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负荷工作,不但会给身体也会给心理带来压力。专家们分析说,精神上的压力过大,往往导致各种疾病,或者让人养成一些不良习惯,如抽闷烟、暴饮暴食等,这些情况或者致命、或者会演变成致命疾病。下班后,除了阅读、倾诉、在家看电视、出门KTV、蒙头大睡、郊游旅行、运动、网络聊天之外,我们还能借鉴哪些的减压之道呢?  相似文献   

2.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当生活环境变化时,能随惯而安。情绪稳定,不受天气、地理条件影响,也很少受人际关系变化的影响。心理活动的强度对同样一种精神刺激,比如考试成绩不好,人学考试落榜等,不同人反应不同。一种人情绪低落或怨天尤人,或自责自卑;另一种人员不然,情绪变化不强烈,能冷静地寻找原因。后一和人的心理活动强度高,抗精神压力的能力强,属心理建康水平较高的一类。心理的耐受力有些精神压力不是突然而来,迅速而去,它们缠缠绵绵,长久地伴随着人的工作与生活。俗称这类压力为慢性精神刺激、如慢性疾病、身体残疾、家境贫困…  相似文献   

3.
《观察与思考》2011,(10):51
现代都市人群因环境恶化,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过大、熬夜过多、夜生活丰富、饮食不规律以及过食肥甘厚味等生活习惯,致使现代都市人群的疾病数量极具增加。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一到,天气虽然早晚凉爽,但白天仍有秋老虎肆虐,天  相似文献   

4.
“石门关有龙”。这是解放前盛传在贡山县境内以及周边一些地区居民中的一个传说。家住丙中洛或者出入过石门关的人都听说过这句话,但时代推移到今天,知道的人越来越少,它的故事也越来越模糊。  相似文献   

5.
“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总觉得日子过得有一些极端……”这首周华健的老歌想必不少人都听过,可能有不少干部觉得这首歌唱出了自己一时的心境。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20%的人可能存在心理问题.并预计在10年以后,精神类疾病可能取代心血管疾病,成为发病率第一的疾病。  相似文献   

6.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重庆直辖以来,历届班子都高度重视党建,成效显著。胡锦涛总书记说:“在和平建设时期,如果说有什么东西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的话,腐败就是很突出的一个。”我市的梁晓琦、蒋勇、刘信勇、晏大彬等人,涉案金额都在千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7.
轻便激光武器面世据报道,圣彼得堡科学家最近研制成功一种称为“溪流”的轻便式激光武器。报道称,专门制造子弹夹、手铐和警棍等军事辅助设备的圣彼得堡特殊材料公司的科学家发明的这种小巧轻便的激光武器重量仅有300克,长度只有15厘米,其外表就如普通的手电筒一样。另外,与世界上其它激光武器不同的是,“溪流”可以暂时将人击晕,但不会导致人失明或者致死。发明者克哈卢维斯基称:“这是技术上的一个突破。最重要的是这种激光不是致命的,这种技术在俄罗斯甚至全世界都是第一次出现。”“溪流”激光武器可以供警察或安全部队应付骚…  相似文献   

8.
周立鹏 《公安学刊》2008,(3):88-89,104
处于公安基层一线的派出所,由于工作时间长,工作任务重,经费装备保障差,执法风险大,民警身处较大的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中,不少人不安心基层工作。对此应从战略定位、利益布局、考核模式、驱动机制、管理特色等角度切入,对派出所民警进行正确的引导,以不断强化派出所的队伍管理。  相似文献   

9.
瑞典病理学家Folke Henschen说过:“人类的历史即其疾病的历史”;疾病或传染病大流行伴随着人类文明进程而来,并对人类文明产生深刻和全面的影响。然而近几年,怪病却一个一个接踵而来,从SARS、禽流感的蔓延到手足口病以及现在的甲型H1N1流感,怪病如梦魇般缠绕在人类四周,时不时地发动“突袭”。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政》2009,(10):59-60
广东省广州市慈善会目前启动“爱蕾行动”——为困难家庭患白血病儿童学生设置慈善募捐箱活动。目前.该市患白血病的困难儿童学生约50人。由于白血病患者医疗费用大、治疗周期长、病情反复持续,给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  相似文献   

11.
天下     
《人民公安》2009,(14):4-5
法国人被评“世界最差”游客,布什政府秘密监视计划首度曝光,精神压力大会使人发胖,奥地利建学术著作数据库防抄袭,伊朗为坠机事件遇难的柔道队员举行葬礼。  相似文献   

12.
部队驻训维稳以来.部分干部的思想行为发生了一些变化也面临一些实际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期盼回撤。较长时间在艰苦环境下执勤,干部存在着身心疲惫、精神压力大、思亲想家、速战速决、企盼部队早些回撤的想法。二是休假心切。驻训维稳期间.上级对干部休假进行了规范.虽说有部分干部休了假.  相似文献   

13.
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转型期不同职业群体主要社会应激源与心理健康研究”项目最新统计数据的结果表明:因为工资分配、工作成绩和个人发展等导致的压力,已经深入到人们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凯洛·涂金顿在其著作《减压》一书中谈到,人们一直生活在两种压力中,一是作用于躯体的物理压力,如大气压、地心吸引力、心脏压力等,这些压力维持生命形式;二是内在的精神压力,如生存竞争的压力、对危险与死亡的恐惧、  相似文献   

14.
生活中,常常发生这样一些现象:有保安为保护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受伤,或者保安在依职权进行管理时打伤他人或者被他人打伤,再或者有的保安在履行工作任务,如代客泊车致车主损失等,由此引发的纠纷不断,双方纠缠不休,甚至诉至法院。  相似文献   

15.
朱辉军 《当代思潮》2012,(12):90-95
艺术的“大道”是什么?在这样一个社会文化大转型时期,从事艺术的人,热爱艺术的人,或者真心关注艺术的人,请扪心自问一下吧!由这么一个具体又基本的问题,就可测出:我们中的一些人,多少年来在这样一个基本点上,已经迷失了多少,并且走得有多远!  相似文献   

16.
实际上.每个人都具有成为领导的潜质.只不过有的人潜质小一些,有的人潜质要大一些。 领导力深藏于每个人内心.所以它可能还没有被意识到或是还没有发挥效用。如果这是真的话。你要如何重新看待身边的同仁?他们在日常的工作中是否显露过领导的潜质?如果没有显露出来的话,是什么原因?那在他们被招录之前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潜质?  相似文献   

17.
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特殊商品。  相似文献   

18.
华康 《现代人事》2001,(11):38-38
冬季天气寒冷,是老年人疾病易发的季节,特别是一些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都很容易在冬季里发生。而且由于冬季天气寒冷,老年人抗病能力低下,很容易患感冒和流感。一旦患了感冒又会并发肺炎,还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因此,许多老年人怕过冬天,冬季常常给老年人心理上增加很重的负担,其实冬季并不可怕,只要老年人能够做到以下几点,就能平平安安地度过寒冷的冬天。  相似文献   

19.
《今日民族》2011,(4):60-61
大家都知道饮食不健康可能会引发可怕的病症,但往往忽略饭后的一些小习惯。殊不知,这些不起跟的生活陋习,很有可能成为你健康的致命“杀手”……凶手 1.饭后吃水果很多人都喜欢饭后吃点水果,  相似文献   

20.
朱一平 《公民导刊》2016,(10):54-56
正是什么驱使他们非要去看那个传说中的大迁徙?是什么驱使动物们非要去到那个传说中的草原?就是那种致命的诱惑,让人纠结、让人不舍、让人激动、让人流连忘返。走一趟肯尼亚,亲眼目睹动物们的大迁徙,蓦然觉得冥冥之中,一切都有神秘力量在左右,不管是我们还是东非草原上的动物们。之前,我对去还是不去非洲看动物大迁徙纠结过,就如草原上的动物们,到底过还是不过何时过马赛马拉河?纠结着。去吧,那通过蚊子传播的黄热病霍乱疟疾让人恐怖,而且花的银子可以走两趟欧洲四国。不去吧,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