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元实在哲学是巴斯卡在其批判实在论思想基础上提出的新学说,是一种更加新颖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批判实在论思想是元实在哲学的理论基石,非二元性和基态是元实在哲学的基本思想,解放与自由是元实在哲学的核心精神。元实在哲学在个人自我实现与社会改造之间架设了一座认识通达的桥梁,为社会科学哲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证伪主义思想的意义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波普尔提出的证伪主义思想,虽然并非完美无缺,但它为我们进一步思考科学理论的确认问题提供了一种与逻辑实证主义相左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对当前我国全面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具有诸多积极的意义,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启示。因此,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我所用。一、波普尔证伪主义思想的积极意义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是在批判逻辑实证主义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3.
批判实在论强调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区别、客体与关于客体思想的区别,也就是可及性与不可及性的区别。巴斯卡认为,混淆这些区别,就会陷入“认识论谬误”。拉克劳话语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客观世界是一种话语构造,本体论只是一种话语实践,话语之外无本体论,而批判实在论强调实在不依赖于话语而存在是本体论的根本主旨。批判实在论与话语理论围绕着话语与非话语的区别、话语可及性与不可及性的区别等哲学基本问题,展开了面对面的哲学交锋。  相似文献   

4.
《求实》2013,(Z2):7-9
<正>市民社会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马克思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建构历史理论,展望理想社会的理论前提。马克思一生都致力于市民社会的批判,在这种批判中马克思实现了对市民社会的扬弃与超越,也完成了对理想社会的建构,展现出批判与建构两种价值向度。本文以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观的批判为切入点,分析随着马克思市民批判理论的深入,所展现出的两个基本价值取向,同时也凸  相似文献   

5.
付文忠 《学习论坛》2008,24(9):26-30
拉克劳与墨菲后马克思主义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深刻变化;新社会运动标志着认同政治的兴起与马克思阶级政治理论的结束,同时也宣告了一元论政治观的终结.后结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理论认为马克思主义总体性社会观不完整性,马克思关于普遍性和客观性的话语是无效的.批判实在论批评了后马克思主义把政治归结为话语联结与身份认同,把社会主义策略归结为意义颠覆的理论立场,批判实在论对话语理论的批评对我们解读后马克思主义具有诸多理论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发展(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早在20世纪50年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就提出了建构主义的思想,70年代末,建构主义得到了重视并迅速发展起来。建构主义者十分重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一、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7.
童敏 《唯实》2003,(Z1)
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的专业化和非专业化的困境 ,实质上是以实证主义分析逻辑为基础构建社会工作理论的内在局限性的表现。后现代主义思潮形成的挑战和启示 ,希望摆脱实证主义的影响 ,建立以多元化、异质性为核心的理论框架 ,但单向的价值视角限制了它对实证主义的超越。只有以多向价值视角为基础构建社会工作理论 ,才能真正摆脱实证主义的影响 ,克服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的专业化和非专业化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童敏 《唯实》2003,(8):143-146
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的专业化和非专业化的困境,实质上是以实证主义分析逻辑为基础构建社会工作理论的内在局限性的表现.后现代主义思潮形成的挑战和启示,希望摆脱实证主义的影响,建立以多元化、异质性为核心的理论框架,但单向的价值视角限制了它对实证主义的超越.只有以多向价值视角为基础构建社会工作理论,才能真正摆脱实证主义的影响,克服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的专业化和非专业化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直接关涉马克思的思想进程。在对劳动问题的研究中,马克思发现黑格尔是站在国民经济学家立场上的;扬弃私有财产的理论主题,决定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以辩证法批判为突破口展开;而辩证法批判就是对黑格尔整个哲学的批判,亦即对实证主义与超验哲学的批判。这一批判为马克思进一步深入人的现实的自我生产史提供了方法论前提,从而直接推进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进程。  相似文献   

10.
童敏 《唯实》2003,(9):143-146
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的专业化和非专业化的困境,实质上是以实证主义分析逻辑为基础构建社会工作理论的内在局限性的表现.后现代主义思潮形成的挑战和启示,希望摆脱实证主义的影响,建立以多元化、异质性为核心的理论框架,但单向的价值视角限制了它对实证主义的超越.只有以多向价值视角为基础构建社会工作理论,才能真正摆脱实证主义的影响,克服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的专业化和非专业化的困境.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生态思想以问题导向为逻辑起点,以马克思生态观的基本原则为逻辑遵循,以“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为逻辑主线,在批判与建构中实现了对马克思生态观的历史性发展。恩格斯生态思想作为科学的理论,它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性;作为革命的理论,它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性;作为实践的理论,它指明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生态正义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性。恩格斯生态思想为我们在新时代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国家理论和市民社会理论都是在批判自由主义理论和黑格尔国家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与国家关系的理论模式,是超越市民社会与国家对立的、超越自由主义和国家主义对立的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哲学变革的一个重大主题是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和超越。马克思以实践为理论根基,瓦解了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主导原则——意识内在性原则。在此基础上,他还展开了对形而上学的社会历史批判,揭示了形而上学与社会现实存在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革命性地超越了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4.
意识形态作为特定社会情境下的话语问题,在推动着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自身的张力。马克思分析了意识形态的根源,并对资本主义商品社会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和拜物教展开了科学的批判,提出了一种超越意识形态的社会建构。马克思的这种意识形态批判思想,对于加强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近年来学术界关于马克思晚年历史发展的超越思想的历史考察,认为关于马克思晚年的困惑,实际上是研究马克思晚年学术思想的学者自己遇到的困惑,并把它强加给了马克思。文章区分出社会发展的两类不同的问题:一是基本规律,一是基本形式,而“跨越问题”,是属于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式问题。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基本形式分为依次演进和超越两种。文章通过对马克思的《历史学笔记》和《人类学笔记》的深入研究,提出马克思早年与晚年在史学研究方法论的不同:早期侧重逻辑方法,晚期则为逻辑方法与实证方法的“互补”。文章最后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本质特色就是超越发展,与历史上以往超越发展所不同的是,我们是自觉地进行的。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是建立在对以往旧的社会形态和各种理论与思潮的客观分析与理论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和谐的构想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他们的关于未来社会建设的思想。今天我们重新审视、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精髓,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对道德的表述主要集中在对资本主义的道德批判上。他的道德批判具体表现出三种不同的维度:一是对资本主义社会道德的批判,二是对一般道德的理论批判,三是对社会现象背后社会结构与制度的道德批判。通过对马克思的道德理论进行辨析和阐释,可以在历史语境下更深层次地解释马克思理论中的道德思想。本文基于历史唯物主义,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马克思的道德理论进行价值审视。在理论层面上,马克思以“自由人联合体”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解放”的价值旨归;在实践层面上,马克思的道德思想具有强烈的实践指向和现实关怀,它为人们提供了通达“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和寻求美好生活的科学途径。  相似文献   

18.
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及其制度化的性质和内在限制是黑格尔和马克思面对的根本问题.黑格尔一方面承认现代性的成就,同时也在自由国家看到没有实现的要求.通过对自由主义的批判,他提出了超越市民社会和超越自由国家的任务,但是黑格尔把落后的普鲁士君主国家理解为现代性在更高程度上的实现.在严厉批判黑格尔的哲学唯心主义和政治保守主义的基础上,马克思重新解释了现代性的内在困境,展开了对市民社会与国家的批判,并通过对共产主义的论证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现代性理想.黑格尔、马克思批判、超越自由主义的努力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国家社会关系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整体学说中的重要部分,在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理论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以资本批判为中心的理论线索共同推进、互为支撑、内在统一。同时,其自身所具备的价值内涵足以被独立把握为专门的公共理论,同马克思恩格斯整体学说一样以"巨大的历史感"为基础,继承并超越了西方传统国家社会学说,同时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历程的发展中不断加以推进,最终呈现为三个阶段的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20.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产生 建构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哲学的支撑.该理论在维柯的"新科学"、库恩的科学哲学以及康德、杜威的哲学理论孕育下产生.而后,又汲取了西方现代结构主义思潮中的营养,并入后现代主义的大潮中.此外,心理学理论也为建构主义提供了理论支撑.其心理学源流最早可以追溯到皮亚杰.20世纪,在皮亚杰、杜威、维果斯基等人努力下,建构主义思想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主要有以下几大流派:激进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社会文化认知论、社会建构论、信息加工建构主义、控制系统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