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机构与行政》2024,(1):54-56
<正>近年来,邹城市将深化镇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推进执法力量和执法监督“双下沉”工作相结合,以“沉权限、理依据、优配备、强协作”为抓手,探索“1235”行政执法运行机制,从制度体系、要素保障、赋权明责、承接能力等方面靶向发力,推进执法力量下沉一线、服务一线,带动基层治理水平提高、群众满意度提升。一、坚持“应下尽下”一个目标,充实基层执法力量按照“人往基层走,劲往基层使,  相似文献   

2.
街镇赋权增能,加强服务群众平台建设,是新形势下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目前福州市街镇存在责权不相匹配、执法困难、机构编制不尽合理、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要加强试点、分类,扩大街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推进街镇行政执法改革,优化街镇机构编制,打造服务群众的升级版平台,完善街镇赋权增能考评体系,全面激发街镇发展活力动力.  相似文献   

3.
《机构与行政》2023,(12):35-36
<正>2023年以来,肥城市牢固坚持“有解+优解”思维,着眼推进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在创新基层管理体制机制上靶向发力,有效提升镇街治理能力和服务效能,保证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一、以清单化管理为着力点,确保镇街扛得动责一是厘清法定职责。以镇街职责任务清单为主轴,将176项清单事项与142项“属地管理”事项融合比对,  相似文献   

4.
《求贤》2013,(7):48-49
为推进劳动关系协调工作向街道(乡、镇)延伸,实现劳动关系调整源头治理,经天津市政府批准,天津市242名基层劳动关系协凋员培训上岗。基层劳动关系协调员队伍的建立,标志着天津市已形成市、区、街三级劳动关系工作网络。  相似文献   

5.
《机构与行政》2023,(8):34-35
<正>日照市东港区为理顺区、镇街职责关系,进一步激发镇街经济社会发展活力,锚定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目标,持续深化镇街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区镇治理体系重整、权责重构、资源重配。一、优化机构设置,重塑机构职能体系机构是职能的载体,进一步统筹优化党政机构,加快转变镇街职能。一是打破原有“七办五中心”框架设置,在12个(经济发达镇14个)机构限额内,因地制宜设置工作机构。  相似文献   

6.
<正>创新基层机构设置,让党组织根基更加坚实。优化机构设置。实行镇(街)党政工作机构"大部制"改革,整合镇(街)党群工作部门,在镇(街)设置党群办和党建中心,负责党建和群团工作的统筹和具体实施。镇(街)党建工作,从少数几个人"单打独斗"变成部门"集团作战",有效推进了组织优势、党建力量最大化。健全村(社区)组织体系。设置村(社区)党建中心、网格管理服务中心,中心在村(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党建工作、办理便民服务事项、实施网格化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镇街是我国基层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和基层治理的重要组织者,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提升治理效能至关重要。邹城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力开创镇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新局面,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似文献   

8.
<正>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是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建设基层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基层执法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本文以博兴县兴福镇为例,探索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综合执法问题。一、问题突出,执法体制有待改革和完善一是乡镇执法主体与责任主体不一致。兴福镇政府作为基层  相似文献   

9.
图片报道     
<正>为深入推动以党的建设引领基层管理创新,即墨市实施市、镇、社区、村党建职责"四级联动"工作机制,建立完善"社区党委"工作体系,安排镇(街)党政班子成员担任社区党委书记,优秀中层干部担任社区主任,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党委委员,并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社区干部,在镇(街)党委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全面负责社区村庄的村貌管理、基层党建、产业发展、精准扶贫等工作。通过镇干部  相似文献   

10.
《机构与行政》2023,(9):46-48
<正>近年来,平邑县立足县域实际,以党建“集成化”为引领,以机构职能“集聚化”为重点,以人员编制“集约化”为保障,以执法队伍“集效化”为抓手,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一、全域党建“集成化”,抓实“组织赋能”治理主线一是健全体系赋“动能”。完善镇街党的建设领导小组组织体系,统筹党政办公室、党建群团工作办公室、党群服务中心运行,  相似文献   

11.
镇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党政机构改革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淄博市聚焦改革集成协同,将全市统筹推进与基层微改革相结合,通过扩大镇街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构建简约精干的组织架构和建立务实高效的用编用人制度等措施,基本建立起权责统一、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和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2.
<正>为巩固深化镇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果,沂源县持续深化基层治理集成化改革,变“一招鲜”为“组合拳”,打造基层社会治理融合体,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持续提升。一、坚持资源下沉,做好基层力量集聚的“加法”一是权力下放,重塑治理格局。按照“县属、镇街管、镇街用”的原则,赋予镇街党(工)委对县直部门派驻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综合管理权等5项权力,实现了县自然资源局等6个县直部门72个派驻机构的“属地管理”,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济南市莱芜区围绕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认真做好“转、减、赋”三篇文章,持续深化镇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做好“转职能”文章,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坚持简政放权、权责一致,理顺区直部门与镇街关系,强化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14.
<正>一是建立完善综合执法机制。市级优先发展重点镇许家湖镇实行综合执法,镇域内的城镇管理、规划建设、国土管理等方面的执法,由镇统一指挥协调。二是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在经济开发区设置环保、安监部门派驻机构,保障开发区相关监督执法工作。明确环保工作机构,落实专职人员。将下达的公安系统、司法系统政法专项编制全部分配到乡镇派出所和司法所,逐年补充人员。三是保障民生领域执法力量。设立19处基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整合县食药监管、质监部门等分  相似文献   

15.
《机构与行政》2023,(7):18-19
<正>近年来,烟台市牟平区坚持把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固本之策,持续深化镇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党建引领、权责统一、运转协调、集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机制,解码为民服务高效路径,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一、坚持党建领航导向,筑牢基层治理“桥头堡”一是提升区委统筹力。成立区委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委员会,强化区委主抓的集中领导角色,建立“区委领导、党政双责、部门协同”的组织架构,  相似文献   

16.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意见》提出"鼓励各地探索在总量内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调剂使用编制,推动编制资源向基层和一线倾斜"。乡镇、街道(以下简称镇街)处在行政层级的最基层,通过规范合理的配置镇街编制资源,可以缓解基层人才短缺的问题。为此,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们把“三级联创”活动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总抓手,坚持不懈地抓好抓实。一、加强领导,依靠落实责任抓创建。一是建立“三级四联”制度。实行三级联责,将“三级联创”活动争创目标细化分解,明确区委书记是争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区的第一责任人,镇(街)党(工)委书记是争创“五个好”党(工)委的第一责任人,村(居)党支部书记是争创“五个好”党支部的第一责任人;实行三级联动,区抓镇(街)、区直部门,镇(街)抓村(居)、基层站所,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实行三级联评,区委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区直部门、镇(街)、村(居)进行督导考核,以村(居)争创活动检验镇(街)争创活动,以镇(街)争创活动检验区里的争创活动;实行三级联审,把  相似文献   

18.
《机构与行政》2022,(11):47-48
近年来,烟台黄渤海新区立足基层实际,持续抓好各项改革任务落实,着力推动职能转变、强化机构编制保障、理顺职责关系,不断推进代管镇街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新区快建设、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周涛 《当代党员》2010,(8):64-64
一是联系基层镇街送建议。组织部九个科室把九个镇街作为党建联系点,在如何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帮助群众增收致富等方面出思路、提建议。二是联系大学生“村官”送真情。采取“1+X”方式,22名部机关干部与99名大学生“村官”建立对接联系,及时解决思想、工作、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20.
《机构与行政》2023,(2):25-27
<正>2022年以来,莱阳市委编办重点选取8个镇街开展改革后运转情况调研,找准找实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扎实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推动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治理体系。一、镇街运转情况(一)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党的全面领导显著增强。一是抓好制度建设。制定《关于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机制创新的实施意见》,明确街道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三大主责主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