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斌华 《台声》2014,(7):59-60
<正>国台办主任张志军终于赶在临近上半年终点的6月25日至28日赴台湾访问。这是1949年以来大陆对台工作部门的"掌门人"首度踏上宝岛的土地,是两岸政治互信巩固深化、两岸交流机制化水平提升的重要标志,堪称"张志军的一小步,两岸关系的一大步",可喜可贺!  相似文献   

2.
<正>6月25日至28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应邀访台,受到海峡两岸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张志军此访总体成功,取得积极成果。这是大陆主管两岸事务的主要负责人首次访问台湾,跨出了两岸关系历史性一步,对增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势头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2月11日,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与台湾"陆委会"负责人王郁琦,在南京紫金山庄会面,"上演历史一刻"。台湾媒体热评如潮。从不同层面评析了"张王会"的历史开创性。双方两岸事务负责人首次正式会面台湾媒体对"张王会"意义的最大共识,即认为——这是大陆与台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10月14日,第四次两岸事务部门负责人会面在广州举行,这是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与台陆委会主委夏立言年内第二次会面,双方就陆客中转、两岸沟通联系机制、继续推进货贸协议商谈、两岸参与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PP)等议题交换意见。经台方提议,两岸双方确认由民间着手共同研究抗战历史,夏立言还当面邀请张志军在明年适当时机再度访台。台湾舆论对本次"张夏会"成果给予高度关注。台湾舆论对本次"张夏会"多给予正面评价,视本次  相似文献   

5.
《两岸关系》2014,(2):F0002-F0002,1
<正>1月10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在北京会见了东莞台商子弟学校叶宏灯董事长率领的毕业班学生"北京文化之旅"参访团。张志军充分肯定东莞台商子弟学校为培育大陆台商子女成人成才、促进台商家庭在大陆欢聚团圆、增进两岸青少年同胞感情、推动两岸教育交流合作作出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4,(3)
<正>2月11日下午,南京紫金山庄。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台湾方面大陆委员会负责人王郁琦在南京第二次握手,开启两岸官方对话。这是继1949年以来,两岸事务主管负责人首次实现正式会面。双方就推进两岸关系有关问题广泛深入交换意见,并达成积极共识。会面时,双方仍互称官职,国台办主任张志军称王郁琦为"郁琦主委",陆委会主委王郁琦也称张志军为"张主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6,(9)
正4月26日下午,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在北京会见了由勤荣辉总会长率领的台北市里长联谊总会参访团一行。张志军对台北市里长联谊总会积极参与两岸基层交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给予肯定。张志军指出,大陆高度重视两岸基层交流,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两岸基层交流合作,希望更多的台湾村里社区参与到两岸交流中  相似文献   

8.
孙冬雪 《两岸关系》2014,(7):F0002-F0002
<正>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于6月25日下午抵达台北桃园机场,展开4天3夜的首度访台行程。在台期间,张志军与台湾方面陆委会主委王郁琦举行了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第二次正式会面,参访了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与彰化县,与社区民众、少数民族、中小企业者、农渔民、青年学生、大陆配偶等各界基层民众接触交流,与新北市长朱立伦、台中市长胡志强、高雄市长陈菊等会面。  相似文献   

9.
<正>5月23日,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与台湾方面陆委会主委夏立言在金门举行会面,这是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的第三次正式会晤,也是夏立言就任台陆委会主委后首次与张志军会面。双方都强调要继续坚持和巩固"九二共识",并就陆客赴台中转、金门自福建引水等问题达成共识。台湾舆论认为,首次"张夏会"成果显著,凸显了国台办和陆委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推动两岸关系继续前行。  相似文献   

10.
邵宗海 《台声》2014,(3):37-38
<正>2月11日至14日,台湾陆委会主委王郁琦率团赴大陆访问,其间与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几次会谈彼此互称对方为"主委"与"主任",为两岸事务主管部门首次历史性会晤开启先声。王郁琦曾对媒体表示,陆委会与国台办成立20多年,身边同仁皆表示很难想象有一天陆委会主委和国台办主任能握手交谈,互称职衔。如此来看此次"张王会"的举行,不免感慨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的首次会晤,既不是必然,也不是偶然。这是海峡两岸自去年以来"竭其所能"的努力,方才在今年年初促成了这场有历史意义的会晤。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5,(11)
<正>5月24日17时许,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一行离开金门,为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第三次正式会面画上句号。金门行前后不过30个小时,张志军坦言,行色匆匆,但收获颇丰,感触很深。两岸"不走回头路"5月23日13时许,张志军仅花了半个小时,就从厦门抵达金门水头码头。第一次来到金门,张志军感慨良多,"曾几何时,‘两门'尖锐军  相似文献   

12.
杨立宪 《台声》2014,(7):50-51
<正>6月25日至28日,国台办主任张志军首次率团进行为期4天3夜的台湾之行。抵台当日,他说道"从北京到台湾的飞行用时不到3小时,但迈出这一步足足用了65年"。作为大陆涉台部门主管负责人首次踏上宝岛台湾的土地,显然此次台湾行写下了两岸关系发展中新的篇章。此次张志军的台湾行,是对今年2月台湾陆委会主委王郁琦首访大陆的回访。但因今年三四月间,岛内爆发"太阳花学运"而阻挡了原定在此时间内回访的行程。"太阳花学运"作为两岸关  相似文献   

13.
公共事     
《民主与法制》2014,(20):4-4
国台办主任首访台湾 6月25日至28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应邀赴台湾参访,这是1949年以来大陆对台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首度访台。访问期间,张志军参与20多场活动,四分之三行程深入台湾最基层,倾听民众多元呼声,受到各界高度关注。舆论称,张志军此行意义不亚于当年“汪辜会谈”。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此前亦表示,张志军访台是“两岸关系划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木鸣 《台声》2013,(4):65-65
3月22日,大陆海研中心在福建平潭召开第十一届两岸关系研讨会,中台办新任主任张志军与“两岸四地”的学者展开交流对话。作为中共十八大与“两会”后举行的两岸学术研讨会,其意义与所传达出的大陆对台政策新方向,可谓受到各方瞩目。  相似文献   

15.
正值此新年到来之际,我谨代表潍坊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向广大台湾同胞和长期关心支持潍坊对台工作的各界人士致以诚挚问候和美好祝福!2017年,恰逢两岸开启民间交流30周年,第23届鲁台会在潍坊成功举办,引起热烈反响,国台办张志军主任赞誉其"在大陆举办的各类涉台经贸活动中创造了一个记录"。宝岛生态文化城、宋香园生态世界等一批台资重点项目相继推开,扩大了新合作。两岸校园文化节、青少年风筝  相似文献   

16.
丁宇 《两岸关系》2014,(3):F0002-F0002
<正>2月11日,在南京紫金山庄,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与来访的台湾方面陆委会负责人王郁琦举行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成立20多年来首次负责人正式会面。双方就推进两岸关系有关问题广泛深入交换意见,并达成积极共识,包括:应珍惜并维护来之不易的局面,以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为重,本着"两岸一家亲"的理念,继续扩大交流、推进谈判、密切合作,造福两岸同胞,共同振兴中华;双方在坚持"九二共识"基础上继续推进两岸关系,国台办和陆委会建立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双方讨论了当前两岸关系发展中的若干事宜,表示将着力完成ECFA后续协议的商谈,完善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务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7,(17)
<正>8月30日上午,第十五届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简称"赣台会")在江西九江开幕,由大会组委会主办,九江市人民政府、江西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承办,约800名两岸各界人士出席。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鹿心社出席开幕式;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刘奇,台湾三三企业交流会会长江丙坤、全国台企联会长王屏生、台湾商业总会理事长赖正镒致辞,台湾工商协进会荣誉理事长  相似文献   

18.
其隆 《两岸关系》2014,(10):6-7
<正>一段时间以来,"台独"分裂势力自我膨胀,不仅污蔑冲击两岸经济合作,还勾结"港独"、"疆独"等各种力量,妄图对抗大陆。面对挑衅,9月5日,国台办主任张志军访问美国时作出了掷地有声的回答,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不会因岛内出现的一些情况而停滞,大陆对台工作大政方针也不会因一些个别事件而改变。两岸同胞有理由相信,两岸关系必将始终保持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9.
2014年6月25日,国台办主任张志军踏上了台湾的土地,开始了为期四天三夜的访台行程。从宏观层面来看,这是自1949年两岸分治65年以来,大陆对台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首次访台,缔造了两岸关系发展新的里程碑,巨大意义值得历史铭记。从微观层面来看,张志军此行,除了与台湾陆委会主委王郁琦会面,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留给了台湾基层民众,在不到80个小时的时间里,他从北到南走访五县市,用脚丈量,用心倾听,充分向台湾展示了大陆官员希望"知台"的努力和善意,  相似文献   

20.
<正>(以时间先后为序)1 2月11日,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在南京会见台湾方面陆委会主委王郁琦。这是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首次正式会面,是两部门间建立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的开端。此次会面,是双方在坚持"九二共识"共同政治基础上,在两岸政治互信不断增强的情况下,推进两岸关系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