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声音     
《台声》2015,(12)
<正>夏立言台湾方面陆委会主委虽然有人认为两岸关系过去一段时间有"波折"、2016选举又近,但台湾当局未来仍会持续推展两岸事务,除两岸制度化协商外,还有两岸两会互设办事机构,以及双轨推动两岸经贸合作与参与区域经济整合。杜紫军台当局"经济部长"大陆是(台湾青年)创业过程中的重要市场,台湾年轻创业家应好好运用;但大陆创业风险较高,最好的方式是"立足台湾、开拓大陆市场",在台湾把公司经营模式、技术开发稳固后,再进大陆市场,这样成功机率才会较高。  相似文献   

2.
2013年,大陆已经明确扩大内需以及加速城镇化发展的目标,为此,许多台湾厂商瞄准这一巨大商机,积极拓展大陆市场。随着2013年的到来,许多台湾"名优特"商品在大陆各个展会纷纷亮相,为宣传产品和拓展大陆市场开足马力。而在大陆诸多展会中,"台湾商品博览会"倍受台湾厂商的青睐,成为许多台湾"名优特"商品厂商参加展会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5,(10)
<正>摘编自5月1 1日台湾《工商时报》继上海自贸区之后,大陆方面又新设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多年以来,虽与台湾一水之隔,但岛内产业界历来重视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商机,因而也令福建赴台经贸规模未能在大陆"数一数二"。甫成立的福建自贸区对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一般而论,意在两地的"五缘"关系,便于发展两岸各领域间的交流、合作。但福建自贸区的成立于台湾岛内产官学界的重要性,绝非单单"五缘"关系,其背后有着  相似文献   

4.
金奕 《两岸关系》2014,(2):30-32
<正>台湾学子一向有"来台大、去美国"的求学路线,但是近年来,"去大陆,求发展"已经成为台湾学生的新选项。台生已经成为继台商之后联系两岸的新群体,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大陆学习基本情况台生来大陆就读人数大幅上升。从1985年开始,大陆高等院校开始招  相似文献   

5.
台湾"监察院院长"王作荣九月一日在《联合报》发表文章指出,台湾经济幸好有大陆市场这个吞吐港,才有今天这样稳定的局面。他建议台湾当局全面检讨对大陆的"戒急用忍"政策,以度过台湾经济衰退的危机。王作荣指出,台湾经济的繁荣很长一段时间有部分是靠大陆,有大陆这样一个市场作为台湾调节经济的吞吐港,这一点十分重要。自大陆经济改革开放后,台湾经济便很少有严重衰退局面出现,这是因为由大陆市场所吸收了。现在台湾当局正在"戒急用忍",假如众家商人都严格执行"戒急用忍"政策,那台湾现在的经济可能已经严重衰退了。好在  相似文献   

6.
两岸交流     
《台声》2004,(12):8-9
萧万长:台湾不可忽视大陆市场 两岸应共存共荣 台声讯 台"中华经济研究院"董事长萧万长11月17日下午在云林县专题演讲时强调,两岸关系对台湾经济发展很重要,台湾不可忽视大陆市场,这是现实,台湾应有效率规划、整合以提升竞争力,让台湾与大陆共存共荣。 据台湾媒体报道,萧万长是应云林县工策会、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9,(14)
<正>7月9日,民进党当局有关部门日前启动"选举查察",将大陆企业采购台农产品列为所谓"搜报"重点,引发台湾农渔民质疑与反弹。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应询表示,农产品销售事关台湾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多年来,我们本着"两岸一家亲"理念,积极帮助台湾农民朋友拓展大陆市场,解决农产品销售困难,深受广大台湾民众的欢迎。大陆已经成为台湾农产品第一大销售市场。  相似文献   

8.
"你可以不认同共产党,但无法自外于中华文化,你可以批判中国大陆,但不可能说与中华文化毫无关联。我们的祖先来自哪里?来自大陆东南西北,血缘是很难割舍的。""交流让我对大陆有了新认识",前"台联党"主席苏进强4月份在北京参加一个两岸画展时说。"台湾团结联盟(台联党)"是台湾最"独"的团体之一,而苏进强现在醉心于两岸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6,(12)
正摘编自6月1日台湾《工商时报》两岸经贸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5·20"以来,蔡当局"淡然"对待两岸经贸的态度,势必使两岸经贸既难以维持马当局所开创的"现状",更很可能会倒退;如此将减损台湾工商界的两岸红利,并挫伤其研发创新动能,使台商在大陆市场越来越边缘化。这是一种恶性循环,蔡当局务必予以审慎提防。蔡英文"5·20""就职演说",已经明显淡化两岸经贸的重要性;她声言要推动"新南向政策",以告别以往过于依赖单一市场的现象。蔡英文所说的单一市场,就是大陆市场。至于她在该演讲中不承认"九二共识",引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8,(5)
正摘编自2018年2月23日台湾《中华日报》今年台湾地区"新南向"政策预算编列71.9亿元,较上年度大幅增加61.6%。台湾《中华日报》2月23日发表社论指出,蔡当局推动"新南向"政策的核心目标,一则和大陆"一带一路"唱反调,一则降低对大陆的经济依赖。然而,蔡英文上台一年半来,台湾对大陆经济依赖不减反增,去年两岸贸易同比增加14%,台湾对大陆经贸依存度更创新高,证明"新南向"核心任务彻底失败。吊诡的是"新南向"预算年年暴增,执行率却相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5,(4)
<正>摘编自1月31日台湾《旺报》目前两岸服贸协议及货贸协议依旧延宕,看似停滞不前的时刻,却浮现出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新契机与新动能。去年底,大陆阿里巴巴集团创办人马云来台宣布要成立"专门给台湾年轻人到大陆学习创业的基金"。随后同样身为大陆年轻人创业偶像的小米科技创办人雷军也宣布,"小米旗下的猎豹移动要拿出1亿元新台币成立猎豹创业基金,投资台湾新创团队"。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7,(16)
<正>"大陆的金融业很发达,比台湾金融业的限制要少。希望更多的台湾青年人到大陆看一看。"第一次来大陆实习的台湾大学生黎正雄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黎正雄的实习单位是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他说,在台湾一些媒体的长期渲染下,他一直以为大陆金融业发展滞后,这次实习完全颠覆了他的印象。"大陆拥有庞大的内需市场和雄厚的资本额,金融业的前景很广阔。"7月初,来自台湾20多所高校的54名大学生参与了第五届台湾大学生重庆实践活动,在重庆农村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13.
两岸交流     
《台声》2004,(5)
台湾开放岛内保险业者参股大陆保险市场 台声讯在岛内保险业者希望开拓大陆市场的强烈要求下,台湾财政部门日前修正了“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保险业务往来许可办法”的部分条文,让台湾业者以渐进方式开拓大陆市场。修正后的许可办法重点包括:台湾业者可以持股比例不高于25%的参股方式投资大陆的保险公司;台湾业者每年投资大陆保险公司的总金额不得超过新台币20亿元;台湾业者要定期公开披露投资大陆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7,(10)
<正>摘编自5月9日台湾《旺报》蔡英文就职周年将近,却等不到好消息,拿不到世卫大会邀请函后,可能会对大陆转趋强硬。大陆对台工作明显区分民官两层次,对民间社会趋宽,陆续开放台胞在机场自助通关、放宽持大陆律师执照台湾民众执业限制,年轻人交流项目的开放,更是源源不绝。蔡英文想以"新情势、新问卷、新模式"的"三新论"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20,(9)
正成为福建科技企业新大陆集团的首位台籍员工时,张俊一还没想到物联网浪潮的席卷之势如此汹涌。当"扫一扫"成为企业生产、民众生活的新常态,这位自动识别行业的台湾"理工男"搭上了大陆发展的新快车,在海峡西岸开拓出事业"新天地"。坐在位于福州马尾的新大陆科技园办公楼里,望着窗外山水如画,张俊一娓娓道来自己的"登陆"故事。10年前,新大陆集团与张俊一当时任职的台湾帝普  相似文献   

16.
《两岸关系》2015,(1):48
<正>台湾《新生报》2014年12月17日发表社论说,国民党"九合一"选举大败,被不少人解读为是台湾民众对国民党大陆政策投下反对票,算是国民党大陆政策的失败。然而国民党这几年大陆政策,基本上反映经济全球化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方向是对的,因此,国民党这次的失败,并不能视为其大陆政策的失败,新"内阁"应让民众有感,民众就会重新认识或肯定其大陆政策。文章摘编如下:大陆海协会会长陈德铭,于国  相似文献   

17.
两岸“三通”对两岸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仪 《统一论坛》2004,(5):47-48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的大幅增长,自台湾出口大陆的机器及中间产品亦随之大幅度增加。由于台湾方面管制自大陆的进口,造成进口金额不大且增长缓慢,因而使台湾在两岸贸易上享有大量的出超,对大陆经贸的依赖程度也快速增加。就贸易依存度而言,1993年台湾对大陆的出口已超过总出口15%,仅次于对美国的出口;但就贸易顺差而言,大陆已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如果两岸真正实现“三通”,大陆的商品可能会大量涌入台湾市场,台湾贸易顺差的状况虽然可能会有所改变,但两岸经贸发展前景仍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18.
<正>5月18日,第五届海峡两岸服务业论坛在台北举办。全国政协常委陈邦柱,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谢渡杨、胡亚东,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张志刚与台湾海基会副董事长周继祥、台湾贸易中心董事长梁国新、台湾经济研究院董事长江丙坤、台湾服务业联盟协会荣誉理事长张平沼等300余名两岸嘉宾出席本次论坛。本届论坛首次举办"海峡两岸卓越贡献服务企业"奖  相似文献   

19.
《两岸关系》2014,(12):21-21
<正>台湾《中国时报》10月31日刊发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庞建国教授的评论文章《妖魔化大陆只会自陷困境》指出,在全球化过程中,台湾无法无视大陆;但也不必妖魔化大陆,否则,台湾就只好在边缘化的宿命中自怨自艾、伊于胡底了。全文摘编如下:两岸关系近日来出现了一些紧张情势,台湾执政当局显然有所感受,因而做出了释放善意的动作。日前马英九在出席"华人企业领袖高峰会"时表示,在全球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正2月2日,由两岸企业家峰会主导和推进的"台湾商品中心"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开业。作为台湾中小企业拓展大陆市场的重要平台,"台湾商品中心"通过上海自贸区便利高效的进出口贸易渠道,扩大台湾地区产品进入大陆。台湾地区知名商企大润发拥有实体通路和线上平台,承接了"台湾商品中心"的日常运营,并建立了推广服务平台,为台湾中小企业进入大陆发展创设了市场窗口,将提供商品信息及展示,以满足大陆经销商、代理商、批发商、零售商的商品订购需求,协助规划商品推广并提供进口手续、清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