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辉 《台声》2009,(3):94-95
1981年齐秦发行第一张专辑《又见溜溜的她》,到今天,已整整28年的时间,齐秦用他的歌写就了他的黄金岁月,也造就了华语歌坛的黄金岁月;他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也整整影响了一代华语流行歌坛。  相似文献   

2.
他们,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大多数属于独生子女,被媒体称为“80后”一代;他们,在很多人的眼里,还是风华正茂的青涩男孩;他们,在都市男女对婚姻失去信心、享受单身、晚婚盛行的时代,却选择了结婚生子,成为新鲜的年轻爸比族。他们,跨越了从男孩到男人,从男人到丈夫,从丈夫到父亲的成长历程,直接从男孩变成了父亲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我们很难给一代人打上标签,但“80后”(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这样的标签还是重重落在这代人头上。如果用最少的词来描述“80后”的整体特征,以下几个肯定是少不了的:喜欢冒险、追求挑战、个性独特、消费超前。作家王朔曾说:上世纪70年代和50年代出生的人,其实还是在一个背景上,都是喜欢纸和胶片的。“80后”就不同了,很多小孩都在网上看电影,他们是废了电影院的一代。这样“一出生就遇上市场经济,一长大就明白国际化,一交流就用上互联网”的一代人,也许在现实中闯荡世界的机会将越来越少,但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历险的几率却越来越高。很难预测他们的未来会遇到什么,但他们的整体气质,显然和“喝狼奶”长大的“50后”一代、沐浴着“雷锋叔叔”笑容长大的“60后”一代以及初涉“小资”却还保留着些许认真的“70后”一代有很大程度的不同。尽管上班路上,多数“80后”耳朵上都挂着MP4,尽管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与E时代亲密接触,但请不要忘了这样的反差:当一些稚气未脱、下巴还未挂上胡须的“80后”开始管理几百号人时,他们中的另一些人却揣着高学历为找一份工作而四处奔波……总而言之,这是有意思的一代人诞生在了有意思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参考资料:"第五代人"独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青年研究》2002,(3):21-24
独白一:生于70年代□joy朵我们这个年代出生的人,每个人都得到了一个时代的烙印——“生于70年代”。无论这一说法所包含的意义是褒是贬,总是让我们觉得仿佛游离在人群中间。繁华躁动的都市,激情暗涌的内心,我们一直游离于上一代与下一代之外,无论是少年,还是青春,全部暴露在跨世纪的光环下面。如此以来,我们无所适从,彷徨犹豫,不知道自己应该是靠近父辈的生活,还是与“新新人类”的思维模式看齐。各种声音淹没了本来的自我,我们迷失在本应属于我们的时代。种种的纷乱干扰令我们困惑,这是否就是我们所追求、所向往、所迷恋、…  相似文献   

5.
时间在沉淀许多东西,历史的浪涛自然地把“五四”这块赤金从狂沙中滤漉而出。时间也在遗忘许多东西,“五四人”(五四时期那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离我们渐趋陌生。我们这一代人(主要指7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向往的物质东西很多,精神追求却只被作为一个“单元”置于选择的行列,并且倍受冷落。因而,对“五四人”的理想主义、个性追求和求真意识的言说俨然成为一种奢谈。理想是个崇高的字眼,至少对于“五四人”来说。刚从传统束缚的罗网中冲决出来的那一代人以全新的面貌投身于理想的美丽新世界的践履。各种社团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  相似文献   

6.
"80后"是指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人,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成长的独生子女的第一代。他们的父母是"50后",是新中国的第一代,是在阶级斗争、计划经济的环境中成长的一代,以自己所受的教育和经历要求自己的后一代。从"80后"出生起,就受到成人社会的种种担心与指责,一直到汶川地震和奥运会期间,他们有了重要表现之后,情况才开始逆转。一代人引起如此长时期的争议在中国历史上少有。这是两个时代之间的冲突,它的发生与转变的过程为我们认识青年和形成代际的和谐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7.
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史,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好故事。复兴号高速列车迈出从追赶到领跑的关键一步。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同时也是中国进入高铁时代的第10个年头。新时代新形势新使命为我们牢牢把握时代脉搏、积极回应时代关切、留下和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精品力作,讲好中国故事铁路华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和空间。一、举旗定向,明确做好新闻宣传的政治性  相似文献   

8.
“第五代”青年价值观变化趋势和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五代”青年价值观变化的趋势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价值系统和人生定位。从政治代际理论来划分,我们人民共和国曾有五代人一起生活过。他们是:出于本世纪10-20年代的第一代青年,他们是“共和国的缔造者”;出生在30-40年代的第二代青年,他们属于“迎接解放的一代”;出生在50年代的第三代青年,他们是在文革开始进入青春期,被称为是“红卫兵”一代;第四代青年,出生在60-70年代,被称为“改革开放初期成长起来的一代;第五代青年,出生在70-80年代,9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入青春期,被称为“新新人类”。他们是…  相似文献   

9.
劳模是时代的领跑者,他们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劳模也是时代的忠实记录者,他们的身上,能准确体现出一个时代跳动的脉搏。从时传祥、张秉贵到李素丽、许振超,看似不同的劳模个体中又存在着一种共同的激励人、鼓舞人、感染人的精神,在当前形势下,应当怎样传承和发扬这种曾经感人至深的劳模精神呢?本期“人物”栏目的三位主人公给出了各自的答案。  相似文献   

10.
杨文杰 《创造》2010,(9):63-65
“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党校人应有一代人的风采。作为后来者,怎样继承和发扬党校的优良传统、在新的时代创新前行?也是不容回避的严峻问题。  相似文献   

11.
劳模是时代的领跑者,他们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劳模也是时代的忠实记录者,他们的身上,能准确体现出一个时代跳动的脉搏。从时传祥、张秉贵到李素丽、许振超,看似不同的劳模个体中又存在着一种共同的激励人、鼓舞人、感染人的精神,在当前形势下,应当怎样传承和发扬这种曾经感人至深的劳模精神呢?本期“人物”栏目的三位主人公给出了各自的答案。  相似文献   

12.
劳模是时代的领跑者,他们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劳模也是时代的忠实记录者,他们的身上,能准确体现出一个时代跳动的脉搏。从时传祥、张秉贵到李素丽、许振超,看似不同的劳模个体中又存在着一种共同的激励人、鼓舞人、感染人的精神,在当前形势下,应当怎样传承和发扬这种曾经感人至深的劳模精神呢?本期“人物”栏目的三位主人公给出了各自的答案。  相似文献   

13.
在不同时代的青春话语里,偶像的含义是各不相同的。建国以来的五十多年中,从社会道德的楷模到个人爱慕的对象,从学习其精神到模仿其造型,偶像的意义从精神落实到了实际。偶像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长,那些难以磨灭的记忆,记录了时代文化的巨大变化,更折射了作为道德原则的集体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的曲折命运。这种巨大变迁,促使我们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进行深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我们很难给一代人打上标签,但"80后"(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这样的标签还是重重落在这代人头上。如果用最少的词来描述"80后"的整体特征,以下几个肯定是少不了的:喜欢冒险、追求挑战、个性独特、消费超前。作家王朔曾说:上世纪70年代和50年代出生的人,其实还是在一个背景上,都是喜欢纸和胶片的。"80后"就不同了,很多小孩都在网上看电影,他们是废了电影院的一代。这样"一出生就遇上市场经济,一长大就明白国际化,一交流就用上互联网"的一代人,也许在现实中闯荡世界的机会将越来越少,但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历险的几率却越来越高。很难预测他们的未来会遇到什么,但他们的整体气质,显然和"喝狼奶"长大的"50后"一代、沐浴着"雷锋叔叔"笑容长大的"60后"一代以及初涉"小资"却还保留着些许认真的"70后"一代有很大程度的不同。尽管上班路上,多数"80后"耳朵上都挂着MP4,尽管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与E时代亲密接触,但请不要忘了这样的反差:当一些稚气未脱、下巴还未挂上胡须的"80后"开始管理几百号人时,他们中的另一些人却揣着高学历为找一份工作而四处奔波……总而言之,这是有意思的一代人诞生在了有意思的时代。  相似文献   

15.
我们很难给一代人打上标签,但"80后"(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这样的标签还是重重落在这代人头上。如果用最少的词来描述"80后"的整体特征,以下几个肯定是少不了的:喜欢冒险、追求挑战、个性独特、消费超前。作家王朔曾说:上世纪70年代和50年代出生的人,其实还是在一个背景上,都是喜欢纸和胶片的。"80后"就不同了,很多小孩都在网上看电影,他们是废了电影院的一代。这样"一出生就遇上市场经济,一长大就明白国际化,一交流就用上互联网"的一代人,也许在现实中闯荡世界的机会将越来越少,但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历险的几率却越来越高。很难预测他们的未来会遇到什么,但他们的整体气质,显然和"喝狼奶"长大的"50后"一代、沐浴着"雷锋叔叔"笑容长大的"60后"一代以及初涉"小资"却还保留着些许认真的"70后"一代有很大程度的不同。尽管上班路上,多数"80后"耳朵上都挂着MP4,尽管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与E时代亲密接触,但请不要忘了这样的反差:当一些稚气未脱、下巴还未挂上胡须的"80后"开始管理几百号人时,他们中的另一些人却揣着高学历为找一份工作而四处奔波……总而言之,这是有意思的一代人诞生在了有意思的时代。  相似文献   

16.
这是e龙网站的题目:比比崔健和朴树,也比比生于60年代与生于70年代两代人的不同。拿崔健与朴树作为60和70年代的代表,不是很恰当。他们都处在两个年代的起点上,更接近于他的前一代而不是后一代。从气质上看,崔健身上的某些东西更接近于50年代出生的一代,朴树则接近于出生于60年代的人。当然,他们身上也有一些东西,可分别对生于60年代和生于70年代的人作出印证。就拿能体现共性的情况来看——崔健《无能的力量》和朴树《我去2000年》,都使用了最时尚的音乐语言——崔健拥抱了电子舞曲,而朴树拥抱了英伦新音乐,也可以从象征意义上…  相似文献   

17.
我们很难给一代人打上标签,但"80后"(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这样的标签还是重重落在这代人头上。如果用最少的词来描述"80后"的整体特征,以下几个肯定是少不了的:喜欢冒险、追求挑战、个性独特、消费超前。作家王朔曾说:上世纪70年代和50年代出生的人,其实还是在一个背景上,都是喜欢纸和胶片的。"80后"就不同了,很多小孩都在网上看电影,他们是废了电影院的一代。这样"一出生就遇上市场经济,一长大就明白国际化,一交流就用上互联网"的一代人,也许在现实中闯荡世界的机会将越来越少,但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历险的几率却越来越高。很难预测他们的未来会遇到什么,但他们的整体气质,显然和"喝狼奶"长大的"50后"一代、沐浴着"雷锋叔叔"笑容长大的"60后"一代以及初涉"小资"却还保留着些许认真的"70后"一代有很大程度的不同。尽管上班路上,多数"80后"耳朵上都挂着MP4,尽管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与E时代亲密接触,但请不要忘了这样的反差:当一些稚气未脱、下巴还未挂上胡须的"80后"开始管理几百号人时,他们中的另一些人却揣着高学历为找一份工作而四处奔波……总而言之,这是有意思的一代人诞生在了有意思的时代。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雷锋逝世50周年。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一号召,近半个世纪以来,雷锋精神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诠释下不断升华。雷锋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顺应了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本色,是引领时代主流价值观的一面光芒四射的旗帜。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活雷锋”不断涌现,他们是不同时代的榜样,是雷锋精神的传承者、践行者;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光芒。在当今社会中,依然深深吸引着无数人;他们的事迹,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  相似文献   

19.
铁人精神曾激励了整整一代中国人。如今,飞速发展的中国处于一个与铁人生前完全不同的时代环境,产生于特殊年代的铁人精神到底离我们有  相似文献   

20.
陈欠水时间     
时间,总会印证在一代一代人的身上,形成了一个时代的印象与特征。陈欠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逝去时代的印迹,传统的美德,朴素的情感,坚定的信仰,造就了陈欠水这个人,造就了陈欠水这一代人。陈欠水现在时2013年3月11日。福建惠安。出乎我们意料,陈欠水面对镜头居然还会紧张。按说,这应该是一个见过世面的"老人儿"了,就这七八年间,他先后荣获福建省劳动模范、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福建省人民满意公务员、福建省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福建省老区先进工作者、福建省十大公益老人提名奖、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