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5年伊始,回想我所写的“文人印章”,若简单说来,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是指文人自用印,一是指文人自刻印.而文人中擅长刻印的,似乎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纯属玩票,虽也知秦玺汉印,或也通金文小篆,但不暇作系统深入的临摹研习,只是浅尝浏览,遣兴为之;而另一类则是在印章上学有渊源,或上溯秦汉,或下逮明清,取法有度,自成方圆.譬如像罗振玉、马衡这样的金石考古学者,于篆刻之道就属“取法有度”的专家.当然,他们刻印也同样迹近于“玩票”,因为他们都有学术上的专攻,印章毕竟只是余事也.  相似文献   

2.
读者感言     
编辑先生:您好!我是大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中国政法大学求学。我知《比较法研究》亦久矣,此番冒昧修书,是因贵刊[编者与读者]一栏“希望读者朋友能够进言献策”,所以也想斗胆谈谈长久以来我读《比较法研究》的一些粗浅的感受。大凡文人,也有说自己不善经商的,也有说自己不屑当官的,但似乎没人说自己不能办报办刊的。或许文人的情怀中,难免都有几分办报人的心理。———书生济世的想法使然罢。然,论及某一杂志期刊的高见,以我个人之见,觉多取决于主编者的眼界以及刊物的品位;而不在所谓学界官方机构授权的“核心期刊”、甚至“权威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3.
刘诚龙 《政府法制》2013,(11):44-44
文字狱是一件非常令人恼火的事情。对文人而言,这很苦难,问题是咱们的文化是一种苦难文化,越是火坑越要跳,越是艰苦越往前,愤怒出诗人,苦难出文人,历朝历代都有许多文人跳起脚向皇上喊:皇上,你有种就杀我!文人的算盘是取死成名。对皇上而言,这也很烦躁,不弄文字狱吧,文人就没完没了,  相似文献   

4.
法学是一门科学似乎不成其为问题,也似乎尽人皆知,用不着进一步探讨,其实不然。只要你注意一下,不论过去或现在,都可以接  相似文献   

5.
齐白石(1863年-1957年)原名纯艺,号渭清,后改名为璜,别号有白石老人,杏子坞老民,借山馆主人等,湖南湘潭人,当代杰出的艺术家.他继承了中国民族艺术的优秀传统,在绘画、书法、刻印上都有非凡的成就,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画无论山水、花卉或虫草都能给人明朗、清新、简练、生气勃勃之感,并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达到了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6.
当前,人权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主题;而生命权是人权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内容之一,死刑的存在似乎与人权保障的关系是不可调和的。其实不然,本文认为主张废止死刑或保留死刑都是站在人权保障的立场上加以考虑,都是以保护公民的基本人权为内容。  相似文献   

7.
李文 《法律与生活》2013,(13):52-53
《项链》中的悲喜剧西方的文学,尤其是戏剧与小说,在内容上比较广泛地涉及了法律与法律精神,甚至以它们为主要书写对象。如今看来,这类经典化的书写,似乎更典型地存在于19世纪。那些年代的西方作家,也多有法学的背景。以法国为例,年轻的巴尔扎克、雨果、梅里美、福楼拜等,都或深或浅地做过法律门下的学子,也因法律的无可回避,这些"准法律人"与"类法律人"的恢弘之笔都顺理成章地触及了沉甸甸的法律。  相似文献   

8.
明代吴地文人对于倪瓒《江南春》的唱和,是吴中文坛的一件胜事。本文认为,《江南春》是诗而非词,是两章而非三首。因为倪瓒野逸人格的魅力和"江南春"题目的包容性,遂使得这一首普通的题画诗,经江南文人的群起追和,成了一种不可取代的文化符号与文学经典。《江南春》唱和的文化意味,就在于通过沈周、祝允明、文征明等人的次第追和,吴地文人自觉不自觉地发现或发掘出了带有吴文化性格的精神意脉;同时也意味着他们通过"选边站队"、"集体发声"的方式,昭示着"江南文化共同体"的存在,表现了吴地文人拥江南文化以自重,宁作偏裨、自领一队的文化姿态。  相似文献   

9.
套色木刻水印,磁青纸而,一函六册线装。其收北京各纸坊中的清末民国初诸画家作的优秀笺画三百多种。1933年北京菜宝斋初版印百部,版权页上有鲁迅和郑振铎的签名;1934年再版也印百部,签名都是写好后木刻印的。卷首有鲁迅先生和郑振铎先生分别所作的《北平笺谱序》  相似文献   

10.
亦铭 《政府法制》2014,(20):36-36
美国和英国似乎从来都没有城管.为什么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发达国家似乎没有大量需要不顾一切在街上摆小摊挣生活费的人,因此也就不需要“城管”们去执法了.那为什么也有不少贫困人口的发达国家没有这样的人群呢?主要应该有以下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11.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脍炙人口的写景佳作,也是久享盛名的抒情名篇。在这篇散文中,作者以委婉隽永的艺术笔触,细腻入微地描绘了荷塘的月色,展现了一幅婀娜多姿、清丽动人的风景画,同时也抒发了对江南风光的怀念和幻想超脱现实的思想感情。什么是这篇作品的基调?这个问题似乎早有定论,就是近几年来也有不少文章和教学参考书都一无例外  相似文献   

12.
蓄墨20余年,心集清代文人自制墨为主线。岁月流逝,箧中竟得100余锭。夜籁人静,翻阅自娱,如晤故人,此中妙趣,不足为外人道。文人自制墨指文人墨客、书画名流、达官士绅在墨店或请墨家按自己的意愿情趣自制、订制、题铭、珍藏的专用墨。因是按需订制小批量生产需要专门刻模,所以其烟料、图案、花纹、做工都精致周到;又因文人自制墨既有集书画、镌刻、造型艺术为  相似文献   

13.
漫话镇纸     
汪跃华 《检察风云》2012,(15):92-93
镇纸,即镇压书页或纸张之月。早期的镇纸是不固定形状的,其的起源是由于古代文人时常会把小型的青铜器、玉器放在案头上把玩欣赏,因为它们都有一定的分量,所以人们在玩赏的同时,会兴手拿镇纸来压纸或压书,久而久之,发展威力一种文房用具。明代以后逐渐出现长方条形尺,  相似文献   

14.
周赟 《河北法学》2011,29(8):47-56
可能主要是基于某种自卑心理,当然其中可能也蕴含着某种功利因素,中国法理学界自上世纪末以来似乎迷上了追问诸如"什么是你的贡献"、"什么是中国法理学"或意欲构建所谓"具有主体性的中国法理学"等一序列问题。这种着迷或意欲从情感上讲当然可以理解,并且相关论者也确实很可能具有真诚的学问初衷,甚至事实上在某种意义上也促进了中国法(理)学界的有意识反思;但必须指出的是,此类追问从根本上讲似乎是反学术的,并且也无甚必要。因而有必要分别予以澄清,以使中国法理学可以轻装但却方向明确地上阵。  相似文献   

15.
反垄断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是研究反垄断法所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而如何确定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立法的价值取向,也成为众多学者争议的焦点。知识产权法和反垄断法从表面看来似乎是相互冲突的法律规范,前者旨在维持知识产权人的一种垄断地位,而后者则意在限制或破除垄断。其实两者也有协调一致之处,便是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立法目  相似文献   

16.
<正>众所周知,民用安防这一概念早在十年前就在国内外市场为大家所熟知,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只停留在萌芽状态,究其原因,无外乎成本、使用环境配套、人们对安全的认知度和接受度等都不成熟,因此也有一些安防企业也都推出过民用安防产品,然而基于这些众多不成熟因素,难以得到推广,最后也都默默的选择不再进行开发投入或选择退出,至此民用安防市场似乎没有想像的那样火爆,那么民用安防会成为下一个机遇点吗?  相似文献   

17.
刘亚 《方圆》2022,(4):52-53
说起"洗钱"这个词似乎总是与电影里的军火交易商、贩毒集团关联,他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把黑钱洗白,也就是将犯罪或其他非法所得,通过各种手段掩饰、隐瞒、转化,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何其刚 《中国律师》2005,(11):26-26
长期以来,一个办公场所、一套办公设备、一个行政秘书,似乎已经成为律师所开办业务的主要行头,然后就是拉案源、做材料、会见当事人、出庭、开会。律师事务所强调专业化以来,这点状况有了很大改善,有些律师在给自己定位,有些律师所也在自我圈地,但什么业务都敢做的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在数量上仍然处于主流,他们有他们的理由:法条是公共资源,大家都是专业出身,水平都差不多,业务谁做都一样,法条都一样,重点是要宣传,要推销自己,让当事人、让社会首先了解你,恰巧知识经济社会以来,信息化为这些以练外功为主的律师带来了极好的机遇,把自己的网站…  相似文献   

19.
"黄花",指菊花。重阳(农历九月初九)赏菊,是我国的民俗之一。所以,古代的文人骚客常在这一天相聚赏花,吟诗作文。在我国的文学史上,有不少歌咏重阳,或颂菊花的佳作,像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安石的《城东寺菊》等,都是。本文从几首古诗词阐述了"黄花"在古诗词中所代表的意境以及"明日黄花"一词的由来。  相似文献   

20.
管继平 《检察风云》2014,(11):94-95
我写的"文人书法"专题,多是不以书法为专擅的文人为主,即一些文名盖过书名或者干脆就是只有文名而没有书名的文人学者。沈尹默先生的书法,我一直不大敢写。一来他曾一度作为现代书坛的领袖人物,评论文字已累见报章,再怎么写,也是走了前人的旧辙;二来我写的"文人书法"专题,多是不以书法为专擅的文人为主,即一些文名盖过书名或者干脆就是只有文名而没有书名的文人学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