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党的十五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界文 《探索》2004,(3):11-14
党的十五大以来 ,国内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研究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特别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历程、经验教训和党的三代领导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杰出贡献 ,以及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问题 ,表现了浓厚的兴趣 ,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朱继东 《前线》2022,(10):41-44
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取得重大成果的历史。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和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战胜无数艰难险阻甚至几次绝境逢生;坚持将党的领导与人民至上深度融合,坚决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最重要的位置;坚持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实现在坚持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坚持立足中国与面向世界相统一,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人类进步作出更多更大贡献。这些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为新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3.
徐欣  李维佳 《世纪桥》2021,(2):14-16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始终秉承人民至上理念,建党百年来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于人民,根植于人民.人民至上理念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初心;建党百年来党带领人民在曲折中前行,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伟大胜利,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夺取胜利的法宝;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4.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课题。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这一重要内涵在今天并没有得到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普遍认可,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5.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深刻而现实的时代课题。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这项任务后,理论界围绕相关的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必要性、目的意义、实践路径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对这些成果进行理论探讨,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是当前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对此问题,学界谈论较多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取得的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哲学思想和邓小平哲学思想。相比之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要中国化、为什么能中国化等深层次问题的研究却显得较为单薄。本文欲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然性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以加深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的理解。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哲学”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智慧、独特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的体…  相似文献   

7.
杨昕 《探索》2012,(3):19-24
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概念与内涵、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近现代中国的历史演进、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路径与方法等方面,对目前理论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对其进展与不足进行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8.
陈世润  彭文龙 《探索》2011,(5):24-27
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指向,它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正确回答了在中国怎样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产生了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出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共产党90年来的实践启示我们,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以中国化为核心,必须实现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文化释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宇文利 《学习论坛》2006,22(6):17-20
近年,学术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关注颇多且研究成绩斐然,学者们从很多层面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关问题。但是,从文化学的视角来观察和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并不太多。实际上,从社会发展的整体图景来观察,马克思主义的出现乃是人类文化世界的一次重大突破和升华。作为思想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堪称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文化史上灿烂辉煌的巨大成就。从文化学的视角看,马克思主义发展和传播的过程可以被视做是包含着律动与变迁的文化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百年进程中,通过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形成了许多宝贵的思想理论成果,其中突出表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两次飞跃。这两次飞跃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并将这些实践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再指导于实践。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和创新,不仅能够回顾百年党史的光辉历程和历史性贡献,还能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专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将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综述如下:一、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程对于这个问题,理论界存在相异的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两个阶段。北京师范大学张静如教授认为第一阶段主要由毛泽东创立,是以新民主主义理论为核心的毛泽东思想阶段。第二阶段主要由邓小平创立,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核心的邓小平理论阶段。此观点的理论依据为,中国革命和中国建设是社会改造的两大阶段,前者要解决把半殖民…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百年不平凡的传播历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相互贯通。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的土壤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传播的丰富滋养与思想助力。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实际,在马列经典文本译介、研究与现实关注的结合中焕发经典著作的时代魅力,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创造了革命话语、建设话语、改革话语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并将其凝聚为变革中国实践的推动力量,实现了理论与实践两个向度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书写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壮美篇章,彰显出科学社会主义强大的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13.
胡艺华 《湘潮》2013,(8):16-17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党的十七大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步入新的机遇期。理论界从多视角、多层次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进行研究,大致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专题研究中附带提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专题研究中兼顾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从当代中国的背景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描述中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以毛泽东、李达、艾思奇等人为个案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相似文献   

14.
2000年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 0 0年以来 ,我国理论界和学术界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专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取得了丰硕成果 ,本文仅就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从传入中国开始,在指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不断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受了种种困难和挑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取得了第一个辉煌胜利。本文叙述了马克思主义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三个时期中国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16.
木一 《前线》2013,(4):90-90
2011年5月,由当代最具国际声誉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特里·伊格尔顿所撰最新著作《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经出版,立即引起国内外媒体、学界的广泛关注。国内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专家们就此举行了多次座谈研讨。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诚如特里·伊格尔顿所说的那样,无可辩驳的是人学的理论、正确的理论。但对当今中国而言,信仰马克思主义,跟着马克思主义前行,更要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取得的非凡成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读尤须结合中国实际,比如回答中国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的根由所在等等。深刻论述清楚这些问题,对于我国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深远的历史意义以及巨大的本土价值。有鉴于此,新星出版社邀集11位学者执笔,历时一年多,终于在前不久隆重推出了《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延续版——《为什么马克思在中国能成功》一书。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国镛 《探索》2007,1(2):8-12
长期以来,我国的理论界和学术界基本上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同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给人们造成了极大的认识混乱。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两个不尽完全相同的概念,从时间上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念比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使用的时间要晚一些。从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属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无疑已不再是西方语言、西方风格,而具有中国的形式、内容和民族特色、风格、气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二者是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18.
自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以来,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内涵,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中国化、大众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及其实现途径等问题的研究有了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前线》2021,(5):35-38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共生共荣、互相成就、相得益彰。中国共产党坚持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建立了新中国;坚持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矢志践行初心使命,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相似文献   

20.
如何界定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命题,是近年来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性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其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生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成果,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西方先进文化,要在中国发生作用,必须与中国的意识形态相结合,并经过民族文化的内化达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政治过程和文化过程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