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者按: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是当前面临的重大任务之一。为了更深入总结国企改革经验,研究国企改革的深层次问题,中央党校“国企改革调查组”在山东各地进行了为期18天的调查研究。现将调查组部分成员的个人体会和看法发表如下。如果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国企改革的问题算起,我国国企改革已有20年的历史。20年来,国企改革从放权让利到两步利改税,从实行承包制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虽然道路曲折、步履艰难,但总的说认识在一步步提高,改革在一步步深人,问题在一步步解决,企业在一步步发展。如果从总体上来对20年来国企改…  相似文献   

2.
国企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关键问题。能否搞活国有企业,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都具有重要意义。从我国国企改革的历程来看,从放权让利到经营责任制,从转换机制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我们已做了很多努力,但直到今天我们仍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国企改革的任务还相当艰巨,问题也相当突出。那么,国企改革的难点何在呢 ?  第一,政企分开。这个问题说了 20年,改的结果是政企更加不分。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政府的职能部门,习惯于把自己分管的国有企业当作自己的“领地”,分而治之,谋取利益。…  相似文献   

3.
发展社会主义民营经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黄石市民营经济发展战略的工作重点(一)积极实行国有民营。国有民营是明晰国有企业产权关系,实行两权分离的有效形式。它既可以在国有独资企业进行,又可在混合所有制企业进行。在国有独资企业内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通过租赁、承包的方式实行国有民营。在混合所有制企业内,通过股份制明晰产权关系,实行法人经营责任制。当前,我市应抓住国企改革“抓大放小”的良好机遇,发挥各方面投资的积极性,通过联合、兼并、租赁、承包和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参与国企改革,大力推行国有民营。这样,既发展了民营经济,又盘活了国有资产。(…  相似文献   

4.
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定》,是深化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员令,也是对国企改革又一次巨大的推动,标志着国企改革将向深层次攻坚阶段加速推进。特别是以“五个统筹”、“五个坚持”为主体的科学发展观,以及“股份制是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的重大理论创新,突破了制约国企改革的根本性障碍,对下一步的改革攻坚,尤其是如何实现国企改革效  相似文献   

5.
第一阶段(1978年12月一1984年9月)改革的重点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了企业扩权试点,第一、第二步利改税,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开放了沿海十四个港口城市,进行了第一次机构改革。第二阶段(1984年10月一1991年12月)改革的重点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试点,试行承包制,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实行“市带县”的体制。部分城市实行计划单列,开放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滞,建立了海南经济特区和建立浦东新区开发区,进行了第二次机构改革。第三阶段(1992年1月一2010年)以…  相似文献   

6.
去年3月,中国政府宣布,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并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在,时间已经差不多过去两年,离此目标设定的日子越来越近。在紧锣密鼓积极筹备共和国50周年大典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于国庆节前夕为部署国有企业下一步的改革和发展专门召开中央全会,通过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表明国企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而且时不我待。一提起国企改革,人们恐怕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中国的老工业基地辽宁、改革开放的政策试验区深圳、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上海,这些地方…  相似文献   

7.
近召开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问题,并就此作出《决定》。这是我党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对国企改革和发展问题作出了从理论到政策。从体制到机制、从方向到步骤的论述。《决定》博大精深,我们应下力气认真学习,坚决贯彻。一、《决...  相似文献   

8.
在深化国企改革的过程中,特别是涉及到用工制度和管理体制、决策机制改革时,总会遇到一个无法回避的理论难题:职工是企业的主人。既然职工是企业的主人,那么谁有权力实行用工社会化,打破“主人”的铁饭碗呢 ?谁有权力实行股东会、董事会管理体制,剥夺“主人”通过职代会行使的决策权呢,如此等等。这几乎成为国企改革的一个禁区。   为了解决以上理论难题,必须对国企职工的身份和地位作全面的分析。笔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国企职工的身份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他们作为工人阶级的主体,是国家政权和国有财产的主要拥有者,享…  相似文献   

9.
让劳动者成为有产者———王珏教授谈国企改革问题本刊记者李沁生四年前,本刊记者曾就国企改革采访了著名经济学家王珏教授。王先生关于国企“一个主体”(公有制)、“二类企业”(特殊性、垄断性、非赢利性企业与一般性、竞争性、赢利性企业)、“三个步骤”(清产核资...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农机制造企业。1981年,因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致使该企业在全国率先被逼进市场。这个老字号的“国企”进入市场后,从产品到体制,从管理到技术水平等一下子出现了诸多的不适应。这无疑是个巨大的压力。但一拖变压力为动力,从不断适应市场竞争的局部调整开始,到全面、系统地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探索所有制的实现形式,走出了一条比较成功的国企改革、发展之路,从实践上回答了长期困扰企业  相似文献   

11.
国企党的建设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尤显重要。只有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加强国企党的建设,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以我们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来保证国企改革的顺利进行,促进经济效益的不断攀升。第一,必须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抓住国企领导班子建设这个关键。这是巩固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基础。国企改革的实践表明,领导班子的强弱决定企业的兴衰。搞好干部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2.
“债转股”即债权转换为股权 ,它包括债权的消灭和股权的产生。实行“债转股”是我国处置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和解决国有企业负债过重问题 ,推进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和国企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实行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把关 ,规范操作。实行“债转股”的企业 ,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 ,深化改革 ,强化管理 ,实现国企改革和脱困目标。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与交流》2006,(2):39-39
国企改革是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企改革的核心问题来看,目前国企改革的方向错了。事实上今天的改革已不只是“郎顾之争”,其方向性问题需在国家、企业、市场的大坐标内重新确认。企业发展是在国家、企业、市场的三维坐标系中,  相似文献   

14.
今年“两会”召开前夕的3月1日,某大报发布了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十大问题之一——“推进国企改革,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发表了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负责人的署名文章《国企改革步人倒计时阶段》,称“这一轮国企改革试图解决‘深层次矛盾’,即以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为目标。这对绝大多数国有企业而言,意味着必须实现‘战略退出’,将其改制成为非国有企业。这是一次脱胎换骨的变革……”。如果是学界的观点,姑且听之,学术“自由”嘛,但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的研究中心主要负责人,抛出如此观点,则让人感到惊诧和难以理解。  相似文献   

15.
国企改革的三个阶段是: 第一阶段:1978年12月到1984年9月。企业改革的主要特征是扩权让利,即扩大企业自主权,赋予国有企业一定的财力。1979年7月13日,国务院进行改革管理体制试点,包括扩大国有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实行利润留成、实行流动资金全额信贷、开征固定资产税和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的规定,拉开了企业改革的序幕。  相似文献   

16.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重在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光华 《前沿》2006,(5):154-156
国企改革是一场攻坚战,改革到了该啃硬骨头的时候了,改革的成败决定着经济长期发展的质量和数量,也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而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将为深化国企改革带来新机遇。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7.
1992年,四川省宜宾县在全国率先打破“禁区”,实施了从企业产权制度入手,转换企业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县级综合改革,探索出了一条“国家转让产权、政府转换职能、企业转换机制、职工持股经营”的县属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子,搞活了国有小企业,加速了企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效益型转变,被人们誉为“中国国有小企业改革的排头兵”O中共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领导认为“宜宾县找到了一条县属企业改革较成功的路子,犹如从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第一步改革一样,为全省乃…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扩大外贸出口,推行代理制,国务院决定,对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货物实行“免、抵、退”税的办法。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实行“兔、抵、退”税的范围.凡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各类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货物,除另有规定者外,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的办法。对1993年12月3i日前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出D货物实行免税办法继续执行到1998年12月31日。期满后也实行“免、抵、退”税的办法。二、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免”税,是指对生产企…  相似文献   

19.
张文学 《创造》2023,(11):32-3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为国企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国有企业(以下简称“国企”)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两个一以贯之”要求,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做好“引领、改革、创新、人才、保障”五篇文章,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技术业务培训,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决定》把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作为推动“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国企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保证,是非常正确、非常及时的。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大连企业文化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相比,还远远不能适应,与大连城市文化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