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构与行政》2023,(12):33-34
<正>潍坊市奎文区积极发挥机构编制在管理全流程中的基础性作用,针对中心城区基层治理工作实际,优化机构设置、强化编制保障、推动流程再造,实现基层治理集成化、专业化、清单化,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持续提升。一、“三个转变”集成化治理提效能一是变“单打独斗”为“齐抓共管”。成立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着力推进中心实体化、实战化运行,建立“一网统管”指挥调度大厅,整合法院、信访等15个部门(单位)力量打造“一站式”矛盾调处平台,  相似文献   

2.
<正>沂南县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推进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政务服务、融媒体等领域的职能融合、资源整合和力量聚合,建立“三线四联”网格化治理模式,构建适应新时代乡村特点、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网格化治理体系。一、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夯实“多方统筹”的基层治理架构(一)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把“创新网格化治理体系”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纳入全县机构改革大盘子统筹考虑。在机构和科室设置上,  相似文献   

3.
《机构与行政》2023,(9):24-25
<正>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淄博市博山区以“红色”为基础底色,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做好“蓝色”网格治理,提升“金色”健康服务保障,加快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一、突出红色引领,建强“桥头堡”。一是加强党建工作办公室建设,优化机构职责,明确基层党建、党群服务、党员教育等工作职能。配齐配强党务工作力量,党建办副主任专职专干基层党建工作,将党建办各项工作职能落实、  相似文献   

4.
《机构与行政》2023,(8):36-37
<正>安丘市委编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入手,着力优化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推动管理重心下移、权力下放,持续提升治理效能。一、资源配置“筑基石”,基层治理“聚合力”充分发挥机构编制管理的源头基础性作用,优化完善组织架构,夯实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根基。一是完善机构职能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设立安丘市社会治理服务中心,作为市委政法委所属正科级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5.
《机构与行政》2023,(8):34-35
<正>日照市东港区为理顺区、镇街职责关系,进一步激发镇街经济社会发展活力,锚定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目标,持续深化镇街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区镇治理体系重整、权责重构、资源重配。一、优化机构设置,重塑机构职能体系机构是职能的载体,进一步统筹优化党政机构,加快转变镇街职能。一是打破原有“七办五中心”框架设置,在12个(经济发达镇14个)机构限额内,因地制宜设置工作机构。  相似文献   

6.
《机构与行政》2023,(4):29-30
<正>近年来,东营市东营区坚持党建引领,以“强基、减负、赋能”为抓手,大力推动治理重心下移,破解社区管理服务难题,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一、聚焦机构优化,做好“强基”文章,重塑社区管理服务体制(一)加强党对基层治理工作的领导。在全市率先成立城乡基层治理工作委员会,建立城乡基层治理统一领导体制。成立社区党建和社区治理专项工作组,由区委组织部、区城乡基层治理服务中心牵头,  相似文献   

7.
董加成 《奋斗》2023,(9):62-64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富裕县紧扣县情实际,坚持以改革创新和制度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高质量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新方法和新手段,着力打造“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多元化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在提升城乡治理水平、优化基层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群众安居乐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效能不断显现。  相似文献   

8.
<正>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题中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在这一社会治理共同体中,人民政协有着独特优势,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政协基层协商:人民政协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切入点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扬民主、参与国是、团结合作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9.
《机构与行政》2023,(9):31-32
<正>近年来,济宁市兖州区委编办积极转观念、优环境、重落实,围绕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基层社会治理、机关履职效能三个维度主动作为,推动机构编制工作提质增效,更好服务保障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筑牢资源配置“主阵地”,提升体制机制保障“支撑力”一是在重点领域机构设置上用力。围绕加速推进与济宁主城区深度融合,组建颜店新城建设管理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10.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促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衔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根据湖北省委、咸宁市委关于深入开展“协商在一线”工作的指导意见,嘉鱼县委将开展“一线协商·共同缔造”活动作为加强和改进政协工作、发展基层协商民主、促进基层社会治理以及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活动的重要举措,并纳入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正>平泉市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探索推行党建引领、一网全管、多方联动、人人参与“1+1+N”的基层治理新路径,建立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米”。聚焦“谁来干”,选优配强精兵强将。针对以往的城乡基层网格重叠交织、各自为战、力量分散、管理欠佳等问题,将党建、综治、维稳、城管、应急管理等各类网格“多网合一”,采取“党小组+网格”模式,建立网格党组织2012个,优化设置城乡基层网格4338个,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以来,乳山市牢固树立“大抓经济、大抓基层、唯旗是夺、勇争一流”的工作导向,打造“一站式”政务服务新模式,有效破解企业项目建设审批繁琐、“有地等证”等问题,推动全市营商环境质量大幅提升。一、优化项目建设审批流程,打造“一件事”集成服务。围绕企业从开办到退出全生命周期,优化政务服务效能,逐步实现“极简办”“集成办”“全域办”。  相似文献   

13.
<正>为巩固深化镇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果,沂源县持续深化基层治理集成化改革,变“一招鲜”为“组合拳”,打造基层社会治理融合体,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持续提升。一、坚持资源下沉,做好基层力量集聚的“加法”一是权力下放,重塑治理格局。按照“县属、镇街管、镇街用”的原则,赋予镇街党(工)委对县直部门派驻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综合管理权等5项权力,实现了县自然资源局等6个县直部门72个派驻机构的“属地管理”,  相似文献   

14.
<正>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要以基层党建创新为引领,完善基层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管理和服务水平。房山区佛子庄乡党委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以佛子庄村、北窖村、上英水村为试点村,坚持以“点”上突破示范带动“面”上提升,通过创建立得住、过得硬、叫得响的基层治理党建品牌,建强基层党组织,提升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和基层治理能力,让党建品牌成为驱动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提升的“红色引擎”。  相似文献   

15.
社会治理智能化是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北京推动互联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涌现出了双井、方庄、西交民巷等基层治理探索的成功经验。以此为基础,本文提出以党建为引领加强顶层制度设计,推进大数据规范化建设实现数据互联共享,拓宽电子公共服务功能建立一站式互联网+市民服务平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等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宁阳县紧紧围绕强化党建引领、优化组织架构、创新执法模式、推进清单管理等重点任务,从体制机制上破除基层的痛点、难点、堵点,不断激发基层发展活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一、创新基层治理领导体制,夯实基层治理“主心骨”(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社区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委组织部,建立县级社区治理工作协调机制和研究决定社区治理工作重大事项制度,  相似文献   

17.
彭庆军 《探索》2022,(1):136-148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以基本单元调整回应社会治理复杂性,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种重要路径。传统的大社区论、次社区论与“扩”“缩”并进论囿于社区规模的“扩”“缩”争论,忽视了社区优化调整所面临的法律限制、治理风险、结构压力、历史遗留问题等诸多困境。此类困境的产生,一是因为社区的本质属性是“社”,先天具有规模上限,而社区作为“区”,又有行政属性,必然具有规模下限;二是由于社区作为城市社会治理基本单元,“社”的建设不仅慢于“区”的建设,且二者建设标准难统一,偏好不一致;三是源于城市基层治理体系中社区自身面临的结构性压力。因此,在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城市社区的合理设置需要以基层党组织规模为基础,将社区设置融入城市居住区科学规划之中,并尽量使新建社区与居民小区规模保持一致。通过政治单元、产权单元与治理单元相统一,实现城市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吴娟 《党课》2012,(13):67-67
湖北省丹江口市通过抓好三项服务工作,巩固和扩大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社会成果。一是完善基层党组织“服务体系”。他们积极完善“市、镇、村、组”四级党政服务网络体系,对各自服务功能进行明确细化。二是改进基层党组织“服务模式”。他们在设置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推行“大厅一站式”和“上门个性化”服务,改进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中国独特的政治制度模式、文化底蕴和现代化发展实践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导核心地位。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加强基层党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制度安排,彰显了人民本位、公平正义、社会善治的价值旨向。新时代实现治理现代化要以党建引领“社会化”提高基层社会治理共治能力,以党建引领“法治化”提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保障,以党建引领“智能化”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科技赋能,以党建引领“专业化”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精准施治。  相似文献   

20.
刘云  李文良 《先锋》2023,(12):65-66
<正>聚焦高效能治理,近年来,金牛区按照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坚持破立结合,针对“条块结合不畅”“运行机制不畅”“社会参与不畅”等基层治理突出问题,持续深入开展赋予街道“五权”工作,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形成“三赋三提升”基层治理扩权赋能模式,为推动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