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嘉琦 《法制博览》2022,(11):82-8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在合同编的第十八章中具体规定了有关建设工程合同的有关法律规定,体例上沿袭了原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原《合同法》)第十六章中有关建设工程合同的相关规定,但在内容上《民法典》新增了两个重要条文,分别为第七百九十三条和第八百零六条.其中第七百九十三条规定了建设工程施...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3条规定:“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有关主管部门和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上海市青少年保护条例》第25条规定:“营业性舞厅、游戏机室等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经营者应当在门口设明显标志,不得允许未满十八周岁的青少年进入活动或者就业。”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国民法的规定,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即任何人都有权利能力,却不是所有人都有行为能力。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大部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他们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需由其监护人进行监管和保护,这就是监护制度。设立监护制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无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台法权益,从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同时,监护从其本质上讲是对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督和照顾的制度。但问题是如果侵权人恰恰就是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那么他们的权利怎么行使,又怎么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呢?  相似文献   

4.
庞博 《法制博览》2023,(20):103-105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民办培训机构、幼儿园、学校等教育机构的数量规模在不断扩展。随之而来的,是教育机构责任纠纷也在逐年递增,其中不乏具备很高社会关注度的案件。一直以来,我国都十分重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相关权利,并在多部法律中规定了教育机构的相关义务。但是,这些规定大多为原则性规定,在真实教育机构纠纷案件中,不具备实务操作性。因此,我国在《民法典》中对于相关权利义务责任等进行了规定。笔者通过对教育机构责任的概念、特征、安全注意义务的来源进行分析,并依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结合教育机构责任纠纷案件大数据分析,找出该类案件的关键所在,并对教育机构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及其监护人提出合理建议,避免此类纠纷的发生及在纠纷发生后及时有效地解决该类纠纷。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国民法的规定,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即任何人都有权利能力,却不是所有人都有行为能力。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大部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他们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需由其监护人进行监管和保护,这就是监护制度。设立监护制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无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从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同时,监护从其本质上讲是对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督和照顾的制度。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未成年人(少年)是指十八周岁以下的人。未成年人犯罪涵盖在青少年犯罪之中,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必要性已多有论述,不再重复。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诉讼程序自然也受刑事诉讼法的根本性约束,它的特殊性并不外在表现为单独的法律程序规程,即在刑事诉讼总的原则规范下有其自身的构造。就诉讼程序而言,未成年人犯罪的司法实践程序仍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周衍东 《法制博览》2022,(12):126-128
可撤销婚姻在原《婚姻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就进行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颁布后,在第一千零五十二条、第一千零五十三条、第一千零五十四条集中规定了可撤销婚姻制度.对可撤销婚姻制度,可圈可点可研讨之处很多,目前学界对此论题专业的探讨不是很系统,加之新旧观点交替,对这个专题可探讨的问题便更多.鉴...  相似文献   

8.
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国务院令第364号公布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相似文献   

9.
《工会博览》2004,(12):19-19
《劳动法》第31条: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32条:按照劳动法第31条的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  相似文献   

10.
对非监禁刑未成年人及时予以复学安置,是教育、感化、挽救失足未成年人,预防失足未成年人重新违法犯罪的重要举措,也是政法、教育、未成年人保护等各部门沟通协作、合力保护未成年人健康发展的重要职责。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都有“非监禁刑未成年人在复学、升学等方面不得不受歧视”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1.
正【主题导引】2017年通过的《民法总则》是制定民法典的重要举措。其中,对于未成年人监护权撤销制度也作了规定。设定撤销监护人资格制度,有利于更好地保护监护人的利益,惩罚失职监护人,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规定。未成年人监护权涉及监护权的撤销和恢复两个重要方面。在《民法通则》第18条也有关于撤销监护权的规定,但是在实践中的适用效果不佳,一度成为"睡美人"条款。本次《民法总则》的制定,让监护人资格撤销和恢复更具可操作性。我们专门规划了未成年人监护权撤销  相似文献   

12.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罚设置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在刑法学领域是指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作了从宽处理和不适用死刑的规定。与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能力采用两分法不同,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设置没有按照两分法给予区别对待。建议以两分法为基础,对未成年人适用无期徒刑、附加刑的范围和不适用的刑种逐项在总则予以明确,并完善分则规定。  相似文献   

13.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政府领导”要有实施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条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在各级人民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实行综合治理。”这条规定明确了领导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方针是综合治理。但是到底由政府哪个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法律没有明确。这么复杂的工作,总不能由各级政府的行政首长事  相似文献   

14.
王伟 《法制博览》2022,(13):43-45
2021年1月1日,我国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正式实施,《民法典》共7编84章1260条,每一条都与人民群众的民事权益息息相关,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修订、新增及废止的法律规定涉及范围广泛,给司法实践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只有正确理解和适用这些新修订的法律条文,才能确保《民...  相似文献   

15.
《刑法》修改后,对未成年人保护有许多新的发展,使刑法与未成年人保护法更好地衔接起来。修改后的《刑法》直接涉及到未成年人的条款有19条,间接涉及的有2条;它对未成年人的再划分十分丰富,有未满18周岁的具体年龄人,有婴儿、儿童、幼女、年幼等无具体年龄界定而含义明显是指的未成年人。  相似文献   

16.
第一条为了加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工作,维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存在高温作业及在高温天气期间安排劳动者作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 第三条高温作业是指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对湿度≥80%RH)相结合的异常作业条件、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BGT指数)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 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 高温天气作业是指用人单位在高温天气期间安排劳动者在高温自然气象环境下进行的作业.  相似文献   

17.
黄向 《法制博览》2023,(7):67-69
《民法典》第四百零四条的正常经营买受规则,系对原《物权法》的动产浮动抵押规则的扩大,其主要体现为适用范围的扩大,但是这种扩大导致其与其他相关规则的抵牾,对此有必要在法理上妥帖解释。正常经营买受规则和《民法典》第四百零六条之间产生竞合,但是正常经营买受规则相比于《民法典》第四百零六条而言为特殊规则,应当被优先适用。对于动产抵押权办理了登记的情况,《民法典》第四百零三条的对抗第四百零四条的适用;而对于动产抵押权没有办理登记的情况,《民法典》第四百零四条将直接适用,并产生动产上抵押权归于消灭的对抗效力。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刑法规定,对任何人的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但这并不是说,任何年龄的人犯同样的罪,就要承担同样的刑事责任。我国立法者在立法时考虑到未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在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的不成熟以及对是非善恶缺乏识别能力,而规定了因不满十四周岁不负刑事责任的绝对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和“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反之,相对受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犯上述八种罪名以外的罪,就不负刑事责…  相似文献   

19.
<正>【主题导引】新《刑事诉讼法》专章规定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强调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在诉讼程序中的区别,但"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没有完全摆脱对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的附属性地位"。以讯问为例,《刑事诉讼法》中除了讯问时法定代理人或者合适成年人到场等有限的几条规定外,并没有针对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策略手段等进行专门规制,而在司法实践中,司法机关在侦查方式上往往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深入发展,我们无锡市北塘区人民法院少年案件审判庭根据未成年人民事权益保护案件趋于增多的情况,遵循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基本原则,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为中心,积极开展了未成年人民事权益保护案件的审判工作。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应当在保护工作中首先考虑未成年人的最大利益,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实质也就在这里。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就有这方面的专门规定。该《公约》第3条规定:“关于儿童的一切行动,不论公私社会福利机构、法院、行政当局或立法机构执行,均应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一种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