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可 《法制与社会》2015,(9):187-188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生态环境已经濒临崩溃.2013年有关媒体报道,我国一些城市连日受到雾霾雾气天气的严重影响,雾霾面积高达130万km2,空气质量在不断下降,其中更为严重的是,我国有大部分地区被雾霾笼罩.因此,研究我国雾霾治理的法制化路径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从雾霾法律治理实际情况和出现的问题入手,重点分析雾霾治理法制化路径.  相似文献   

2.
大气环境污染的区域化是任何国家工业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中国正在加快工业化进程,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大中城市雾霾污染治理难度逐渐加剧。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表明,解决区域雾霾污染问题,须尽早采取联防联控措施,以统一规划、统一评估、统一方法、协调措施和监管。  相似文献   

3.
2013年全国平均雾霾天数是52年来最多,我国空气质量已经恶化到质变的水平.这现象说明严重的雾霾天气已趋于常态化并成为全国性的环境灾害.长期的雾霾天气将严重危害人的健康,甚至引致死亡.因此,我国治理雾霾污染刻不容缓.但是,在政府治理雾霾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将首先分析雾霾的现状和原因,分析政府治理雾霾政策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政策工具理论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自2013年1月以来日趋严重的雾霾,引起了中国政府和公民的强烈关注.雾霾现象的扩散和蔓延,反映出我国现有的雾霾治理机制存在严重问题.2014年新修订环境保护法则对雾霾的治理提供了很多制度上的创新和有益才尝试.本文从我国雾霾问题的现实原因出发,借鉴英国伦敦和日本雾霾治理的先进机制和措施,探讨我国新环保法对雾霾治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2013年下半年,雾霾席卷中国北部、东部、东北部大范围区域,而中央政府屡次强调对于空气质量的刚性约束及纳入官员考核体系. 在已公布的28个省份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26个省份将空气污染治理列为要务,占比超九成,其中明确提到治理雾霾天气和监测PM2.5的省份达到15个. 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雾霾污染问题是近年来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自2014年3月《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颁布以来,北京市雾霾污染问题进一步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雾霾污染防治立法有利于北京市雾霾污染治理举措的系统化、具体化,对北京市雾霾治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立法过程中,我们在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的同时,也可以以《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为依托,以《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实施和修改为中心,对北京市雾霾污染防治立法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7.
中科院专家:京津冀何以成雾霾重灾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记伟 《法人》2014,(4):24-26
正京津冀污染治理,首先要控制河北的煤、北京的汽车、天津的化工企业。优化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的产业结构,协调一体化发展是治理京津冀雾霾的关键所在一组在显微镜下拍摄的大气雾霾中的颗粒图片,再次让处在雾霾里的网友在微博上纷纷吐槽。3月23-27日,北京连续雾霾,污染不断加重。在27日,AQI指数长时间维持在400上下。空气中细小的霾颗粒到底是什么样子呢?网友张超通过显微镜,将霾颗粒放大1000倍后,发现他们形状各异,有复合体,有生物颗粒,有矿物质的,看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的各地频现雾霾天气,大气污染状况极为严重,给人们的日常生活与身体健康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雾霾问题是国家工业化进程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副作用,如何在保证经济正常健康发展的同时减少大气污染,改善雾霾现象,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考验.本文结合雾霾的天气的成因与特点,从法律的角度入手,提出防治雾霾的合理化建议,为雾霾天气的治理提供法律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建国以来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的社会治理方式实现了社会稳定,但也存在许多弊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结合实际,在探索新型社会治理方式上取得一定成效,但我国在社会治理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如何加快转变社会治理方式,推动社会创新治理,已经成为既十分紧迫又需要长期努力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0.
路尚可 《检察风云》2014,(13):19-19
当人们多年后回忆起雾霾笼罩的日子,估计会对这种记忆报以微笑,处之淡然了.作为中国人,我们已经对雾霾习以为常.在这些年里,雾霾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大范围讨论的热题——雾霾治理、生态危机,以及更大范围内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担忧.然而,对雾霾这个令人忧心的话题,其焦点不仅局限于生活在如此环境里的每一个个体,更是牵涉到生态文明与科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政府面临的主要任务和重大挑战,关系着能否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而政府行为和治理方式的转变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作为国民经济区域增长主体和次级协调主体,不但要高度认识到其重要性和紧迫性,而且要加快自身改革,以推进当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近年,雾霾的袭来,严重的影响了公民的生命健康,并且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对此,我国各省市作出了积极的对策,以减少雾霾对大气的污染。同时我国也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尚未实施),该法的颁布对治理雾霾、减少大气污染起了重要的作用。各省市根据自己的情况,具体制定详细的规则,以更好的防治雾霾。通过分析美英国家对治理大气污染的先例,我国可以借鉴有利的经验,以正确的指导我国的治霾行动。然后是雾霾对于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的影响及危害,及我们应作出相应的对策来缓解当下雾霾的情形。  相似文献   

13.
如今,“大数据”已是互联网应用的大趋势.在人大代表履职方面,大数据也大有可为. 将每年人代会由代表提出的海量议案和建议构成的信息大数据,作为提供给本级有关机构科学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的“富矿”,不仅有利于为本地治理交通拥堵、雾霾天气、看病难、食品安全等“城市病”及时提供广泛的社情民意良方,而且有利于为本地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囊支持.  相似文献   

14.
安人言 《江淮法治》2014,(13):14-15
5月28日,安庆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在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推进大气雾霾治理工作情况的报告后,对大气雾霾治理情况进行专题询问。这次专题询问直面问题,单刀直人,效果凸显,实际上开成了由市人大常委会主导的向雾霾宣战的大会。  相似文献   

15.
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是两个概念,一个强调人们的思想意识,另一个强调人们的行为方式,在理论和实际的两个方面为新时代治理国家管理整治提供了具体道路的指引,重点表达了法治的理念与原则.利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相结合的形式建立一个完善的法治社会,本文从两者的涵义、关系入手进行探讨,不断促进法治观念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各地     
《中国审判》2014,(4):6-6
河北高院出台意见助力经济转型发展 日前,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出台《关于为河北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治理环境污染”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的意见》,受到省委领导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7.
也许,伦敦摆脱"雾都"的立法之路最值得我们借鉴的,是以法治形式进行空气污染的治理。因为雾霾发生时,市民渴求的除了干净的空气,还有良好的市政服务和参与治理家园的渠道。2013年元宵节刚过,北京及全国部分城市再一次被严重雾霾笼罩。人们艰难呼吸之时,有网友在微博上发起呼吁,建议向曾经的"雾都"伦敦学习治理之道。而很少有人能确切地知道,20世纪50年代的伦敦,究竟靠的是何种利剑斩去了遮蔽城市蓝天的雾霾。  相似文献   

18.
任群委 《行政与法》2022,(12):70-78
治理方式影响着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基于“主体—信息—利益关系”的分析框架发现,治理主体、治理信息、利益关系形塑着乡村治理方式。通过对豫东A村治理实践的长期观察发现,乡村社会存在抗争式治理、合作式治理、放任式治理、博弈式治理四种治理方式。合作式治理作为乡村治理方式之一,是凝智聚力、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优选,但其面临村民治理话语权不足、治理信息透明度低、村民与村干部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协商合作流于形式、治理过程存在失序风险等问题。因此,需要赋予村民监督权来增强其治理话语权,大力推动治理信息公开,培育乡村社会公共精神和共同体意识,消解利益冲突,健全乡村协商共治机制与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这是新形势下,实现党和国家政治生活制度化程序化、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推进法治建设的新课题,也是当前开展普法和依法治理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20.
去年以来,雾霾天气袭扰我国大部分地区,空气污染给交通运输带来较大影响,呼吸道病人增加,长此以往,雾霾天气还会成为肺癌高发的诱因,每天能够仰望到湛蓝的天空,是人民的期盼,是建设强国强省进程中遇到的最为紧迫的课题。在崇尚法治的时代,治污降霾需要依法推进。如何治理雾霾,保障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这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本文试从法律的角度谈谈如何加强空气污染治理的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