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秦九凤 《党史纵览》2012,(12):45-47
陈式周,字逸石,生于1882年3月8日,是周恩来嗣母陈氏的远堂侄儿,比周恩来大16岁。据陈式周的嫡亲外甥范延禧先生回忆,陈家是个大家庭。1860年,陈家大家族中排行老九和十四的堂兄弟陈鑫和陈沅,为避捻军兵乱,先后迁居到宝应城里。陈沅就是周恩来嗣母陈氏的父亲。他因为没有生男孩,遂将陈鑫的孙子陈式周出嗣过继为孙,以撑门立户,存续香火。  相似文献   

2.
正俗话说,"一滴水可以反映一个太阳"。周恩来廉洁奉公正己做表率,体现在他工作、生活大大小小的事情中。人们都知道,周恩来是一个儒雅、传统但又大胆突破传统的伟人,他孝顺父母但又不刻板地墨守成规。淮安敬祖周恩来未满周岁就过继给了嗣母陈氏。陈氏才学出众,是周恩来的文化启蒙老师。安葬嗣母是10岁的周恩来当家后所做的第一件大事。1907年生母去世后不  相似文献   

3.
张谨  陈国民 《湘潮》2008,(4):4-6
在周恩来的亲属中,对他早年思想影响较深并且与之交往密切的,当数他的表兄陈式周。周恩来旅欧求学,与之通信来往最多的亲属也是陈式周。在(《周恩来书信选集》中,选登有周恩来给陈式周的两封信。他们之间非同寻常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4.
正在周恩来幼年时,他的小婶母(嗣母)陈氏有位亲姨娘住在淮安城内的东岳庙附近,周恩来称之为姨外婆。姨外公名叫龚怀朴,是常州人,他多年任山阳知县的钱谷师爷,家境比较殷实。龚怀朴有个独生子叫龚荫荪,博学多才,后来追随孙中山投身革命,他对年幼聪明的周恩来很器重。在1907年周恩来先后失去生母和嗣母后,他特意让周恩来到他家的  相似文献   

5.
2005年2月28日—3月6日的《书刊报》刊载了一篇注明转载自《文摘旬刊》的《周恩来的三个母亲》的文章,文章开宗明义就说周恩来有三个母亲“:生母万氏、继母陈氏、乳母蒋氏。”据笔者考证,称陈氏为周恩来的“继母”是不对的,正确的称谓应为“嗣母”。清光绪戊戌年(公元1898年)年末,周恩来已经出生了八个多月。周恩来20岁的叔父周贻淦染上了肺结核病,这种病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是无法医治好的。无奈的周家人愁眉不展。当时,淮安的民间有个旧俗:就是当病人病势沉重时,用大喜的事来“冲”,就有可能将病人的病“冲”好。于是,周家就先给周贻淦取妻…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童年丧母,10岁时在淮安亲手安葬嗣母陈氏;1942年7月中旬在重庆,周恩来痛哭亡父,为其树冢立碑;1939年3月29日,周恩来回祖籍地绍兴祭祖扫坟。解放后,他又坚决平掉淮安、  相似文献   

7.
20 0 1年 5月 ,淮南市委党研室的离休干部张凤高同志来到中央文献研究室 ,送来 7篇 1 92 1年上海《新申报》上刊载的周恩来文稿 ,请我们鉴定一下真伪。经我们仔细研究 ,可以确认两点 :第一 ,这 7篇文稿的真实性应当说是勿庸置疑的 ,它们确系周恩来的作品。理由有四 :其一 ,作者署名确定无疑。 7篇文稿中 6篇署名“翔宇” ,1篇署名“恩来” ,基本可以肯定是周恩来的作品。其二 ,陈式周之子陈莱官曾回忆说 ,陈式周曾任上海《申报》的编辑。周恩来旅欧期间曾写信给其表兄陈式周 ,托他与报馆联系发表文章。陈莱官说 :“那些稿子 ,有的发表了 ,有…  相似文献   

8.
照片上的这只红色小柳斗,如今陈列在淮安周恩来纪念馆仿建的西花厅“立志强国”展室内 ,每天吸引着许多游人趋前现赏。这只普通的小柳斗与伟人周恩来有着密切的关系。   1898年的 3月 5日,周恩来诞生在江苏淮安府城驸马巷。 8个多月后,因小叔父周贻淦新婚不久即患上肺结核病,为了给病人以精神上的安慰,也为了让小婶母陈氏有个依靠,就按当地风俗,将年幼的恩来出嗣过继给小叔父为子。恩来过继不久,小叔父周贻淦离开人世 ,他便与小婶母相依为命。   陈氏出身书香门第,不仅通文墨,会诗词,又善针工女红,是位文静、贤淑而又多才…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童年丧母,10岁时在淮安亲手安葬嗣母陈氏;1942年7月中旬在重庆,周恩来痛哭亡父,为其树冢立碑;1939年3月29日,周恩来回祖籍地绍兴祭祖扫坟。解放后。他又坚决平掉淮安、重庆、绍兴的3处祖坟。从周恩来敬祖与平坟的矛盾冲突中,  相似文献   

10.
正周恩来有个嫡亲表妹叫万贞。万贞原名万芳贞,是周恩来十八舅万立鉁的女儿。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二月十九日生于江苏清河县城(今清江浦区),比周恩来小一岁。其母周氏是周恩来的堂大姑母、周恩来六伯父周嵩尧的胞姐。1904年冬,周恩来和两个弟弟随生母万氏、嗣母陈氏回到清江浦外婆家居住。在那里,他常和表妹万贞、万怀芝及表哥万叙生一起游戏玩耍。万贞因为肤色稍黑一些,就取乳名"黑妹",而周恩来的三弟周同  相似文献   

11.
刘伯强 《湘潮》2008,(4):7-10
大表哥真想见表弟 新中国诞生时,陈式周已年过花甲。当他从报纸上看到自己的表弟已是新中国的总理时,心里不知有多高兴了。他和周恩来解放前好长一段时间只是秘密的书信往来,未曾见过面。现在解放了,他不必担心什么,他想表兄弟俩肯定能见到面的。陈式周以十分喜悦的心情,发出了一封信,问候他怀念多年的表弟、身负重任的周恩来。  相似文献   

12.
正周恩来接受教育时间较早。1902年,在其4岁时,出身书香门第且才学出众的嗣母陈氏便对周恩来进行识字教育,并要求背诵唐诗,这是周恩来学习启蒙的开始。1921年春,在法国巴黎勤工俭学时,经张申府、刘清扬介绍,23岁的周恩来加入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此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在这19年间,他立志努力学习,把读书和救国联系起来,并为之行动。  相似文献   

13.
《湘潮》2017,(3)
<正>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出生在江苏省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的一个"绍兴师爷"之家。他自幼在嗣母陈氏的指导下学习经典名著,打下了扎实的文化根底。从1910年至1917年,他先后入银岗书院、东关模范学校、天津南开学校读书,不仅在才学、品行、社会活动诸方面都有出类拔萃的表现,而且还确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他还远赴日本和欧洲留学,  相似文献   

14.
正周恩来的家乡淮安是一座著名的"水城"。在城内就有勺湖、月湖、万柳池等湖泊,夹城内又有桃花垠,城北还有萧湖。由于当年城区水面几乎占到了一半,因此无论城乡,淮安人男男女女几乎都会游泳。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出生于淮安的周恩来一生都不会游泳,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旱鸭子"。起初,周恩来是因为幼时出嗣过继给小叔父周贻淦为子,过继后不久小叔父因肺结核病离开人世。在当时的社会里,丈夫亡故后,妻子是不能  相似文献   

15.
《湘潮》2017,(9)
正1943年,抗日战争风起云涌之时。这年3月5日,迎来了周恩来的45岁生日。这天下午,在红岩村南方局办事处机关的一片草地上,一群青年围坐在周恩来的身边,静静地聆听周恩来结合自己的身世和经历给大家讲党课……周恩来一直讲到黄昏,大家都听得异常认真。周恩来出生在江苏淮安一个没落的官宦家庭,9岁丧生母,10岁嗣母又弃他而故去。家庭的重担过早地压在周恩来稚嫩的肩上。家庭  相似文献   

16.
我的母亲长得很漂亮,为人善良,生了3个小孩——我和两个弟弟。现在一个弟弟已死,一个弟弟尚在。母亲在35岁时即患肺痨而死,原因是我家在祖父去世后,每况愈下,母亲因操劳过度成疾。我出生后……把我过继给叔父,由守寡的叔母抚养。叔母即嗣母陈氏,是受过教育的女子,在我5岁时就常给我讲故事,如《天雨花》、《再生缘》等七词唱。嗣母终日守在房中不出门,我的好静的性格是从她身上继承过来的。但我的生母是个爽朗的人,因此,我的性格也有她的这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在淮安周恩来故居北侧刚落成的邓颖超纪念园内,陈列有一封半个多世纪前邓颖超写给周恩来的姨表妹陈绣云的一封信。从这封短短的信中,我们可以看到周恩来、邓颖超为端正党风、弘扬正气而对自己亲属严格要求;让人深刻体会到邓颖超遵照周恩来的意思,对陈绣云字字深情、句句厚意的亲切教诲。在介绍这封信之前,笔者先说一说这封信产生的一些背景。陈绣云,系周恩来十四姨娘的女儿,和周恩来是嫡亲姨表兄妹。她比周恩来要小十多岁。1908年,周恩来生母、嗣母相继去世后,淮安(今淮安市楚州区)周家家道败落。年仅十岁的周恩来不得不拖着两个弟弟生活。…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的南大门广州是1949年10月14日解放的。广州获新生后没几天,随国民党铁路系统跑到广州的周恩彦想到了他的堂兄周恩来,就以长子周保昌的名义给周恩来发去一份电报,想请周恩来为他们父子在人民政权内谋一份差事,以期能有碗饭吃。日理万机的周恩来没有忘记他这位曾为革命做过有益工作的十三堂弟,但他决不因为自己与周恩彦的这层关系就给他以任何特殊,所以周恩来的回电很快  相似文献   

19.
《周末》1998年2月13日7版刊载了浙江仲向平的文章《周恩来的嫡亲表妹王去病》一文.其实王去病不是周恩来的嫡亲表妹,史实如下:其一,周恩来父亲一辈只有嫡亲兄弟四人,没有女性.1996年,周恩来大伯父的孙子、周恩来侄儿周华章同志曾寄给我一份他祖父周嵩尧写给总理办公室何谦秘书的一封专谈周恩来亲属的信.信中明确交待“总理没有胞姑母,也没有胞姐妹”.现在该信内容已收入党建读物和中国青年两出版社联合于1998年2月出版的《周恩来家世》一书.其二,据周恩来嫡亲侄女周秉宜同志写的周恩来的《姑母周桂珍和姑父王子余》一文说:“周桂珍(1873—1913)是周恩来大伯祖父周晋侯的女儿,按大排行,她应是周恩来的二姑母.”“ 1894年,  相似文献   

20.
刘岳 《北京党史》2014,(1):51-54
1909年.奉天首富家族戴家房子村老陈家长门又添了个大孙子.他就是被视为陈氏家族未来掌门人的陈卓毅、爷爷陈子章非常喜欢这个大孙子.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亲自把他送到于家房子学校读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