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世纪60年代前期,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根据对战争形势的判断,对国防建设进行战略筹划与实践,在军队现代化建设、国防尖端科技发展、国家工业布局改善和国防动员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全面提升了中国国防实力,成功捍卫了国家主权和安全.对这一时期中国国防建设进行全面梳理最终形成科学的基本评价,对于指导当前国防建设的总体筹划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20世纪60年代前期,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根据对战争形势的判断,对国防建设进行战略筹划与实践,在军队现代化建设、国防尖端科技发展、国家工业布局改善和国防动员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全面提升了中国国防实力,成功捍卫了国家主权和安全。对这一时期中国国防建设进行全面梳理最终形成科学的基本评价,对于指导当前国防建设的总体筹划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20世纪60年代初,邓小平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注重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形成了一些新的思路。这些新的思路成为邓小平理论的前奏和先声。  相似文献   

4.
20世纪60年代前期,在复杂严峻的国家安全形势下,党中央、中央军委根据战争形势判断,对积极防御战略方针进行了适时调整和完善。在战略方向和作战对象方面,在以东南沿海为主要战略方向,以美国为主要作战对象的同时,逐步加强警惕来自北方苏联的威胁;在战争规模和作战形式的预判方面,由准备应付局部常规战争转变为准备应付全面核战争;在反侵略作战指导方针方面,从确立"北顶南放"方针到提出"诱敌深入"思想,为国防建设筹划与实践提供了根本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当时中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改造有必要性,也有可能性,不能以改造中出现的一些偏差和失误来贬低其成就,更不能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20世纪60年代前后,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行了初步探索,不仅继承和发展先前关于社会主义条件实行市场经济的思想,而且还初步勾画了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框架,为其后邓小平经济理论或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20世纪60年代前后,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行了初步探索,不仅继承和发展先前关于社会主义条件实行市场经济的思想,而且还初步勾画了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框架,为其后邓小平经济理论或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斯大林在20世纪确立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强国地位;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将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全世界,使之成为全球性运动;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观点,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20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他犯的错误,也对20世纪社会主义产生了消极影响。总的看,斯大林对20世纪社会主义的功绩大于过错。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开放搞活。与全国其它地区、特别是沿海省市相比,这阶段上海的改革开放相对滞后,放不开,搞不活。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在于思想观念上的保守,只作观望,不敢突破。进入90年代以后,这种情况才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观。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60年代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响应毛泽东号召,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推动调整方针的贯彻执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主持制订“工业七十条”和“高教六十条”,逐步恢复被“大跃进”运动破坏的社会经济秩序。他同其他中共中央领导人一起,积极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强调:经济建设要贯彻综合平衡思想和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方针;建设社会主义要以群众满意和发展生产力为标准,各项工作都要有利于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些思想成果,保证了国民经济调整的顺利进行,也为改革开放后我们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1.
鲁振祥 《党的文献》2001,3(4):58-65
与社会主义实践相伴随,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60年代前期中共领导人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推进,是社会主义探索史上重要的一页.当时所取得的探索成果,正是后来进一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重要思想资料.对第一代领导人走过的探索社会主义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成果给予充分的估价,是研究和宣传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60年代前期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是"文化大革命"的前奏,对我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各方面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研究课题包括:意识形态领域批判起源的研究,批判过程中涉及文艺界、史学界、哲学界和经济学界的研究,以及对这一时期意识形态领域批判产生的影响的研究。这些研究比较全面地梳理了意识形态领域批判的起源、过程、范围、影响,但总体上看,整体性研究不足,研究方法和视角较单一,深化研究不够。  相似文献   

13.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20世纪80年代,面临着既要全面肃清“文革”影响、又要适应改革开放新要求的双重挑战,上海的基层党组织围绕如何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等重要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这也为此后上海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60年代个人崇拜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蕴晖 《党史博览》2005,(11):35-38
提到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个人崇拜,人们的第一反应就会想到林彪。但是,建国以后的个人崇拜,是不是从林彪开始?可能就没有多少人能说清楚了。研究中国20世纪60年代个人崇拜的起源,既无意为林彪开脱,也不是为了寻找谁是“罪魁祸首”,而是在于反思这种个人崇拜何以会在中国共产党内  相似文献   

15.
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探索,上海国有企业通过“放权让利”,在产、供、销、人、财、物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经营自主权,企业活力有所增强。但是,由于这一阶段国企改革局限于经营权,没有资产处置权,留利、承包不规范,因此激励有限。传统国有企业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总体上局限于计划经济下一般生产流通服务职能,全面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困难重重。因此,要使国有企业摆脱困境,必须实行企业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周晨虹 《探索》2000,4(4):52-54
邓小平理论在20世纪的形成与发展既是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又是对处于同一历史阶段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挫折与失败的借鉴与超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作为成功的典范,在诸多方面达到了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所未有的发展水平,主要表现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这一起点上;在对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经验与客观规律的把握上;在对社会主义执政党的建设上。邓小平理论及其实践与其他前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几点正是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对20世纪世界历史进步的重大贡献主要是:对社会制度进行开天辟地的创新;促进了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基本实现了社会的公正,发展了人类文明;推进了世界和平进程;驱使最野蛮的殖民主义退出历史舞台;推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具有进步意义的改良。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人力车夫群体构成了上海街头一幅独特的城市图景,其兴衰存废折射出了上海现代化的曲折历程.本文试图从描述该群体的构成、生存状况着手,分析民国社会各界对其评价,进而反思其历史命运与归宿,以加深对民国社会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19.
霞飞 《党史博览》2009,(9):12-17
1989年5月16日,邓小平在会见来访的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时说了这样一句话:“从1957年第一次莫斯科会谈,到60年代前半期,中苏两党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经过20多年的实践,回过头来看,双方都讲了许多空话。”邓小平的这段话,算是对当年中苏两党那场争论定了性。  相似文献   

20.
外交策略是服务于外交目标的重要手段.朝鲜战争结束后,新中国为打破对非社会主义国家外交关系的困难局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利用矛盾,扩大分歧,孤立芙国的策略;对周边邻国采取了强调共同点,尊重、宽容和理解有关国家关切的策略,取得了许多重大外交突破.这些重要的外交策略是值得研究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