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编辑: 我半年前开始减肥。起初只是控制主食,后来逐渐开始控制肉类、蛋类,每餐只吃蔬菜。为了控制饥饿感,我每天不停地嚼口香糖。现在体重虽降了,但周围人都说我气色特不好。而且我现在一点都不想吃东西,月经也好几个月不来了。  相似文献   

2.
飘飘: …… 你提到吃苦问题,很好。 苦与不苦是比较出来的。同样的物质条件,某一地区或某一时代的人以为苦,而另外一时代或地区的人却以为甜。同样,怀有某种思想的人以为苦,而怀有另外一种思想的人却以为甜。 你们学校,无论从哪方面看,都应该是甜的。别的学校没有一个比得上。高粱米是好东西。我国有颇大一部分地区以高梁为主食,30多年前我到沈阳一个大地主家,他给我吃大米饭,自己却吃高粱饭,他说大米饭不好吃,可见这是个习惯问题。你们吃了个把月的高梁饭,想已习惯了,如因吃高粱饭而身体更棒那更使我高兴。 你们现在是锻…  相似文献   

3.
谁才是贵宾?     
《创造》2016,(5)
正"我不能在那个普通房间里住了,你们得为我另找一个贵宾房,因为和我同住的那个人是个痴呆!"会议组织者一怔,问:"您有什么根据吗?"哲学家说:"60多岁的人,像个三岁的孩子,见到什么都惊喜万分。早上招待生送来鲜花,就是街头花店摆放的价值不超过三美元的鲜花,他每次都像第一次看见似的,把脸贴上去又亲又吻,大呼小叫!""真的吗?就这些吗?""他有时在房间吃东西,不论吃什么都跟在品尝天下少有的美味似的,  相似文献   

4.
<正>多年以前,我的一个邻居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时间在"文革"后期,县城的猪肉销售属于政府垄断行为,那个时候的人要想吃猪肉,就要大清早起来去菜市场排队,去晚了就会空手而归。我的邻居是县医院的一个外科医生,这一天早早的就去排队了,在很远处就看中了一块肉,心里那个美得就别提了。轮到他的时候,刀把手说这一块不行,是留给别人的。邻居说我可是排着队的,你得按照规矩办事!刀把手说按照规矩,人家能给我的小孩子安排工作,你能吗?  相似文献   

5.
《今日广西》2010,(11):44-45
水果是人们心目中最健康的食品之一,有些人吃水果比吃主食还要多几倍。但你是否了解,吃水果是有讲究的.否则不仅无法达到保健的目的,反而会带来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6.
金钱猛于虎     
从前,有两个朋友看到一位哲学家从丛林中惊慌失措地跑过来。他们问他为什么这样惊恐不安。哲学家说:“在那片丛林中,我看到一个吃人的东西。”“你是不是说有只老虎?”两个人不安地问道。 “不”,哲学家说,“要比老虎历害得多,我是在挖一些药草时挖出来一堆金币。” “在那儿?”两人赶忙问道。 “就在那片丛林中。”说完,哲学家就走了。 两个朋友立即跑到哲学家所指的地方,果然发现有一堆金币。 “那个哲学家多蠢啊!” 一个人  相似文献   

7.
<正>我那个想起来就让我内疚的妹妹,她极力偷吃的东西,今天看来能算什么呢!现在的小孩子都不会正眼去看,他们享受的完全是现代生活方式,经常吃的是麦当劳、肯德基、比萨饼,但就是这些,也已经吃得很腻。妹妹小我两岁,准确说,只小一年零五个月。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们都已是50多岁的人了。  相似文献   

8.
理想与人生2200多年前的荀子说过:“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并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这说明人与万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有道德属性。40年前毛泽东说过:“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辽西战役的时候,正是秋天,老百姓家里很多苹果,我们战士一个都不去拿。我看了那个消息很感动。在这个问题上,战士们自觉地认为: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苹果。”“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就是由这里头出来的。”人的道德属性、人的精神的核心,就是理想和信念。每一个正…  相似文献   

9.
<正>每天一餐杂粮,五谷为养,适量吃主食不会使人发胖。关键是减少精白细软的主食,每天至少要吃一餐杂粮豆类和淀粉种子,比如黑米、燕麦、荞麦、小米、红小豆、大豆、芸豆、莲子、薏米等。这些完整的淀粉种子富含维生素B族、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能让我们有顺畅的肠道和持久的精力,有益于血糖和血脂。  相似文献   

10.
说嘴     
嘴,鼻子下面,能张能合,能吃能说的那个窟窿,由两片唇、一副牙、一根舌头组成。嘴有两大功能,一是吃,一是说,两个功能,一门艺术,如果说挑精捡肥的吃是小夜曲,那末遗词造句,反复推敲的说,则是一首交响乐。  相似文献   

11.
先说说"节" 年节是中国人过的最大的一个节.我们先说说"节". 有一个大家都知道的饮食现象,我们吃的主食,北方为面,南方是米,都是草的果实.  相似文献   

12.
酱的味道     
魏炜 《传承》2010,(1):63-63
<正>我是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家在农村。那是物质极度困乏的年代,当时全家人的生活都靠着生产队收获后的分配。好在我们那里是产粮区,生产队分下来的粮食再加上红薯做接济,好歹是够吃的。但到了冬天,食物缺乏,加上存放问题,就只有吃白菜和腌萝卜。等到白菜和腌萝卜也吃完的时候,可下饭的就只剩下酱了。那时的酱,是作为咸菜来吃的。  相似文献   

13.
馋宗公案     
早期泡 面方便面这个东西,和我来上海的日子差不多,1979年土了吧唧的我来了,没两天,泡面也跟来了,前后脚。那个时候,可口可乐4大瓶,南货店专门有阿姨扎成漂亮的一捆,就能提着看亲戚去,跟金华火腿一样体面,算好东西。泡面一进来,也是好东西,你想想,寻常面条哪有经过一道油炸的,香的不行了都.虽然我那时人小,不知道价钱,但是我相信,泡面、方便面,一定不会便宜。泡面来沪,是件天大的事。小孩子都喜欢吃泡面,不过寻常可吃不着,生病了才有的吃,所以我吃泡面的频率就远远高于舍弟。  相似文献   

14.
生吃活虫     
盘子里蠕动着如蚯蚓般的虫子,黄的叫"面包虫",黑的叫"大麦虫",据说"营养很好",但要抓来活吃,我还真没那个胆量.报载长沙日前却举办了一场生吃活虫的大赛.一位女士以一分钟吃下68条胜出.而落败的一位一次能吃5公斤面条的选手,自嘲说"我不是蛤蟆,吃虫还是自愧不如啊".  相似文献   

15.
有一天.我终于对母亲把我的愧悔说了出来。我说:“那时候我实在不应该一个人吃鸡蛋,过后啥时候想起来都让人心里难受。”我想,母亲也许会对我解释一下让我吃鸡蛋的原由.不料母亲却说:”都是过去的事了.你这孩子,还提它干什么!”  相似文献   

16.
西方有一位哲人叫苏格拉底,身为哲人的他却经常遭人破口大骂,骂人者的目的就是想激怒苏格拉底.但是无论对方怎么骂,苏格拉底从不还口.那个人觉得很奇怪,便问苏格拉底,难道你真的喜欢我骂你吗?苏格拉底一笑说:"我问你,如果你要送给别人一件东西,别人不要,那么这东西在什么地方?"那个人说:"你不要,当然在我的手中."苏格拉底说:"这就对了,你骂我,我不接受,你想想,你骂我的那些话在什么地方呢?"那个出言不逊的人听后羞红了脸.这是多么浅显易懂的道理,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想不到,常常为了一件小事而大动干戈使自己和对方都不愉快.  相似文献   

17.
生吃活虫     
盘子里蠕动着如蚯蚓般的虫子,黄的叫“面包虫”,黑的叫“大麦虫”,据说“营养很好”,但要抓来活吃,我还真没那个胆量。报载长沙日前却举办了一场生吃活虫的大赛。一位女士以一分钟吃下68条胜出。而落败的一位一次能吃5公斤面条的选手,自嘲说“我不是蛤蟆,吃虫还是自愧不如啊”。  相似文献   

18.
三进西安城     
一看到城墙上的垛头和那猎猎抖动的牙齿状的三角旗,有关这座古城的记忆一下子就全都复活了。头一回进西安城,是上个世纪的天灾与人祸双至的1962年,生产队大锅里的米汤,清得跟凉水差不多,饿极了的人们就吃树皮吃草根吃观音土,死人的事接连发生,但人们似乎并不特别伤心,人饿得连哭丧的力气都没有了。一听说要进西安城,我立马就来了精神,因为我早就听说,西安是13朝皇帝建都的地方,随便扒一块地砖都能换两筐子的白面馒头。在年仅9岁的我想来,那简直是一个美的不能再美的好地方。但村上的人  相似文献   

19.
王明左傾錯誤在中央的領導,使白區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一九三二年黨中央决定,在白區從事地下工作的周恩來、鄧穎超及其他同志轉移到江西中央蘇區根據地。鄧大姐說:‘當時根據地有二十多個縣,我們在中心區,我主要在黨的機關搞工作。蔣介石派大軍圍剿,在前綫有戰爭。這期間最大的困難是後方對前方的供應,因為敵人封鎖很嚴密,日用品進不來,特別是沒有鹽吃;菜也很少,主要吃竹笋、葱頭加一點鹽水;主食吃的是糙米,許多人經常拉肚子。在後方的工作人員每天志願地减少口糧,比如原定量一斤的减至八兩。那時我每頓吃不上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05,(1)
饮食平衡的第一原则就要求食物要尽量多样化。只吃精米、白面肯定是不符合“平衡膳食”原则的,还要多吃粗粮,在主食上也做到多样化,才算是从根本上达到营养平衡的目的 。  从营养成分上来说,因为加工程度不同,粗粮的某些微量元素,例如铁、镁、锌、硒的含量要比细粮稍微多一些,即使说粗杂粮的营养价值能比大米多一点,但完全用粗粮代替大米,不但口感难以接受,而且营养也同样并不合理。因此,最重要的不是粗粮比细粮好多少,而是不要偏废一种或只吃一种,保证主食的多样化,在保证主食多样化的前提下,应该有意识地多选择粗杂粮,将之作为饮食营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