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当持刀歹徒在公交车上挥刀砍向无辜群众时,江西省宜春市高中三年级学生柳艳兵挺身而出夺刀斗凶,换来一车人的生命安全。他自己却因此错过了高考。连日来,柳艳兵勇斗歹徒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网友称他为"最美高中生"。面对柳艳兵无法参加今年高考的遗憾,中央政法委宣教室副主任陈里在微博上发起了"保送帮好少年圆梦"  相似文献   

2.
潘琦 《政府法制》2013,(24):22-23
在结束了等待已久的高考之后,全国各地的考生开始了新的等待:迎接高考录取通知书的到来. 6月15日,清华大学为提前录取的保送生们投递了首批高考录取通知书,而更多的考生则将从7月上旬开始陆续收到各批次的录取通知书. 不过,有的考生却过早的迎来了这份"惊喜". 有报道称,就在高考的前两天,湖南怀化的肖先生一家就收到了来自某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经警方侦查发现,原来是一名负责高考招生的工作人员,私下以数百元的价格向民办院校提供了生源信息.  相似文献   

3.
蒋伟  马照云 《政府法制》2008,(12):16-17
高考在即,88名西安考生却因学籍和户籍不符合陕西省招生政策而被取消高考资格,原因是西安市与陕西省的高考政策发生冲突。4月18日,其中的14名考生状告有关部门。有关专家认为,陕西省教育部门认定这些考生属高考移民的法律依据值得商榷,即使这一政策程序及实体合法,也应对这些作为特殊群体的考生施以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4.
《检察风云》2008,(15):8-9
针对此起全国瞩目的天水高考舞弊,本刊记者调查中了解到,很多人认为应该从法律角度对高考舞弊的相关行为进行界定,或者对现行的法律条文重新进行司法解释,将高考舞弊行为纳入现行的刑罚体系;另有人认为,应该推进制度建设,还考生一个干干净净的高考环境.……  相似文献   

5.
金童 《法庭内外》2010,(4):12-15
2010年全国高校艺术高考于一二月份陆续在各地进行,艺考过关的考生相当于一只脚迈进大学校门,只等6月份高考被大学录取。然而,因文化课成绩差,高考中个别考生不惜铤而走险作弊。作弊一旦被发现,不仅成绩作废并取消考试资格,还将记入考生个人档案伴随其终生!  相似文献   

6.
牵动无数考生的我省2004年高招录取工作已于7月11日全面启动,不同批次的录取工作将在规定的各时间段内陆续完成。考生们随着高考成绩的公布、填报志愿的完毕,他们都在盘算着自己的未来。然而,今年的高考,对于肥西二中的考生刘勇来说却是一个令他今生今世永远难以忘怀的痛。他本来可以坐在考场为十年寒窗填上一份答卷,他本来可以和天下所有的考生一样,期盼激动人心的那一刻的到来。可仅仅因为90元的债务,刘勇被方家琴抢走了准考  相似文献   

7.
话题背景 2004年6月8日,牵动全社会神经的高考结束了.随之,人们将把关注目光投向高考成绩公布上.以前考生了解高考分数,多是通过教育部门的"公开发榜"才能知道.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打电话、上网等信息查询的办法,考生可以方便快捷查询到自已的考分,不过,这种查询的花费可不低,通过传统的声讯电话查询,每次收费多在3元以上,即使是通过一个短消息查询也得花上1元钱,如此看来,"高考查分"已经成为商家捞取"高考经济"的重要手段了.根据往年的情况和其他一些考试查分服务的情况,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门往往在中间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因为信息产业部门的高考分数信息基本上都是从各地教育部门"有偿"(而且价格不菲)购得的.据媒体报道,一些地方的信息产业部门已经像往年一样做好了有偿提供查分服务的准备.看来这种在往年饱受质疑的做法在今年还将延续.  相似文献   

8.
《检察风云》2006,(12):74-75
[新闻背景]杂文作者曾颖发表于2002年的一篇文章竟然在2004年被江西一名考生抄成了高考满分作文,而且被网站转载、出版社结集出版.今年5月13日,作者意外发现该情况后,到网上发了一个帖子声讨该考生,没想到反而招来骂声一片:"抄苏东坡也是抄,抄白居易也是抄,抄您老人家倒是犯罪了,呵呵!""考生有权引用任何文章,只要阅卷的老师不知道是引用的就行了.你凭什么?"……(参见<成都晚报>2006年5月16日)据一度统计,曾颖在"天涯杂谈"上所发帖的点击量达到了58514人次,而跟帖也达到1742人次.同时,天涯论坛上已开出近30个关于曾颖是否应该向该考生追究责任的专题讨论,点击率和回复率也极高,支持方和反对方正在激烈论战着.  相似文献   

9.
高考,自我国1977年恢复后,就变成华夏神州每年夏天永恒的主旋律。考生及其家长等待考分、等待录取分数线、等待录取通知书焦急、烦躁的心情。使得炎热的夏天更加暑气逼人。而在他们焦急的背影下。一些人已经暗暗铺设了陷阱。等待着落榜的考生和家长。掉入高考失利后的另一个深渊。  相似文献   

10.
刘鹏 《江淮法治》2013,(12):1-1
据媒体报道,6月8日下午5点,高考结束后,湖北钟祥市第三中学艺体高考考点监考老师遭到部分考生和家长围堵,甚至有2名外地监考老师被打,一个多小时后监考老师在警方护送下离开考点。不管监考老师做了什么,做为考生和家长,都不能扰乱考点的秩序,更不能打人。况且,这些家长和考生围堵、打人的理由竟然是监考过严,不让作弊,手机等作弊工具无法带  相似文献   

11.
【新闻背景】2003年,福建省在普通高考录取照顾政策中新添了一项内容:凡获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的考生或其子女参加高考可获加分照顾:省级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的考生或子女给予加20分的照顾,区市级的加10分。然而,这种将对见义勇为行为的表彰与高考录取结合起来的政策一经面世  相似文献   

12.
《法制与社会》2011,(14):36-36
6月7日,“专职”考生、“兼职”生意人,44岁的成都市民梁实又要上考场了,这是他第十五次参加高考。有人说他是“中国第一铁脑壳”“高考最牛钉子户”“现代范进”。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指出分省配额招生制度作为我国目前最主要的大学本科招生制度违反了平等保护原则,对考生进行没有充分根据的事前区分,使不同地区的考生因为其所处地域的不同而在高考招生中受到明显不合理的区别对待,因此侵犯了考生的平等受教育权.  相似文献   

14.
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国家有义务保障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并且提供相应的教育资源和设施来保证该项权利的实现.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高考制度都是以户籍制度为基础,考生需在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损害了公民的平等受教育权,不利于实现社会公平.于是实施异地高考政策的呼声越来越高.从整体层面上看,异地高考政策有利于平等受教育权的实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因此要切实落实好这一政策.  相似文献   

15.
高考移民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取得异地报名资格,侵占异地考生录取机会的一种投机行为。高考移民惠及个人,伤害的却是教育公平。一些成绩平平的考生,不择手段移民到新疆阿勒泰地区参加高考,以较低的分数考上大学。  相似文献   

16.
转眼,2017年高考结束了.看着一个个焦虑地等待着成绩的考生,我突然想到了我高考那年发生的一件事. 上高中时,我的学习状况一落千丈,对数理化、英语也失去了兴趣.我妈并不逼我考大学,各科老师也就放任我上课时间睡觉. 由于我个子矮,一直坐在第一排.这一天,打铃上数学课,那位稀疏头发、眼皮下耷的胡老师夹着教案走了进来.我趴在桌上开始睡觉.  相似文献   

17.
朱炳辉 《江淮法治》2010,(13):31-32
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是人生新的里程碑,对于广大考生来说,高考的意义非同寻常。但近年来,高考过后暴露出来的一些与高考有关的纠纷或问题,却影响了考生对自己人生和理想的规划,甚至给当事的考生造成了终生的遗憾。为此,高考过后应当心发生以下与高考有关的涉法纠纷。  相似文献   

18.
“学费杀人”年年有,今年更比往年多。6月19日夜,山西省榆社县一高考考生的父亲服农药身亡,原因是他的儿子高考后估了600分,被高校录取是铁板钉钉儿的事,而作为农民的他却付不起儿子的大学费用。没过几天,同样的悲剧在山西省翼城县上演,50岁的李海明在得知女儿铃铃高考成绩的第二天,用一根捆麦的绳子把自己吊在了土窑的门框上。7月20日,同样的悲剧出现在了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雨金镇高韩村。在西安某学院上二年级的李大山需要7000元学费,其母在四处筹借未果后,悄悄离家。在一片玉米地里用农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李海明自杀后,翼城县教育局承…  相似文献   

19.
如今考试作弊可谓花招百出,有夹带资料的、抄袭他人的、雇请“枪手”的,更有甚者还用上了高科技。如7月10日《人民法院报》报道,山东寿光一名高考考生竟用手机作弊,被当场抓获,并查出背后还有什么“助考公司”,此公司竟  相似文献   

20.
肖群 《法治纵横》2011,(4):48-49
贵州作为西部内陆省份,教育水平与经济发达省份相比相对滞后,国家为鼓励贵州考生,在高考录取分数线上对贵州生源有所照顾,分数线相对较低。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铤而走险买卖户籍,帮助外省考生“移民”贵州参加高考,从中获取暴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