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典范,对周边群众发挥着示范带头作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调查发现,江西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具有较好发展意识、市场意识等群体特征,并在乡村发展中发挥了提供技术支持和致富途径、开拓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完善等现实作用,但也面临着资金困难、人才缺乏等多重困境.因此,培育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需要:强化思想引领,提升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内在动力;完善顶层设计,优化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外部环境;建立培育机制,保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长久活力;注重品牌意识,打造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特色能力.  相似文献   

2.
实现乡村产业振兴需要持续动力支撑,而数字技术的应用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增量赋能的契机。以数字技术赋能为域论,乡村产业振兴为着力点,立足于长丰县“数字草莓”,集中探讨长丰县数字技术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三重动力,并在田野调查基础之上,总结分析了长丰县“数字草莓”的效能经验,通过技术赋能的主体“共建”、技术赋能的资源“共用”、技术赋能的价值“共享”,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与现代化,走出“乡村衰落圈”。为破解数字技术赋能乡村产业振兴中的数字技术与保守意识的矛盾、数字技术与应用人才的矛盾、数字技术与基础设施的矛盾,要提升数字素养,破除守旧意识;推动人才建设,激发内生动力;完善基础设施,推动要素下沉,进一步释放数字技术的赋能作用。  相似文献   

3.
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典范,对周边群众发挥着示范带头作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调查发现,江西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具有较好发展意识、市场意识等群体特征,并在乡村发展中发挥了提供技术支持和致富途径、开拓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完善等现实作用,但也面临着资金困难、人才缺乏等多重困境。因此,培育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需要:强化思想引领,提升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内在动力;完善顶层设计,优化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外部环境;建立培育机制,保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长久活力;注重品牌意识,打造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特色能力。  相似文献   

4.
许多地方正在通过派驻“第一书记”的方式开展包村帮扶活动。从实践情况看,包村帮扶活动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成效非常明显。但目前的包村方式存在着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轻视村庄综合治理、资源利用不够充分的问题。党的十八大要求“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相似文献   

5.
党建引领乡村共治已成为社会发展和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一环,但现实场景中出现了社会联动不足、党建悬浮、治理碎片化等困境,故而基层党组织如何发挥自主性来适应乡村共治需要成为关键的议题。本文基于集体行动、政治耦合、法团主义与赋能理论构建了“政社关系驱动→政治耦合过程→党建引领共治结果”的理论框架,并结合“五社联动”的多案例,阐释了案例中所呈现的“卷联式培育”逻辑。研究发现:(1)党领共治包括利益、权威、价值嵌入的政治耦合过程;(2)不同的政社关系和耦合方式衍生出党建引领下四种强弱配比的卷联—培育模式;(3)党建引领“五社联动”可以通过资源输入、组织赋权、话语宣传三条路径,卷联社会资源、培育主体能力、适应乡村共治。基层党组织遵循卷联式培育原理发挥自主性以适应乡村共治需求,不仅实现其自身与社会主体间的双向赋能,而且为化解乡村治理行政化、激励社区善治提供了有益的治理启示。  相似文献   

6.
于锋 《工会论坛》2009,15(3):99-99
如何针对企业困难群体开展好救助维权工作,直接影响到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到企业的和谐发展。做好帮扶工作,要实现帮扶工作、帮扶功能、帮扶重点三定位,打造帮扶支持、制度、综合服务三个体系,实现帮扶理念的"四个转变"。  相似文献   

7.
帮扶经济薄弱村(社区)是改善民生、巩固政权、维护稳定的需要,是建设美丽江宁、创建苏南现代化建设样板区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为此,应从思想上、人才上、政策上、产业上、管理上加强对经济薄弱村(社区)的帮扶。  相似文献   

8.
<正>党建强则产业兴,产业兴则发展优。发展壮大园区经济,离不开优势产业集群的培育和打造,离不开党建工作的引领和保障。通过党建赋能产业强链兴链,能够确保产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充分激发园区经济潜力,助推云南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的村治观是新时代治村实践的重要指导,也是村级治理的核心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对村治的重视,主要缘由我国村治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乡村治理的关键是村庄的治理以及乡村建设行动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村治观的特色主要包括注重农村党支部的引领,逐步健全村治制度以及培育乡村人才带动村民在村治中的能动性.习近平总书记村治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辽宁省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总体情况,借鉴大板村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和辽宁省民族和宗教委驻村帮扶工作经验做法,提出在"十四五"时期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建议,包括:突出工作重点,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完善政策体系,着力抓好政策有效衔接;实施项目牵动,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创新体制机制,发挥乡村人才作用;坚持党建引领,提升基层组织力等。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与农民有关的法律纠纷,集中在农民在城市买房对买卖合同的履行问题、在城市务工人员与用人单位或雇佣单位的工资及交通事故侵权纠纷、农村宅基地上的房屋拆迁及买卖问题、进城后对城市公共设施和绿化的损害行为问题等等,这些都显现了乡村法治建设中存在普法上的严重欠缺。乡村法治建设中的普法环节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政府通过利用法治资源丰富的单位或组织,建立起法律知识对口帮扶机制,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项目在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项目下乡涉及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多元利益诉求重构了乡村社会利益网络,使乡村围绕利益分配形成新的治理秩序。通过对W村蘑菇产业项目落地案例的实地考察发现,基于政绩诉求、经济效益、伦理秩序以及社会效益行动逻辑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使得下乡项目在运作过程中形成了分利秩序。各利益相关方从权力、社会和资本等多方面影响着进村项目的落地与实施,并通过多重利益共生机制、利益联盟机制以及利益协调分配机制发挥整合作用,推动利益相关者形成合力,保障项目下乡的有效运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新乡贤已成为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当前学界进行广泛讨论,形成丰硕的理论成果,但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关于新乡贤赋能农村基层党组织振兴的研究甚少。在嵌入性理论视域下,新乡贤与农村基层党组织振兴具有耦合性,通过组织嵌入、文化嵌入、资源嵌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人才支撑力、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凝聚力、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推动发展力,具有独特的价值意蕴。同时需要健全组织制度、形成价值认同、激发内生动力,促进新乡贤赋能农村基层党组织振兴,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统一战线促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法宝优势明显,表现在:坚持党委统领统一战线工作,完善统领人才振兴的工作机制;支持非公经济人才下乡服务,带动了乡村创业创新;推进民族团结交流合作,拓展乡村人才交流新空间;鼓励新乡贤回乡创业,统领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依托统战活动搭台引领,招来了各方力量乡村唱大戏等。但统一战线还存在对乡村振兴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受传统惯性影响工作思路和方法有待创新、促进力量分散不集中需要创新合力形成机制等三大短板。推进统一战线促进乡村人才振兴路径创新,必须以推荐统战干部下乡任职为引领,形成一个乡村人才振兴同心圆;以吸引新乡贤回乡为核心,形成一批本土情怀建设人才;以鼓励非公企业人才下乡创业为纽带,带强一支乡村企业家人才队伍;以引导科技专家下乡服务为重点,带出一批乡土技术人才与土专家;以志愿者下乡为依托,培养一批本土志愿服务达人。  相似文献   

15.
“山海协作”是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的理论源泉之一,旨在推进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加强协同合作与共同发展,是促进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浙江探索。在实践中,“山海协作”突破了西方“资本逻辑”的援助模式,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征的“人本逻辑”帮扶模式。“山海协作”更加强调激发帮扶与被帮扶的“共同体”活力与内生主导发展潜力,形成蕴含外部赋能与内生动力培育的协同机制、“政府、市场与社会”多方参与的互动机制、激发优势与互助协作互利机制的区域双向驱动内生发展理论,丰富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共同富裕实践的创新理论。  相似文献   

16.
2019年珠海市委党校严格按照“两不愁、三保障当”要求,坚持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工作,贯彻“扶智”“扶志”相结合,以“造血”扶贫为目的全面推进对口帮扶乾坡村工作,取得成效。2019年乾坡村79户255人全部退出贫困户;截至2019年12月,乾坡村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4891元,比2018年增长19.43%;全部落实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和养老保险政策,危房改造。  相似文献   

17.
精准扶贫与驻村帮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历史表明,向农村派驻工作队是实现动员农民以完成某项政治目标的有效手段。为了实施精准扶贫,实现2020年消除贫困的目标,各级政府向贫困村派驻了48万干部组成的工作队。然而与以往的驻村工作队不同,这些工作队面对着农村新的发展格局,承担着与以往工作队不同的任务,扶贫与发展的任务要求工作队能够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但现实的问题是大多数工作队还是游离于乡村社会之外。如何使驻村帮扶更好地融入乡村社会、发挥扶贫的作用是决策者需要特别关注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在新发展阶段,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但当前中国乡村数字化转型处于初级阶段,仍然面临着产业信息化基础不健全、缺乏高素质的技术性人才、数字化转型所需资金不足、乡村企业市场竞争激烈等挑战。因此要推动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搭建乡村引才聚才平台,加强政府扶持与金融支持,构建乡村产业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9.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共同构成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目标。在政策支持下,易地扶贫搬迁基本完成“搬得出”的阶段性任务,但就可持续发展而言,“稳得住”“能致富”更为重要。以陕南秦巴山区H县“138模式”为案例,本文将搬迁户的经济生产、社区生活整合进“生产—生活共同体”的框架内,总结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的微观机制。研究发现,党建引领提供了运行动力,组织再造提供了运行基础,协同治理构成了基本运行方式。以上述三项微观机制为基础,“138模式”能够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提供客观条件。生产—生活双重导向与安置社区内的空间聚敛,构成“138模式”不同于其他后续帮扶方式的重要特征。最后文章提出加大政策关注力度、构建“生产—生活共同体”、开展组织建设和鼓励协同参与等政策建议,以实现易地扶贫搬迁的长期目标。  相似文献   

20.
美丽乡村建设要实现可持续,必须培育村庄内生发展动力。基于对南京市XT村的调查,揭示了美丽乡村建设中村庄内生动力生成机制。研究发现,美丽乡村建设使XT村基础设施跨越式提升,居民生活环境有效改善,资源资本化进程加速,村庄内部实现普遍性受益。在此基础上,村庄共同体逐步重建,新型共同体精神生成,村庄凝聚力和吸引力增强,村民回流,社会资本进入,逐步实现自主发展。XT村的案例显示,普遍性受益及在此基础上的村庄共同体重建是美丽乡村建设内生动力机制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