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正为隆重纪念中国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纪念八一三淞沪抗战80周年、一·二八淞沪抗战85周年,以及缅怀与纪念上海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长达14年的抗日斗争业绩,2017年11月20日,由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会主办的"淞沪抗战新论"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召开。  相似文献   

2.
正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犯上海,中国军队奋起反抗,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全面抗战。虽然此次大战的地点仍在与南京为邻的上海,且规模比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更大、更残酷、更惨烈,但由于这是国民政府有计划地引敌南下战略的实现,所以国民政府  相似文献   

3.
<正>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侵华战争。5日后,辽宁、吉林两省大部分沦陷。9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11月4日马占山指挥江桥抗战,给日军沉重打击。1932年1月2 8日日军制造"一·二八"事变,中国第十九路军奋起抵抗。3月9日溥仪到达长春,在关东军导演下,就任伪满洲国"执政"。  相似文献   

4.
华侨对十九路军抗战的支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采取不 抵抗政策,日本帝国主义得寸进尺。1932年1月28 日又在上海点起战火。驻上海的十九路军军长蔡廷 锴、总指挥蒋光鼐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潮的影响下,奋 起抵抗日军,这就是“一二八”淞沪抗战。 海外千万侨胞十分支持十九路军英勇抗战,菲  相似文献   

5.
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中奋勇反击日本侵略的十九路军,其实是一支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甚深的军队。本文在梳理十九路军的前身与成军后同共产党武装的和战关系基础上,着重指出该军移驻上海后,受共产党引领的民众反日运动的影响,故有组建义勇军的举措,特别是在上海战云密布之际,十九路军高层在战斗动员时,更多地吸取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武装战术战法、战斗意志等方面的精气神,因此方有与顽敌周旋的勇毅。  相似文献   

6.
楚汉 《党史文汇》2002,(6):19-21
2002年4月15日是蔡廷锴将军诞辰110周年纪念日,蔡将军的英名早已伴随着一·二八淞沪抗战而永垂史册,令人景仰。但淞沪抗战时期中外记者的战地采访,却恐怕鲜为人知。让我们走进历史,从名记者眼中寻找当年的蔡廷锴将军。令人信赖而又自信的中国领将斯诺先生是第一位采访一·二八淞沪抗战的外国记者,以后又数次采访了蔡将军。1932年1月29日,即双方开战第二天,斯诺就在一位姓何的上海记者陪同下,来到上海真茹范庄郊区那间简陋的小茅屋———第19路军指挥所,采访了蔡廷锴将军。斯诺这样写下了他对蔡将军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7.
<正>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上海市淞沪抗战纪念馆于2015年1月20日联合举办了以"一二八淞沪抗战与中华民族觉醒"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来自上海市高校、党校、军校、党史和地方志系统的资深专家、年轻学者集会纪念一二八淞沪抗战83周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又称一二八事变,指1932年1月28日至3月3日,中国军队奋起抗击侵华日军进犯上海的作战。是时,上海各界倾其人力、物力、财力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学术讨论会8月11日至12日在当年淞沪抗战的主战场宝山召升。这次讨论会由中共上海币委党由研充室、市社科院、市社联、市委党校、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中共宝山区委6个单位联合主办。会议共收到伦文190篇。这些论文从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以全民抗战、挽救危亡的生动史实。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颂扬中华民族和上海人民反抗侵略的光辉业绩,宣传中国抗日战争和上海人民的抗日斗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以及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历史作用,反映了上海史学界(也包括…  相似文献   

9.
在日军的炮火中,上海虹桥机场成为一片废墟(见下页中图),闸北一带烈火腾腾,浓烟滚滚……面对日本侵略军的战火,中国军队出击了!他们依托着一切可以利用的地形地物把愤怒的枪弹射向敌军;他们举起大刀,挺起胸膛,勇敢地冲向敌阵(见本页上图)……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组反映60多年前的—·二八淞沪抗战的历史照片。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迅速侵占了我国整个东北。为了能取得一个继续进攻中国内地的基地,经过蓄谋已久的精心准备,又策划导演了对上海的侵略.1932年朋20日,上海的日本特务机关唆使数十名日本浪火焚烧上海三友…  相似文献   

10.
金秋9月,中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活动进入高潮,我怀着喜悦和悲愤的心情,也全身心投入到纪念活动中来。60年前的8月15日和9月3日是令中国人民欢欣鼓舞、倍感自豪的节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彻底胜利。60年后的今天,纪念活动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内地边疆,爱国主义旗帜高高飘扬。作为抗日战争的亲历者,我深感中国人民之所以能战胜一时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最根本的的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意志,领导和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不愧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在纪念胜利的日子里,我更加热…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华民族正面临着内忧外患日益加剧的严峻形势。1927年,国民党悍然发动四·一二政变,中止国共合作,残酷迫害、杀戮共产党员,在全国实行内战、独裁的极端恐怖统治。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华,东北三省沦陷;1932年一·二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上海。中国政局动荡不安,人民生活日益艰难,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为核心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被大大激扬起来。  相似文献   

12.
全面抗战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对日抗战的指导路线。在这条路线的指引下,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的胜利。这条抗战路线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而形成,并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考察它的形成和发展,对于研究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对于研究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历史,都是有意义的。一、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以卢沟桥事变为起点,发动了全面侵华的战争。中国共产党根据形势的变化,迅速地制定了一条全面抗战路线。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3.
周重礼 《党建文汇》2002,(18):18-18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国共两党再度合作进行全民族的抗日战争。面对着经济实力雄厚、武器装备精良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尤其是“八&#183;一三”淞沪抗战之后,日本侵略军在华北长驱直入,在上海、南京一带步步进逼,国内“亡国论”一度甚嚣尘上。可是,不到半年,八路军——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本精锐板垣师团,歼敌千余人。  相似文献   

14.
由唐培吉、朱敏彦教授主编 ,几十位著名专家参与撰写的《上海抗日战争史》丛书在纪念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之际 ,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套丛书由《上海抗日战争通论》、《一·二八淞沪抗战》、《八·一三淞沪抗战》、《日军在上海的暴行与统治》、《上海人民抗日救亡运动》、《上海郊县武装斗争》、《上海人民支援新四军与抗日根据地》、《抗日时期的上海经济》、《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化》、《上海抗战与国际援助》等10本专著组成。全书达300余万字 ,全面地反映了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上海掀起抗日救亡运动开始 ,到194…  相似文献   

15.
在万里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市宝山区,坐落着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纪念馆占地面积10公顷,馆体建筑面积3490平方米。纪念馆的主体是一座用钢材、玻璃等现代建筑材料建成的纪念塔。珍藏在这里的文物,反映了“一·二八”“八一三”两次淞沪抗战和上海人民14年的抗日斗争史实。  相似文献   

16.
翟露露 《世纪桥》2014,(4):66-67
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历时持久的正义之战。随着抗战的全面爆发,全国各界青年在中国共产党政策的号召下,纷纷投身于抗战事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西青年运动作为抗日战争时期全国青年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英勇斗争,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1、中国共产党与上海抗日战争.2、上海抗日救亡运动的起源、过程、特点及历史影响.3、上海各社会阶层与各政治力g在抗日救亡和抗日战争中的表现与变化.4、—·二八与八·一三淞沪抗战.5、日军在上海地区的暴行及统治政报.6、对伪政权及其意识形态的研究.7、列强与上海抗战.8、上海及其周围地区的抗日军事活动。9、抗战时期上海经济研究.10、抗战时期上海文化教育研究.11、抗战时期上海社会生活研究.l、日本侵华罪行与对沦陷区的统治。2、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觉醒、团结、振兴.3、抗战中的中国国民党和国民政府。4、中国共产党领…  相似文献   

18.
正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吞并中国,相继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1931年9月26日,在九一八事变爆发一个星期后,当蒋介石得知日本不接受国联调停而  相似文献   

19.
正1937年8月13日,日军侵略上海,淞沪抗战爆发。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揭露了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种种侵略,揭示了七七卢沟桥事变及上海八一三事变发生的原因及其经过,表明了国民政府忍辱负重、委曲求全的心路历程,最后郑重声明:"中国绝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相似文献   

20.
九一八日本侵华事件及一·二八淞沪抗战后,蒋介石继续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在对中央根据地进行反革命军事“围剿”的同时,对国统区内人民的抗日反蒋斗争实行残酷镇压,广大人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思想、信仰和人身等项自由权利被剥夺殆净。正是在国民党反动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