。我高中时喜欢摄影,经常外出采风。1985年5月11日是星期六,我独自骑自行车从南京白下路前往江宁汤山坟头的明初遗迹“阳山碑材”拍摄。  相似文献   

3.
《春秋》2001,(2)
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得知当年在淮海战役中生擒国民党十二兵团司令官黄维的老兵薛振英尚健在。前不久,笔者采访了他。原来,过去一些反映淮海战役的资料和电影中关于黄维被捉这段细节是不准确的,真实的过程另有一番精彩  相似文献   

4.
《黄埔》2017,(4)
正2013年9月21日,看到"抗战活化石"113岁的远征军抗战老兵付心德去世的消息,我感到了一丝惊讶:老兵一辈子受尽了苦难,很长一段时间缺乏营养、缺乏保健,却能够如此顽强地生存下来,并得享长寿,这难道仅仅是基因的缘故吗?打这以后,我就越发关心抗战老兵这个群体。在这期间,虽然老兵们不断地凋零、归队,但从与他们的接触中,我发现很多老兵都是长寿的。尽管他们  相似文献   

5.
寻人启事     
《黄埔》2015,(2):50
王金生,山东沂水县人,黄埔军校17期生,国民革命军14集团军少校,曾先后参加洛阳保卫战及豫西南战役。王金生如今已94岁高龄,希望找到他失联70年的同学及战友徐泽滨,以下是他的寻人启事。抗战黄埔老兵徐泽滨(安徽蒙城县人),黄埔军校成都本校第17期3总队步科毕业生,曾先后参加洛阳保卫战及豫西南战役。于1945年4月豫西南战役中坚守南阳马山口阵地时身负重伤,急转院送往西安陆军伤兵医院抢救。愈后至今70载失去联系。你在何处?  相似文献   

6.
又一年     
前段回到了阔别30多年的老部队,遍寻当年的“遗址”不见,满眼是崭新的营房、现代化的设施和青春的面庞.看到连队俱乐部的投影仪上显示着“欢迎老兵回家”字样,我的心头一热.新兵们都是90后,他们说,“首长”(他们这样称呼老兵)离开部队时,我们都还没有出生呢.我们几个老兵轮流坐在团电视台演播室的主播台前,面对着摄像机感慨道:时间过得真快啊,难忘当兵的岁月,祝福老部队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7.
《广东民政》2011,(10):36-37
建所初期,许多老同志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落感”。觉得“无官一身轻,无事两手闲,一日三餐饭,四顾皆茫然”。党总支组织开展了“忆当年历史,谈老兵责任”的活动。有的同志回忆自己经历的黄草岭英雄连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中浴血奋战,英勇杀敌,高呼“祖国万岁”、  相似文献   

8.
中华残疾人旅游服务联盟的发起人是姬卫东.他在洛阳经营一家旅行社,涉足残疾人市场,源于一次偶然的带团. 几年前,洛阳郊区有一个村子组织村里的人去北京旅游,其中一个是淮海战役的伤残士兵,他是团里唯一的残疾人."这个老兵说,自从淮海战役受伤退伍以后就没有离开过洛阳.回来他孩子给我深深鞠了一躬,那一幕到现在我想起来还很感动."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7,(22)
<正>今年是两岸开放民间交流30周年。30年前,海峡两岸虽已少见兵戎相见,但冷战对峙一直存在。从大陆随国民党撤退赴台的百万老兵,日渐凋零,他们早已走出"反攻大陆"的幻想,只期待有朝一日能回到故乡,他们群聚街头不为示威,只为卑微的"回家"心愿。老兵们的心声,引起朝野的普遍关注,一群民歌手更为他们在街头演唱、抒发他们的乡愁,几经折腾,有的老兵甚至等不及返乡便埋骨台湾,有的则甘冒"违法"及舟车劳顿的风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四保临江战役胜利70周年。八一建军节前夕,省人大代表、白山方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宁凤莲带领党委班子成员和志愿者,怀着真挚感情和崇高敬意,走访慰问了部队官兵,看望慰问了抗联老兵,赶赴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参观学习,将热情与汗水洒在拥军路上。民拥军意比泰山重,军爱民情似东海深。白山这方土地曾是无数仁人志士为之拼搏奋战的热土,也是充满了战争激情的地方。只有铭记历  相似文献   

11.
心灵的忏悔     
曹木静 《中国保安》2012,(21):72-72
茫茫的草地上,米粒大的冰雹,在寒风的肆虐下,无情地打在他们单薄的身体上,老兵弓着身子,头上顶着件雨衣,他像一只小鸡仔似的,在老兵的庇护下艰难地向前走着,上面命令,天黑前,一定要赶到小村宿营。  相似文献   

12.
李广玉 《台声》2024,(3):56-61
乡愁是无数赴台老兵的心结,故乡是他们的根,这里有他们的父母、亲人,他们从小生活的田园祖宅,无论漂泊多久,故乡永远是他们魂牵梦绕的地方。本文讲述的是一位真实的台湾老兵归乡故事,他想方设法要回到大陆亲人身边,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只能魂归故乡。我们希望两岸离别不再发生,两岸从此不再有分离。本刊分两期予以刊载。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6,(9)
正这是我收藏的一张传单,一张有关大陆台籍老兵的传单。传单制作于1976年。那时,空飘和海漂宣传品是两岸喊话的方式之一。传单正面是大陆台籍老兵周裕源及其妻子、子女的全家照。照片左为文字说明,曰:"周裕源是台湾省新竹县人。一九四六年被国民党押送到祖国大陆,充当打内战的炮灰,一九四七年在山东被人民解放军俘虏,参加了人民军队。一九五八年转业到地方工作,现在福建省龙岩地区机关  相似文献   

14.
留队老兵尤其是中、高级士官在部队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得重要。由于他们年龄比较大,服役时间长,个人和家庭实际问题多,部分留队老兵不安心服役的问题也凸显出来.给部队管理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各级领导干部要重视教育引导留队老兵安心服役.尽心、尽职、尽责地为部队建设做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在纪念海南解放50周年之际,我作为一个亲身参加这场战役的老兵,有责任、有义务把当年战火纷飞的情况,介绍给当今的人们,以慰忠魂。小木船打败大军舰木船敢打军舰?木船还能打军舰?这可能吗? 然而这却是确确凿凿的事实,不  相似文献   

16.
一场车祸,使年迈的祝玉英失去了儿子、儿媳,而更让她绝望的是:自己还要代替死去的儿子赔偿巨款。就在她走投无路时,4位工友凛然站了出来。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7,(14)
<正>1937年对于这些已经年迈的抗战老兵来说,有着格外的深意——1937年之前,他们和我们一样是个普通人;1937年后,他们成为了中国军人。今年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7月6日上午,31位来自江苏全省的抗战老兵齐聚南京,回忆当年硝烟。为报军校,他往鞋里垫物凑身高昨天来到现场的老兵中,年龄最大的已经102岁,最年轻的也有89岁  相似文献   

18.
《黄埔》2013,(2):32-32
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有一位老兵,他叫鲍鸿海,是现在为数不多的参加过抗战的健在者。他1938年参加著名的台儿庄战役,多;欠与日军交战。后入黄埔军校第十七期,1949年任第三十军第七团团长,随鲁崇义军长在成都率部起义,1980年退休于西安铜川市一运输公司。  相似文献   

19.
《春秋》2021,(3)
正从1938年3月16日开始至4月15日结束的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中国民党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人民群众对台儿庄战役"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均给予了全力的支援。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在畅谈战役胜利时深有感慨地说:"淮南鲁南各地民众的力量完全和军队配合起来了,在战场上抢救伤兵的是民众,当侦探的是民众,帮助军队输送炮弹、粮食的也是民众。这些民众完全是赤诚地表现他们的爱国热情,充分地担负起救亡的责任来了。"可以说,  相似文献   

20.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然而,是谁最先占领总统府,一直以来人们认可的是人民解放军104师312团3营管玉泉等人,因为有新华社记者邹健东拍摄的经典照片——管玉泉和战士们站在总统府门楼上升旗作证。事实上、解放南京的不是解放军主力部队。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打响。22日,解放军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