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瑶 《党史博览》2008,(3):18-22
周恩来与罗瑞卿在红军时期相识,西安事变后又都去了西安/到西安后,周恩来剃掉了留了多年的胡须,罗瑞卿也剪去他那一头披肩发周恩来和罗瑞卿的交往在20世纪60年代最为频繁,而他们的相识则在红军时期。罗瑞卿早就听说过周恩来的名字。1926年,罗瑞卿考进的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是黄埔军校的分校。但是,当罗瑞卿进入武汉分校时,周恩来早已离开黄埔军校,到上海酝酿、组织上海的工人武装起义。1927年8月,周恩来来到武汉,但罗瑞卿已随分校学员编入叶挺指挥的中央独立师,去参加讨伐夏斗寅和西征杨森的战斗,未能见到周恩来。  相似文献   

2.
张敏 《湘潮》2004,(3):57-58
今年6月16日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纪念日。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黄埔军校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为中国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军事人才。这些人才不仅出自黄埔本校,还出自黄埔军校在各地开办的众多分校。如武汉分校、广州分校就因其学员参加了著名的战役和起义而众所周知。同样,黄埔军校之长沙分校,也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现今湖南省档案馆就保存着不少有关长沙分校的珍贵的档案资料,如学生就读名单、学校部分学员的照片,校园的照片、学校编的杂志以及开学训话集等。最早的黄埔军校长沙分校出现于1927年。…  相似文献   

3.
徐小岩,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副主任。1924年6月,徐向前离开家乡山西五台县前往广州投身革命,成为黄埔军校的一期学员;1926年,徐小岩的母亲黄杰为了反抗封建包办婚姻,从湖北江陵离家出走到了武汉,考入俗称“黄埔六期”的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  相似文献   

4.
<正>对黄埔军校,包括对武汉分校,许多人是知道的。但对武汉分校若干史迹,知道的人也许就比较少了。黄埔军校,是1924年中国国民党和孙中山创立的。它的名字是"陆军军官学校",1926年3月改名"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原来不是它的正式名称,因为它地处黄埔,故人们称"黄埔军校"。蒋介石的南京政府成立后,建立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与黄埔军校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促使并积极参加黄埔军校的创办,着力其思想政治建设,促进其确立爱国革命精神,发展为新型的军事政治学校,从而促成了黄埔军校的辉煌。在参加创办黄埔军校实践中,党开始懂得了军事的重要;当蒋介石、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叛变革命后,党领导部分黄埔师生继续革命;在创建人民军队开展革命战争中,极大地发挥了黄埔师生的骨干作用,继承发展了黄埔军校的政治工作制度和办校经验,续写了黄埔军校的光荣。在争取民族独立和祖国统一的长期斗争中,党始终不渝地弘扬黄埔精神。  相似文献   

6.
一、革命的摇篮 1926年,大革命怒潮从珠江流域席卷到长江岸边-一北伐军占领武汉.建立革命秩序后,遂在武昌两湖书院筹建了一个新型的教育机构--国共两党合办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即黄埔军校)武汉分校.  相似文献   

7.
一提及南吕起义.人们自然而然会想起参加起义的铁血男儿。其实,当时起义军中不但有男兵,还活跃着一支女兵队伍。其中大部分是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员(黄埔军校第六期学员).少数是廖仲恺夫人何香凝创办的妇女训练班的学员、共有30人,这些女学员可以算是人民军队的第一批女兵了。  相似文献   

8.
黄埔军校工作是中国共产党最初认识军事和从事军事工作的开端。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新型人民军队和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共产党人在参与创办黄埔军校过程中"开始懂得军事的重要",为南昌起义发动奠定了思想基础;黄埔军校培养的大量政治军事人才,是领导和参加南昌起义的中坚力量;共产党人在黄埔军校积累的政治工作经验,为南昌起义军政治宣传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彭猗兰 《湘潮》2008,(8):30-32
黄埔军校女生队 1924年5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在广州黄埔的长洲岛上创办了一所培养革命军人的干部学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后又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因地名关系通称黄埔军校。孙中山亲自兼任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叶剑英任教育部副主任,恽代英、聂荣臻、萧楚女等一大批共产党人分别担任教官及负责各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0.
张长龙 《党史文苑》2011,(13):53-56
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黄埔长洲岛创办了黄埔军校。这所新型的革命军官学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政治人才。黄埔军校曾经三迁校址:1930年迁往南京,1938年迁往成都,1949年迁往台湾至今。自  相似文献   

11.
《世纪风采》2020,(4):F0003-F0003
恽代英,祖籍江苏常州,生于湖北武昌,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中国青年运动著名领袖,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他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致力于探求真理、探求中国革命的道路。他积极投身于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唤起民众的觉醒。他创办《中国青年》,主编《红旗》,任教上海大学、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为革命事业培养人才。他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广州起义,顽强地战斗在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线。  相似文献   

12.
罗瑞卿应当说是在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同周恩来关系比较密切的一位。他们的交往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但是他们相识则要追溯到红军时期。1931年底,周恩来化装成富豪,留着满脸大胡子,进入中央苏区。红军中的指战员们都亲切地称呼他“胡公”。罗瑞卿早就听说过周恩来的名字。他于1927年初进入的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是黄埔军校的分校。他知道周恩来正是黄埔军校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13.
国民党时期的黄埔军校、前苏联的伏龙芝军事学院、美国西点军校、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在当时被称为世界四大军事名校。黄埔军校是上世纪初中国国民党缔造者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前苏联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陆军军官学校,校址设在广州黄埔,军校也因此得名。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的军事人才,在中国军事历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黄埔军校也以它独树一帜的办学精神,当年吸引了众多有志青年投笔从戎,走上抗日救国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1924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独立的革命武装。从严格意义上说,党建立军队政治工作是从大革命失败后创建人民军队而开始的。但在此之前,共产党人在国共合作的旗帜下,通过在黄埔军校、国民革命军和国民军的实践,已初步摸索开展军队政治工作的若干思想和原则。这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军事工作的显著成效和有益尝试,为后来的红军乃至人民解放军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1924年孙中山创办的黄埔军校,是中国军队中有政治工作和党代表的起点,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从事军事活动和军队政治工作的开端。首先,建立起政治工作制度和政治教…  相似文献   

15.
叶剑英的一生中,主要从事军事工作和党政领导工作,素以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为人们所熟悉,然而,他在教育上也颇有建树。有着丰富的教育实践和宝贵的教育思想。在大革命时期,他曾经参加创办黄埔军校,出任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1932年秋,他与刘伯承对调后接任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  相似文献   

16.
黄埔军校自1924年6月于广州郊外黄埔创办至1949年的25年时间里,在祖国大陆共办了23期。其毕业学生包括各分校、训练班在内,计有23万余人。在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历史上,黄埔军校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闽西红军学校,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在闽西苏区创办的培养军队基层干部的学校。先后曾称“福建红军学校”、“中国红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也称‘中央军事政治红校第一分校’、‘龙岩红校’)”、“彭杨军事政治第三分校”。这所学校,为红军、赤卫队输送了几百名基层干部,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党史资料与研究》一九八  相似文献   

18.
<正>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一所新型军官学校,它吸引了一批批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投奔而来,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大批军事人才。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队伍中的一批黄埔生,因为接受了正规的军事训练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其中不少在校时就已加入中国共产党,还经受过北伐战争炮火的洗礼,因而,成为井冈山上工农红军队伍的  相似文献   

19.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帮助下创办的新型军官学校。孙中山为了创办黄埔军校,在1923年9月,就派遣了包括共产党人张太雷、沈定一在内的由国共两党人士组成的代表团前往苏联考察军事,为创办新型军校作准备。  相似文献   

20.
黄埔军校,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是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共帮助下创办的军事学校。因校址在广州黄埔长洲岛,故世称“黄埔军校”。该校于1924年5月成立。规定学制三年,后缩为六个月。1925年起,还先后在潮州、南宁、武汉、长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