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3,(3):F0003-F0003
成都市1949年12月27日和平解放,这是成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之所以能够和平解放主要基于三点:一是解放军从南北对成都国民党守军和地方武装形成了强大的军事压力;二是中共成都地下党组织不惧艰险努力;三是国民党各级官员对大局的理性认知和主动配合。本期刊登的三幅国画作品:《秦岭布阵》、《沸腾  相似文献   

2.
四川大学黎明歌唱团是中共地下党领导的成都民主青年协会的外围组织,是中共地下党借以开展革命宣传工作和统战工作的进步学生团体。黎明歌唱团通过组织演唱进步歌曲、举行集会、参与游行示威、散发标语传单等方式,配合中共地下党的革命宣传工作和统战工作,组织激发民众冲破黑暗迎接黎明、为新中国的建立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3.
1946年以摊贩为主体的上海市民,为了反饥饿争生存自发地组织和发动了反对上海国民党当局残酷政策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中共地下党虽然没有直接组织和领导上海市民进行抗争,但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所做的工作不可抹杀。  相似文献   

4.
乐山市档案馆所藏的1950年中共川康地下党特委副书记马识途同志向时任乐山地委书记鲁大东同志推荐6名乐山地下党员的公函背后,隐藏了一段上世纪乐山解放前夕中共乐山地下党秘密发展壮大、艰苦斗争的光辉历史。  相似文献   

5.
八七会议总方针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八七会议通过的历史文献中,没有“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这一概括,也没有笼统提出反对国民党,而是明确提出了继续与国民党左派联合,打左派国民党的旗帜,以武装起义反对汪、蒋之流所谓的国民党中央。现今关于八七会议总方针的各种表述,实际上是中共八七会议和九·一九会议两次会议决策的综合表述  相似文献   

6.
1946年1月10日至31日,在重庆召开的旧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共和民盟紧密合作,共同反对企图继续一党专政的国民党,而对中国和平民主建国的一次尝试.它对于我党以后的多党合作,共谋国事的政协模式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政协会议期间,中共与民盟合作,共谋和平民主建国新模式作一论析.  相似文献   

7.
中共“三大”究竟应该划归在哪一个历史时期和陈独秀在中共“三大”上是否提出过“一切工作归国民党”,这两个问题值得探讨。中共“三大”应划归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陈独秀在中共“三大”上没有讲过“一切工作归国民党”。  相似文献   

8.
中共"三大"在讨论改组国民党和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问题的过程中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是以陈独秀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为代表,另一种意见是以张国焘和蔡和森等为代表.笔者认为,党内对一些重大问题有不同看法是正常的,在党的会议上充分发表不同意见,甚至激烈的争论,是党内生活的正常现象,这也是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的一种体现.此外,中共"三大"讨论重大问题时,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坚持集体领导原则.<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吸收了陈独秀和张国焘的意见的合理成分,克服其片面性,可以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特别是中共"三大"制定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党中央组织结构和工作制度的法规性文件,集中体现了党的民主集中制思想,其意义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国民党地方实力派是中国近代历史条件下演化出来的情况复杂、派系众多的军事政治集团,中共与这些派系的关系是国共关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在抗战时期表现不同,因而中共的统战政策也随之有所变化。对这一时期统战工作的研究或许对目前的台湾问题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1930年12月30日,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在永丰县南端的龙冈歼敌近1万人,活捉了前线总司令张辉瓒,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大“围剿”也宣告失败。随后,国民党江西省主席鲁涤平、国民党湖南军界的程潜、唐生智、何键、范石生及张辉瓒的家人纷纷给中共传递信息,要求不要杀掉张辉瓒,蒋介石也许诺了许多条件,要求中共放回张辉瓒,毛泽东、朱德也答应不杀张辉瓒,让张到红军学校当教官。为此,中其中央领导人周恩来从上海派人赴江西与国民党进行谈判,但1931年1月28日在江西吉安东固区苏维埃政府召开3000多人的公审大会上,张辉瓒被愤怒的群众处决了,这次国共谈判也因此最终流产。随后,国民党时共产党展开疯狂的报复。张辉瓒对东固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激起了东固人民的无比愤慨,这是导致他被东固人民所杀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当时中共统战路线的必然,王明与张辉瓒被杀没有任何联系。通过分析比较,周恩来提出的与国民党和谈的条件与毛泽东、朱德就处理张辉瓒的问题上,周恩来的想法更切实可行些。  相似文献   

11.
抗战胜利后,在国民党发动内战的形势下,民主党派内部发生了一场关于中间路线问题的大讨论.这场讨论澄清了民主党派的政治走向及政治路线问题,明确了向中共一边倒、与中共合作的路线才是民主党派应坚定执行的正确路线.这场讨论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解放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进行的一场人民战争。中国民主建国会在这一斗争中与中共团结合作,积极促使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反对国民党内战政策,为和平民主而斗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在抗战这一特殊背景下,诞生于1941年的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以下简称民盟),其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由亲国民党的青年党把持盟务,转变为与中共关系密切的进步人士主持盟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召集各派民主人士共商国是,筹建新中国,展开了许多开创性、探索性的统一战线工作,具体包括:领导组织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纠正土地改革中"左"的错误倾向;促使各民主党派发生历史性地转变;发布"五一口号";与民主人士共商国是,筹备新政治协商会议;在国民党高级将领中进行策反工作。这一时期的统一战线工作和多党合作思想以其独特的贡献彪炳于中国史册,为新时期的统战工作留下了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5.
大革命失败后,陕西地区的中共党组织遭受重创。白色恐怖下的陕西地下党不得不将发展重心转向农村,党员的社会成分开始以农民为主;各级党组织结构不健全、支部有名无实;上下级信息联络不畅;经费紧缺。此时的陕西地下党生存相当艰难,其实际运作与理想状态存有较大差距。这样的陕西地下党在白色恐怖下如何生存和应变,如何转变策略继续革命,成为其大革命失败后面临的首要考验。  相似文献   

16.
大革命失败后,陕西地区的中共党组织遭受重创。白色恐怖下的陕西地下党不得不将发展重心转向农村,党员的社会成分开始以农民为主;各级党组织结构不健全、支部有名无实;上下级信息联络不畅;经费紧缺。此时的陕西地下党生存相当艰难,其实际运作与理想状态存有较大差距。这样的陕西地下党在白色恐怖下如何生存和应变,如何转变策略继续革命,成为大革命失败后其面临的首要考验。  相似文献   

17.
1947年10月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联合各民主党派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基本政治纲领。然而在11月6日民主同盟被迫解散后,毛泽东致电斯大林提出,在中国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后除中共之外的所有政党都应离开政治舞台。1948年元旦中国共产党根据新的形势变化,承认民主同盟、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主建国会是民主党派。3月15日毛泽东给斯大林写信.提出了成立中国中央政府和吸收自由资产阶级的代表参加政府的设想。4月20日斯大林复电毛泽东,认为反对国民党集团的中国各在野政党将长期存在,中共将不得不同它们合作。在此背景下中共提出了著名的“五一口号”,后来又以“五一口号”划线,对什么是民主党派作了明确规定。建国前夕,中共原计划只保留民革、民盟、民建三个民主党派。直到1950年3月中共召开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后,不仅保留了民革、民盟、民建.还保留了民进、中国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由此形成在中共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共同参政、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在解放前后对民主党派的政治定位,实际上是对国内外政治力量不断分化组合作出的判断和对策,对于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治久安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全面内战爆发于1946年6月底。当时,国民党军总兵力达到430万人,解放军总兵力只有127万人,而且国民党军的武器装备也明显优于解放军。这是一场中共不想打又不得不打的战争。这场战争的结局如何,能不能打倒蒋介石,什么时候能够打倒蒋介石,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武冈,古称都梁,地处湘西南边陲,自古就有"三湘通衢,黔巫要地"之称,素为湘西南军事重镇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湘西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通商要埠.武冈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武冈的志士仁人素有铁肩担道义、洒血商国是的政治参与热情.上世纪30年代,武冈就成立了中共地下党组织,涌现出了欧阳东、邓成云这样的革命烈士.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初中期,各民主党派相继在武冈成立了基层组织.  相似文献   

20.
在百年统一战线发展历史中,中共“三大”是一次具有承上启下意义的关键会议,对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发展及其实践探索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在中共“三大”以前,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经历了从拒绝与任何党派建立联系到接受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重大转变。在中共“三大”以后,中国共产党正式确立了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及在此期间保持党的独立性的重要方针,促成了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结合有关史料和研究文献,从统一战线视角厘清中共“三大”前后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梳理总结期间的前因后果,有利于准确把握中共“三大”对百年统一战线发展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