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史知识     
《湘潮》1993,(7)
类别__《新青年》《新青年》是五四时期著名的革命刊物。1915年9月15日由陈独秀在上海创刊。第一卷名为《青年》,从1916年9月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月刊。初期的《新青年》,是宣传民主与科学,开展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参加编辑并为主要撰稿人。从  相似文献   

2.
陈任民,原名惠恩,1901年出生于福州郊区台屿乡。他是福州觉悟较早的知识分子,也是早期的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 在五四运动中,陈任民、陈应中等福州进步青年,积极投入爱国反帝的斗争,如饥似渴地学习、研究、探求中国革命的真理,并开始与北京的李大钊、上海的施存统、广东的李之龙、杨匏安等通信。1921年下半年,陈任民赴上海见到恽代英、邓中夏等同志,带回了《奋斗》等革命刊物和各种社会科学书籍,进一步受到新思想的熏陶。1922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南方局青年组在大后方团结青年、组建秘密“据点”、筹建新民主主义青年社,并组织领导了一批进步的学生刊物。1946年,由于党对当时的整个形势估计比较好,青年组决定以上海为中心,进一步开展青年运动,并出版几种杂志。上海的一年间,童式一和进步青年们在青年组刘光、朱语今的直接领导下,为争取进步学生刊物的复刊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正>接到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筹备处编的《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第14辑,看见其中有一篇陈独秀于1921年11月19日在上海浦东中学的青年自觉会发表的演讲,题目是《我们怎样改造思想》。在这篇影印的演讲全文前面发表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馆员陈晓明写的《新发现的陈独秀一篇演讲录》,对影印演讲全文作了说明。文中说:在对馆藏早期刊物重新整理鉴定中,发现一篇陈独秀在建党初期的演讲录。这篇演讲名为《我们怎样改造思想》,陆续刊登在1921  相似文献   

5.
陈莹莹 《当代贵州》2013,(16):42-44
1934年,这里诞生了第一个毕节地下党支部,星星之火在峰峦叠嶂的高原点燃;1935年2月,中央政治局召开的"鸡鸣三省会议",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1936年春,红二、红六军团转战至毕节,留下了苦难辉煌的革命史诗。高原火种1933年,进步青年秦天真于贵阳高中毕业后回到家乡毕节,组织当地爱国青年和进步学生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同年冬天,早年在上海等地从事革命活动的中共党员林青、缪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内第一次明确提出创建革命军队的是周恩来。1922年8月1日,旅欧的青年共产主义者在法国巴黎创办了自己的理论刊物《少年》,宣传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7.
金沙是我党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他出生于江苏太仓一个城市贫民家庭。早年投身革命,193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上海参加“左联”、“反帝大同盟”,参与创办进步刊物《铁流》《儿童文艺》和《少年世界》等活动。上海沦陷后,金沙等一大批青年怀着抗日救国的抱负奔赴延安,进入延安抗大学习,毕业后分配到抗大总校文工团工作,任抗大文学组组长,创作过《破草鞋》和《救国公粮》等宣传抗日救国的剧本。  相似文献   

8.
五四运动的总司命 陈独秀生于1879年10月8日,安徽怀宁人。1902年尔渡扶桑留学,接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参加了留日学生中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爱国运动。 1903年从日本回国后,先后在上海、安庆等地创办革命刊物,秘密建立革命组织,积极从事  相似文献   

9.
前言     
一九一九年七月,我出生在上海附近的宝山城。父亲是邮差,母亲是纺织工人。由于战争破坏和经济萧条,他们都先后失业了我在家乡小学毕业后,到上海做学徒,半工半读。受到爱国主义和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的启蒙教育。“一·二九”学生运动开始,我参加了上海救国会系统的抗日救亡活动。抗战爆发后,与职救会的盛同、沈西蒙、李珉等同志组织上海战时服务团,带领一批进步青年,于一九三八年五月离开上海,经浙江温州到皖南参加新四军的革命行列。有一年时间在军部的云岭、章家渡、水南渡、中村和三支队活动地区繁昌、铜陵前线做民运工作。  相似文献   

10.
谢阳光、赵学是一对革命夫妻。在上个世纪30年代,他们在白色恐怖的上海从事地下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党交付的各项任务,为革命的事业作出了贡献。在上海立足1927年12月,爆发了举世闻名的广州起义,在起义的队伍中有位青年,他就是谢阳光的大哥谢晓东烈士。谢晓东1926年在广州知行中学读书时就加入了共青  相似文献   

11.
正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一年后,《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以下统称《新青年》)。《新青年》杂志是中国近代史颇具影响的刊物之一,它曾对推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新青年》杂志登载了大量的书刊广告。这些书刊广告不仅见证了《新青年》从普通学生刊物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著名刊物、再到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的历史演变过程,而且见证了《新青年》由宣传民主主义到宣传马克思主义、再到宣传社会主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9月1日,国家民政部发出公告,公布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龙岩籍著名抗日英烈陈明与其妻辛锐名列其中。陈明,又名少微,龙岩县(今新罗区)东肖镇龙聚村人,1902年出生。早年他与邓子恢等进步青年发起组织革命书社"奇山书社",创建了宣讲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刊物《岩声》,并写下了《争回我们的自由之路》等光辉篇章。1926年  相似文献   

13.
方文兰 《世纪风采》2011,(12):34-36
创刊于1923年的《中国青年》是共青团中央的机关刊物,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它曾三度被迫停刊,又三度复刊。它曾推出了雷锋、王杰等一系列闪光的人物,最早公开喊出为“天安门事件”平反,组织了“潘晓讨论”轰动全国……人们对胡乔木和《中国青年》或许并不陌生,但却未必知道,这位革命人物和这份刊物之间有着长达半个世纪的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4.
博览     
《正气》2001,(7)
中国共产党党史之最   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宣传“十月革命”的领导同志:李大钊。李大钊在 1918年- 1919年,先后发表了《法俄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青年杂志》。《青年杂志》于 19  相似文献   

15.
1959年上海革命历上博物馆筹备处征集到一张抗日战争时期上海社会科学讲习所部分师生的合影照片。这帧照片的说明很简单,拍摄的具体时间也不清楚,仅仅知道上海社会科学讲习所是抗战时期一所培养革命青年的进步学校。以后这帧照片就一直保存在文物库房内,尚待作进一步考证。1991年在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70周年之际.为了”举办《中国共产党在上海(1921──1949)史料展览》,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筹备处工作人员对这帧照片作了进一步考证,查阅了有关史料,了解到上海队会科学讲习所是在1938年2月由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通过文化界救亡协会在…  相似文献   

16.
一九四九年六月,中共华东局在上海组建华东随军南下服务团,广大的青年学生、知识分子踊跃参加,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由二千四百名人员组成的服务团,分成四个大队二十一个中队,于七月十七日从上海出发,进军福建。  相似文献   

17.
充满革命激情的青年麦文澜,1909年12月10日出生,1922年进入上海广东同乡会捐资创办的上海广肇义校读书。一个名叫冯恩伦的同学,年龄和麦文澜相仿,经常和他在一起温习功课。麦文澜经常在冯恩伦的书包里发现一些进步的书刊,如《向导》、《新青年》、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共产党筹建的过程中,上海、北京共产主义早期组织处于发起地位,这首先与两个城市的马列主义传播较早、工人运动发展较快、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较多有关。其次,与这些城市跟共产国际来华代表的联系比较方便、从而得到他们的帮助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前后,与共产国际及上海、北京都没有联系的一些先进知识分子也在各地独立地开展着建党活动。如四川的吴玉章等人秘密地组织了中国青年共产党,并创办了《赤心评论》作为党的刊物。1925年2月,当吴玉章在北京知道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经过及活动情况后,便解散了中国青年共产党,其中的许多成员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些事实说明,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来领导中国革命,已经成为当时中国革命者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9.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高校党建在党的建设中处于关键地位.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的传播,主要通过4种途径: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邀请进步教授做报告,传播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思想;成立进步团体,开展马克思主义读书活动;创办或利用进步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0.
翁泽生(1903-1939),祖籍福建省厦门同安,出生于台北。台湾共产党重要创始人之一,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上海工会联合会宣传干部、台湾共产党驻上海联络员、共产国际远东局联络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全总)党团秘书长和中共中央巡视员等职务。1914年9月,翁泽生进入家乡的太平公学读小学,因不满日本推行的“奴化教育”,于1920年7月到厦门同安陈嘉庚办的集美中学读书。来到魂牵梦萦的故乡的翁泽生,如饥似渴地吮吸先进思想和文化知识的养份。在这里,他聆听过孙中山、鲁迅、蔡元培、马寅初、林语堂等的讲座,了解了“五四”运动中中国青年的奋起抗争,接触到了《新青年》、《向导》、《先驱》等进步刊物,翁泽生的人生信念发生了激烈碰撞。深受进步思想沐浴的翁泽生,表现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成了革命的初生牛犊。1924年6月,翁泽生考入了厦门大学。学习之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