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贵阳市从2000年起就开始探索循环经济的发展。2002年3月,我们结合贵阳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条件,做出了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决定。同年5月,贵阳市被国家环保总局确认为全国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首家试点城市。2004年初,又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认为全球唯一的循环经济试点城市。2004年底,我们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对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目标进行了丰富和完善,提出了建设生态经济市的战略定位,并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战略途径来建设生态经济市。几年来,贵阳市坚持以科技为动力、以项目为载体、以效益为中心,坚持不懈地抓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  相似文献   

2.
《当代贵州》2011,(18):32-33
“十二五”时期,贵阳市将遵循“走科学发展路,建生态文明市”的发展路径,以更大的魄力“闯”,以更强的意识“抢”,以更猛的劲头“争”,以更足的勇气“拼”,着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城镇化带动战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时期,贵阳市将遵循“走科学发展路,建生态文明市”的发展路径,以更大的魄力“闯”,以更强的意识“抢”,以更猛的劲头“争”,以更足的勇气“拼”,着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城镇化带动战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大贵阳”当前所面临的主要压力及对策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贵阳市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 在贵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环境效益不断提高,被国家有关职能部门冠与“森林之城”“中国避暑之都”“生态经济市”“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  相似文献   

5.
谢勇勇 《当代贵州》2023,(18):62-64
<正>把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六盘水的生态气质持续提升。实现了从“增绿量”到“增颜值”,从“护根基”到“强保护”,从“护生态”到“谋致富”,全力以赴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近年来,六盘水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战略定位,抓生态修复、促转型升级、治沉疴痼疾、建绿色家园,绿色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亮底色。  相似文献   

6.
贵阳市实行市带县体制后,农业人口由过去的50多万增加到170多万,形成了“大城市,大农村”的格局。为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贵阳市委、市政府大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初步形成了一支活跃在农村基层、有一技之长、能够带头致富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城区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区域性大市场,区域性大市场需要合理的规划与准确的定位,以形成“建设大市场,组织大贸易,参加大循环,搞活大流通,促进大发展”的格局。市场带动战略就是依靠兴旺的市场,发展拉长产业链,从而带一方商贸,兴一地经济。贵阳市云岩区市西路百货批发市场经过精心培育,认80年代中期的200余户服装、饮食、五金等经营户,发展到现在上万户专营服装、小百货的专业的批发市场,年销售额达7亿元,成为省内外享有盛名的市场。市西市场的品牌已是一笔宝贵的无形资产,也为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  相似文献   

8.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贵阳市观山湖区高一格快一步深一层推进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加快建设“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生态特色世界旅游名城及现代化城市”的核心区、引领区、示范区,贵阳市观山湖区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全面实施“阳光党建”工程,进一步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凝聚强大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9.
《理论与当代》2004,(8):16-16
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王晓东认为:金阳建设是个战略问题金阳新区建设是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问题,而不是战术问题;是全局性的工作,而不仅仅是一项具体工作。进一步加快金阳新区建设步伐,是提高贵阳市城市化水平的需要。贵阳市要成为现代化城市,根本措施就是要提高城市化水平。贵阳市推进城市化主要靠“三轮驱动”,即老城区要改善环境,提高品位;金阳新区要开辟一个新城,分流一部分老城区人口和新增人口,扩大城市规模,壮大城市经济实力;小城镇建设要搞好县城和一些重点乡镇的环境建设。三个“轮子”一起转起来,特别…  相似文献   

10.
《党员干部之友》2010,(5):64-64,F0003
孟子故里邹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生态靓市、和谐新市”战略定位,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秀美的自然景观、丰富的旅游资源、优越的地理区位,高点规划,加大投入,强力推进文化旅游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1.
岳振 《当代贵州》2014,(7):14-14
记者日前从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秘书处获悉,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将于7月10日-12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本届年会主题为“改革驱动,全球携手,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政府、企业、公众:绿色发展的制度架构与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白山市委三届七次全会站在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高度,在重新审视市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实施长白山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确立了生态立市、科教兴市、特色富市,建设长白山生态经济强市的奋斗目标,并把构造生态效益型特色农业作为长白山生态经济的重要支撑体系,而建设生态效益型特色农业体系的中心内容就是大力发展林地经济,根据市委、市政府林地经济综合开发的总体部署和“林地开发项目年”的具体要求,各县(市、区)加大林地经济的开发力度,以林地经济的发育壮大,推动和牵导全市农村特色经济的快速发展,构筑起白山农村经济的优势。 一…  相似文献   

13.
徐强 《当代党员》2008,(4):27-27
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根据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作出的“314”总体部署和市第三次党代会关于“促进渝东南地区‘做特做优’”的发展定位,酉阳必须结合自身实际,着力打造“一都三县”(世界青蒿之都和全国土家族民俗文化特色县、重庆市扶贫开发示范县、武陵山区生态经济强县),大力实施城镇化、工业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大战略。  相似文献   

14.
贵阳市乌当区高新路街道办事处阿栗村,继2005年被列为贵阳市首批建设的生态经济示范村后,2006年又被列为市、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阿栗村村支两委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以发展新产业、营造新环境、培育新农民、建立新机制、树立新风尚和建设现代新农村为重点,扎实推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出了一条生态好、产业强、事业兴、村民富、人气和、行事顺、安居乐业的和谐之路。  相似文献   

15.
王秀国  包国荣 《奋斗》2004,(12):30-31
漠河县地处中国最北,境域总面积18233平方公里,全县9万余人,是全国纬度最高的县份,与西林吉林业局政企合一。作为大兴安岭的“窗口”,漠河在具体推进“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的总体战略过程中,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走“生态立县、旅游强县、特色兴县、边贸活县、招商富县”的发展之路,从整体上提升了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正贵阳市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亟待采取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的"双化"战略,力争形成一条基于贵阳优质生态环境资源、链条长、附加值高的"大生态产业链"。近日,贵阳市出台《关于大力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提出了独具创新意义的产业规划。贵阳市委提出,推动高水平对外  相似文献   

17.
王庆 《当代贵州》2008,(16):61-61
今年1月3日,贵阳市委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一个在国内都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构想“出笼”,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在践行,人们的目光在聚焦贵阳。半年多的时间了,贵阳市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如何推进、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对此,记者走进了贵阳市的东大门—乌当,从与乌当区人民政府区长李志鹏的“对话”中,获悉该区以自身的生态优势,提出的“更新一个观念,坚持两个优先,强化四个意识,创新一个办法”的思路,不难管窥到“黔中秘境、自然乌当”的未来。  相似文献   

18.
<正>贵阳市观山湖区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聚焦建设全省现代化首善之区,打造“黔中会客厅·美美观山湖”,努力在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建设中乘风破浪。2022年初,国务院出台国发[2022]2号文件,明确赋予贵州“四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立足新发展阶段,贵阳市观山湖区牢牢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奋力在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建设中,聚焦建设全省现代化首善之区,打造“黔中会客厅·美美观山湖”。一年来,观山湖区在建设更高水平的金融产业发展核心区、现代化会展服务中心区,优化营商环境助推产业招商大突破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9.
为推动我省“十一五”区域经济的发展,省启动了“以贵阳为龙头的城市经济圈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规划范围包括贵阳市的六区三县一市和安顺市的平坝县、西秀区等,黔南州的惠水县、龙里县、长顺县、贵定县、福泉市、瓮安县等。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必将使以贵阳为龙头的城市经济圈发展成为全省“十一五”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笔者拟就实施“以贵阳为龙头的城市经济圈”发展战略,提出几点政策建议:(一)明确“以贵阳为龙头的城市经济圈”的发展目标及任务。一个地区,必须有一个区域性的中心城市,有效辐射、带动区域内经济的发展。实施“以贵阳为…  相似文献   

20.
秦慧杰 《世纪桥》2013,(1):5-6,25
本文从生态文明建设在党的执政战略中的理念定位、策略定位和政策定位三个方面阐述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举措。阐述了“四大战略”部署“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新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纲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