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邓小平提出的"不争论"与胡锦涛提出的"不折腾"思想具有内在的一脉相承性.主要体现在:其思想均是针对过去与当前党内外在思想上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存在误解的澄清;其思想实质是主张不搞无谓的争论与折腾,但决不是反对"大胆闯"的改革精神;其思想所要实现的主要目的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其思想的核心主旨是排除"左"与右的干扰,坚守真理,抢占机遇,乘势发展.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在总结经验中提出的"不搞争论",是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创新性回答,它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必须全面、科学、准确理解。在邓小平思想中,"不搞争论"和"不动摇"两者是统一的。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问题上不容搞争论、"动摇不得",在"坚持社会主义的探索道路"上不能搞争论,实践中还没有经验需要"试""闯"的问题不必争论。无论是"不搞争论"还是"不动摇",都要服从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理论和“不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需要一步步地总结经验,不断反思。改革反思中有不同看法即争论是正常的。邓小平推进改革17年,就是在争论中推进改革、在改革中不断争论的17年。邓小平既反“左”,又反右,就是他同两种错误倾向的争论。改革多久,争论就有多久。认为“不争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看法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指出:“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4页)他的这一重要思想本来是很明确的,“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干什么?当然是干社会主义。但是近年来,有人离开干社会主义这个前提和目的,把“不争论”绝对化,认为“不争论”就是在一切问题(包括要不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等大是大非问题)上都不要争论。笔者认为,这是同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5.
刘毅强 《理论学刊》2008,3(1):47-50
邓小平"不搞争论"思想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就是坚持实践第一观点,具体说:一是坚持实践优先,二是坚持实践探索,三是坚持实践勇气,四是坚持实践标准.不搞争论凝聚了党的若干历史经验.不搞争论成为改革开放的一项基本政策.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初的南巡谈话中指出:“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374页)小平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改革还是开放,都需要有政治稳定局面做基础。然而,如何才能保持稳定?我国改革实践的经验表明,一是在实践之中"不争论",二是在实践之中"不折腾"。"不争论"是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来的。1992年他在南方谈话中说:"不搞争论,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春的南方谈话中说:“我们推行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搞强迫,不搞运动,愿意干就干,干多少是多少,这样慢慢就跟上来了。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4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卷次和页码)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说:“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 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衣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4页)改革开放十五年来的实践证明,“不搞争论”是很有成效的领导艺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邓小平的“不争论”思想提出了质疑,认为这一思想不利于坚执党的某些基本原则,有时甚至会与这些基本原则发生抵牾。其实,不争论思想只是邓小平同志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对“实践检验标准”的特定表达而已。对此,我们必须对不争论思想提出的社会历史环境、理论内涵及其重大意义进行全面的考察,以澄清理论事实,斧正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提出"不争论"是在传统社会主义思想占绝对主导地位背景下的一种策略,目的是为了改革开放能顺利推进,特别是家庭承包责任制不因争论而耽误时间,体现了以时间换空间,使思想和行动由不同步到同步的发展思路.但是时代条件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现代化建设也已经进入到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整个环境和条件要求全党和全国必须形成统一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针对不同的国内国际环境和社会发展现实提出的"争论"与"不争论"思想,体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战略的坚定性与战术的灵活性.深入理解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内涵和实质,就要实事求是地决策,分清本末主次,把握处理好"争论"与"不争论"问题的度,目的是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  相似文献   

13.
“摸论”、“不变论”、“不争论”是群众对邓小平几个重要思想的概括。由于一些人望文生义地随意解释和评说,对此本文作了一些纠正。文章认为,“摸论”除了实践之外再没有任何含义,它在思想上与实事求是完全一致,在政治上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脉相承;“不变论”是特指而非泛指,它的确切含义是基本路线长期不变和路线、方针、政策不回到过去;“不争论”有三个适用范围,一是需要民主的时候,二是需要集中的时候,三是需要与别国和平共处的时候,除此之外,其他都可以争论,而且邓小平对争论的方式、场合、时机也都很有讲究。  相似文献   

14.
自邓小平南方谈话以来,围绕着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和实质,中国社会发生了二次大争论。这两次大争论为邓小平南方谈话大众化奠定了群众基础、开辟了新途径、提供了新方法。1992年以来的思想大争论中,邓小平南方谈话大众化呈现出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思想争论与利益诉求的统一、多种声音表达和并存的统一等特征。坚持以人为本、辩证地"造势"、坚持实践评价是1992年以来的思想大争论中邓小平南方谈话大众化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提出“不争论”是在传统社会主义思想占绝对主导地位背景下的一种策略,目的是为了改革开放能顺利推进,特别是家庭承包责任制不因争论而耽误时间,体现了以时间换空间,使思想和行动由不同步到同步的发展思路。但是时代条件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现代化建设也已经进入到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整个环境和条件要求全党和全国必须形成统一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历史和现实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论述了邓小平提出的"不搞争论"的时代背景;概括了"不争论"内涵的两层意思及其精神实质四方面的内容;同时讲了要正确认识"不争论"与讨论、民主、自由、争鸣、社会主义的五个关系;最后阐述了"不争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重要谈话中提出一个值得重视的论点,即在改革开放中“不搞争论”。他在谈到推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时说,对于改革开放,不仅是在办经济特区问题上,更大的是在农村改革问题上,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对此,我们采取的政策,首先是“允许看”,即“不搞强迫”,“不搞运动”;但另一方面,也“不搞争论”,“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可见,“不搞争论”,不是一个偶然的、随意的提法,至少是与“不搞强迫”,“不搞运动”具有同等意义的论点,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为什么在改革开放中“不搞争论”?邓小平同志言简意赅地指出:“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我认  相似文献   

18.
群众性、政治运动式的争论。1957年初,针对一些人提出要搞自由主义、群众运动性的"大民主",邓小平明确表示反对。经过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十年的实践洗礼,邓小平更加坚定地反对搞群众性、政治运动式的争论。1985年夏,邓小平在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时再次强调:资产阶级自由化"搞的这一套无非是大鸣、大放、大字报,出非法刊物,实际上是一种动乱,是‘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做法","不能让这股风刮起来","再不能那样干了"。  相似文献   

19.
梁衡 《党史文汇》2014,(8):63-64
正邓小平认错一个时代的转型和国家的进步,是以其领袖的思想转变为标志的。当我们欢呼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时,不能不追溯到30年前的一个思想细节。1978年10月邓小平访问新加坡。而这之前中国在极左时期一直称新为"美帝国主义的走狗"。当邓小平吃惊地看到新加坡的成就时,他承认对方实行的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的方针是对的。当谈到中国的对外方针时,李光耀说,中国必须停止革命输出。邓小平停顿片刻后突然问:"你要我怎么做?"这倒让李光耀吃了一惊,他就大胆地说:"停止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发展价值观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基础上,立足国内外现状,深化了发展的价值,创新了发展价值观。"不争论"、"大胆闯"及战略创新等内容赋予了邓小平发展价值观具有创新性特点,使邓小平价值观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