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雨 《协商论坛》2009,(4):13-14
太昊伏羲作为我们民族的缔造者,不仅是我们的血缘先祖,而且也是我们的文化先祖。太昊伏羲对我们伟大民族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正姓氏,制嫁娶。二是画八卦,奠定了我们民族文化思维方式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踏入周口,你便可嗅到空气中弥漫的文化的味道。“这里是三皇之首伏羲氏制嫁娶、定姓氏的圣地,是道教鼻祖老子故里,是陈、李、谢、符等姓氏的发祥地……姓氏文化是历史留给周口人民的一笔宝贵财富。”周口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朱家臣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  相似文献   

3.
2004年的十月金秋,河南淮阳县太昊伏羲陵,首届中华姓氏文化节隆重开幕,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海外华人代表参加公祭伏羲大典。伏羲和姓氏,把海内外华人的血脉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中华文明从远古一直延续发展到今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炎帝神农氏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率领神农氏时代的先民们在拓荒中华农耕文明、开创中华医药学等民生文化先河中所凝聚而成的炎帝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特征是开拓、  相似文献   

5.
<正>太昊陵是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长眠之地。春秋时期之前,人死后挖坑葬之,称之为“墓”。墓的周围既不封土,也不栽树,即“不封不树”。春秋时期,淮阳人为了更好地祭祀祖先,在伏羲氏埋葬的地方,封土以祭,谓之“坟”,合称“坟墓”,自此有了“坟墓”一词。中国的坟头即源于淮阳伏羲的坟墓。后来,因为死者的地位不同,帝王的称陵,诸侯的称冢,圣人的称林,百姓的称坟。从此,太昊陵成为人们对太昊伏羲氏坟墓的称谓。汉代以前,人们为了祭祀祖先、神灵和先贤,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7,(8)
正姓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两岸一家亲的生动展现。无论在哪里相遇,只要看到相同的姓氏,一种亲近感就会油然而生。3月25日至30日,台湾中华姓氏文化河南参访团一行28人,分别赴周口、兰考、开封、洛阳等地进行了参访。"姓氏根亲文化是两岸一家亲具体体现"3月25日下午,以"推动两岸文化融合发展,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为主题的中华姓氏文化周口研讨会在  相似文献   

7.
《台声》2020,(14)
正陇山含翠,渭水扬波。同根同祖,中华共祭。6月22日上午,2020(庚子)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在羲皇故里天水隆重举行;同一时刻,2020(庚子)年海峡两岸共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典礼也在台湾新北市同步举行。天水伏羲庙广场鼓声雄浑,钟磬悠扬,伏羲庙内古柏参天,旗幡列张。中华儿女聚首羲皇故里天水,怀虔敬之心,以太牢之礼、雅乐之仪,致祭于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上午9时30分许,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健,甘肃省政协  相似文献   

8.
地方简讯     
《前进论坛》2015,(2):63-64
<正>聂振强获国际奖为传承中华姓氏宗亲文化,推进东盟商界经济发展,近日,由东盟传媒、东盟商界、泰中友好协会等联合主办的"2015东盟商界精英年会暨第三届东盟商界精英颁奖典礼"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农工党中央联络委委员、农工党中央"中华姓氏宗亲文化调研组"组长聂振强获得中华姓氏宗亲文化与经济研究贡献奖,对聂振强和己故中国社会学泰斗郑杭生教授共同开创的"中华姓氏宗亲文化"、"姓氏社会学"学科领域研究成就,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我国少数民族现实生活中的历史文化遗存,对一些汉字作出与前人不同的解释,认为只从文字学自身规律和汉文化两个方面去解释汉字,忽视当今少数民族与汉民族的血统渊源和文化交融,难免偏颇和不全面。文章进而指出,汉字是中华民族远古先民的共同的智慧结晶,是中华各民族的共同的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10.
中国姓氏是中华文化的族徽,是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契人口。可以说中华姓氏文化的源与流,也是中华文化的源与流。透过中国姓氏,我们可以了解中华文化的许多礼制和传统,包括传统社会及海外华人社会近几年盛行起来的寻根祭祖现象。自有文明史以来,中华民族就开始了她的姓氏文化。南宋郑樵所著(通志》有阐述“百代之宪章”的经典史籍,其中(氏族略)即是所述姓氏之“宪章”。其语:“生民之本,在于姓氏,帝王之制,各有区分。男子称氏,所以别贵贱;女子称姓,所以别婚姻,不相紊滥。秦饼六国,姓氏混而为一。”显然,三代以前,姓表示血…  相似文献   

11.
刘姓源流考     
刘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也是一个多源的姓氏,有源于祁姓的刘氏、源于姬姓的刘氏,有赐姓刘氏,有匈奴族刘氏,还有北魏独孤氏改成的刘氏。其中最早的一支来源于祁姓,是帝尧的后裔,形成于夏朝后期,出自今河南鲁山。尧是传说中远古部落陶唐氏的领袖,名放勋,贤达善良,后成为部落联盟首领,被尊为五帝之一。因陶唐氏是黄帝之子12姓中的祁姓部落,所以尧为祁姓。尧的后裔中有个重要人物名叫刘累。《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其事说:“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潜醢以食夏…  相似文献   

12.
活力楚雄     
楚雄彝族自治州,红土高原上一个拥有深厚历史、悠久文化的地域。生活在这里的彝族,是华夏兄弟姐妹当中一个优秀的民族。彝族史诗《梅葛》的开篇处,四句精彩异常的话语点触了彝州彝族文化的精髓:远古的时候没有天,远古的时候没有地;我们来造天,我们来造地。这开天辟地的史话所蕴含的“自强不息、求新求变”的精神,正是彝族先民传承至今的精神,也正是新世纪发展所需要继续秉承的创造、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欧阳林夕  杨发顺 《创造》2006,(11):68-75
楚雄彝族自治州,红土高原上一个拥有深厚历史、悠久文化的地域。生活在这里的彝族。是华夏兄弟姐妹当中一个优秀的民族。彝族史诗《梅葛》的开篇处.四句精彩异常的话语点触了彝州彝族文化的精髓:远古的时候没有天。远古的时候没有地;我们来造天,我们来造地。这开天辟地的史话所蕴含的“自强不息、求新求变”的精神.正是彝族先民传承至今的精神.也正是新世纪发展所需要继续秉承的创造、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我们傣族是一个诗的民族。就目前所知,仅有关《阿銮》的叙事长诗就达五百多部。有人怀疑,这些诗是不是傣族人民自己创作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云南分所等单位编的《傣族古歌谣》,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答案。说明傣族在远古的洪荒时代,就已经以自己充沛的感情和质朴的语言,无拘无束地歌唱自己的生活、劳动、爱情和理想,创作了许多反映先民们各个时期生活的  相似文献   

15.
一 天人合一 :坚持终极关怀的人本思想发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 ,在以农耕为主的生产背景中 ,人对自然环境的依赖 ,对风调雨顺的期盼 ,使得先民们对四时交替、气候变换格外敏感 ,逐渐形成了与环境和宇宙间的自然生命相互依存的文化心态 ,即“天人合一”的心态。“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1] 中华民族的先民通过观天文而获得人文的启发。敬畏自然 ,尊重客观规律 ,追求整体和谐是中华传统“和”文化的核心。如果说非对象性、整体性、主客融合性 (即“物我两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那么对象化、分析性、主客二分…  相似文献   

16.
王文平 《理论月刊》2007,23(4):61-63
神话是远古先民的原始意象。中西方神话中人类母亲的文化人类学意义在社会——历史层面折射氏族社会人与人之间复杂的社会关系;表现远古人类社会的经济风貌;反映男权话语下的妇女地位;隐含着微妙的心理学、哲学、伦理学和审美判断。  相似文献   

17.
探寻万年浙江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水稻、采集、狩猎、住简陋棚屋、制陶器,在依山面水的河谷平原上聚落群居……1万年前,先民已开始定居生活。嵊州小黄山类型文化遗存考古发现,让专家们兴奋不已。这一发现表明,浙江新石器时代历史从此前推千年,河姆渡文化、跨湖桥文化也找到了重要源头。  相似文献   

18.
朱家臣 《中州统战》2003,(11):11-11
地处豫东南的周口市,人文资源非常丰富。市委统战部在贯彻全省统战工作新思路中,结合当地特点,开展了“根在中原、惠及周口”的主题活动,提出通过挖掘整合周口的人文资源,打好四张文化牌,走好“寻根”、“扎根”、“育根”三步棋,为党委中心工作服务,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一是打好伏羲文化牌。人类始祖太昊伏羲氏都宛丘(今淮阳县);炎帝神农氏都陈(今淮阳县)。伏羲创始的龙图腾是中华龙文化的源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伏羲太昊陵是全国名陵之首,被列入全国名陵旅游线,是河南寻根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采用举办伏羲文化研究会、八卦…  相似文献   

19.
袁义达  张天兴 《半月谈》2003,(21):79-80
我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是华夏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之一。那么,姓氏是如何形成的?又是怎样发展的?让我们一起走进瑰丽的中华姓氏大花园探幽一二吧。  相似文献   

20.
黄帝的传说     
王谦 《协商论坛》2008,(4):30-32
在传说中的中国远古史上,先是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造人,然后是三皇五帝。三皇通常指的是伏羲氏、燧人氏和神农氏,五帝指的是黄帝、颛项、帝喾、尧、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