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1年2月4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2021年民生实事工程安排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此件主动公开)2021年民生实事工程安排方案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省委、省政府决定,2021年继续实施民生实事工程,着重围绕就业和创业、社会保险等八个方面,集中办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51件实事。  相似文献   

2.
《四川政报》2023,(3):44-48
<正>川办函〔2023〕4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直属机构,有关单位:2022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指示要求,紧扣新时代民生建设新要求,立足实际,扎实推动全省30件民生实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民生愿景成为幸福实景。  相似文献   

3.
<正>为进一步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切实增强人大监督成效,2024年1月31日,开封市祥符区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听取了相关单位关于2023年度民生实事完成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以“专题询问+民生实事”的监督方式,首次对民生实事完成情况开展了专题询问。这既是一次人大监督模式的探索和创新,又是一项推进民生实事有效落实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4.
《今日海南》2014,(2):24-25
<正>省委、省政府2013年承诺为民办十件实事,已经如期完成。省政府门户网站发布了"2013年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社会满意度评价表",公征集群众评价意见。省政府办公厅已会同省监察厅、统计局,制定了《2013年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社会满意度评价方案》,以电话等形式面向社会展调查,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工作成果的第标准,让为民办实事的成效接受全省群众检阅,"问效于民"。本期话题邀请您关注:2013年十件民生实事哪些事办得好,好在何处?哪些事办得  相似文献   

5.
《贵州政报》2023,(6):15-22
<正>黔府办函〔2023〕 23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贵州省水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23年5月15日贵州省水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为进一步夯实民生水利基础,切实解决我省水利建设中的水源、水网、体制机制等方面问题,全面提升供水保障能力,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相似文献   

6.
<正>“漯河市2023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为:扩大社会就业创业项目、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项目、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项目……”2023年1月4日,在漯河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全体代表的见证下,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思杰郑重宣布了这一结果,会场内响起了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票决结果标识着重要的民主成果,热烈掌声回应着群众的普遍心声。2023年漯河市十大民生实事项目的正式出炉,火热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漯河实践,映红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闪亮初心。  相似文献   

7.
政务要闻     
<正>12月16日2022年第三届中俄冬季青少年运动会开幕式在长春举行。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杜兆才宣布开幕,副省长刘凯出席。12月19日省委书记景俊海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我省落实举措。省委副书记、省长韩俊出席会议。同日省委副书记、省长韩俊主持召开2022年全省民生实事进展和2023年全省民生实事谋划专题会议,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谋划办好民生实事,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蔡东、吴靖平、刘金波、韩福春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4月27日,浙江省湖州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365名代表差额票决出今年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项目。随着市级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的实施,湖州实现了市、县(区)、镇(乡)三级民生实事票决。湖州市人大票决民生项目只是浙江实践的一个缩影。经过县乡多年试点,浙江省人大常委会2017年在市、县、乡三级全面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力争在今后2至3年实现全省"全覆盖"。民生实事项目是各级政府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举措,也是政府对公  相似文献   

9.
各地     
江西省民生工程向贫困残疾人倾斜江西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继2007年投资47亿元,做了52件实事之后,2008年又安排100亿元,办好60件实事,并重点向弱势群体,尤其是贫困残疾人倾斜,  相似文献   

10.
短讯     
社会救助和灾害应急救援甘肃省委、省政府下发2010年为民实事通知,要求相关部门尽快制定出台每件实事的具体实施方案,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省委、省政府今年为民办的14件、23项实事中包括社会保障等4个方面,其中由省民政厅负责牵头落实城乡低保提标,实施临时救助制度,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等3件实事。(王进财)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继2007年投资47亿元,做了52件实事之后,2008年又安排100亿元,办好60件实事,并重点向弱势群体,尤其是贫困残疾人倾斜,努力使全省人民,特别是276.1万残疾人及其近千万亲属,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相似文献   

12.
<正>辽宁省人民政府文件辽政发〔2023〕2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2023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分解和责任分工方案》已经省政府十四届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抓好落实。2023年1月19日(此件公开发布)2023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分解和责任分工方案  相似文献   

13.
《今日浙江》2021,(2):34-37
2020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十方面民生实事工作,按照"整体智治"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完善工作标准,细化政策措施,认真办好2020年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  相似文献   

14.
尤健 《群众》2008,(10):32-34
为了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普惠于民,2008年江苏继续推出改善民生的十件实事,内容涵盖就业、入学、医保、社保、住房、用水、出行等老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现在2008年已经过去大半,回头盘点上半年民生实事的进展情况,将有助于我们认清目前形势,科学谋划下半年乃至未来几年民生工作安排,真正做到省长罗志军向全省人民所承诺的:“使人民群众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相似文献   

15.
<正>武平县人大常委会把落实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举措,2019-2022年,全县各乡镇票决确定实施项目124项,投资额达14.3亿元;2023年,票决确定实施项目40项,预计投资额达3.87亿元,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让“幸福武平”更有温度。  相似文献   

16.
<正>赣府厅字〔2023〕66号2023年9月6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江西省推进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7.
<正>杭政办函〔2023〕23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为确保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票决确定的10件民生实事如期高质量完成,市政府决定,今年继续对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考核。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工作目标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高质量办好办实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为主题,坚持项目落地落细实、质量效率高、群众评价好的导向,  相似文献   

18.
《吉林政报》2012,(13):13-20
吉政办发[2012]21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省发展改革委制订的《吉林省2012年实现3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工作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二○一二年三月二十八日吉林省2012年实现3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工作方案省发展改革委实现3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省委、省政府2012年重点推进的民生实事之一,为全面完成扶贫开发重点工作任务,特制定本方案。  相似文献   

19.
嵇哲  陈勇  赵士祥 《浙江人大》2012,(Z1):47-50
省政府十方面实事全面完成2011年,是国内外发展环境极其复杂的一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这一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就业、社保、医保、住房、教育、农村环境、文化、扶贫、污染防治、公共安全等十方面实事如期全面完成,全省民生事业又有新突破,人民生活又有新改善。  相似文献   

20.
<正>省委、省政府承诺的"2013年十件民生实事"已全部兑现,群众普遍反映不错。小财政办大民生,看来行。从2008年以来,海南就在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不断发力,将新增财力的六成用于改善民生。2010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投入只加不减"。从2011年始,省委、省政府又以"承诺"方式给自己上"紧箍咒":"每年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每件都要征求群众意见",让老百姓监督。"问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效于民",已成为我省各级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