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积极主动”成为大陆对台政策的突出特点。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导权紧紧握在了祖国 大陆的手中,两岸关系出现新的发展契机。 即将过去的2005年,被多位台 湾问题专家认为是大陆对台政策措施 出台幅度最大、成效最为显著、主动 性体现得最为明显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中央政府对港工作 富有成效,香港人开创了回归祖国八 年后经济增长最优的局面,香港、澳 门与内地的关系愈来愈紧密, “一国 两制”的实践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2.
12月7日,被称为台湾2004年“总统”大选前哨的台北、高雄市长及市议员选举落幕。总的来看,经历此次选举,台湾朝野主要政治势力间的实力对比并未出现明显消长,岛内政治版图基本维持“北蓝南绿”的格局。然而,由于此次地方层级的选举到关键时刻演变成“泛蓝”与“泛绿”两大阵营的对决,国亲两党此消彼长,民进党上升气势受挫。陈水扁很有可能维持其一贯摇摆的主张,未来一年多内两岸关系将很难有较大的改观  相似文献   

3.
《瞭望》2003,(2)
新的一年两岸关系的发展将不会有大的波动,祖国大陆在坚持原则性基础上,对台政策更具灵活性;台湾当局受“台独”势力影响,在两岸关系上不可能改弦易辙,即使有所举措,也可能是口惠而实不至。  相似文献   

4.
《瞭望》2003,(11)
今年是祖国大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而在台湾岛内,泛蓝泛绿“拼选举”逐步升温。国际上美国要展开攻伊战争。在这些大背景下两岸关系将呈现哪些走势?徐博东、刘国深两位专家也对此作了分析预测。 ——两岸两会短期内能否恢复  相似文献   

5.
《瞭望》2005,(30)
赢得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的马英九,将担负起中兴国民党的历史重任。他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在于如何维护党内团结、推动“泛蓝”整合、促进两岸关系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之际,两岸中国人十分有必要对目前两岸关系的现状、对两岸关系与亚太安全的关联性、以及如何构筑21世纪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等问题,作出深层次的思考。两岸关系与亚太安全的关联性 冷战后的两岸关系,总体是“相对稳定”,对亚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具有相当正面的作用。而现在两岸关系的状况,已成为影响亚太地区安全与稳定的重要因素。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并纳入国民党十五大二次全会的决议文件中,还企图将“两国论”“入宪、入法”。这一“政治豪赌”和玩火行为,不仅严重破坏了两岸关系和平稳定的基础,将两…  相似文献   

7.
在2008年上半年的两次大选中,主张“台独”理念的民进党都是以惨败收场,表明在台湾社会内部主张“台独”的激进势力受到严重打击和削弱,这对于两岸关系的缓和相当有利。国民党在野8年,此番再次执政必然会更加重视两岸关系的改善。至少马英九当局不会在两岸关系上主动挑衅,不会去主动碰两岸关系的红线。这必然将有助于营造两岸关系改善的大氛围。从这个角度上讲,“台独”的高发期已经过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势头正在不断形成。  相似文献   

8.
李登辉举起依靠美国、追求“台独”的旗号,企图把两岸关系导向服从于他设计的“两国”关系航向.其主要手法就是,在两岸关系与“务实外交”并行不悖的幌子下,推行两岸关系服从于“务实外交”的政策,对两岸关系采取一“限”、二“破”、三“分”的做法.一“限”,即把两岸关系限制在“对等政治实体”的框架内.精心“拓展台湾的国际生存空间”为把两岸关系套入“两国”关系的架构内,李登辉要中共承认其是  相似文献   

9.
今年1月30日,是江泽民总书记《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过去一年两岸关系极不寻常的发展变化充分证明,江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去年春节前夕江泽民总书记发表的这一重要讲话,精辟地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思想,准确地分析和把握当前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的形势,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若干重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八点主张和建议,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得到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普遍支持和拥护,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出现了新的热潮。在这种情况下,李登  相似文献   

10.
范力  刘岩 《理论参考》2010,(4):15-16
两岸经贸合作面临的新形势 随着两岸经济合作不断密切,两岸民众对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的愿望更加强烈。台湾民众在经历了8年陈水扁当局操弄“独统”议题、恶化两岸关系、制造族群矛盾、撕裂台湾社会种种乱象之后,摒弃了“台独”执政者,两岸关系发展出现了新的形势。  相似文献   

11.
台湾问题产生后,大陆与台湾之间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1987年至2012年的两岸关系,是一个从隔绝走向交往、从紧张动荡走向和平发展的进程。这个进程,呈现了两岸关系中的种种问题,也展示了两岸关系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这个进程表明,大陆发展进步是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大陆方面对台方针政策产生了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作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开辟了通向和平统一的正确道路,今后还要在推进两岸关系中战胜各种挑战、解决各种问题,开辟和平统一新前景。  相似文献   

12.
姚植传 《团结》2001,(1):41-42
一、两岸关系陷入僵局的根本原因是台湾当局蓄意破坏一个中国原则,图谋“台独”。 众所周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对对台政策进行战略性调整,并逐步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从而结束了两岸关系长达30年  相似文献   

13.
无论如伺,2008年的台湾,处在一个“民心思变”的时代,2000年的“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的选择题又横亘在台湾人民面前。即使一些泛绿的支持者也开始醒悟“再也不能这样过,再也不能这样活”。一而再错过的时机,一而再空转的政治,一而再虚耗的民生,期待着台湾新的变局,那就是:终结政治恶斗的乱局,解救台湾经济的困局,开启两岸关系的新局。  相似文献   

14.
《瞭望》2003,(11)
要对本世纪头20年的两岸关系走势作出准确判断,比较困难。因为两岸局势也好,国际形势也好,10年就有可能发生一些质的变化。我想从三个时段谈谈10年内两岸关系的基本走势。 第一个时段,从现在起到台湾2004年“大选”结束。在此期间,岛内分离主义势力将受到一定压制,  相似文献   

15.
《国家统一与分裂之国际法研究——兼论两岸统一过渡期法律框架》一书已于2008年9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系深圳市委党校法学教授、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台湾研究国家985工程二期台湾研究创新基地成员范宏云博士,本书是作者对其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及博士后研究报告(2006年)进行修改、充实而成。本书“可以说是大陆学术界相关研究中的凤毛麟角,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台湾问题的良好范例”(刘国深序)。国家统一与分裂是一项高度政治化议题,本书力图剥离国家统一和两岸关系的政治层面,是“一部关于国家统一和两岸关系问题的‘纯’法学专著”(曾令良序),同时也可以称得上是国内国际法学界关于国家统一与两岸关系这一敏感领域的开创性研究成果。从国际法学角度研究两岸关系问题,“对台湾问题学术研究的发展来说无疑注入了一道清新的源头活水,对于促进中国完全统一大业的工作来说,则是走出了一条新的路径”(刘国深序)。  相似文献   

16.
10月26日,本刊编辑部特邀在京的四位台湾问题研究专家来本刊座谈,就1994年的两岸关系现状、趋势发表评述和展望。现经整理发表如下。 徐民和(本刊副总编辑):今年以来,两岸关系可谓一波三折,从千岛湖事件到唐焦台北会谈,到广岛亚运会的风波,真是曲曲折折。台湾当局在诸如千岛湖事件等问题上,刻意误导台湾民意,对阻碍两岸关系的发展起了消极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欣慰地看到,今年实现了海协与海基会负责人台北会谈(又称“唐焦台北会谈”)。海协负债人唐树备首次入台商谈,这在两岸关系上又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但是,台湾当局名日“争取国际生存空间”的种种分裂祖  相似文献   

17.
秦华 《瞭望》1999,(31)
李登辉公然抛出“两国论”后,两岸关系形势发生急剧变化。以李登辉为代表的分裂势力一时兴高采烈,但很快就遭到了一切维护祖国统一人士的迎头痛击。分裂不得人心,又一次被证明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蓄谋己久精心策划7月9日,李登辉接受“德国之声”电台专访。在谈到两岸关系时称,台湾“自1991年‘修宪’以来,已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这是李登辉继抛出妄图肢解中国的“七块论”后,干脆撕去伪装,公开、明确的将两岸关系定位为‘国与国关系”的分裂活动。李登辉提出“两国论”是一次蓄谋已久、精心策划的…  相似文献   

18.
一、当前两岸关系新形势为建设海峡经济区提供新机遇 1、海峡经济区是中华民族经济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以后,胡总书记一再提出,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台湾领导人也认同“九二共识”,表示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经济,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新概念,包含了台港澳和祖国大陆在内的经济的总称,这从本质属性上对两岸经济关系作出了明确的定位,也就是说台湾、大陆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中华经济体制的一部分。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以台湾海峡为地缘特征的经济区。  相似文献   

19.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确定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并倡议实现两岸“三通”。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在海内外尤其是台湾岛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87年底,台湾当局迫于内外压力终于慢慢开启了两岸封闭了40多年的闸门。七年来,两岸间人员往来和各方面的交流合作迅猛发展,特别是1993年大陆赴台进行交流的项目层出不穷,规模大、涉及面广。两岸交流合作已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鉴于两岸关系的迅速发展,台湾当局在大陆政策上曾先后抛出三份具有“纲领性、政策  相似文献   

20.
房桦 《党政论坛》2008,(13):13-14
和平发展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台政策的核心思想。早在2005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就与来访的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共同发布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首次提出了两岸和平发展的主张。2006年4月,胡锦涛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时再度表示,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和两岸同胞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2007年10月召开的党十七大更是明确提出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这表明,和平发展已正式成为我们党指导今后大陆对台工作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