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曼罗兰曾说,幸福是一种灵魂的香味。很多时候幸福无需仰望,能有一双爱的眼睛悄悄关注着你,这便是幸福。然而,在这样一个更为繁盛的物质世界,不是只有物质才可以被消费,我们往往也被物质消费了幸福。  相似文献   

2.
苏北 《江淮法治》2013,(20):58-59
本来活着就是幸福。快乐地活着,更是幸福。自足常乐,是天大的幸福。幸福在你身边,幸福也在你手中。  相似文献   

3.
特殊的幸福     
吕娟 《法律与生活》2011,(14):16-18
让他在世上不孤单 从“这么大的雨点为什么砸在我的头上”到“他是上帝安排来到我家的”,杨雨的心理过渡了6年。 辉辉被诊断出患有孤独症的时候是两岁半,如今,他已经快9岁了。  相似文献   

4.
法律与幸福     
葛洪义在2007年12月18日的《光明日报》上著文《法律与幸福》说,法律与幸福之间存在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幸福感是可以通过法律提升的;法律制度的建设需要把幸福的实现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和价值。对所有社会历史问题的分析,都必须从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条件和生产活动开始。幸福首先和物质财富的积累相关。国内外的经验都表明,正是因为法律制度的存在和发展,才导致经济的快速发展。西方发达国家一般都是法治国家;中国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就确立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方针。可见,经济领域的成就离不开法律的保障。在利益分化、社会分层的社会,法律能够起到定份止争的作用,防止各种强势群体与民争利。  相似文献   

5.
一份份过年清单,晒的并不是数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喜怒哀乐,也是人们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不同的花销方式,折射出多元化的生活形态。  相似文献   

6.
夏永仕 《法制与社会》2010,(14):251-252
我国法律明确保护婚姻自由,婚姻自由的保护既包括结婚自由的保障,也包括离婚自由的保障。婚姻自由的目的是婚姻幸福,法律也保障了婚姻幸福。婚姻幸福需要社会的关怀,并需要社会形成健康的婚姻观,重要的是,人们要为实现婚姻幸福而共同耕耘。  相似文献   

7.
天下之重,民生为重;天下之大,民生为大。“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进步才有牢固的基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民生时,掷地有声。  相似文献   

8.
<正> 马克思关于国家、法和人的相互关系的唯物主义观点的形成马克思在研究关于社会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原理时,十分重视国家、法和人的相互关系问题。他从现实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人们的生活活动和行为的特点来探讨达个问题。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强调指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想出来的,它们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像中才能加以抛开的现实的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他指出了物质生  相似文献   

9.
《中国律师》2010,(8):54-56
“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我享受着快乐、享受着幸福、享受着感动!这是我一直热切追求、而且从不放弃的生活方式。因为:我服务,我幸福;我行善,我快乐!”——这是广东诺臣律师事务所主任雷建威律师在第十一届“广州市杰出青年”评选活动候选人的现场演讲。  相似文献   

10.
《法治与社会》2013,(8):F0002-F0002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顺应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努力让全县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近日,省人大代表、留坝县人民政府县长马宏伟就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提高群众幸福指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马宏伟说,加强和改善民生,最主要的就是要紧贴实情、联系实际、办好实事,把有限的财力用在解决重点民生问题上,让人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近年来,留坝县不断加大地方财政的投入,坚持将新增财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两个相互关联的假设为基础:一,英国学派具有提供一种框架分析的潜力,这种框架能够培养一种连贯全面的方法来理解欧洲一体化的产生和发展;二,欧洲一体化能够对复活和检验修正英国学派提供一个现实的平台。利用英国学派的三个基本学术特征去解释,重新发现欧洲一体化,同时探讨欧洲一体化对英国学派的学理启示和拓展。笔者从理论、历史与现实的相结合角度,来分析美国主流一体化理论所面临的困境,得出一些不同以往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岳经纶  颜学勇 《公共行政评论》2013,(3):14-37,166,167
随着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强,工作和生活领域的冲突逐渐凸显,成为影响人们福利的一种新社会风险。在过去三十多年中,欧洲福利国家已经进行了不少旨在减少工作—生活冲突,促进工作—生活平衡的政策实践,并且取得了比较全面的政策效果。随着经济社会转型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同样面临着工作—生活冲突这一个新的社会问题。然而,与欧洲相比,工作—生活平衡在我国仍然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话题,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政策实践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借鉴欧洲经验并研究和探讨中国情境下的工作—生活平衡问题,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我国劳动力市场变迁以及社会政策的发展方向,从而为应对我国由于社会变迁而带来的新社会风险,保障和提高人们的福祉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3.
贫困与女性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兰  杨非非  周婵  罗红 《中国司法》2007,(12):35-38
贫困其实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包括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所谓物质贫困,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和家庭依靠正常劳动所得的合法收入,不能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生命的延续受到威胁的绝对贫困,以及贫困线不断提高,不同地区之间、各阶层之间、各阶层内部不同成员之间的收入差别而产生的相对贫困。而精神贫困则侧重于情感的匮乏,它受到个人文化水平、价值取向、劳动技能以及心里承受能力的影响。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之间相互作用,成为了影响社会和谐构建的重要因素。一部分人,尤其是遭受历史保守思想侵蚀影响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论文利用Probit模型及条件混合过程(CMP)估计法探究了从军经历与个体生活满意度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从军经历能显著提高个体生活满意度,且这种提升效应在划分地区子样本和保留男性样本的情况下依然存在。根据作用机制分析结果,从军经历及相应的保障政策对居民应聘国有单位和获取养老保险、自有住房等生活保障有积极影响。就职于国有单位、养老保险、自有住房、社会资本等因素能显著提高退役军人的生活评价。该结果表明,在完善退役军人保障制度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退役军人的就业动态,提高其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障水平。此外,有关部门还应持续优化住房保障、荣誉维护等方面的管理体系,以切实保障军人军属的转移性收入与荣誉。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沁水县郑村镇位于城东南60公里处,总面积92.6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5400户,耕地26970亩,2.1万口人,其中户籍人口15249人。境内有侯村、岳城、平山三座煤矿,产能360万吨,煤层气机井700多座。  相似文献   

16.
<正> 法的本体论在法的理论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中,仅就法的本体论的涵义和规定性,以及法的本体论在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作一粗略的探讨。一、法的本体论的涵义和规定性法的本体论,在我国法学界,一般都是从法的概念、法的本质和本质属性本身进行研究的,只是在阐明法的统治阶级意志的根源和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时,才讲到法与物质生活条件、法与经济的关系。有的同志还把西方法哲学中的某些范畴,如法律与道德、法律与  相似文献   

17.
《司法业务文选》2011,(7):51+49
问:为了保障房屋被征收群众的利益,条例对补偿作了哪些规定答:两次征求意见中群众的意见主要集中在补偿问题上。按照保证房屋被征收群众居住条件有改善、生活水平不降低的原则,条例规定,  相似文献   

18.
<正> 刑法的伦理观,实质上是刑法自身所包含的伦理道德思想。研究刑法伦理观,不能仅从刑事法律关系本身来进行,而应该将刑事法律关系作为一个有机体置于更广泛的领域内进行研究。所谓伦理观,是指关于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道理和规则的总观念。伦,是指人与人的关系;理,是指道理和规则。伦理和道德往往作同义语使用。马克思主义认为,伦理、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汽车的拥有率也在大幅提高,国民生活步入"汽车时代"。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年末全国仅私人轿车保有量就有6410万辆,较上年末增长20.8%。汽车数量的大幅度增长,造成城市交通的日益拥堵;车辆排出的大量尾气,也是造成PM2.5数值居高不下的一大"元凶"。对此,全国多个城市相继实施汽车限牌措  相似文献   

20.
文言  Liao  Zhenyun 《中国法律》2005,(5):21-23,77-80
2005年9月4日-9日,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法官、检察官、学者、律师和其它法律界人士,应世界法学家协会和中国组委会的邀请,齐聚北京和上海。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这是一次世界法律界的盛会。胡锦涛主席接见了参加大会的部分国家、国际组织和港澳台的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罗干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周永康会见和宴请了与会代表,上千名中国法律界人士与外国同行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围绕“法治与国际和谐社会”这个大会主题,就22个议题进行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讨论,形成并通过《上海宣言》和各项决议。与会代表提交的上百篇论文,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法治的深刻内涵以及在构建国际和谐社会中所起的作用与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多方位、深层次的探讨。在“法律、法治与法院”专题讨论中,中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首席大法官萧扬作了题马《中国的法律、法治与法院》的主旨发言,6个国家的最高法院院长、大法官作了专题发言。现将其精彩发言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