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既赓续传承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又合理融入彰显时代内涵的精神特质,以一系列独具特色的话语表达为新时代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提供了基本遵循。习近平传统文化观融传承与创新于一体,直接彰显出民族主体性、与时俱进性、开放包容性的鲜明底色;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科学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现实指南;将历史与现实相贯通,深刻揭示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实境遇中的多维贡献,从而以其深邃的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2.
“人民至上”是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鲜明品格,主要涵植于马克思主义文论中的“人民观”,承继于党百年领导文艺的“人民性”,传承于中华传统文艺思想的“重民本”,立足于新时代文艺工作发展的现状。“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和发展动力,是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中“人民至上”品格的核心意蕴。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定向领航、文艺工作者的守正创新、人民群众的激浊扬清、文化监管部门的守土尽责,必将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人民至上”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关于家国情怀的重要论述,赋予了家国情怀鲜明的时代意蕴,形成了“永葆初心”的人民情怀、“民族复兴”的筑梦情怀、“实干兴邦”的奋斗情怀、“崇尚英雄”的英雄情怀、“胸怀天下”的人类情怀的完备表达。新时代,大力弘扬家国情怀要坚持人民至上,引领家国情怀建设新征程;追逐伟大梦想,凝聚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培育良好家风,激活逐梦圆梦的社会细胞;厚植英雄情怀,接续谱篇开局的使命责任;彰显大国格局,涵养中国人民的天下情怀。  相似文献   

4.
《求实》2013,(12)
随着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一体化,我国改革开放逐渐深入,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存在"四种危险",迫切要求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为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顺乎民情民意的要求,更好地管理国家、治理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坚持奉行"人民至上"的核心价值理念,以服务人民为宗旨,人民满意为标准,时刻心系人民,自觉维护民利,实现人民富裕。领导干部要始终依靠人民,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力量的源泉。  相似文献   

5.
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中南海怀仁堂。习近平总书记和其他六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坐在一起。“本来想是让大家过个好年。现在疫情形势紧急,不得不把大家召集起来,一起来研究部署这个问题。”习近平表情凝重地说,“大年三十我夜不能寐。”“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是习近平总书记情到深处自然而然的思想流露。正如他所强调的:“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人民至上"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承继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承担着马克思主义的解放使命,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经验,承接着新时代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责任,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关于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党性理论的新发展,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继承与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的强大思想武器。文章从理论逻辑起点、价值旨归、实践指南、教育路径等四个方面对习近平关于加强党性修养重要论述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意蕴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刘波  穆玉洁 《唯实》2022,(8):13-17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坚持人民至上”总结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这是我们党的根本价值取向。坚持人民至上,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依靠人民进行建设、以人民满意为工作评价标准的高度诠释。  相似文献   

9.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因此,发展教育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必须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必须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始终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多措并举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必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相似文献   

10.
张昂 《理论建设》2024,(2):50-58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六个必须坚持”贯穿于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发展的始终。习近平文化思想蕴涵着“六个必须坚持”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人民至上,就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坚持自信自立,就要坚持文化自觉自信、文化自立自主、文化自力自强;坚持守正创新,就要在继承与发展、守正与创新中推进文化发展;坚持问题导向,就要以敢于直面问题、善于剖析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态度加强文化建设;坚持系统观念,就要用发展变化、普遍联系、全面整体的观点前瞻性思考文化未来、全局性谋划文化建设、整体性推进文化发展;坚持胸怀天下,就要促进人类文明深度交流多元互鉴,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关于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党性理论的新发展,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继承与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的强大思想武器。文章从理论逻辑起点、价值旨归、实践指南、教育路径等四个方面对习近平关于加强党性修养重要论述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意蕴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人民群众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在逻辑严密、思想内容丰富、价值取向崇高的有机统一体。其中,群众观点是习近平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具体体现,也是习近平人民群众观的思想基础。人民立场是习近平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也是群众观点的自然生发。为民情怀是群众观点和人民立场在习近平身上的情感体现,是习近平人民群众观的鲜明特征。群众路线是习近平始终坚持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根本领导路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人民群众观在政策措施方面的具体表现,也是习近平人民群众观转化为现实活动的中间桥梁。  相似文献   

13.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理念。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价值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是对我们党百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人民至上的基本内涵包括人民地位至上、人民权力至上、人民利益至上、人民标准至上等。贯彻践行人民至上,必须坚守人民立场、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发展人民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聚焦人民向往、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奋斗,坚持人民标准、努力交出人民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14.
于安龙 《探索》2024,(1):13-26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和鲜明的实践特质。从其理论魂脉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和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从其理论根脉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哺育滋养,又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弘扬,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从党的百年历史发展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根植于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是对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思想的承继,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拓展与文化发展战略的递升。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意蕴深远,蕴含和体现着“危”与“机”统筹把握、“体”与“用”有机贯通、“党”与“群”协同联动、“一”与“多”兼顾并举、“中”与“外”交流互鉴的实践特质。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文化理论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新时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这一战略谋划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到了全新的历史高度,开辟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新境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为当代全球发展和治理提供的蕴含中国智慧的有效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精神,“新故相推,日生不滞”的创新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等养分。与此同时,还实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通发展,既包括视野的扩展,即由国家视野扩展为全球视野,坚持“天下为公”的国际观;又包括内涵的深化,即融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和而不同”的交往观;还包括发展的深化,即着眼全球可持续发展问题,坚持“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深入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蕴,对于新时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代贵州》2014,(5):9-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  相似文献   

17.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人民至上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从价值学角度看,人民至上思想包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理想、价值立场、价值宗旨和价值方针等丰富内容,其思想理论内涵是:始终坚定人民至上的价值理想,矢志不渝信仰人民的力量;毫不动摇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敬畏人民赋予的领导权力;忠实履行人民至上的价值宗旨,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切实贯彻人民至上的价值方针,塑造忠诚奋斗奉献的品格作风等。深入领会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价值领导力,对于开拓和深化以人民为中心基本方略的思想内涵和新时代的领导力研究,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新思想,增强领导本领,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关于“人民至上”的重要论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突出了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与创造者,体现了党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原则立场。“人民至上”重要论述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觉醒向度来看,中国人民历史主体意识的格式塔转化激发了爱国人士对国家现状的自主思考,在思考实践中实现了人民主体性的自主觉醒;从迸发向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在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党与人民的鱼水深情为“人民至上”重要论述提供了现实前提;从升华向度来看,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党情出发,着眼人民所想、人民所盼、人民所求,构筑起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性、人类特质的“人民至上”道路。  相似文献   

19.
新冠疫情发生后,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理念,以对人民负责、对城市负责的态度,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坚持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积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积极探索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新路子。  相似文献   

20.
徐欣  李维佳 《世纪桥》2021,(2):14-16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始终秉承人民至上理念,建党百年来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于人民,根植于人民.人民至上理念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初心;建党百年来党带领人民在曲折中前行,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伟大胜利,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夺取胜利的法宝;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