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台声》1995,(1)
一、根据《中国公民往来台湾地区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直抵厦门口岸的台湾居民申请办理《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须履行下列手续: (一)交验表明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和出入境证件; (二)经由其他地区或国家来厦门的,须提交途经地区或国家的再入境许可证明,但过境不需要签注的地区和国家除外; (三)填写申请表; (四)交两寸正面免冠照片两张。 二、按规定,需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方准予办理入出境证件申请的,厦门口岸签证机关不予受理。  相似文献   

2.
正王连伟、近日,泰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自2月1日起出台4项赴台方面的便民措施。包括:省内居民均可在泰州市办理往来台湾通行证及签注,无需再提供满一年居住或者社保证明材料;省内居民均可在泰州市自助办理往来台湾旅游签注;符合条件的外省居民可就近办理出入境证件;免费提供往来台湾通行证照相服务,仅限于电子照片免费。  相似文献   

3.
国内大陆简化台湾居民出入境及居留手续7月25日,公安部规定,从当日起,在大陆居留一年以上的台湾居民,根据需要签发一至五年有效居留签证,无需再办理入出境签注手续。同时,全国地市级公安机关也可审批、签发台湾居民签证。此前,台湾同胞一般只能到香港、澳门、福建办理证件。  相似文献   

4.
半月备忘     
《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管理办法》发布国家旅游局、公安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于4月16日联合发布了《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管理办法》。该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管理办法》共十七条,规定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由指定的大陆旅行社作为组团社组织,以旅游团形式整团往返。组团社由国家旅游局会同有关部门,从已批准的特许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范围内指定。台湾地区接待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旅行社也就是接待社,须经大陆有关部门会同国家旅游局确认。增设三个台胞口岸签注点公安部决定,在原有开放海口、三亚、…  相似文献   

5.
<正>7月1日上午8时30分许,金门开来的"新金龙"号班轮抵达厦门。台胞吕怡艳免签通关后高兴地说:"太方便了,真的超赞!"她手里那本台胞证先前盖了许多签注印章,而剩余的页面今后就将"永久留白"。当日起,大陆公安机关开始实施免予台胞签注政策,台胞持有效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简称"台胞证")即可经开放口岸来往大陆并在大陆停居留,无需办理签注。7月6日,试点签发2015版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  相似文献   

6.
持有《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的台湾居民,根据需要可在所在地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申请多次签注、暂住加注和停留延期。申请时需填写《港澳台华侨证件延期、补发申请审批表》,提交近期正面免冠2寸彩色照片1张(背景为淡蓝色),并根据来京的不同身份提供相应的证明。  相似文献   

7.
八面来风     
《今日海南》2006,(5):5-5
中央15项利好普惠台胞国共两党共同举办的第一届两岸经贸论坛4月14日—15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台办主任陈云林在闭幕式上受权宣布和通报了祖国大陆方面进一步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惠及台湾同胞的15项新措施。其中,正式认可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核准的台湾高等学校学历,以及为方便台胞来往大陆而新增三个台胞口岸签注点,鼓励台湾医疗机构与大陆合资合作兴办医院,而且台湾投资者最高股权可占70%等措施受到了台湾民众热烈欢迎。两岸经贸论坛:国资委新目标:2010年50家央企进入全球500强——4月23日,国资委副主任王瑞祥在博鳌亚洲论坛上透露,国资委的…  相似文献   

8.
《台声》2008,(8):78-78
1、大陆居民申请前往台湾须履行哪些手续?大陆居民须持有效《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以下简称《通行证》)及旅游签注(签注字头为L,以下简称签注)赴台旅游。作为第一步,大陆居民申请前往台湾旅游,可直接到国家旅游局公布的13个省份的33家赴台旅游组团社咨询、报名,确定参团。  相似文献   

9.
《两岸关系》2010,(5):34-35
5月12日上午,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本次新闻发布会由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杨毅主持。 公安部授权广东出入境管理部门补发、换发台胞证 发布会上杨毅首先发布,为进一步方便台湾居民来往大陆及在大陆工作、生活,公安部决定自5月25日起,授权广东省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为在大陆的台湾居民补发、换发5年有效台胞证。台湾居民在大陆期间因证件遗失、损毁或有效期届满、签注页即将用完等申请补发、换发台胞证的,广东省公安机关可予受理、审批、签发5年有效台胞证。  相似文献   

10.
要闻回放     
《台声》2005,(8)
神州大地台湾同胞出入大陆手续至7月25日起开始简化入出境、居留手续合并台声讯此次公安部推出的简化手续,将台湾居民入出境、居留手续合二为一。对在大陆居留1年以上的台湾居民根据需要将签发1至5年有效的居留签注,无须再办理入出境签注手续;对在大陆的台湾居民1年内需出入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6,(5)
正近些年来,台湾已经成为大家假期出游的热点地区,可台湾的很多规章制度和风俗习惯和大陆有差异,所以要想玩得开心和自如,一定要提前做好功课。以下宝典,希望对您有用哦。台湾旅游须知:1、赴台旅游应当持《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旅游签注和入台证。应当妥善保管个人旅行证件,并将证件复印备份,可将复印件连同证件照片与证件原件分别存放。一旦发生遗失或被盗抢等意外,应当立即报告领队并同时报警、报知台湾海峡两岸观光旅游协会。2、台湾的流通货币为新台币(NT$),台湾的部  相似文献   

12.
正8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介绍港澳台居民证件便利化措施发布会。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龙明彪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制发台湾居民居住证,是便利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工作、生活的一件大事。便民、利民、落实同等待遇,就是这项政策的意义所在。9月1日,《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发放办法》正式实施,符合条件的港澳台居民可自愿申领居住证,持证人在居住地  相似文献   

13.
每月要闻     
(10月5日-11月4日)10月7日,省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办法》执法检查组在南昌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振鹏、朱秉发出席会议。会后,胡振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8,(21)
正10月18日至23日,由江西省台办主办的"两岸青年VR产业看江西"活动在江西省南昌、婺源等地举办。来自台湾东森电视台、TVBS、台湾导报、台湾新生报和大陆国际在线、中新社、台声杂志社、梨视频、江西日报等两岸媒体的记者,以及台湾自媒体达人一行17人参加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15.
1997年6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鹏签署国务院第220号令发布实施《公安机关督察条例》。 1997年7月28日,江西省公安机关第一支警务督察队伍——南昌市公安局警务督察支队正式宣告成立。 1997年8月15日起,江西省公安厅督察总队18名督察民警分作3组,在南昌大桥、银三角立交桥、320国道设卡,连续3次检查过往警用车辆及其警用标志使用情况。共检查警用车辆450辆,查纠无牌无证、非警务用车、非公  相似文献   

16.
正8月16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安部副部长侍俊、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黄柳权、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龙明彪介绍了港澳台居民证件便利化措施,并答记者问。发布会上正式宣布国务院办公厅将印发《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发放办法》,并于9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便利港澳台居民在内地(大陆)学习、创业、就业和生活的重要文件。符合申领条件的港澳台居民,根据  相似文献   

17.
罗诗福 《中国保安》2011,(11):30-30
为切实研究和解决当前江西省保安服务监管信息系统建设等保安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进和加强全省保安服务工作,不断提高保安服务工作质量和水平,近期,江西省公安厅在南昌召开了全省保安工作座谈会。  相似文献   

18.
今年10月18日,江西省将在省会南昌举办’95赣台经贸洽谈会暨台资企业产品展销会。“两会”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消息亦风闻海内外,引起许多台湾乡亲的热情关注和殷切期待。为此,记者采访了江西省台办副主任、’95赣台经贸洽谈会筹备办公室主任华人民。  相似文献   

19.
备忘     
《人民公安》2011,(6):8-8
3月16日在日本撤出的1900余名中国公民陆续抵达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辽宁公安边防总队周水子边防检查站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执勤官兵24小时备勤,开通“专检通道”、“绿色通道”、“应急通道”。确保从日本撤离的中国公民随到随检。同时还备好饮用水、医疗药品。给回国小朋友准备了小礼物等物品。图为边防检查人员查验入境回国公民护照。  相似文献   

20.
台湾游序曲     
水青山 《台声》2008,(8):56-62
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就像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谱写的一部华彩乐章;两会签署协议,两岸业界为此做好准备,如本刊上期拙作所述,算是拉开了序幕,而7月4日大陆首发团赴台,到11日和13日相继返回大陆,则奏响了这部乐章的序曲。这首序曲最早是在大陆各有关口岸奏响的。首发团的总人数,并非如早些时候透露的600人,而是680名,加上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首发交流考察团团员和新闻记者,合计760人。出发口岸有5个,但举行首发仪式的只有南京和北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