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白衣恶魔     
突然,他想到在家里挖坑不容易被人发现,而且院子东墙周围的土质很松软很好挖掘。想到这些,他的脸上露出诡异的笑容……妻女"被失踪"2012年8月28日中午时分,河北省广宗县大平台乡的王立鹤给情人董慧慧打来电话:"说好今天去办离婚手续,我在家等着她,可她一直没回来……"随后,王立鹤满头大汗、神色焦急地跑到父母家:"爸,早上八点,云霞就骑着自行车带着东东去超市买东西……可是到现在还没回来。打她的手机也无法接通。她来过这儿没有?"  相似文献   

2.
父亲被安排在郊区劳教,我们全家也就随父亲住到了郊区。房子只有两小间加一个更小的厨房,极其简陋,一家八口人挤着住在里头。白天,哥哥姐姐上学去了,我和两个弟弟在家。这栋房是那种一长排的宿舍房,傍着山坡盖起来的,一打开门就看见山。晴天,我们整天都在山上找野果、野毛栗子吃,要不就到溪水里抓螃蟹、小虾,有时也帮外婆捡柴。除了肚子饿以外倒也一点不觉得“苦日子”有什么苦。一到下雨天就有些无聊了,江南的阴雨要落好几个月,三个人呆在没有任何一件玩具的家里免不了吵吵闹闹,有时还小小地打一架。虽然总可以想出点花样来玩,比起晴天来到…  相似文献   

3.
远山 《中国监察》2009,(5):60-61
2008年11月中旬,我在中央纪委、监察部北京培训中心学习时,我的侄子刘畅从老家廷庆突然打我的手机,我想他肯定有极要紧的事。因为刘畅很少给我打电话,更从来也没有打过我的手机。我从手机里,听到刘畅“呼哧呼哧”的喘气声,他显得很紧张。我以为家里出了什么事,便劝他别着急,有话慢慢说。急赤白脸的刘畅,稍稍平静一下急切的心情,又连三赶四地说,我才从他的话里听出一个大概。  相似文献   

4.
前两期我曾告诉过大家,“冬季侵财到峰颠”,冬天特别是一到春节前后,侵财案件就会达到一年的顶峰,不仅仅是街头的小偷小摸增多,入室盗窃也时有发生。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一个人在家如何防贼。小鬼当家现在正是学生们放寒假的时候,可是家长要照常上班,这样很多孩子都被反锁在家里一个人做作业。大家知道吗,假期正是犯罪分子入室抢劫、盗窃的高发时间段。特别是如今小区的住户来自四面八方,谁也不认识谁,有的住了七八年了,不知道对门邻居家是谁?由于缺少了邻里的守望,便给犯罪分子一个盗窃的机会。他们踩好点后,乘大人不在家的时候敲门,孩子一…  相似文献   

5.
王心禾 《方圆》2020,(9):60-63
疫情期间,为在家看护不满两岁的孩子,她被单位解雇。单位的理由是,按有关部门的解释,"每户家庭可有一名职工在家看护未成年子女"不包括看护还未上幼儿园的婴幼儿3月23日下午,正在家里喂孩子吃饭的李芸(化名)突然接到一个EMS取件电话。"我带着孩子,取不了。就问是什么,对方说是《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我心里咯噔一下。问是哪里寄的,对方说出了那个熟悉的地址。我拒收了。"李芸一时回不过神来,她怎么也想不通,服务了快13年的公司,会在自己最难的时候把她给解雇了!  相似文献   

6.
美丽的实话     
那天晚上,看一本书,一篇人物传记,我流了泪。这不是一个大喜大悲或曲折离奇的情感故事,但却洋溢着一种质朴和动人心弦的美丽。是那个人的诚实感动了我。确切地说,是他向毛主席讲的那些大实话感动了我。反右派时,毛泽东批评他:“你们省委、常委里头有没有右派,为什么不反?”他回答说:“主席啊!哪个人没说过几句错话呢?您老人家说的嘛,十句话有九句话讲对,就打90分,八句话讲对,就打80分……”又说,“我是省委第一书记,要反右派可以,请您老人家下令把我调开,另外派人来,因为是我先‘右’的嘛!”妙!我极佩服此人的勇气和机智。1958年大炼钢铁时,…  相似文献   

7.
法院的老姜夹着几本案卷来找李法医。交谈中他讲述了这样一个案件:“去年刑庭审理了结一宗父亲强奸亲生女儿案。一年后母亲迫于舆论的压力起诉离婚。我们向在服刑的父亲转达后,他说,对于离婚与否现在无所谓,但我没有犯罪,我冤枉,我要申诉。为此,我们调阅了刑事案卷。”老姜把其中一本卷宗打  相似文献   

8.
如今的年轻人都很忙,白天都上班去了,把老人自己留在家里。老人是弱势群体,如果遇到入室盗窃的犯罪分子,他们就有危险,所以老年人一定要有防范意识。“开窗乘凉随手关”,人都有开窗通风或乘凉的习惯,即使是冬天也常常开会儿窗户。我提醒老年人,在家人都在的时候再开窗,如果就你自己在家,最好把窗户关严,把插销插好,防止贼从窗而入。“猫眼门链三道锁”,现在的门都会有个“猫眼儿”,可以看到敲门人。老人独自在家如果看到门外是陌生人,千万不要开门,最好不要出声。再有,把门锁锁好,有几道锁几道。如果你家的门锁上有门链,要把门链安好,这样贼…  相似文献   

9.
亲人:懂事的弟弟 我家姊妹5个,哥四个,姐一个,我是他三哥,福生从小到大和人吵嘴时都少,更谈不上打架了,派出所的门更是从来都没进过,他还很懂事,我们小时候,家里日子过得很艰苦,他总攒着零用钱不花,我要他都不给,问他攒钱做什么,他说要留着给二哥上学用,现在,二哥已经是博士了,家里唯一的“文化人”。  相似文献   

10.
马德 《公民与法治》2014,(22):45-45
人的美好,最怕被沦陷。 《百喻经》里讲到一个故事。有一个男人,娶了一个十分漂亮的妻子,他很爱自己的妻子,可谓情深意切。然而,妻子却另外有了情人,她想抛弃丈夫,嫁给她喜欢的男人。于是,她悄悄跟一个老婆婆商量,说,我要离家出走了,你买一个女尸,等我丈夫回来,就说我死了。果然。老婆婆趁她丈夫不在家时,买了个女尸放在家里。等她丈夫回来,老婆婆说,你媳妇死了。丈夫信以为真,伏在尸体边哭了许久。后来,他把尸体火化后,还捡了几块尸骨放在布囊里,日夜怀抱着。  相似文献   

11.
问:我1999年同现在的丈夫结婚,由于我们都是再婚,所以我们婚前约定婚后财产收入归各自所有。婚后,他一直在外地经商,据说收入还不错。多年来我在家一直尽心照顾有病的公婆,并以写作取得微薄收入。现在他让我搬出去,并要和我离婚。可是我没有地方可去,我父母去世已经多年了,而且这几年我的收入也不是很多。请问,我能要求法院分割他的财产吗?  相似文献   

12.
有这样一个贪官,他在被检察机关传唤时是这样表白自己的:“第一,我没有重大经济犯罪问题;第二,我家里的财物都是我个人收入以及我孩子结婚、生小孩时别人送给我的;第三,我可以用党性原则来担保自己没有任何犯罪行为。”就是这样的表白,也曾一时躲过纪检、侦查人员的视线,但最终还是被绳之以法,查出受贿15万余元的事实,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相似文献   

13.
请客     
有一天,我的表弟与中学时相好的五六个同学一起来到我的镇上。表弟也是我的同学,他一看到我就说,今天他们来“打土豪”了。我大笑不止,我知道他们说的“打土豪”,无非就是要我请他们“摄一顿”。都是老同学了,几十里外来看我,请他们吃餐饭当然是再应该不过的事了。地点选在“王侯酒楼”,上了十来个菜,喝了4瓶“沪州老窖”、一箱啤酒。酒足饭饱之后,我到服务台结账,我拿出一沓票子,叫服务员算一下。店老板过来对我说;“不忙,不忙,吴镇长,先记着,以后再说,以后再说。”我说:“我这是私人请客,还是结了账好。”店老板看我…  相似文献   

14.
大凡行贿者有两个特点,一是脸皮厚,为达到目的,啥意思都肯表示,啥感情都能联系;二是自负,在他看来,“有钱能使鬼推磨”,自然,权势者也不在话下。一行贿者在其酒友前抖身价时如是说:xx官大不大?我一个电话,他得像狗一样来。原来,受贿者在行贿者眼里不过是可以呼来唤去的看家之物罢了。因为行贿者的“心中有底”,故其“枪法”贼准,“想撂倒谁就撂倒谁”。他们的圈里人曾戏说:“不怕他是啥官,就怕他不是人”,言外之意,只要对方食人间烟火就不怕拿不下他。曾在湖北省“空手套白狼”敛财亿元的陈林海悟出了“丰富经验”:我要送的女人没有人不收的…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乞丐     
最近,读一些有关美国宪政文化方面的书,发现里面有许多 令人掩卷沉思的好故事,其中一则说,有一年,纽约市警察局得 到线索,说在某公园一只废弃不用的垃圾箱里藏有一些违禁物 品,他们自然就想也没想便撬开了垃圾箱,结果发现里面果真有 一些违禁物品。但事情的蹊跷在于,里面同时也发现了一个常年 住在其内的老乞丐。纽约市警察局因此被告上法庭。原告,也就 是乞丐的辩护律师认为,这个垃圾箱对一般人而言,是一个废 品,而对他的当事人来说,这个废弃不用的垃圾箱就是他的家。 他吃在此,睡在此,尤其重要的是,里面藏着他全部乞讨来的私 人物品。而被告纽约市警察局,竟然无视一个公民的合法权益, 在没有得到法院搜查证的情况下,非法侵犯了一个公民的家。 我不懂法律,书中也没有交代法院的庭审结果,但根据我对 美国法律的粗浅了解,如果这个辩护律师的理由成立的话,纽约 市警察局百分之百是要被判有罪的。因为家在美国人的心目中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名大四在校生,本科专业是广播电视新闻,在去年的司法考试中以442分一次通过。对于这次司考通关的经验,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一、必胜的信念态度决定一切。中考时适用这句话,高考适用这句话,到了司考同样适用。而这里所谓的态度,就是必胜的信念。早在2010年我有了报考司考的打算时,就决心要努力通过司考。通过这次司考就是本年度我的硬性指标,不过不行。现在回头看,不是这样的压力,我可能根本过不了司考。很难想象一个一开始就抱着试一试、过不过都无所谓心态的人能在酷暑中潜心修学,除非你是天才,如果没有这个  相似文献   

17.
福尔摩斯已经恢复了平静,但我在他的表情中似乎仍旧看得出来他心里觉得可笑。“哎,这是个很糟的发展,是不是,华生?不过这里面有些奇妙之处,还给咱们的委托人留下几分希望。”“你这样讲使我听了很高兴,”我由衷地说。“刚才我觉得恐怕他没有希望了。”“我就不愿意说出这样的话来,亲爱的华生。事实上在咱们这位朋友极其重视的证据中,有一个十分严重的缺陷。”“真的?什么缺陷?”“就是这点:我知道昨天我检查门厅的时候,墙上并没有血迹。华生,现在咱们到有太阳的地方去散散步吧。”我陪着我的朋友在花园里散步;我的脑子很乱,心里却因为有了希望开始觉得  相似文献   

18.
法律与自由     
在民主国家里,人民仿佛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是真的;然而,政治自由并 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在一个国家里,也就是说,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 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强迫去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 我们应该记住什么是"独立",什么是"自由"。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 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 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相似文献   

19.
晕车     
张峰 《公民与法治》2010,(13):53-53
我有一个好朋友在一个局级单位任职。他为人正直,对单位的领导总抱着批评的态度。有一次他到我家里来玩,喝酒聊天,聊着聊着,话题就缠上了他单位的领导。朋友对他们单位领导的恋车情结很有意见,说一个区区局级单位,小轿车就有五辆,不是挥霍民脂民膏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读者来信同学李某要投资办超市,找到我说要借钱并答应按年利率15%计息。后来我就借给他了30万元,他当场给我打了借条,期限为2年。一年后的2002年5月,他把第一年的利润给了我,并且提出让我入股,把借条换成股权凭证,这样每年的收入可能超过本金。我当时非常相信他的话就把借条给了他,可虽经我多次催要,到2004年底也没有得到所谓的“股权凭证”。经朋友提醒,2006年7月见面谈话的时候我就悄悄做了录音,在这次录音中他承认曾经借过我钱并拿走了借条还答应很快就给我股权凭证。我现在想起诉李某,不知道这样的录音能否作为定案的证据。律师解答: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