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和文莱自古就有友好往来的传统,从南北朝时期到明朝末年,中国和文莱的商品贸易、官方往来频繁,促进了商品交换和文化交流。1991年中国和文莱建立外交关系,两国通过文化艺术活动、教育合作、文化旅游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中国和文莱的历史友好传统、当代两国政府间不断增强的政治互信、日趋紧密的经贸合作以及两国独特多样的文化元素,必将进一步推动两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  相似文献   

2.
中国和老挝自古以来就是友好邻国,两国开始互通有无可以追溯至2500年前。在老挝掸国时期,中国便与掸国进行交流。从堂明国时期起,中国便与老挝正式进行第一次官方的往来。1961年建交以来,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中国和老挝的文化交流不断向前发展。目前,中国和老挝的文化交流向着纵深和更加务实的方向发展。在合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中国和老挝文化交流更为紧密,传统友谊进一步加深。  相似文献   

3.
历史上,中国和印度尼西亚通过王国间的朝贡往来及民间贸易联系,以和平的方式在宗教、器物、饮食、习俗、科技、语言和艺术等文化领域开展广泛交流。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文化交流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以民间为主体,多领域、多层次的文化交流格局,重点领域合作成果丰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可通过创设机制、拓宽渠道、协调关系、监督落实等方式,推动双方文化交流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4.
中国和缅甸山水相连、人文相亲,两国人民在漫长的文化交流过程中缔结了“瑞苗胞波”的友好情谊。中国和缅甸文化交流历史源远流长,这为促进两国建交后的友好合作交流奠定了扎实基础。现阶段,中国和缅甸文化交流呈现出多元立体的格局,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进一步推进中缅文化交流发展,需要从中缅战略层面助推、建立健全文化交流平台机制以及促进民心相通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5.
在近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中国和马来西亚的文化交流鲜有中断、总体向好。自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后,两国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中马两国政治互信不断增强,为文化交流指引了方向,旅游和教育交流往来也为文化交流提供了动力。中马两国充分利用多层次的文化交流机制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在教育、旅游、媒体、翻译和学术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文化交流成果。着眼未来,中国和马来西亚开展文化交流,有利于持续推动双方政治互信和经贸往来,也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和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在两种文化接触的过程中,由于物态文化发展水平的不均衡,物态文化发展较高的一方在文化的其他几个层面上也可以取得优势地位,形成所谓的"文化霸权"。赛义德据此认为西方的文化霸权将对东方文化造成极大冲击,使其母语流失,文化贬值,价值观念崩溃。其实不然,每种文化都是与特定的地域与人群联系在一起的,文化的强、弱势之分也只有在不同文化相交接的边缘地带才体现出来,越接近文化的中心地带,这种文化的传承力表现得越强大: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被输入方的文化并非被动地被全盘改造,而是主动地进行选择、有力地消解输入文化,并重构自己。  相似文献   

7.
闽南文化是海峡两岸闽南人共同创造的优秀地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海峡两岸、港澳同胞以及世界各地闽南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在共同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发展及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和作用。以闽南文化研究为突破口加快海峡两岸文化共同体的研究,对于发挥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两岸民众的心灵沟通,更好推动两岸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优势。泉州是闽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日益频繁,泉台两地文化交流逐渐升温。发挥闽南文化的优势对于促进泉台文化交流与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当前,要通过创新文化交流模式,整合对台文化资源,建立经常性交流机制,抢救、保护、普及和传承本土传统文化,拓宽文化合作领域等途径,进一步深化泉台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和越南关系的正常化和深入发展,中越文化交流形成了多层次、多领域的文化交流机制,文化交流在党际交往、教育合作、民间沟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进一步深化中国和越南文化交流,助力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10.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中国和新加坡的文化交流一直延续至今。伴随贸易而来的中新文化交流带来了新加坡的发展与繁荣,促进新加坡形成多元族群、多元文化,也为中国政治与经济建设注入了活力,促进了中新两国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大学校长的培训内容涉及行政和学术管理及基本技能训练;而大学领导者的基本素质是对学术自由和真理的追求,对学生培养的不断改进,以及从善如流、凝聚人才、达成共识、展望愿景、规划未来的能力;正确的价值观则是国际一流大学领导者未来发展的核心追求。  相似文献   

12.
非常荣幸能和大家一道参加这次会议。我要感谢中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盛情邀请 ,特别要感谢俞副院长、李副院长、薛副院长组织了这次会议 ,而且对章副部长的到会表示特别的感谢。两年前我来中国的时候第一次提出了我个人关于创建全球性大学的观点。今天 ,我想就这一话题展开阐述 ,谈谈我们怎样才能成为全球性的大学。为实现这一目标 ,我们必须深化彼此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的合作能够确保未来的学生能够充分地从联系越来越紧密的世界中全面受益。我第一次描述全球性大学的含义时强调了四点 :更多地吸纳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 ;在教学和科研中…  相似文献   

13.
在行为不符合特别法条规定的构成要件,但符合普通法条规定犯罪的构成要件时,由于法条之间不具有排斥关系,因而应以普通法条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以普通法条追究刑事责任可以实现刑法的任务;可以实现形式上的合理性,利于保护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高考改革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作为高等学校选拔录取生源的主要方式.涉及利益攸关者的机会分配,影响社会公众的制度预期.笔者认为推进高考改革顺利进行.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逐步扩大高校招生的自主性;完善基础教育评价模式.减少基础教育评价对高考的依赖性;增强考试机构的服务功能;建立多元化的录取评价标准,完善录取程序.鼓励考生独立申报志愿.  相似文献   

15.
目前的学校往往忽视培养青年的"财商",但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善于理财的青年,市场经济呼唤一代青年的金融意识,同时青年的个人发展,也需要他们具备投资素质,所以培养青年的理财能力应该引起教育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及全球银行业向全能银行发展的条件下,中国发展自己的全能银行已成为必然。世界范围的全能银行监管模式有三种,中国全能银行监管模式选择将给政府金融管理层的监管带来挑战,政府面对全能银行监管模式选择应采取的措施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思想。对于乡村振兴而言,决不只是乡村经济兴旺,更重要的是乡村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在乡村不仅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还要留得住乡愁。乡村文化是传统文化生民的根与魂,是赖以生存的精神依托和意义所在。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一方面加剧了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造成乡村文化的撕裂和痛苦,造成大量乡民精神家园的迷失,致使乡村文化生态失衡。因此,在现代与传统的冲突与碰撞中,保护乡村文化、重构文化认同成为提振乡村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中心”与“核心”的和谐问题,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稳健运行。由于多方面原因,在“中心”和“核心”的关系处理上,尚存在值得重视和加以规避的现象或问题。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关注“中心”与“核心”的关系问题,是为了更多地思考和研究和谐环境建设的关键点,也就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因”。  相似文献   

19.
迟桂敏 《工会论坛》2004,10(6):22-23
创建学习型家庭与创建学习型企业有着天然内在的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要高度重视学习型家庭的创建,就要确定创建目标,把握创建方法,构建科学的管理机制,务求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20.
媒体是我党舆论的重要阵地,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我国报业目前普遍实行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模式已经阻碍了报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成为制约我国媒体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对于媒体的改革事关我国在世界竞争中"话语权"的效力。从体制入手分析问题、解放问题是我国报业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